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见
书名:思君未央 作者:半字歌 本章字数:11224字 发布时间:2021-02-02

       春末夏初,阳光正盛。

       

       

       萤山腰部郁郁葱葱的竹林深处慢慢的走出两个人,前面是一个身穿水蓝色绸衫的男子,他手里提着一个金光灿灿的葫芦,葫芦的大肚子上画着几株娇艳欲滴的桃花。后边跟着个灰衣灰裤的小厮,怀里紧紧搂着一个酒坛子。

       

       

       虽说日正中天,却也不热。

       

       

       “果子,下次来记得提醒我买只鸡,要会生蛋的。”话音温和可亲,该有的派头一丝也无。

       

       

       果子紧赶几步,抱怨道:“少爷,你该买的不是鸡而是狗。你应该劝端木公子修个鸡舍,这样就不怕黄鼠狼了,鸡一丢你就买,这都是第几只了?”卫央只笑不语,果子见自家少爷毫不理会,心里气呼呼的却又不好发作。

       

       

       转过一道山弯走不多时,果子忽指着不远处的风雨亭问道:“少爷,你看,那像不像表少爷?”

       

       

       卫央抬头望去,一眼就认出了表哥。旋即视线落到他身边的人身上,一下子便怔住了。虽然只是一个背影,但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背影,他相信其他人看见也会印象深刻的。

       

       

       那人衣着素雅,气质却出尘,给人一种雍容高贵的感觉。他的背挺直得如一棵青松,大雪覆盖下宁折不弯的青松。卫央还未与他谋面,就对此人产生了敬重之情。

       

       

       卫央走到风雪亭,喊了一声表哥,靳闻转过身来,面带惊喜,“锦奴?你怎么也在这?”

       

       

       “我刚从端木那下来,赶巧儿遇上了。”卫央笑着说。

       

       

       “这可巧!”靳闻将折扇在手上一敲,笑道:“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位乃梅州第一才子,鼎鼎有名的楚弋楚淡人。”又同楚弋道,“这是舍弟卫央。”

       

       

       “楚兄的大名如雷贯耳,久仰久仰。”卫央深施一礼,高兴得无以复加,没想到他能见到当世有名的大才子。

       

       

       风神秀绝楚淡人,铁齿铜牙秋七桐,斗酒十篇程子鹤,妙笔生花贺廊台。如今一见方知名不虚传。

       

       

       “哪里,大家抬爱,浪得虚名罢了。”楚弋只是拱拱手面无表情的客套了一句就不说话了。楚弋的声音似新春初融的冰雪,清泠微寒,与其人很像。

       

       

       卫央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人情世故并不精通,但也不是个什么也不知晓的三岁娃娃。即便心里还有数不尽的话语,面对一张淡漠疏离的脸也出不了口,只好礼貌的笑了笑,掉转脸问表哥:“你们现在要下山了么?不妨一道走罢?”

       

       

       “时候尚早,我听说了一大师那儿新进一些茶,还是上好的明前,不如一起去讨杯喝喝?”靳闻邀约道。

       

       

       卫央觑视一眼楚弋,后者目不斜视直视前方,无可挑剔的俊颜冷若冰霜,让人心生好感的同时又有被拒千里之嫌。卫央稍作犹豫便放弃了,“不了,我急着回家,你和楚兄一道去罢,恕不奉陪。”

       

       

       靳闻看了看楚弋,欲言又止,拍了拍卫央的手臂,“如此,我们先走一步。”

       

       

       靳闻和楚弋同卫央告别后慢慢向山顶走去,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庙叫归人庙,身处红尘外却有个俗世名。老和尚的棋艺很是了得,在岐林罕逢敌手,声名在外。楚弋此次前来除了探友避暑,当然想与之一较高下。

       

       

       “少爷,刚刚那人也忒高傲了点!”与表少爷分离后没走几步路,果子就带着几分不屑说道。他不喜那位冷面小玉郎,即使长得跟仙人似的也不能对人爱理不理,也是他家少爷脾气好,换作别个早就撂脸子了。

       

       

       卫央叹息一声,“高傲点也是应该的,他有那个资格。知道么?你家十个少爷也比不上一个他呀!”

       

       

       “是么?我倒不觉得,您也别妄自菲薄,在果子眼里少爷才是世上最好的。”果子立马表忠心,无论如何,他的胳膊肘总是向内拐的!

