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引力弹弓效应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972字 发布时间:2023-04-01

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差零点三九秒的时间,还是被第二组抢到了答题机会,卜小云气得直跺脚,但无济于事,比赛规则就是比赛规则,只能怪自己的手速太慢。

还好,似乎是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请问利用引力弹弓飞往火星的星舰什么时候发射最合适?”

第二组15号选手汪诺雨迟疑了一下,回答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星舰在七、八月份发射最合适,这与引力弹弓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三个月后地球位于火星与太阳中间,与火星的距离最近,这就是向火星发射太空船的‘窗口期’。”

她还引用了一个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我记得去年集团向火星发射的星舰试验船就是在7月25日发射,我看过了当时的报道和里面的介绍就是这么说的:届时地球位于火星与太阳中间,叫‘火星冲日’,每隔七百多天会发生一次。”

主持人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笑容,顿了一下,说道:“还是没有难住15号选手,确实这与引力弹弓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下一题就有关系了。请听题。”

这时,现场的观众打断了主持人的话,为15号选手的机智回答鼓起了掌,来自华东业务区的啦啦队也趁机喊了几声口号。

“好,我们继续。”等掌声过后,主持人继续说:“木星的公转速度为十三公里每秒,请问如果星舰以十公里每秒的速度进入木星引力场,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效应,当它离开木星的时候,理论上可以获得多大的速度?”

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物理学题目。15号选手汪诺雨是国际商贸专业毕业,而16号选手刘梦秋和17号选手吴宇慧分别是新闻传媒和太空旅游专业毕业,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她们的知识范畴,正当她们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主持人提醒说:“整场比赛有一次求助机会,请问需不需使用呢?”

这不是一道可以蒙对的题目,三名选手小声商议后,决定使用唯一的一次求助机会,但场下的观众大多是他们的同行,很少有真正的物理知识。没有其他更好办法,她们只能碰碰运气。

主持人面向场下观众问道:“请问哪位观众能够为第二组回答这个问题呢?请举手。”

见场下竟然没有一名观众举手,主持人大声重复说:“请知道答案的观众,为我们的第二组提供帮助,我们将送出一张火星旅行券作为礼物。”

这时,场下有两名观众在迟疑中举起了手。

第二组最终选择了坐在右边角落的张爱伊来回答问题。为什么没有选择另外一名观众,主要是因为她们都不认识张爱伊,而且看起来她可能不是她们的同行。

张爱伊曾经与秦帆讨论过引力弹弓问题,但现在只有模糊的一些记忆,她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这不影响她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利表达。

她以肯定的口吻回答说:“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效应,星舰离开木星时将在自身速度的基础上,获得两倍木星的速度。按此计算,星舰的速度是十公里每秒加上二十六公里每秒,也就是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三十六公里每秒。”

“谢谢这位观众,请坐。”主持人示意张爱伊坐下,然后继续调动现场的气氛,“请问大家觉得这位美女观众的回答对不对呢?认为她的回答正确的,请举手。”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场下的观众像雨后春笋一样,左一个右一个,陆陆续续举起了手,最终有超过八成的观众举起手。

“好,请大家放下手。”主持人把手指向张爱伊,微笑说,“恭喜这位幸运观众,宇宙动力公司将为你送出一份价值五千美元的火星旅行劵,请在赛后找我们的工作人员领取你的礼物。”

第二组与第一组的总分拉开到二十分,三名选手激动的抱在一起,场下来自华东业务区的啦啦队和观众再次欢呼起来。

“请认真听题。”主持人游刃有余的把控着全场的进度,“请问火星上会不会下雨或下雪?请抢答。”

主持人话音一落,第一组站在中间的5号选手杨怡秋率先伸出纤细的小手按住抢答题,抢答的动作明显比对面的第二组快。但是,越是着急越是容易出错,杨怡秋的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触动抢答题,第二组台上亮起了彩灯。

“不会,”16号选手刘梦秋肯定的回答说:“火星上不会下雨,也不会下雪。火星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地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所以在火星上基本不会下雨或者下雪。”

“回答正确。”主持人继续提出延伸问题,“请问在火星上进行人工降雨可能吗?”

刘梦秋继续回答说:“科学研究认为,尽管火星现在看起来很荒凉,但在远古时期,也曾有过与地球相似的可居住环境,不排除在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火星或许可以被唤醒,成为第二个地球。

“有科学家为此提出了改造火星计划,其第一步是在火星上进行化学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火星的大气密度增加,并提高火星上的温度。而第二步正是人工降雨,在火星上创造原始海洋。

“在此之后,地球的移民将前往火星繁衍生息。第一批从地球来的移民将会是细菌和藻类,它们将通过光合作用在火星上制造氧气,从而改变火星的大气结构。科学家为我们描绘了火星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回答了进行人工降雨的可行性。”

刘梦秋的精彩回答赢得了主持人和观众热烈的鼓掌,第二组和第一组的比分进一步拉开距离。第二组的血量条大增到七格,遥遥领先,再获得三十分,就将最终胜出。

第一组的选手毫无疑问沉浸在失落之中。

“请认真听题。请问火星上的最大风速是多少?请抢答。”主持人的提问把他们从陷落的情绪中拉了回来。

第一组三名选手不约而同的把手伸向抢答器,台上的彩灯终于亮了起来,就像在太空中飞了很久很久,看到发着光的地球时那样,她们激动的差一点落下眼泪。

卜小云回答说:“火星上的风速最大可以达到每小时九十六公里,比地球上的十七级超级台风风速要强得多。”

“回答正确。”主持人像机器人一样机械的说道。

但在一组选手听来,那是久违的美妙的乐章,伴着全世界最优美的钢琴声。

“如果在火星旅行时遭遇这类超强台风,请问正确的做法是:把火星车停下来节约能源,躲在火星车上等待救援?驾驶火星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出风暴区?还是驾驶火星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风暴中心?”

这只是一个假设性问题,火星导游手册里并没有相关知识。在火星旅行的前提是精准的气候预测,遇到此类风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真的运气不好遇上了,除了祈祷,别无他法。

卜小云想起了有关台风眼的一些报道,鼓起信心回答说:“我觉得应该以最快的速度驾驶火星车冲向风暴中心,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回答……正确。”主持人拉长了语调,“请机器人给第一组加十分。”

第一组第五格的血量条像涨潮的潮水一般涨红起来。场下来自华南业务区的啦啦队随之满血复活,喊出了憋屈已久的口号:“华南,华南,全国最强!”“华南,华南,全国最强!”

“请认真听题。请问从火星上发射星舰,需要多快速度才能脱离火星的引力?请抢答。”

来自华南业务区的啦啦队队员还没有完全平复内心的兴奋,第二组又一次抢到了答题机会,在他们火热的心浇上一盆液化氮。

第二组15号选手汪诺雨像站在山头对着沟谷大喊一般,提高声量回答说:“火星的引力远小于地球,逃离火星的速度只需要每秒五点零三公里就可以。”

这是一种自信和胜利的挑衅。

“回答正确。”主持人进一步给了第二组选手信心。

“请问在火星上以这个速度向上发射星舰,要多久才可以到达同步轨道上的太空母舰?”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问题,但前题是必须掌握火星的同步轨道高度,而这也不包括在火星导游手册里。

第二组的三名选手都无法确定这一高度,16号选手刘梦秋模糊记得是三千二百公里。已经没有了求助机会,汪诺雨在电子纸上做了计算后回答说:“火星的同步轨道高度是三千五百公里,以平均每秒五点零三公里的速度发射母舰,只需要十分钟三十六秒就可以与轨道上的母舰进行对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