第二天一大早,李志行和乔修远整理衣装,早早赶到吴佩孚的巡阅使府,马福祥和马鸿宾相随。
不料这里早已热闹非凡,门外高搭彩棚,门内红灯挂起,几班鼓乐轮番吹打,就连接客人的汽车、马车都挽着彩环!里里外外装扮的如仙境一般!
门口还架起了两座大云梯,上面挂着一挂足有三层楼高的大鞭炮!这个是湖北督军肖耀南送的,先被挂了起来。另外肖耀南还送了一对半人高的大红蜡烛,每个足有百斤,已经被放在正堂上点了起来。
贺寿的来宾已经排成了很长队伍,礼宾请各地来的大员们先进去入座,礼物则在外面排队,要等到仪式开始后,按安排的顺序进去。
李志行一众人被安排进了贵宾席。李志行和乔修远有幸被安排在第二排,马福祥与马鸿宾则被安排在了第三排。
等坐定后一看,第一排坐的主要是非直系的督军、北京政府以及保定的代表。有幸坐在第一排的直系督军只有两个,一个是苏督齐燮元,另一个便是闽督孙传芳。
这二人都是直系里的实力出众的人物,但论起和老吴的关系,只怕比李志行还远,所以被特别“尊崇”,坐在了第一排。
第二排是直系的督军和省长。第一个位置上坐的是老将王怀庆,他下面是王承斌,再下来是湖北督军肖耀南。李志行和乔修远坐在肖耀南下首。
一会,第14师师长靳云锷和陕军第1师师长胡景翼一起走了进来,被安排到了贵宾席的第三排。
这个靳云锷,乃是原皖系大佬靳云鹏的弟弟。靳云锷能在吴佩孚手下担任师长,想来吴与靳云鹏关系也不差!
过了一会,等客人差不多到齐,吴佩孚便走了出来。
吴大帅今天穿了一身鲜亮绸衫,上面绣着很多 “寿”字,显得十分吉庆。吴身后跟着的是他的秘书处长白坚武。
吴向众人一拱手,满脸笑容地说道“多谢诸位赏光!佩孚不胜荣幸!”,然后坐在了堂中那把镶翠的太师椅上。白坚武顺便站到了台下一侧。
典礼时间尚未达到,大家便纷纷上前向吴佩孚问好。
李志行和乔修远也一起上去行礼,吴佩孚见后笑着点点头,说“正之、瑶圃,你俩也来了!很好!很好!”
因为后面等着见礼的人还很多,李、乔二人行礼后就赶快退了下来。
各省大员、代表来见礼时,吴佩孚都很客气。不料等靳云锷和胡景翼上前问好时,吴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说“你俩怎么也来了,赶快去回防!”
意思是既然已经明令不让来了,就赶快回去吧。
靳云锷和胡景翼是赶了远路前来祝寿的,现在典礼还没开始,自然不想走,便先退了下来。
不料吴见二人未走,却向二人频频挥手,让他们回去。
两人无奈,只好退了出去,也是尴尬。
不过这两人还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是河南督军张福来。吴一看见他,就问“你干什么来了?”
张福来马上恭敬地说“为大帅祝寿!”
不料吴佩孚却忽然严厉地说“怎么,你没看见我不让来的电报?有功夫祝寿,何不破费点时间,约束一下你的弟弟?我看你弟弟快和赵杰差不多了!”
赵杰就是之前“假情报害死人”的河南督军赵倜的弟弟,在河南民众中有“三阎王”之称。
张福来立刻脸涨得通红!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料吴又继续说让张福来“逐四凶”、“除八怪”这些话。吴所说的“四凶、八怪”这些人,其实都是张的亲信。
此时南北大员集聚一堂,张福来羞愧难当,赶忙灰头土脸、汗流浃背地出去了。
唉,这脸丢的!