       

       

       卫央苦笑着摇了摇头,小草不及大椿,斥鴳难胜鲲鹏。

       

       

       佛祖常说众生平等,其实是不平等的。古训有云,勤能补拙,其实是补不了的,只不过反复加强的练习,形成了条件反射,笨得比其他方面不显明罢了。

       

       

       卫家家境殷实,是岐林第一大米商。卫央的父亲是个商人,却又不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一直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卖米不过是谋生的手段,除了吃饭还应有更高的追求。

       

       

       为了儿女的学业,他不惜重金,礼聘各地方名望显赫的鸿学大儒。只可惜大儿子一门心思扑在家族事务上。二儿子虽聪敏好学,但学的尽是些旁门左道。只有小儿子一心想偿父亲夙愿,却让老夫子摸着几缕疏须点头又摇头,此儿后天勤奋有加但先天资质愚钝,可教不可期也。

       

       

       卫央一直羡慕天资聪颖,博学多能的人,楚弋无疑是这一类人中的佼佼者,出色得甚至让一向淡然的他生出了一股妒忌的情绪。

       楚弋四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七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九岁,日数诵千言,过目不忘;十一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更遑论那些个街谈巷议,口耳相传得失了真,简直把四大才子神化了。其中楚弋的就有什么文曲星下凡啦,出生时满室墨香啦,甚至流传有出自其手的一篇文章把凶恶的绿林大盗感化得出家为僧这种无稽之谈!若果真如此,还要那些缉盗捉匪的捕快干甚。

       

       

       大约半个时辰,两人才走到了山脚。

       

       

       离山脚几丈远的地方有个茶棚。茶棚不很大,一个小伙计,四张桌子。

       

       

       主仆二人走进茶棚拣了一张桌子坐下,叫来了两壶茶和四碟糕点,细嚼慢咽的吃完。果子叫伙计牵来了驴,这是先前上山时托付小伙计照看的。

       

       

       卫央骑着驴右手撑着把油纸伞,果子抱着酒坛子跟随在他身侧鹦鹉学舌,说的都是些从厨房大妈扫地大爷处听来的逸闻趣事。

       

       

       果子讲得眉飞色舞,卫央听得津津有味。五里路程在笑谈之间走过,城门遥遥在望。

       

       

       岐林算不得繁华之地。城内只有四条主街。街道有如“木”字。横叫七里巷,竖为玄黄街,撇是老字铺,捺名白鹭坡。卫家就在老字铺,门前有棵古槐的就是。

       

       

       城墙内外,两个世界。

       

       

       抚琴落棋看书作画是卫央一天必做之事,这样的日子呆板无趣么?任何生活岂非都是殊途同归?

       

       

       这天上午他如往常般呆在书房里,左手捧着一卷书右手拈着一支笔。由于经常翻阅,书页边缘已微微向里卷起,页面的空白处爬满了蝇头小楷写就的注解,工工整整,一丝不苟。

       

       

       “少爷,表少爷来了!”蓦然,庭院中响起果子的声音。

       

       

       卫央放下书笔,起身往外走去。

       

       

       “锦奴又在看书呀?当真用功。”靳闻笑吟吟道。

       

       

       “表哥莫要取笑,闲着无聊消磨时间罢了。”卫央侧身把靳闻让进房内,果子拿来了茶并瓜果点心,卫央啜了一口茶,“表哥今天怎么有空来?不陪着楚兄么?”

       

       

       “正为这事找你呢,过几天我要去武安一趟,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楚兄在此人生地不熟的,老是呆在家里又怕他烦闷,所以我想让你多去他那儿走动走动。”靳闻道明来意。

       

       

       卫央听完放下手里的茶杯,垂着眸子静静的呆了片刻,方道:“楚兄的大名远扬四海,慕名而来者不知其数,不愁没人陪伴的。”

       

       

       “他最烦这种劳什子的应酬,人家远道而来,却连一个说话陪玩的人都没有,说得过去说不过去?你左右没事,就当帮帮表哥嘛。”靳闻拉着卫央的手央道。

       

       

       卫央被劝说不过,只得缓缓开口:“不是我拿乔作势,只是我笨嘴拙舌的,怕一不小心说错话扫了楚兄的兴。”

       

       

       靳闻闻言哈哈笑道:“呔!我以为甚么,原来为这般!楚兄为人很不错,只是性子稍嫌冷淡了点,你只管待他如一般朋友,不用太过拘束。”

       

       

       话到这份上,卫央只得点头应下了。两人又闲话一回,靳闻方才起身离去。

       

       

       次日,卫央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吃饭毕,穿上果子打选好的衣物,出门亲自置办了些礼物上门拜访楚弋。

       

       

       水流巷住着一个老秀才,前些时候女儿来家接他去了,房子一直空着,楚弋租赁的就是他家。

       

       

       果子上前敲了敲门,门“咿呀”一声开了,探出一张问询般的苍老面孔。果子递上拜帖,“我家少爷拜上你家公子,有劳上覆。”

       

       

       老大爷接过拜帖往里走去,不一会儿出来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厮。

       

