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异惊魂-28 智利大地震10
书名:涟漪 作者:涟漪扩散 本章字数:2730字 发布时间:2023-03-21

      虽然不少古文明都自称是天外文明的后裔,但是,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似乎才是大家公认的天外血统可能性最高的,尤其是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的历法非常复杂,完全不像是一个被禁锢在地球上的文明所制定的,倒像是一个负责管理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并可以在其中自由穿梭旅行的文明所制定的。

      比如,玛雅文明的“卓金历”,以一年为260天计算。

      奇怪的是,在太阳系内却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因为,依照这种历法,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在金星和地球之间,但实际上那里却什么都没有。


      众所周知,天文历法都是通过长期观测天体运动的规律和数据而整理制定的。

      对于一颗不存在的天体,是不可能有观测数据的,因此就不可能制定出相应的历法。

      除非那颗天体曾经存在过,并被文明的祖先观测到了;或者,那颗天体存在于太阳系之外,是文明祖先的故里。

      若是第一种情况,则文明的祖先至少来自上亿年之前;若是第二种情况,则文明的祖先应该有能力进行恒星际的旅行。

      显而易见,不论哪种情况,这个文明都跑不了天外血统。


      不同于大多历法主要描述地球在太阳系内的运动规律,玛雅文明的“卓金历”似乎描述的是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规律。

      有玛雅学者认为,“卓金历”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规律。


      “卓金历”认为:

      自创世以来,地球已经过四个太阳纪,现在已处在“第五太阳纪”,这是最后一个“太阳纪”。

      在银河季候的这一时期,太阳系正在经历一个历时5125年的“大周期”,时间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

      在这个“大周期”中,地球以及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地球需要5125年才能通过这束射线的横截面区域。

      玛雅人把这个“大周期”进一步划分为1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划分为20个演化时期,每个演化时期历时20年。

      当太阳系诸星体经历完这束银河射线的“大周期”之后,将会发生根本变化,玛雅人称之为“同化银河系”。

      从玛雅预言中“大周期”的时间上看,从1992年到2012年这20年,地球已进入“大周期”最后阶段的最后一个演化时期。

      整个“大周期”(即,“第五太阳纪”)的结束时间为2012年12月21日。


      玛雅文明的“卓金历”对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规律描述之详细,让人不明觉厉、将信将疑,以至于现代人类社会竟然在2012年上演了许多末世闹剧,不少人算好时间花光所有家产,只等末日来临,结果从此沦落街头,自己的生活确实发生了根本变化。


      不论玛雅“卓金历”对2012年的描述是否属于世界末日预言,玛雅文明所展现出来的宏大宇宙视野和宇宙观,既使对比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认知,也是毫不逊色。


      欧阳一粟觉得:

      其实人们不必太过纠结于“卓金历”的2012年预言是否准确,因为人类文明的语言具有镜片效应。

      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文明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表述效果,就像透过不同曲率的镜片看到不同的镜物效果一样。

      如果你知道镜片的曲率,或者说你一直就带着这个镜片生活,那么,你就可以正确反演从而准确触碰到那个事物,就仿佛镜片不存在似的。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产生当前镜物的镜片之曲率,却还要用你熟悉的镜片之经验去反演,那么,很可能在你想触碰那个事物的时候,你的触碰动作会出现位置偏差。


      从一个文明给自己定义的在地球上的使命,也可以推测其外星血统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文明的自我使命就是在地球上繁衍昌盛、千秋万代,那么,基本可以肯定,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球文明。

      这样的文明,多半会围绕争夺物产富饶、生活轻松的江河平原而展开。

      如果一个文明在地球上有机会争夺到物产富饶、生活轻松的江河平原却不去,比如印加文明应该完全有能力征服和统治亚马逊平原和潘帕斯草原,却执意要到山峰之巅、云端之上的安第斯山区讨生活,那么,这似乎说明,日常富足安逸的幸福生活并不是印加文明的追求,时刻准备回归太阳故里才是印加文明在地球上的自我使命。


      玛雅文明则可能在等待“大周期”之后的根本变化,从而回归那个不知在哪儿的、适用一年260天“卓金历”的神秘星球。

      公元9世纪,玛雅人放弃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大举迁移。

      玛雅人所创建的每个中心城市几乎同时都终止了新的建筑,城市被完全放弃,繁华的大城市变得荒芜。

      玛雅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众所周知,地球人类许多主要的文明都诞生于大河平原流域。

      热带雨林与安第斯山区一样,并不属于适合发展系统性文明的地理生态环境,至少它们附近都有更适合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大河流域,比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玛雅人却执著地在墨西哥的热带雨林中创建出数以百计的拥有诸如金字塔等大型恢宏建筑物的城邦国家文明圈。

      有人模拟分析过,如果在太阳系内存在一颗适用“卓金历”一年260天的星球,那么,这颗星球应该在金星和地球之间,根据其与太阳的距离,很可能存在大范围的类似地球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

      这大概就是玛雅人执著于墨西哥热带雨林的原因,一种来自祖先基因中对故乡星球的眷恋。

      玛雅文明一夜消失、不见踪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是否就是等来了“大周期”之后的根本变化而回归了故乡星球?


      现代学者自以为破解了玛雅文字,相信2012年就是“卓金历”中“大周期”的最后一年。

      其实,这可能是解读有偏差,“卓金历”的“大周期”很可能在公元9世纪就已经结束,正是玛雅文明消失的时期。

      既便现代学者对玛雅文字的翻译无误,难道玛雅人就不可能自己记述有误,搞错了“卓金历”的“大周期”时间吗?

      玛雅人的祖先很可能使用基于三进制编码的信息交流系统,玛雅人困在地球日久,发展出了更适合地球日常生活的象形文字。

      在玛雅人将祖先传授的三进制编码信息转录为象形文字的时候,由于长久不用三进制编码,技能生疏,于是出现了表述偏差甚至错误。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


      如果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在地球上的自我使命是准备回归天外故里,那么,这两个文明区别于地球上诸多其他文明的一些奇特差异,似乎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假设上述如果条件成立,那么,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天外祖先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呢?

      他们的后裔又打算怎么回到天外故里去呢?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方法,但是,玛雅文明好像在公元9世纪已经回归了他们的天外故里。

      似乎一个有天外血统的古文明在回归天外故里的时候,都会销毁他们在地球上的痕迹。

      就像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一样(欧阳一粟隐隐觉得,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消失其实是他们回归了自己的天外故里),竟然直接将所居住生活的大陆“大西洲”整个毁入海底(不少考古探险家认为,很可能就在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之海底)。

      所以,当玛雅文明离开地球的时候,应该也销毁了地球上所有与他们行程相关的东西,以免被其他人利用而不请自来硬闯他们的天外故里。


      印加文明似乎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等到回归天外故里的时机,却等来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最终被灭亡。

      那么,印加文明准备用于回归天外故里的技术方法,则应该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销毁,可能仍然存在一些线索。

      那会是什么样的线索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涟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