不过张福来是吴佩孚的忠实小弟,受了这等折辱,后来只是找吴的参谋长李济臣哭诉一番,倒并没有多少怨言,回去后马上将“四凶、八怪”开除,还说以后凡事都要先请示吴大帅之后再干。
李志行本以为,张福来就算是这盛会上最尴尬的人了!岂料接下来,自己比张还尴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各位别急,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却说顷刻吉时已到,大家纷纷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司仪宣布仪式开始,只听的外面鼓乐与鞭炮齐鸣,足足响了十几分钟。
然后便是献礼。
第一个献礼的是北京政府代表,代表中央,礼物自然不会太重,只是该代表拿出政府的贺文,之乎者也地赞扬和祝贺了吴佩孚一番。吴向代表致谢,该代表便归了座。
第二个是曹锟的代表王兰亭,礼物是一对纯金寿桃和一些其他礼物。
王兰亭先代表曹锟向吴佩孚祝寿。吴问老帅及夫人、姨太太们可安好?答曰:都好,老帅也问大帅及夫人安康。然后王兰亭又说大总统黎元洪本也想亲自来,因事不能脱身,但也在内廷设了寿案为大帅祝寿。吴表示感谢。
下来是非直系的各省督军、省长,大多是送金寿桃,看来这东西是军阀祝寿的标配。也有人推陈出新送些古玩、瓷器、字画之类的,但都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李志行与乔修远对视一眼,有些沾沾自喜。
随后,倒是湖南督军赵恒惕的礼物里有一副湘绣对联,写着:洛阳三月花似锦,南极一星光烛天。吴佩孚十分喜爱,让当场挂起来。大家鼓掌叫好。
然后就到了直系大员们。
李志行与乔修远满怀信心,准备出彩。不料这时忽然匆匆走进来一人,一看却是李志行在洛阳的交际处处长任思平。
任思平满头大汗,走到李志行身边低声说“大人,坏了!坏了!巡阅使府掌管典礼的人觉得咱们的礼物不合适!”
李志行和乔修远急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本次掌管典礼的人,想将李志行祝贺的顺序排在前面。先要过礼单一看,却说道“哎呀!这礼物不对呀!关老爷是圣人,大帅虽说也号称“武圣”,但终究不好与关圣人相比。而且大帅平生最敬重关圣人,今天是大帅寿诞,你这礼物拿上去,大帅莫非还要下台参拜?这场合有些不对呀!”
任思平一听吓坏了,急忙进来禀报。
李志行与乔修远一听,面面相觑,别人这话说的有道理呀!自己事先怎么没有想到?
那现在怎么办?
李志行让任思远赶快去置办别的礼物,例如黄金寿桃之类的。但任思平一脸苦相:像黄金寿桃这种东西,现时到哪里去找?李志行让任思平马上将所有人都派出去!在洛阳城金店银楼里去找,看有没有存货。
任思远立刻出去安排。
可李志行与乔大少两人心里犯却嘀咕:这东西只怕真不好找,一时半会怕找不来!
一会,乔修远觉得不放心,亲自出去安排。他让任思平花重金去买!实在不行就找别人去借!总之一定要搞到!
任思平又赶快安排。
等乔修远再入座时,已是满头大汗。而端坐在贵宾席上的李志行,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强自撑着坐在那里观礼,头上的汗一滴一滴往下滴。
幸好在直系督军祝寿开始前,又插进来了一个康有为。
康素有“文圣”之称,他的礼物只是一副对联。上面写到“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副对联将吴佩孚战功卓著、威加海内的情况,写的十分传神。
周武王曾克纣于牧野,上联起首的“牧野鹰扬”四字,是将吴与周武王相比。后面的“百岁功勋才半纪”,是说吴佩孚年仅五十,之前的盖世功勋只不过算一半而已。
下联的“洛阳虎视”,指吴佩孚虎踞龙蟠于洛阳,俾睨天下;后面的“天八方风雨会中州”,指吴佩孚众望所归,天下英雄共来襄助之意。
此联对吴赞誉极高,寓意也极好,吴佩孚非常喜欢!