       

       房子是三进的,内宅,庭院,仆屋。小厮领着卫央到了厅堂,奉上了茶并点心,“我家公子刚刚起床,卫公子稍后片刻,失礼之处还请勿怪。”

       

       

       “岂敢岂敢。”卫央连忙起身还礼。待小厮去后复又坐下,环顾四周,见右边壁子上有两幅绝妙的丹青,遂踱步至前仔细观看。

       

       

       只见其中一幅画上一座高山拔地而起直冲汉霄,巍峨雄伟,壮美绮丽。卫央只觉一股威压之感气势汹汹扑面而来,不禁低语道:“壁立千仞,凛然正气,真如一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大丈夫。”

       

       

       “旁边一幅何如?”身后传来一道清凛的声音,卫央急急转过身,忙忙施礼。

       

       

       “何如?”楚弋看了他一眼随即视线转到画上又问。

       

       

       那是一架牵牛花,在初升的朝阳下竟相绽放,水水嫩嫩,不堪攀折。卫央看了看答:“藤叶间藏有清风,花朵里盛着朝露,一团生气,温暖宁人。”

       

       

       画之境有三:其一,形;其二,魂;其三,心。

       

       

       画的外形连最平庸的人都能道出二三,不足为奇,能品味出画的神韵者小胜一筹,能体察出作者本心才属不易。

       

       

       楚弋注视着卫央,没想到这个看上去傻乎乎蠢兮兮的家伙竟会有高人一等的见解,真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卫央见楚弋锁眉凝神,脸色似有不豫。楚弋随口一问,或许是出于礼貌,而他却不自量力的回答。这行径不异于鲁班门前弄斧,关公面前耍刀,徒增笑料耳。

       

       

       想到此,卫央不觉面上一红,小声道:“方才的话都是胡诌的,让楚兄见笑了。”

       

       

       楚弋静静的看着他,这让卫央越发不安,忙忙错开眼去。楚弋看着他发红的耳根,不禁有些好笑,这人真是……

       

       

       “很好。”楚弋丢下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径自走到椅子上坐下。

       

       

       卫央愣了片刻,方才缓过神来,回到原座,手脚都不知道搁哪了。不知为什么,面对楚弋的时候,他总是觉得束手束脚的,不能以平常心待之。

       

       

       卫央从眼角飞快的睃了楚弋一眼,楚弋垂着眼自顾自的喝着茶。

       

       

       一阵沉默,为了打破这不尴不尬的静寂,卫央说道:“楚兄来了不几日,想必也还没出外逛逛。城南有个广灵园,倒是个好所在,里面假山活水,亭台楼榭,高树矮篱,琪花瑞草,端个美不胜收,改天我陪楚兄去耍一遭罢?”

       

       

       楚弋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卫央见他兴致缺缺,不好再说下去,只得闭了嘴。又坐了片刻,思量着怎生告辞回家,待要开口,却听得楚弋问,“会下棋么?”

       

       

       “会。”卫央答道。

       

       

       楚弋点了点头儿,吩咐书童小满拿来棋盘摆在桌上。楚弋的棋艺很是精湛,卫央不得不全力以赴,每走一步都要思索个半天。

       

       

       两局下来已时近中午,卫央起身要归家,又被款留住。

       

       

       楚弋叫小厮收拾饭菜,小厮答应着往后边厨房去了。不一时,菜肴捧上桌来,碗箸摆放停当,又拿来金华酒把杯儿斟满。

       

       

       “这里不用你伺候了,你带着这小哥儿下去吃点罢。”楚弋道。

       

       

       “是。”小厮应了声儿,扯着果子走了。

       

       

       两个人面对面坐下,自己莫非是择人而噬的恶虎么?让他如此小心翼翼?楚弋暗想。见卫央拘谨得厉害,净拣着素菜吃,便挟了一大筷子肉放进他碗里,卫央抬眼看他,有点受宠若惊。

       

       

       “只当自家一般,放自在些。”楚弋拿起酒杯示意。

       

       

       “是。”卫央捧起面前的酒也一饮而尽,吃了不过三钟,卫央的脸就变得红红的。

       

       

       都说看人喝酒,脸越喝越红的人憨厚老实,脸越喝越白的人狡猾奸诈,这话放在卫央身上委实有几分道理。

       

       

       “楚兄,以后我能常来这里坐坐儿么?”卫央鼓足了勇气问。

       

       

       楚弋看着他的脸,亮闪闪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秀挺的鼻子微微皱起,朱馥馥的唇微张着露出一口糯米牙,神情紧张又期待。

       

       

       不知怎的,楚弋心头蓦地一软点了点头,有了楚弋的首肯,卫央如释重负般吐了口气,咧着嘴笑得和个孩童相似。

       

