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片茫茫的苍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粗犷。黄绿色的野草在风中仿若波浪一般,跌宕着奔向远方。
此处只是陕北一带不知名的阔野地,很少有人出现在这里。一名中年汉子背着手,沿着野草中间的路径走着,四个年幼的小孩跟在他的后头,说说笑笑的,没有半刻的停歇,好像在屋里憋得太久了,田野间的一草一木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新奇。
可惜,跟在中年汉子身后的这几个孩子并没有注意到,中年汉子愁容满面,那道似有似无的叹息声消弭在微弱的风中。
走到了一处孤零零的山岗,那中年汉子径自停在了一棵枯死的树下。他抚摸着那棵老树,看到枯死的枝干,竟然禁不住咳嗽了起来,胸口一阵血气翻涌,他竭力压制下来。随后,中年汉子感到一阵眩晕,看似要跌倒了,但他还是扶着老树,支撑自己残破不堪的身体。
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发现了中年汉子的异常,突然惊叫了起来,“爹,您这是怎么了!”
在一旁玩耍的三个小男孩也赶紧奔了过来,扯着那中年汉子的衣角,关切地说道:“师父!师父!”
那中年汉子接过小女孩递过来的手帕,悠悠地说道:“为师没事,老毛病了,想当年为师一丝仁慈,放过了那几个孽畜,没想到他们竟然以德报怨,暗施毒手,为师没有防备,落下了病根,好在为师最后手刃那几个孽畜。”中年汉子眼中闪着精光,好像又想起了当年行走江湖的豪情,可是而今,他却只剩一副行将就木的残躯,隐姓埋名在陕北偏僻之地。
中年汉子很快回过神来,盘膝坐在地上,暗自运气,而后说道:“为师没事,萧儿,你捡跟树枝,用我教你的七十二路云霄剑法,跟你师兄的拳脚功夫练上几招。”
那几个孩子一听,知道又到了师父指点功夫的时候了。其中两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齐声道:“是!师父!”
年岁稍小的男孩从地上挑了根看起来结实的长树枝,左手捏起剑诀,右手握的树枝如剑一般直指另一个小男孩,招式看起来很是严谨。另一个年岁看起来稍长的小男孩脚踩七星步,吐了口气,拉开了架势。两童早已做好准备,望了师父一眼后,很快交上了手。
余下的两个孩子看起来更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模有样地学着师父盘膝坐下,眼中闪着兴奋的亮光,紧盯着比试中的两个人。另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依偎在汉子身边,眨着眼睛问道:“爹,萧哥哥舞这几下树枝,难道就是云霄剑法吗?怎么和书上写得不一样呢?也不是很好看嘛。”
那中年汉子轻轻拍了拍小女孩的头,微笑着说道:“晴儿的悟性越来越高了,萧儿太过中规中矩了,受到剑招的束缚,还没领会云霄剑法的‘云霄’真意。好好看清楚你师兄们的招数,你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武功上的真谛和优劣,也不白看你师哥们的对练。”那个叫晴儿的女孩得意地笑了笑,继续看着比试的两个人。
只见拿着树枝当剑用的小童招招挑刺穿插,尽管力道甚微,但剑的方位却十分稳固,招式看似幼稚,却俨然也有了飘逸的痕迹。而另一少年左掌右拳,劲力看起来很大,而且上击下劈,变化开阖,脚法如飞,拳脚相用,一看就是极其高明的功夫。虽然他占了上风,但拿着树枝的小童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妙招连出,仿若层云叠开,化险为夷。
那名中年汉子看了他俩已经过了百余来招了,毕竟年幼力短,两个小孩的攻势都渐渐缓下来,额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粒。中年汉子高喝一声,“好,停下来吧!”
两个小孩各自收式,兴匆匆地跑到汉子身边,也盘膝坐了下来。那中年汉子接过小孩的树枝,沉声斥道:“萧儿,你刚才那招雁横烟渚,本来就用得很好,可后招鹜落霜洲,本该刺你师兄的右肩,再顺势使用前面那招雁横烟渚,应当如此转过剑锋,这样转刺……可惜一套云霄剑法,让你用得死板呆滞,就跟放了十多天的馍馍一样,硬的无法下咽。否则凭刚才那两招,你师兄就必败无疑。云扬也是,这套奔雷拳和奔雷腿,你发力过猛,后劲不足,也犯了你师弟的毛病,灵活不足,如果在第五十招你用了这招燕子双飞去,你师弟恐怕早就输了……”
中年汉子虽然身体不好,但依然一招一式为徒弟讲解招式要领,让两个小男孩受益匪浅。他又看向那七八岁的小男孩,“阿尘,你的底子太薄,先把身体养好再练武吧。现在只能从师哥比武的过程中增长见识,还有为师讲的,你要记在心里,如果以后……”,中年汉子停顿了一下,“以后我不能指点你的时候,你要想想为师怎么指点你师哥的。”
叫阿尘的少年点点头,“明白,师父,您教育过我们,武林高手是不能被别人教出来的,需要依靠自我觉醒”。
“很好,你的天赋是极佳的,就是需要把身体调理好。”中年汉子夸赞了一番,而后又开始给孩子们传授自己的习武要领。
三个小男孩专心听着师父的讲招,中年汉子时不时比划几招,而小女孩抱膝坐在地上,看着夕阳落下了西山,朗月逐渐爬上了树稍。
中年汉子看着时间挺晚了,于是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萧儿,你的云霄剑法本来是飘逸而有灵性的,罚你回去抄写那本《诗经》,云扬,你的拳法和腿法协调性不是很好,而且运势不足,罚你回去踩木桩,亦尘尚且年幼,你回去好好把那几本书背下来。晴儿悟性最高,你就把爹爹书房里的武学珍藏都好好翻看吧。”
一说到女儿,中年汉子眼中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温柔的一面。迎着面前温和的风,中年汉子想到前半生的风云起伏,忍不住问道:“你们觉得,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女孩率先回答:“最好的,就是要爹爹陪在身边。”
其余三个小男孩突然被师父问到这个问题时,有些怔住了,尽管年龄还不大,但在师父的知识灌输下,显得相对早熟懂事,他们真没考虑过“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约而同地摇摇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年汉子对自己的徒弟很是欣赏,“等你们长大了,得自己去江湖寻找。就像迎面扑来的风,尝尽生活百态,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虽然不知道师父为何有感而发,更不知道师父经历了多少江湖事,但孩子们对“江湖”两个字非常向往,似乎那里有多么绚烂有趣。
但真正的江湖又是什么呢?连中年汉子都说不清楚,是三江五湖的人来人往,亦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既美丽又无奈。
月色如水,静静倾泻下来,苍芒的荒野,留下了五个人渐行渐远的身影……
大多数江湖人士并不知道,曾有“风神”之称的江湖传奇风远涯,会隐居在偏僻荒凉的陕北之地。谁也不会料到,他培养的徒弟会在今后的江湖上引起怎样的风云悸动。大师兄李云扬、二师兄秦萧、小师弟梁亦尘、小师妹风雪晴,此刻年幼的他们并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会怎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