只见吴佩孚起身移步,亲自向康圣人鞠了一躬,说“我不喜欢皇帝的赏赐,尤喜欢康先生这幅对联!”命人立刻挂在了中堂。
众人齐声叫好,李志行和乔修远也跟着叫好!只是因为心中着急,汗水差点流到嘴里。
及至直系督军们开始祝寿,两人更着急了!乔修远又亲自走出去,看事情办得怎么样。
本来祝寿典礼很庄重,却见乔修远接二连三的往外走,李志行满头大汗,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吴大帅也端坐在那里皱眉头。
坐在李志行身旁的几位大员,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这事谁也没法帮忙,大家只是在心里偷笑。
等到湖北督军肖耀南祝寿,大家又是一阵叫好,因为他送的百万头鞭炮和半人高的大蜡烛实在夺目,并且已经先用起来了,可见吴大帅对肖的瞩意!大家自然要跟着叫好。
李志行也忙跟着叫好,但此时的他已十分狼狈!原本崭新的督军服已经快湿透了。
因为若按座次的顺序,下一个祝寿的,就应该就是他了!
而此时乔修远还没有回来,李志行实在坐不住,就满头大汗地站了起来,快步走出去了解情况。
到外面一看,乔修远正在满头大汗地与寿礼管事协调,要求将陕西的顺序往后排。李志行连忙上前说明,管事一看也就答应了。
只是任思平找遍洛阳城,也没找到需要的东西!
重金买?根本没有卖的!找大家借?这真是大年初一借礼帽,大家都在用,谁能借给你呀!
李志行和乔修远急得团团转。
这时,跟随支应的洛阳聚鑫银行的总经理万子腾出了个主意,他说“校长,我与吴大帅的秘书长白坚武相熟,要不我去说说,看白秘书长能不能将之前客人已经进献过的东西,先借给咱们应应场面?”
李志行一听,马上说“快去!快去!”
万子腾这就匆忙进去找白坚武。
一会,白坚武跟着万子腾一起走了出来。
白坚武一见李志行就笑着说“李督军、乔参谋长,你们不要惊慌。我已与子腾挑了几样好的!保管不让你们丢面子!”
李志行和乔修远忙拱手道谢。
一看东西,却是6个纯金大寿桃和一碗纯银做的寿面,碗上还放着一双纯银筷子。李志行立刻说“极好!极好!秘书长费心了!容以后再谢!”然后就匆匆与乔修远赶快进去。
此时直系的督军们祝寿已经结束,轮到了一些师长祝寿。
乔修远几番进出,方才李志行又急匆匆地出去,大家此刻已经知道了是什么事情,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心里都在偷偷发笑,暗说原以为这两人聪明无比,却不料是两个傻家伙!
李志行刚一落座,马福祥就悄悄凑了上来,低声说可以先用他的寿礼代替。李志行强自镇静,说到“没事,已经解决了。”
马福祥这才松了一口气,坐了回去。
等李志行坐定,司仪就宣布“陕西督军兼省长、西北边防军司令李志行、参谋长乔修远祝寿!”
两人急忙离座,上前向吴佩孚行礼。
此时两人头上和衣领上的汗自不必说,连衣服也都已经湿透了。
好在吴佩孚已经知道了情况,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忍着笑说道“正之,瑶圃,你俩在陕西搞得不错!民众的赞誉已经顺铁路线飘到洛阳,都传到我的耳朵里来了!难为你们了!”随后让人将李志行送的50把万民伞一字排开,摆在府衙门口。
李、乔两人脸上这才露出一点笑容,急忙说了祝寿和感谢的话语,然后匆匆回到座位上。
唉!天下英雄大会,李志行和乔修远两位大少这次可真是“露了一把脸”!
下来,两人就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蒸发着身上的汗水,热气腾腾,让人不由联想起了刚出锅的包子!
典礼上发生李志行这件事,已经够闹的了!不料后面还有更闹的!
等直系将领们祝寿已结束了好一阵子,门口忽报“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前来祝寿!”
吴佩孚一愣,他原本以为冯玉祥不会来的,岂料冯却亲自来了,就笑着点点头,说“请冯使!”
冯玉祥应声而入,后面随从抬着一个大箱子。
冯上前行礼后,笑着说道“冯玉祥特来给大帅祝寿!但我清贫如洗,特敬献清水一坛。”随即令手下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是一个能装几百斤酒的大坛子。
大家以为是冯玉祥在开玩笑,想着这里面肯定是稀世美酒,等着一闻酒香。
岂料冯命人将坛子当场打开,还真是一坛子清水!
这下在场的众人脸色皆变!这个老冯搞什么名堂?