       

       看着他的笑,楚弋没来由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两个又吃了一回酒,卫央谢辞回家,楚弋送他至门首方才转还。

       

       

       “哎呀!我的爷,你没事又逗弄那小畜生作甚,冷不防被它挠一爪可不是耍子。”果子一进屋就看见卫央用手指撩拨着他膝盖上的玳瑁猫儿,忍不住担忧的数落一番,急吼吼的走上前把小猫拎下来。

       

       

       “你吓着它了,又不妨事。”卫央心疼的看着在他脚边蜷缩成一团的小猫。

       

       

       “等妨事的时候就晚啦。”不行,在这里还是不安全。果子弯腰抱起小猫,把它放到了隔壁的屋子。

       

       

       “果子,家里的木樨荷花酒还有吗?”卫央问。

       

       

       少爷从来不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今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果子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是看不出那个楚公子有什么好来!风华绝代又怎样,才高八斗又如何,能当饭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是别个的,自己只能闻闻味儿。都说文人相轻,怎到他家少爷这儿话就变味了?这几天,时鲜的瓜果,精制的糕饼流水也似的送进楚家。现下又打这酒的主意,果子不乐意了,“没了,少爷,二月间就吃完了。”

       

       

       “这样啊……。”卫央苦恼的皱皱鼻子,要送些什么呢,早知道就留着端木送的桃花酿了。

       

       

       “少爷,小猴子哄你哩,右厢房柜子里还有恁大两坛,我昨儿个才见了的。”外面有个丫头探进半边脸来嘻嘻笑道。

       

       

       “真个有?”卫央的眼睛立时变得亮晶晶的。

       

       

       “月儿姐,你怕是看差了,肚大没货哩。”果子道。

       

       

       “小崽子,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有,不信?我去舀来你看。”月儿作势要走。

       

       

       果子急得要不得,忙忙赶过去扯了她的衣袖,小小声道:“我的好姐姐,你不知道。这小祖宗想把它送人哩,这样下去,早晚得让他搬个磬尽。有回报也就罢了,怕只怕鸡飞蛋打哩。”

       

       

       “没听说过傻人有傻福么?交朋结友讲究的是志同道合,少爷纯粹点不好么?你个小孩子家倒这么利欲熏心!再者,有大少爷二少爷在,谁能把小少爷欺负了去?主子说怎的便怎的,你瞎操什么心!”月儿抢白一通,转身去了。

       

       

       少倾,月儿抱了一坛子酒进来放在桌上,把泥封揭了,醇厚的香味立马盈满室内,“少爷,你看,这不是么?”

       

       

       卫央喜得眉开眼笑,伸手在果子脑壳上凿了两个爆栗,“怪小油嘴,倒学会哄人了,谁借给你的胆儿?”

       

       

       “我是酿给少爷吃的,谁想您要借花献佛……。”果子捂住脑袋不满的嘀嘀咕咕,还不忘恨恨的瞪月儿几眼,月儿得意的做个鬼脸扭身走了。

       

       

       果子谷都着嘴抱着酒坛子郁郁的跟在卫央身后,一直走到楚弋家门首还在生着气。看门的郑大爷对卫央很是熟悉了,已经用不着再进内通禀一声。

       

       

       “楚兄。”卫央一见楚弋就兴高采烈的大声呼喊。瓜棚下,躺靠在藤椅里的楚弋望向声源处,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连走路也像个孩子,急急忙忙,毛毛躁躁。

       

       

       卫央从果子怀里接过酒坛,小心的放在楚弋身旁的小木桌上,“这是木樨荷花酒,自家酿的,拿一坛来给你尝尝。”

       

       

       “有心了。”楚弋道,叫小厮拿进屋里放好。小满拿来了一张椅子让卫央坐。

       

       

       “去橱柜里拿蜂蜜桂花糕和香梨薄脆来。”楚弋吩咐。

       

       

       “不消劳烦,刚吃得饱饱的来。”卫央连忙制止。

       

       

       “去!”楚弋对小满下令。

       

       

       “是。”小满答应一声去了。

       

       

       “唉……。”卫央的语气透着浓浓的无奈。

       

       

       “喝茶。”楚弋把一盏茶让到卫央手边。

       

       

       “哦哦,好。”

       

       

       其实来这里也没什么事。两个人有时聊聊天,大多时候是卫央说楚弋听;有时下下棋,十之八、九卫央是输家;更多的还是静默。

       

       

       即使这样,卫央还是乐此不疲。仿佛这里是陶冶情操,洗涤灵魂,升华感情的圣地,而他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全心全意崇奉着他的神。

       

       

       “楚……楚兄,我昨天写了一篇文章,你能……能不能帮我看看。”卫央的手指紧紧的拽着衣角,诚惶诚恐道。

       

       

       楚弋伸手示意他拿来,卫央赶忙从怀里掏出手卷递过去。楚弋展纸一看,只见书面洁净,字体娟秀,倒与他小孩儿般的性子不相吻合。文章倒挺像他的,既不特别出彩也没多大毛病。

       

       

       “怎……怎么样?”卫央身体微微前倾,不安的绞着手指。

       

       

       楚弋刚要开口,却被一张热切的面庞,一双满含希冀的眼睛堵住了话语。想必他一直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努力着,期待有朝一日,汗水浇灌的种子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美味的果实吧?

