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一粟眺望着马丘比丘遗迹,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马丘比丘遗迹。
相较震撼,欧阳一粟更感到一种莫名的惬意,一种上下求索的执著心灵顿获息悟的惬意,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命意义终得认同的惬意。
欧阳一粟一直以来都隐隐觉得,迷失在安逸生活之中的现代人类科技文明,已经完全废弃了人类之于宇宙的本源使命。
虽然现代人类也在上天入海、遨游寰宇,以期解开自身起源之谜,但其实都是无头苍蝇似的抓瞎胡闹。
心不明,则无果,任何资源环境,再好科学技术,最终都是徒劳。
说到科学技术,欧阳一粟很是惊奇印加文明中神秘的奇普(Khipu),一种基于结绳记事的信息交流系统。
印加文明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在建筑、纺织、制陶、水利、金属加工等行业也有很高的造诣。
可是,印加文明却是众多主要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书面语言的文明。
古印加人用于记录信息的奇普,就是在一根主绳上串着上千根副绳,每根副绳上都结有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
奇普能否算作一种书面语言呢?
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文字,人类文明中常见的文字类型有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
美洲三大印第安古文明中的另外两个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拥有各自的象形文字体系。
唯独印加文明,既没有象形文字,也没有表音文字,仅用奇普记录信息。
奇普显然既不是象形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
那么,奇普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呢?
曾有学者认为,奇普是一种三维立体的二进制编码。
奇普通过在副绳上打结记录信息。
如果打结看作1,不打结看作0,那么,副绳上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是否就相当于一个二进制数串,或者说一个二进制编码?
这不就是AI系统的文字吗?
古代人类文明创造出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都是很容易理解,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无非就是把你看见的事物、你听见的声音直截了当地对应到一个特定的符号上。
但是,印加文明却搞出了类似AI系统的二进制编码文字。
用编码文字记录和交流信息,需要编码和解码,类似于加密和解密的步骤,其实是一种异常复杂晦涩的信息交流方式,除非有计算机帮忙。
可是,古印加人有计算机吗?
难道古印加人的祖先拥有计算机技术?
抑或是,那些会使用奇普的古印加人,他们的大脑里都具有类似杰克生物芯片计算机的东西?
要知道,古印加人的外科穿颅术在当时可是居于世界绝对先进行列;
而且传说在古印加帝国的山区还存在过精通神秘“缩头术”的小人国;
另外,古印加帝国,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以头骨塑形为美,其改进改造头脑的文化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奇普是否是一种文字?”这个问题,学界仍然在研究,并没有定论。
假设奇普并不能算作文字。
那么,众所周知,文字对一个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以至于任何具有体系性的文明都拥有文字;
唯独印加文明,取得了可以媲美同时期其他体系性文明的一切成就,但就是没有文字。
考虑到在体系性文明中需要传承的知识数量之巨,仅靠口口相传,绝难有效。
然而,印加文明似乎就做到了,没有使用文字就发展出了体系性文明。
印加文明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文字这种东西吗?
恐怕不是,北边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有象形文字。
既使交通不便,既使关系敌对,印加文明完全可能接触并知道文字这种东西。
知道却不借鉴使用,说明在古印加人眼里,文字所能起到的信息记录和交流作用,奇普都能做到,甚至效果更好。
所以,古印加人根本就不屑于使用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那样的象形文字。
换句话说,古印加人非常自信:奇普是一种远远优于象形文字的文字。
因为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基本是伯仲叔季、不分高低的关系,所以,如果古印加人曾经也接触过表音文字,那么,他们对表音文字应该也是会嗤之以鼻。
前面说过,奇普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种二进制编码文字。
根据现代人类文明的经验,在电子无线电技术出现之前,二进制编码的信息记录和交流效果是远远比不上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
有了电子无线电技术之后,可以用电磁信号作为信息记录和交流的媒介。
人们这时才发现,在电磁媒介系统中,相较于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二进制编码文字的信息记录和交流效果才是最好的。
如果说古印加人自信奇普优于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那么,难道他们很早就知道存在电磁信号,且可以用于记录和交流信息吗?
再看看古印加人不辞艰辛,非要生活在山峰之巅,意欲向太阳表述衷肠。
除了使用电磁信号,还存在其他途径吗?
现代人类文明社会,一些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可以流畅无误地直接编写和解读二进制编码信息(比如摩尔斯电码),就像使用一门外语文字一样。
古印加人使用奇普,是否是因为其祖先长期浸淫在某种二进制编码信息交流环境中耳濡目染所形成并遗传的肌肉记忆和本能技巧?
如果确是这样,那么,古印加人的祖先会是地球的原住民吗?
事实上,在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古文明中,都不存在类似于二进制编码这样的有利于电磁媒介系统的信息表达方式。
可是,在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却并不罕见。
比如,在玛雅文明中,使用了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
众所周知,现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基于二进制编码。
然而,有学者专家认为,最适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编码形式应该是三进制编码。
三进制编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了三种电压状态:正电压(1)、零电压(0)和负电压(-1),能够更好表述人类的日常逻辑,即,1代表真,-1代表假,0代表未知。
三进制逻辑显然优于“非真既假”的二进制逻辑,更有利于诸如AI技术的发展。
其实,人类文明甚至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研制出了一批三进制计算机,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同时期的二进制计算机(可惜三进制计算机被人类社会管理的官僚做派所扼杀,才有了二进制计算机后来的一枝独大)。
虽然玛雅文明的点、横、零三个符号是用于表达20进制的数,但是不难看出,玛雅文明的点、横、零三个符号与三进制编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研究表明,与人的手指数目差不多的数进制体系,是最适合人类日常生活直接使用。
比如,印加文明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是10进制的数,而玛雅文明采用的是20进制的数。
但是,他们却都采用了不利于日常生活直接使用的编码方式,印加文明类似二进制编码,玛雅文明类似三进制编码,这些都是-根据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经验-更适用于电磁媒介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编码方式。
本来数着手指就能直接明了进行编码的事,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为什么却都要舍易求难,采用一些适用于他们所没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系统和技术的编码方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只能从他们神秘的祖先(或者说,帮助他们开化开智的生灵)身上去探究,因为,如果他们的祖先不是地球的原住民,那么,好像一切都很容易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