吴佩孚也是眼中怒光一闪,但片刻冷场之后,吴忽然哈哈大笑道“哈哈哈,还是焕章了解我!我吴某人为官半生,从不蓄财,自然是一贫如洗!一清如水!这也正是吴某为官的准则,焕章真是我的知己呀!焕章的礼物最好!”
吴佩孚此言一出,大家纷纷附和,这一大坛清水,就被像宝贝一样抬了进去,冯玉祥也被安排就坐。
本以为冯玉祥寿礼送白水就是高潮,岂料风云际会,高潮之后,还有高潮!
就在祝寿即将结束的时候,忽听门口大声通报“前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前来祝寿!”
大家一听非常惊讶,这个名号报的有意思!不过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
只见陈树藩应声而进,后面跟着刘神仙和长长的贺礼队伍。及至司仪读过礼单,大家差点惊掉下巴!原来陈师兄的贺礼有:鱼翅席千桌食材,外用真金铸像五百尊,每尊重二两五钱多……。
这礼可真重呀!
陈树藩恭恭敬敬向吴大帅祝寿,吴却面无表情,只是点点头让人安排陈树藩就坐。
等典礼结束,寿宴开始,陈师兄被安排在一般宾客的席位中,周围的宾客对他爱答不理。李志行看不过眼,便特意从贵宾席离开,去陪陈师兄坐在一起。
陈师兄见志行前来,点点头,也不说话,只是喝酒。于是李志行亲手斟酒,这师兄弟二人都不说话,就这么喝了一场酒。
寿诞的第二天,李志行和乔修远二人无精打采,正准备打道回府,忽然白坚武却来了,说大帅要见二人。
李志行和乔修远赶忙整理衣冠,就要随白坚武去见大帅。
临出门时,白坚武却忽然说“你们不是给大帅打了一尊关圣像,也一起带着吧。我给大帅说了,大帅表示很喜欢!”,两人忙说“正是!”,赶忙又带了那尊一尺二寸高的纯金关公像。
等到了府衙,吴佩孚笑容和蔼,张其锽也在,满脸笑意。另外还有一人在场,是吴的一个幕僚,名叫谭继伦。
吴将李、乔二人夸了一遍。张则说两人这么年轻,治理这么大地盘着实不易!
李志行赶快感谢吴大帅的关爱和张先生的理解。
不料吴佩孚忽然话头一转,说“正之,你是干大事的人!却被繁杂事务搞得有些焦头烂额,我心里也替你着急,想找人帮帮你。听说你手下的陕西省财政厅长至今还找不到人选,这样,就让继伦去担任此职,也能帮你分分忧。”
李志行听完这话一愣,尚未来得及回答。就听见吴佩孚说“怎么?正之,你是不是觉得我手伸的太长了?”
李志行听完一个激灵,急忙说“这是大帅的关爱!志行哪里会有他想?”
张其锽这时就笑着说“继伦可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说实话,要不是大帅怕你分不过精力,才不愿意放继伦走呢!”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谭继伦马上说“督军,您本也是商业奇才!我到您手下,只是执行您的思想罢了,完全听从您的命令!”
事已至此,还不如话说漂亮一点。李志行马上笑着说“继伦兄大才,大帅真是厚爱我!我这几日就要回陕西,继伦兄不妨收拾行囊,就随我一起到陕西去赴任!”
吴佩孚和张其锽一听这话,都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回到宾馆,乔修远苦笑着说“我还以为吴大帅饶了我们呢!原来一直惦记着。”
李志行听后笑笑,然后说道“大帅伸手也是正常,不伸手才不正常。庆幸吧,我们的遭遇已经比冯玉祥强多了!”
的确,也许是因为李志行有收复外蒙之功,也许是顾念李志行的才气,反正吴佩孚对他其实一直比较客气。当时冯玉祥任豫督时,老吴给冯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没啥权力的闲职厅长职位而已,其他重要位置早就塞满了吴自己的人。
第二天一早,谭继伦就收拾好一切,来找李志行报到。与他同来的,却还有一人,乃是一位圣人,康有为康圣人!原来康圣人正想到陕西去游历,吴大帅让康来找李志行。
这谁敢不答应?
于是在归程中,李志行的旅伴里就多了一位继伦兄,还有一位康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