       

       

       他思索片刻道:“写得不错。但还有些微不足,开头冗长繁琐,立论不够典型有力,结尾仓促草率。我这里有两本书,你拿去读读,或许对你有所助益。”遂吩咐小满进书房拿书。

       

       

       “多谢指教,有劳了。”卫央把还给他的文章收好,鉴于自知之明,又忍不住问道:“真个还行?”

       

       

       楚弋看他一眼,实话说来——不咸不淡,类似文章何止千万?终究没有点破,只淡淡应了一声,想了想又说了一句“有志者事竟成”。

       

       

       卫央朝他笑了笑,安下心来,端起茶杯啜饮一口,“楚兄在家不烦闷么,怎不出去走走?”

       

       

       “有什么可看的,闹哄哄的人儿挤作一堆,平白惹得心烦。”楚弋懒懒的不耐道。

       卫央默想一会道:“我知道一个极为幽静的所在,闲来无事,一道去看看罢?”

       

       

       楚弋闭上眼,什么都看不见了。可那透着压抑讨好的胆怯神色,犹如小鹿般圆滚滚的温顺双眼,却自行浮上心头,纠缠不清。整个人莫名其妙的显得躁动难安,似乎有一种无法掌控、如游丝般的东西令人难以察觉的进入了脑海,扰乱了一切平静。

       

       

       这一变化让楚弋很不好受,待要拒绝却又开不了口,只得没好气的说了一句“也好”,倒像是与自家赌气一般。

       

       

       如此微妙的语气卫央可不知道,见楚弋答应了,他着实乐呵得不得了,兴奋的说道:“既是这般,明日巳时我来叫楚兄。”随即谢辞作别,楚弋冷淡的应了声儿,眉宇微锁看着卫央的背影,良久,轻轻叹了口气。

       

       

       穿过玄黄大街拐过几个路口来到一条小巷,这条名叫一行胡同的小巷宽八尺,地面全由大块大块的青石板铺就而成,两边是古朴盎然的青灰色墙垣。

       

       

       墙根下绿茸茸的地衣苔藓,石缝中倔强生长的蕨类植物,给屹立不动的墙垣、小路增添了些许活力,看在眼里,更是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走出小巷绕过姹紫嫣红的花丛,顺着一条野草蔓延的小径走到尽头。

       

       

       “就是这里了。”卫央道。

       

       

       楚弋举目四望,确实是个好地方。

       

       

       “现下只图凉快,秋天的风景更美。”卫央道。楚弋赞同的点点头,银杏树的韵致全在秋季了。

       

       

       卫央教果子从毡包里取出手帕把石凳揩抹干净,从食盒里取出肴撰糕点酒水摆放停当,邀楚弋坐下。两个慢吃慢饮,虽没有只言片语,但卫央觉得他和楚弋的心又靠近了一步。

       

       

       小满提着一只竹篮子,篮底垫着一张翠绿欲滴的荷叶,叶子上托着一串串新鲜香甜的荔枝,楚弋见了便问:“哪来的?”

       

       

       “卫公子叫果子送来的。”小满一边答一边把荔枝取出来,用碟子盛了放在桌子上。

       

       

       “人呢?”

       

       

       “把东西交给郑大爷就回去了。”楚弋听了不再言语,放下手中的书,迈步至窗前。只有一个小厮在庭院中扫地,眼睛望向路的尽头,丝丝的释怀下是隐隐的期待。

       

       

       小满偷觑主子的侧脸,乖觉伶俐的他立马发现楚弋平昔静如磐石的面容有所松动。那个人有两天没有来了,若有一个人每天在你面前晃悠,突然有几天消失了,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吧?

