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潜藏在楼匙姜公镇的悠晴终于等到师父归来,这才知道他们隐在白石岭人迹罕至的地方修炼。
庄熙儿亲传,沈桓本是练武之人,领悟《雷息凝气诀》稍快,百日时间凝气、服气之法略有成效,并且学会一套雾雷符。
加上雾雷通体丹辅助,修炼速成超人一等,快人一倍。
萧雯差了点,百日才通雷息凝气诀和雷感精要,不过她极擅制药,自己研究出另一种雾雷通体丹辅助,效果比庄熙儿给的好上三成。
对于雾霞剑仙来说,实乃意外之喜。
姜公镇外聊了聊,然后暂时分别,庄熙儿携徒回千松山寨找妹妹,顺便看看周舸修炼如何。
临走给了沈桓一瓶新成的雾雷通体丹和一瓶解百毒的芳香丸。通体丹辅助他们夫妻继续修炼,芳香丸效果比清露解毒丹更好,以备不时之需。
沈桓感谢一番,转首望了望白棠城方向,先回滨海郡沈府见了面父母,跟着见了见儿子沈卓。
用力握了握手中的绫女图,心道周兄把要要事给了自己,必须查个详细,不把薛露、杜信、樊律等人的底细摸个清楚绝不回绍闻。
待一切明了,倒要瞧瞧聂家父子态度如何,倘若还跟猎宴时期一样,绍闻之官不做也罢。
托付夫人好生照顾家里,收拾好包裹,最后穿图而过。
目的地之始是谭廖影到过百花域封龙岛,图开转瞬即至。
眼前一片汪洋大海,目之所及一座岛屿,海平面上大小舸船航行。
环视四周,身处一海滩,周围没有一个人,不远十几丈有条往上走的石阶路。
抬头仰望,暖日高挂,没有一点临海郡的寒冷,转过头来,上面十几丈的悬崖。海风一吹,凉爽舒适。
挎剑走上石阶路,左手边一处海港,货船到此下货,客船到此下人,常有商队进入岛内。
右手边满是悬崖,悬崖边百丈地方立着警语告牌。
有过去炎月教国的经验,知道到这先兑换本地钱币。到港口打听,这边比较通用块金块银和方铜。
所谓块金块银和拇指肚子差不多大小,薄厚跟铁板差不多,方铜就是带方眼的方块铜,跟他用的铜币差不多。
换好东西,打听所在,地方百花域所属,定恒百岛盟所管一点不差,看见的岛叫左益岛,另一边还有一座右益岛。港口正是封龙岛的北港。
听周舸提过,李越就是左益岛白壁府的人,找上他的蔡博经营铸兵生意,应该多少知道点。
事得一样一样办,地方得一处一处去,去白壁府前还需查石冲还有登封龙岛的韩廉。
沿路走向岛内,外圈整片整片的稀树林,里面大片大片的果园、良田,路上常遇巡防兵卒。
军卒穿的跟绍闻、鸿肃以至炎月教国都不同,全是简单的轻甲;手里武器全是清一色的长枪,腰间挂着佩剑。
少数比较散漫,有的树荫底下乘凉,有的木棚底下喝茶,多数正儿八经的巡逻。
地方隶属囚龙府外,进城至少走四十里。封龙岛四府五城,石岛主的地方在最中间的封龙府。
除了囚龙府和封龙府,地方还有伤龙府、落龙府和斩龙府。
一路穿村过镇走了四十里,到囚龙府已是下午。
还是那句话,事得一样一样办,地方得一处一处去,沈桓到了地方决定先休息一天。
城门前接受例检,谎报藏书岛人士。
当中有个小插曲,守城小兵没听过地方不让进,当值将军给了他俩耳瓜子,骂道:“你他娘的除了左右益岛还去过哪?”
沈桓听完一阵感慨,地方不一样,骂街带的零碎都差不多。
进到城里,觉着没比白棠城大太多,房屋建筑跟绍闻比五六分像,人们的穿着也差不太多。
街边酒楼、客栈,音坊、妓院,赌庄、镖局,学馆、私塾等地一样不少。
最显眼的当属囚龙城正中广场立的封龙石像,封龙石像两丈多高,困的是条恶龙,恶龙身上缠着铁索,身上插着断兵。
本地人和经常来的人看的次数多不觉着什么,沈桓第一次见,瞅着比较新鲜。
绕过府衙等办公场所,在城南选了一家不错的客栈。
客栈名叫喜迎客栈,门前一副寻常对子,上写,五湖四海皆是客;下写:喜迎八方往来人。
门前伙计招呼:“客爷里面请。”
沈桓挑帘进入,先要了个房间,然后要了一碗海鲜面和两个小菜还有一壶茶水。
吃饱喝足拿到房间的木牌和钥匙,找到自己的地方,进去收拾行装。
不一会小伙计叫门,问用不用点别的,于是又要了两壶茶。
房间里面有几本闲书,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一个多时辰夜色降下,躺倒床上休息。
也就睡到亥时,差不多头更尾,二更初,前面传来一阵喧闹,仔细听听,好像还有哭的声音。
有过一会,哭声不止反高,拿好东西,配上宝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去的路上,其他房间也出来了人。
来到前面,两桌的空档地方跪着个女人,女子旁边站着六七岁的孩子,客栈掌柜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几桌喝酒的扭头瞧着。
女子哭腔央求着什么,孩子一直哭,几个小伙计全都犯难。
按理说,沈桓不该多管闲事,可看见了不能当看不见。
上前问道:“大晚上不睡觉,干什么呢?”
伙计给他介绍,来的一家三口都是左益岛的人,一家都姓李,到这看病来的,病的是女子的丈夫,暂时住在客栈。
可惜她当家的病的太重,附近三岛去遍了医无可医,半个时辰前死在店房。
掌柜的想请这家人离开,算了算店饭账,还差两方银。
女子为给丈夫治病,钱都请郎中和买药了,不光付不起店饭账,还没安葬费。
她想留在客栈弹弹曲子卖唱还债,可留她下一天,房间的死人就得留一天,开客栈的能说留死人吗?传扬出去往后生意没法做。
伙计说的清楚,沈桓听的明白。跪地的妇人也就二十五六,带个弱子太为难了,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帮一把的好。
摸出一方金,言道:“店饭账够了吧,剩下的当路费也行,买棺裹也行,怎么花随便,打发她们母子离开吧。”
附近看客睁大双眼,简直不敢相信竟有人对陌生人如此大方。伙计抱拳拱手:“大爷,您真是好人。”
走到妇人面前,说道:“李夫人,您遇见心眼好的了,瞧见这块方金没有?我们结了店饭账,剩下的够你回岛,够你安置丈夫。”
妇人听了一下扑到沈桓脚下,抱住大腿,一个劲的感谢。然后拉过儿子给恩人磕头。
沈桓没说什么,给了伙计块银的当跑腿费,让他帮着买来棺裹,装殓尸体。伙计得了赏钱,连夜出门办事。
转身要回房,妇人拉住他的手臂,言道:“还请恩人赐下姓名,我在家给恩人烧香祈福。”
沈桓轻拂衣袖拨开妇人的手,道:“无需挂齿。”说完回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