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旅行远比登月飞行难得多。
以目前最快的飞船,从地球飞往火星也需要九十天左右,单单飞船燃料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意味着需要建造更大的飞船,保证一次往返载运更多的游客,才能摊薄每个人的费用,让大众可以接受。这样看来,火星旅行市场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将难以成行。
张爱伊觉得这正是宇宙动力公司费尽心机搞营销的原因。显然,他们这次营销取得了莫大的成功,另一家公司——宇宙动力公司同样准备载人登陆哈雷彗星的新闻几乎夺走了一半的流量。
从业这么多年来,她从未遇到这么“无耻”的事,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稳住自己的宣传优势。再说,大众对太空旅行的兴趣远远高于太空采矿,如果任由其发展,风头必将盖过星矿集团。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宇宙动力公司有关火星旅行的宣传广告就在各大网路上投放。
广告制作精美,但也有不少瑕疵,虽然这些瑕疵几乎不可能被大众所发觉,但在亲身到过火星体验的张爱伊眼里则十分明显。看来这则广告是赶时间出来的,连火星上的取景都不是最新的。
第二天一早,张爱伊刚一坐下,办公桌上的人机一体系统就提示有宇宙动力公司的最新消息:该公司于今天上午八时推出了火星旅行预订服务。
张爱伊平常多是通过脑电波指令操控系统,接到这则消息后,她忍不住放下手上的咖啡,手动点开视频观看。
视频介绍,火星旅行是宇宙动力公司最新推出的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太空旅行项目。
该公司已在火星上建造了一个可以容纳五十人同时生活的基地,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使用最新型号的星舰载运第一批旅行者(这里特意不用普通的游客称呼)前往火星。
该公司研发的可控冬眠系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届时将可以投入使用,让旅行者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免去了长途“舟车劳顿”,这将大大提升旅行体验。
基地将配备多辆全地形火星车,火星车的时速可以达到百公里以上,旅行者可以在火星荒野上任意驰骋,享受无拘无束驾驶的乐趣——这可比在沙漠上驾驶全地形越野车要刺激得多。
公司的创始人阿洛约已经预订了第一张火星旅行机票,第一至第十位预订者将可以获得惊喜大礼包。相信每一位梦想者都向往火星,宇宙动力公司欢迎大家来电咨询和预订。
宇宙动力公司、火星旅行、阿洛约……
这些词汇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张爱伊几乎要骂出口,她一口把杯子里的咖啡倒进肚子,拨通助理的电话,简短急促的说道:“立刻发通知,九点十分开会,全体部门主管。”
刚一关闭通话,又重新拨通了助理的电话:“把昨天的采访视频,还有一个宣传视频准备一下,等一下在会上播放,宣传视频的链接我已经发给你了。”
放下电话,张爱伊满脑子都是昨天新闻采访的画面和宣传视频的内容,这让她气得牙痒痒。正想着这些,助理闯了进来,告诉她参会的人员已经到齐了。
会议室里,她一坐下就像老牌打字机似的短促有力的说:“昨天,发布会上,发生了意外,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气压低到连最顽强的大西洋鲑鱼都快无法呼吸。
“对我们来说,这不是意外,而是我们的失误,重大失误。”张爱伊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冷静一些。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对会议桌边上时刻准备着的助理说道:“把视频播给大家看吧。”
墙上一面空荡荡的黑屏幕立刻浮现了昨天的采访画面,紧接着是宇宙动力公司预约火星旅行的宣传画面。
相信每一位梦想者都向往火星,宇宙动力公司欢迎大家来电咨询和预订……视频结束时动人的声音还在耳边,张爱伊开口说:“宇宙动力公司,谁了解这家公司?说一说吧。”
坐在张爱伊斜对角的王主管第一个开口,轻声说:“我订过他们公司的轨道飞行票,给我儿子订的,暑假的时候,价格非常便宜,我儿子回来后说感觉不错,还想再去。”
坐在王主管另一头的冯主管说:“我女儿也做过他们的飞船。订票的时候,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家公司是美国的,在中国有分公司,各大城市都有销售点。资料介绍说他们运营的飞船失误率非常低,已经保持了近十年的零失误。我查了一下,这几年确实没有他们公司的负面报道,感觉挺有实力的。”
“还有呢?”张爱伊问。
又陆续有三人介绍自己给家人订过该公司的太空旅行服务。
竟然超过一半参会的人,而且都对该公司评价不错,自己至今孑然一身,难怪之前对这家公司不甚了解,张爱伊想。
但她不想听这些,不屑的摇摇头:“果真有实力的公司,干这么不光彩的事算什么?”
“就是,自己要推广火星旅行,完全可以自己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嘛!”坐在张爱伊对面的蔡主管附和说,他是会场上唯一一个没有给家人订过该公司服务的主管。
“就是为了跟我们制造冲突,博取眼球,普通大众最爱看热闹了,这个效果可比自己开发布会好得多。”坐在蔡主管身旁的冯主管对自己的说法十分自信。
张爱伊不想听大家跟风的抱怨,她习惯性的偏了下头,打断说:“他们想火,没问题,但不能火过我们。可是,昨天的数据出来了,他们有差不多一半的流量,再下去真不好说。说说吧,有什么主意,不让他们超过我们?”
她顿了一下,接着说:“最好把他们打压下去。”
“我觉得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准备推出的宣传片外,我们可以邀请几家主流媒体来一个连载报道,保持话题热度。这在以往效果都不错。”蔡主管立即接过话说,在新闻宣传部他负责外宣(面向集团外部的宣传)工作,理应第一个回答。
“嗯,”张爱伊向蔡主管点点头,然后转向王主管问,“王主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啊,”王主管的声音依然不高,“说实话,我是管内宣(面向集团内部的宣传)的,对外宣确实不懂,但我想道理是一样的,要取得宣传效果,就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例如制作一些宣传漫画、举办推介活动、邀请市民参观我们基地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张爱伊对这些老掉牙的内宣手段丝毫不感兴趣,对内部网站长期以来充斥着“领导视察”式千篇一律的报道更是嗤之以鼻。
她无奈的转向冯主管,问:“冯主管,你呢?”
冯主管在新闻宣传部负责采编员管理,这是一个新设的职位。
以往的内外宣素材,都是自下而上,由当事人或者所在部门撰写新闻稿上报,这样的宣传质量上不去。
集团近年来开始重视宣传工作,于是设置了新闻采编员岗位。新闻采编员除了在办公室编撰新闻稿,还必须像战地记者那样,前往月球和火星,深入到最艰苦的采矿、勘探一线,收集新闻素材,开展直播报道。
冯主管皱着眉头说:“我觉得这家公司是有备而来,不像是蹭蹭热点这么简单,要是我们没有积极应对,可能很快就只剩下他们的新闻了。”
张爱伊向他点了点头,她完全赞同冯主管的观点,这也是她的想法,从昨晚开始她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我想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应对。”冯主管接着说,“一方面,我们必须马上组织人力全面收集这家公司的情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立即展开宣传攻势,不仅要有近期的宣传计划,还要有远期的计划,特别是必须好好谋划登陆期间的宣传工作。”
“有没有好的想法,近期的宣传。”张爱伊期盼的看着他。
冯主管思虑了一下,说道:“对方是一家太空旅行公司,与我们比起来,普通大众肯定更加熟悉,而且更加感兴趣,这是我们最大的劣势。我想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在自我宣传这方面下功夫,让大众更多的了解我们,然后再考虑对我们的登陆准备进行全方位宣传,最后就是直播整个登陆过程。如果这些做到位了,我们也不会差。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
“什么优势?”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冯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