       

       

       况且,主子对那个人甚是温和包容。以楚弋的性子,即使再怎么想知道情况也拉不下脸面上门打听,如果小满擅做主张弄清原委回来告诉他,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招致一顿责骂。小满眼珠子咕噜一转,大着胆子上前一步说:“公子,卫少爷来我们这儿多回,于情于理,应该回访一次才是。”

       

       

       楚弋转过头,目光犀利,一脸冷峻。顿时唬得小满有如被毒蛇盯视的青蛙,全身动弹不得。许久,楚弋才漫不经心从鼻子里“嗯”了一声。

       

       

       “我是来找卫公子的,有劳你进内通禀一声。”小满对司阍的小童说。

       

       

       “哪个卫公子?咱家有三位公子。”门童答。

       

       

       小满微微吐口气,“卫央公子。”

       

       

       “噢,你且等等,待我去问问。”门童说完进里面去了。刚转过花园角门,就遇上了果子,“果子哥,小少爷在家么?外面有两个人寻他哩。”

       

       

       “知道了,大少爷在仓廪卸货呢,恐人手不够,你叫来福儿着几个人去帮帮忙。”果子道。门童领命去了。果子一面走一面想,两个人?找小少爷?会是谁呢?

       

       

       小满眼巴巴的在门口望着,见到果子一手抱摞宣纸,一手提个竹筒子走将出来,立马迎上去问:“你家公子在么?”

       

       

       果子看清了来人,有点惊讶。早上的太阳莫不是打西边出来的?少爷要是知道准得倒履相迎,以前三邀四请他来家只是乔模乔样兀自不动,今儿个亲临,真乃咄咄怪事。果子在心里刻薄的想了一遭,方回道:“少爷不在家,在李家废园拓碑哩,不知楚公子找他有甚要紧事?”

       

       

       “没甚事,只是顺道来看看,既如此……。”小满话还没说完就被楚弋打断了,“李家废园在哪?”

       

       

       果子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在问他,怔楞在那儿。

       

       

       “我跟你一道去。”楚弋不容置喙道,话落抬脚先行。果子对着那孤傲的背影撇撇嘴,快步走上前引路。小满呆了呆,随即小跑着跟在楚弋身后。

       

       

       楚弋在果子的带领下走过三街四巷,在一扇摇摇欲坠的红漆垂花门前停下,随着一声刺耳的“咿呀”,虚掩的门被打开半扇,楚弋跟随果子走过游廊穿过月亮门来到后院。

       

       

       这地方是个真正的废园,零落的碎瓦残砖,倒伏的瓜棚花架;屋檐蛛网连结,墙角野草丛生;狐踪兔迹,藤缠蔓绕。说不清的荒凉,数不尽的凋敝。

       

       

       楚弋仔细着脚下,在一座歪歪斜斜的卷棚外停住步履。卫央正蹲在一块石碑前,拿着一把大毛刷清洗碑面的灰尘草屑。

       

       

       “少爷,楚公子来了。”果子附耳低言。

       

       

       “咦?”卫央疑惑的抬起头。

       

       

       “他到家找你,你不在,就跟我到这儿来了,如今就在你身后。”果子道。

       

       

       卫央站起来转过身,眼睛张得大大的,满脸喜悦与诧异掩饰不住,“你怎么来啦?”

       

       

       “怎么,我不能来?”楚弋扬扬双眉,语气带点质问。

       

       

       “不……不是,我没那个意思。”卫央稍显无措的呐呐辩解,掇个杌坐儿放在楚弋身边,“你……你请坐呀。”

       

       

       楚弋也不谦让,径自坐了,口气不悦道:“你怎么在此干这营生?”

       

       

       “噢,你是说拓碑呀?前些天,阳川的一位朋友来信说他上司喜欢收集碑帖。他前几年到这儿小住了些时日,知道此处有几块很有价值的石碑。但他不得闲,因此叫我帮忙拓拓。”卫央笑着解释。

       

       

       楚弋皱着眉头听完,鼻腔里冷哼一声,语气略带嘲讽,“你倒上心!”

       

       

       丝毫没觉察楚弋情绪波动的卫央依旧带着憨憨的笑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嘛。况且是很要好的朋友,若借故推脱,不好意思的。”

       

       

       楚弋看着他的笑脸,感觉他那句带刺的话射在了一堆棉花上,一阵无力感袭来。面孔愈加阴沉的同时心里又懊恼十足,自己在气个什么劲?

       

       

       卫央陪楚弋坐了一会儿,又忙活起来。楚弋冷眼旁观,卫央把白芨水均匀的涂在碑面上,闷上宣纸,使之与碑面四边贴合。又拿起软毛刷仔细的把纸与碑之间的气泡都刷掉,这套工序做完后开始用棕刷砸字口,足足砸了一个半时辰,弄完这一切后就可以施墨了。卫央笨拙又耐心的执拿拓包往整理好的宣纸上上墨,然而总是涂得浓淡不均墨道相杂,简直惨不忍睹!

