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钰在宫门等了许久也不见越渊回来,便带着阿姜四处转悠。她俩走了许多地方,都觉得有些乏了,正想找个地方歇息,碰巧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阁楼,名曰文涟阁。阿姜指着文涟阁,欣喜地说:“公主快看,那儿有一座楼。”
孟清钰仰视着匾额上的字,说道:“文涟阁,想必是个藏书之地。”
“公主不是最爱读书了吗?我们就去那里吧。”阿姜开心地说。
孟清钰点点头,带着阿姜朝着文涟阁走去。阁楼门口守着四个侍卫,见孟清钰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问道:“来者何人?”
孟清钰从袖子里取出一块令牌,说道:“这是摄政王给的令牌,他说我可以在宫里自由走动。”
见到令牌,那侍卫连忙行了个抱拳礼,恭恭敬敬地说:“原来是摄政王的朋友,姑娘请进。”
孟清钰对那侍卫道了谢,随即带着阿姜走进了文涟阁。走进文涟阁,孟清钰瞬间受到了震撼。这栋楼共有三层,站在底下,仰头可看到每一层都摆满了整整齐齐的书柜,仿佛一座座书山。孟清钰张开双臂,喜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比孟国皇宫里的还要多啊!”说完,她便迫不及待地跑进了书柜间,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歇息的。
阿姜急忙追了上去,边跑边喊:“公主慢点,小心摔了!”
对于阿姜的担心,孟清钰毫不理会,现在她只想把这些书都翻个遍,奈何书籍太多,她竟不知道要拿哪一本了。孟清钰像一只燕子似的在书柜间穿梭着,完全感觉不到累。可以说,这是她来天钺国以来最开心的一刻。
孟清钰把一楼转了个遍,找了几本志怪小说,又跑到了二楼。来到二楼,她跑了几排书柜,经过一个拐角时,不巧撞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她霎时摔倒在地,这才发现自己撞到的是一个梯子。与此同时,梯子上的人也摔了下来。孟清钰刚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对方就压在了她的身上。她忍着疼痛,仔细一看,发现摔在自己身上的是一个绝美的女子。孟清钰快要窒息了,不禁咳嗽起来。对方挣扎着站起身,扶着腰说:“文涟阁不得追逐打闹,你不知道吗?”
孟清钰也赶紧站了起来,拍了拍衣裙上的灰尘,愧疚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真是太抱歉了。您摔伤了没有?”
对方扶着书柜,打量着孟清钰,说道:“不碍事。我看你摔得比我还惨,懒得说你了。”
孟清钰看着对方,不禁感慨,这人可真美啊!真真是眉目如画,冰肌玉骨。然而仔细一看,还是能发现她脸上微带岁月的痕迹,显然已有三十余岁了。
孟清钰正在发呆,听到对方问道:“你看的都是些什么书呢?”
孟清钰回过神来,扬了扬手里的书,说道:“志怪小说,什么《搜神记》之类的。”
“你看了不害怕吗?”
“不害怕呀。”
“你胆子可真大。”
“那你看些什么书呢?”
那女子从书柜上取下一个装满书的篮子,说道:“《三国志》《资治通鉴》《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等等。”
“您真是博览群书啊。”孟清钰崇拜地说。
“这不是我自己看的,是给我孩儿看的。”
“你孩儿几岁?”
“十二岁。”
“十二岁就看这么多书,有前途。”
“这哪里够啊?我还要找好多好多呢。就是书太多,不太好选。”
“你还要找什么书呢?我可以帮你一起找呀。”
“要找一些医书药典。”
“医书药典,你可以看看《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等。对了,你想让你孩儿学医吗?”
对方摇了摇头,“不是,只是想让他懂些医药常识。唐中宗李显就是被药毒死的,如果他懂些毒药常识,也许就不会被害了。所以说,了解一些医药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你要让你孩儿读那么多医书,难道是为了防止他被毒害?”孟清钰惊讶地问。
“是啊。”对方点点头。
“你孩儿该不会是……”孟清钰顿了顿,“皇上吧?”
“猜对了。”那女子笑道。
孟清钰这才知道,原来眼前的女子就是越宇呈的母亲——沈萱,也就是天钺国的太后。孟清钰印象中的太后都是贤良淑德,不苟言笑的。眼前的太后却活泼开朗,宛如少女。孟清钰甚感意外,一时竟找不到话说了。
沈萱看着孟清钰,好奇地说:“忘了问,姑娘你是何人呢?”
“我叫孟清钰。”
“你就是孟国的清钰公主?”沈萱半信半疑地问。
孟清钰露出自嘲的笑,“眼下是你们天钺国的俘虏。”
沈萱打量着孟清钰,由衷地称赞:“早有耳闻,清钰公主是孟国第一美人,果然担得起这一名号。”
孟清钰腼腆一笑,说道:“娘娘才是真的美。”
“我俩就不要互相吹捧了,你给我推荐一些书吧。”沈萱说着挽起孟清钰的手臂,往前走去。
“不知道娘娘还要什么书呢?”孟清钰问。
沈萱想了想,说道:“前几日有个大臣建议皇上炼制长生不老药,以求长生,真是荒谬至极。皇上才几岁啊,就让他追求长生不老。我要让皇上明白,长生是不可能的。就你所知,可有相关书籍?”
孟清钰道:“这个简单呀,您直接给他看一些史书即可。那些曾经祈求长生不老的帝王,最后无一不死,足以说明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药。”
沈萱点了点头,“有道理。我已经给皇上找了很多史书了。那我们再看看别的书。”
孟清钰说道:“太后,恕我直言。其实皇帝最应该看的是治国理政之书。”
沈萱笑道:“这类书籍,我已经派人给皇上送去数十本了。我现在要让他看的主要是一些常识类的书。”
孟清钰不禁有些同情越宇呈了,小小年纪就得治国理政不说,还得看这么多书,那得多累呀。她勉强笑了笑,说道:“皇上可真是辛苦啊。”
“读书的苦,是最容易吃的苦。你不知道,顾丞相的公子只有八岁,已经把历代的重要典籍都读完了。”
“早慧易伤,太后,您读过王安石写的《伤仲永》吗?方仲永那么聪明的孩子,结局却是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是因为他没有坚持读书呀。只要让皇帝一直读书学习,他就不会泯然众人矣了。”
“这倒也是,可是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那么多精力读这些书呢?”
“放心吧,我一天只让他读一本。”
“一本还不够吗?”
“这书太多了,不这样读,根本读不完呀。他是皇上,兵书要读,史书要读,诗歌词赋要读,总之他得读很多书。只可惜我辛辛苦苦挑选这么多书,他却不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