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吃惊道:“怎么可能?有父皇在他们绝没有这个胆子!”
顿弱微微一笑,道:“陛下在那些人肯定不敢,但是陛下将来万一不在了,或许就有可能了啊,所以老臣才说以后有机会嘛!”
扶苏一愣,然后有些不愉地道:“顿弱,你就直说我将来有可能被他们哄骗就是了,不必拐歪抹角含沙射影!”
顿弱见状起身一揖,道:“公子恕罪!”
扶苏连忙上前扶起他,道:“我没有怪罪上卿的意思,我知道相比于父皇还差得远,以后扶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上卿直言就是!”
顿弱微笑道:“是,臣遵命!”
扶苏想了想,道:“既然父皇命我在黑冰台查案,我就在这里看看,你还是去忙你的吧,不必陪我在这里下棋!”
顿弱刚想说话,却听到有人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大人,有情况!”
“何事?”
来人正是陈平,只是他却没有说话,而是有些犹豫地看向扶苏。
顿弱道:“这是长公子殿下,有话直说,不必隐瞒!”
陈平一怔,连忙对着扶苏躬身行礼道:“陈平拜见长公子殿下!”
“平身!”
“谢殿下!殿下,大人,孔权等人今晚会在醉仙楼中相聚。”
顿弱问道:“都有些什么人?”
“暂时只知道有孔权、叔孙仝、陈栗三人,其余人还在查探之中。”
“继续盯着,看他们今晚都说了什么,在场所有人的身份都查清楚。”
“是!属下告退!”
不过,此时扶苏却忽然说道:“等下,我今晚也想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陈平愣住,不由看向顿弱。
顿弱有些疑惑地问道:“殿下,你想要暗地里听他们说话?”
“不错!你有办法吗?”
顿弱想了想,道:“办法倒是有,不过可能要委屈一下公子殿下了!”
“你说说看。”
“公子殿下需要乔装易容一下,毕竟有些儒生可是认识您的。”
“可以!”扶苏点点头。
“殿下应该认识那叔孙仝,他本是淳于越的弟子,不过此时己是黑冰台的暗探,殿下可以化作他的书童一起去,殿下觉得如何?”
扶苏想了想也点头,道:“没问题!”
顿弱见状转头对陈平道:“陈平,今晚你们一定要安排好暗卫,务必要保证公子殿下的安全!”
“是!属下遵命!”陈平答道,他有些心潮激动,他很聪明,看顿弱大人对殿下如此态度,怕是他己经知道了什么。
黑冰台永远忠于大秦皇帝陛下,长公子殿下八成就是未来的秦二世了,如果没有陛下的默许,顿弱大人是不会让扶苏公子知道太多黑冰台之事的。
如果他能跟长公子殿下打好关系,将来必定大有益处啊!
当晚,醉仙楼中蓬客满座,扶苏独自一人坐在雅间的角落里,他今日也是一时兴起想要听听这些儒生私下里会说些什么。
其实,以他原来的性情是不会这么做的,这种偷听别人说话的行径有违君子之道,不过今日听到顿弱的分析,他很想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真如顿弱所说的那样?
这时,只听隔壁十几个人正在说话。
“叔孙兄,你怎么才来?”
叔孙仝冷哼一声,道:“不是我说你们,怎么能只订一个雅间?你们就不怕隔壁有人听到我们说话?”
“咦?叔孙兄所言有理,我现在就去把左右厢房间都订了!”
“不必了!我己经安排好了,还让我的两个书童守在房间中,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就会通知我们。”
“哈哈哈,果然还是叔孙兄考虑得周到,这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说话了!”
“、、、、、、”
那群人先是说了一堆无用的闲言,甚至还有人想要找两个歌女上来助兴,不过被孔权阻止了。
“今日我们还有正事,叔孙兄不是说过了吗,不宜让外人知晓。”
“正事?对了孔兄,你昨日的表现真乃勇士也,当时陛下眼看就要发怒,我和父亲都吓得不轻啊!”
“呵呵,过奖了!不过几日后的朝会还请令尊多支持啊!”
“放心吧,这是自然!”
孔权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请诸位兄台回去好好劝说令尊和同僚们,数日后的朝会还需要大伙一同出力啊,只有我一个人微言轻,陛下恐怕不会同意我的建议啊!”
“放心吧,我们知道怎么做的!”
“此次建议应该还有一些朝中官吏也支持的,诸位不用担心,毕竟我们只是给陛下一个建议而己,听不听全在陛下判断,陛下总不能阻塞言路,不让臣子提建议嘛!”
“孔兄所言极是!只是我不太明白孔兄为何要提议释放刑徒?那些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陈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孔兄此议可是一举多得啊!”
“哦?说来听听!”
“呵呵,孔兄提议大赦天下当然是收买人心啊,不过不是帮陛下收买民心,而是帮我们儒家收拢人心。你想啊,只要我们将此事多多宣传到民间,那些刑徒就会知道是我们儒家孔权向陛下提议的释放刑徒,以后那帮刑徒还不是对我们儒家感激不尽,也让那些黔首知晓我们的仁义之心,对我们儒家未来传承授徒也有好处啊!”
“第二,如果陛下真的释放了刑徒,那秦法的严明公正就不存在了,黔首们谁还愿意遵纪守法?这样一来,法家那帮人可就无法管理天下人了,这时就该轮到我们儒家在朝中大显伸手了!”
“哈哈哈!此计高明!”
“还有,如果陛下不同意释放刑徒也没关系,那只能再次说明秦政的暴虐严苛,说明陛下对黔首百姓没有体恤之情,暴秦之名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后一旦有机会、、、、、、,呵呵!”
扶苏听到此处脸色己经阴沉至极,这就是他以前一向崇信的儒家?表面上仁德礼义,背地里却算计得如此之深?
此时此刻他才有些明白了,大秦的暴秦之名恐怕就是他们刻意宣扬所致!
他能想象得到,大秦子民在他们这些人的宣传之下渐渐对大秦不满,以后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处理不好,那些百姓黔首再一经挑拨定会造反闹事。
这么多年来,扶苏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人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