       

       

       楚弋实在忍耐不住了,走上前劈手夺过卫央手中的拓包,把他拨到一边,蹲身亲自示范。不多时,又把拓包塞进卫央手里,言简意赅地,“别动手指,用腕力。”

       

       

       “哦哦,好。”卫央连忙照他说的方法试了一次,满意的呢喃着,“果真好多了。”仰头朝楚弋温温软软的一笑,“谢谢!”

       

       

       弯俏的眉眼,细白的牙齿,落在楚弋眼中,叫他不悦,直想伸手掐住卫央的腮帮子把那朵笑拧没咯。心中那股肿胀憋闷的感觉又升腾起来,一句“蠢货”哽在喉咙,上不来下不去。

       

       

       楚弋确定自己体内新生了一种情绪,只对眼前这个家伙有反应,可却不明白具体是什么。

       

       “楚兄。”

       

       

       楚弋一闻这熟悉的呼唤便抬眼望向窗外。看见那小模小样的人连蹦带跳的步下台阶,风风火火的冲将过来,后面跟着面带忧色心惊胆战的果子。他本是不喜大声嚷嚷之人,奇怪的是,对于卫央的喊叫却不曾生厌。

       

       

       卫央一直走进书房在楚弋跟前停住,喘息未定。

       

       

       他眉开眼笑的把手中的红漆食盒放在桌上,揭开盒盖,里面分成四个格子。分别盛着粽子糖、饴糖、桂花糖、梨膏糖。“虽是些小玩意儿,味道却是顶好的,你且试吃一吃罢。”

       

       

       楚弋禁不住卫央渴望的目光,只得挑了一颗粽子糖送入口内。

       

       

       “还行吧?”卫央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含笑问道。

       

       

       “嗯。”楚弋点了点头,其实他不爱吃甜甜的食物,齁得慌。叫将小满来把东西收了,并吩咐他拿碗冰湃的梅汤来,不多时,小满手捧梅汤而至。

       

       

       “多谢。”卫央接在手中一饮而尽,畅意舒然,顿觉神清气爽。

       

       

       “再去盛一碗来。”楚弋对小满道。

       

       

       “不消劳动,已够了。”卫央出言拦阻。

       

       

       “大热天的多喝点祛暑。”楚弋挥手示意,小满领命而去。

       

       

       “楚兄,前些日子多亏有你相助,我才拓得好碑帖,今儿在林家酒楼预定了一桌席面聊表谢意,请务必赏光。”卫央说得恳切。

       楚弋顿下茶杯,面上有不怿之色。他自己也不清楚缘何而恼,为卫央疏远的口气?恭敬的态度?抑或是小心的行止?实在想不通,他皱着眉头不耐道:“我也没出什么力,你又整这些个干甚!”

       

       

       卫央闻得此言,微微发窘,手指不安的绞扭着,口中喃喃呐呐,“可是……因为楚兄的指点才提前完成的呀……。”

       

       

       楚弋见他眉目耷拉的样子,心中的烦闷又添上几分,觉得自己肯定是哪里出了毛病,竟见不得卫央沮丧的神情,冷淡的说了一句“下不为例”。

       

       

       果然,卫央一听此话满面愁容立即舒展开来,笑吟吟的答应了。

       

       

       两人闲坐片刻即起身前往林家酒楼,这座酒楼前头是一个小小的坪子,后临月湖。

       

       

       楚弋同卫央进到酒楼刚要上楼梯,斜刺里冲出个人影一把将卫央拦腰抱个满怀。倒把两人唬了一跳,只听那个人口里直叫唤:“亲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想杀我的冤家,也真舍得把我抛却……。”

       

       

       卫央闻得声音耳熟,无奈被禁锢住动弹不得,只得试探道:“江哥哥?”

       

       

       江潮听得此声,把手松了,拨转过卫央的身子。惊道:“耶?耶?我只道是卫川儿,没曾想是小弟呀。”说着伸手往卫央脸上掐了一掐,“几时不见,身量又高些些儿了。这几日卫川儿去哪了?怎地不见?”

       

       

       “哥哥连日不着家了,我也不曾知道他做甚来。相请不如偶遇,江哥哥和我们一同上去吃杯酒罢?”卫央道。

       

       

       “我还有事,不相扰了,有空去我那儿坐坐。”江潮温和的拍拍卫央的臂膀。

       

       

       “一定一定。”说完拱手而别。

       

       

       卫央转身看见面笼寒霜的楚弋,心下一惊,怎么脸色如此难看?是了,必定是晾他久了,心内不悦。他微带歉意道:“让你久侯了,楚兄见谅则个。”

       

       

       楚弋倒不是量小之人,稍等片刻也无妨。只是不喜那个举止不稳重眉眼尽风流的江潮,看见他的手捏住了卫央的脸颊,这种厌恶更是到了极点。现下又见卫央对自己如此客气,委实憋得慌,冷哼一声,也不搭理他,竟拂袖而去。

       

       

       卫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如履薄冰似的亦步亦趋尾随其后。到得二楼早有殷勤的堂倌来招呼,“二位公子,要点什么?我们这儿有……。”后面是一串顺溜的菜名,卫央朝堂倌摇摇手儿,“我早先已在这儿预定了一桌席面了。”

       

       

       “动问公子尊姓大名?”堂倌问。

       

       

       “卫央。”卫央答。

       

       

       “是了,恕小的眼拙,卫公子,这边请。”堂倌带着两人进了一间窗明几净的雅间。

       

       

       卫央点了菜,堂倌去了。不多时,菜肴一盘一盘的流水也似的端上了桌面,卫央拿了个小碟子把蒜末姜片葱段等佐料盛了递给楚弋。看他面色稍霁,又切了一块红烧猪头肉给他,“这是他们家的招牌菜,极少有人把火候掌握的这么好,皮脱肉化刚刚好,蘸着辣酱儿辅以佐料可好吃了。还有这道香酥蟹斗,且是酥脆好食,不可错过。”

       

       

       楚弋听了此番话回想以往,卫央送他的无一例外都是些吃食,他到底是有多爱吃啊!楚弋眼里不禁有了一丝丝淡淡的笑意,口气有点揶揄道:“没曾想到你对吃的还很有几番心得的嘛。”

       

       

       卫央闻言红了脸,埋头小声地:“楚兄说笑了。”

       

       

       楚弋嘴角微微上翘,摇了摇头,这脸皮也忒薄了。用箸挟了一块肉放在口内,嗯,果真好吃。

       

       

       饭毕,两人沿着堤岸散步。

       

       

       天清气爽,微风熏熏;远山横卧,月湖澄净;船只往来穿梭,水鸟时起时落;好一幅美丽图景。卫央喜孜孜的看着不知不觉动了游兴,“楚兄,今天天气正好,不如我们也去湖上游耍一番罢?”

       

       

       楚弋见他笑容满面,兴致勃勃,不忍拂意。点点头道:“也好。”

       

       

       卫央叫果子去雇船,不一会儿,果子便说得停当回来答了话。

       

       

       “我和楚兄去耍一会子,你在此等候,”卫央吩咐果子,从袖内掏摸出一块碎银子递给他,“这些钱你拿去买点吃的,切不可走远了。”

       

       

       “谢谢少爷,不消叮嘱,小的知道了。”果子欢欢喜喜接过银子,转头又交代楚弋,“楚公子,烦您多多看顾少爷。”

       

       

       楚弋“嗯”了一声,让小满也留在岸上。果子目送卫央上了船方才拉着小满走了。

       

       

       伫立船头,极目远望,水天一色,波光潋滟。低首探视,鱼翔浅底,水草摇曳,令人心旷神怡。

       

       

       “偶尔出来看看还是不错的吧?”卫央笑问。

       

       

       他的脸浸在阳光中,楚弋看不十分真切,只感觉他笑得非常明媚。

       

       

       “小公子,小公子,卫小公子。”一迭声娇滴滴的呼声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

       

       

       卫央转过头看见趴在窗口的金赛儿,忙忙施了一礼。

       

       

       “哎哟,哎哟,小公子不要这样,奴怎么当得起?”金赛儿拿着一把团扇儿遮着庞儿咯咯笑道。

       

       

       卫央窘迫的一笑,“只姐姐一人来游湖么?”

       

       

       “是呀,本来你莲香姐姐也要来的,不妨偶抱微恙便作罢了。你个坏孩子,也不说来看看我们,亏得莲香儿还留着一大堆好吃食等着你。”话是对着卫央说的,一双媚眼却不住的往楚弋身上瞧,好个俊俏的公子儿!不道世上有此人,却疑神仙下凡尘。若能与他鸳鸯共浴,仿效于飞之乐,就是死了也值。

       

       

       楚弋冷冷的扫了她一眼,便把颈子扭过一边,倒可惜了金赛儿频送的秋波。

       

       

       “多承各位姐姐厚爱,改日定当登门致谢。”卫央道。

       

       

       金赛儿听了此话,越发笑个不住。这个小傻瓜,也只有在他面前,她们这群烟花之辈才觉得还留有一点自尊,她们是人不是一块肉,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金赛儿嗔道:“说的什么话儿?你能来陪我们聊聊天就是十二分的感谢了。可一定要来呀,我们都睁眼盼着呐。”

       

       

       “记得了,代我向莲香姐姐问好。”卫央答道。说完,金赛儿的船便划开了。

 &nb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思君未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