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马小风,来,你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下午,历史课上,李老师一声喝起,唰,全班的同学都朝着有点发懵的我看过来。确实,我有一刻间的走神。
作为这时代小学非必考的科目,我有些走神。主要原因,不是我困了,而是我看到李老师时,想到了前世时他上这课的情形。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慷慨激昂,此番人生重来,他讲课的韵味儿还未曾改变。
今天讲这大泽乡起义,前世里,李老师就这样地多了些延伸阅读,这也是他的课上得好的原因。历史课是很有趣的,但若是老师觉得这是副课,而有所敷衍、照本宣科的话,那必然也味同嚼蜡。不过,李老师却总会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进行更多的延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理解,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体现不出的道理。
比如,这句陈胜的名言。
我稍微一愣,这一出,前世似乎不曾有过,也好,我来说说也不错。
“好的,李老师。同学们,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它其实算得上是陈胜发动大泽乡起义的战前宣言,是一句非常具有反抗精神、非常鼓舞人心的口号。它的意义,在于对唯出身论的强烈批判,在于对梦想和未来的强烈渴求,在于自我充分强调个体价值的强烈愿望。它很容易地便激起了民众心中的愤懑,自然也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趋从。而且,这样的口号,唤醒了底层人民勇于突破阶层的意识和决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陈胜和吴广虽然没有走到最后,但一波又一波的起义,最终催生出了像项羽、刘邦这样的枭雄,结束了短暂的大秦王朝。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会成为我努力向上,奋发图强的座右铭之一。毕竟,我们都生在农村,客观来说,我们的起点要比城市孩子要低,要赶上并超过他们,就非常需要这样一句口号,时刻地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只要我们不看轻自己,未来,就一定是我们的!”
我一口气说完这番理解后,李老师首先被震惊了,他看着我,久久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意思,我读得出,那是意味深长啊!
啪,啪,啪……
掌声渐渐响起,并渐渐地热烈。
“讲得好啊!马小风,没想到,你对这句话有这么深的理解!同学们,大家都听懂了没有?”
李老师示意我坐下后,笑着问起全班同学。
“听懂了!”
气氛大王宋伟,总是不忘刷刷存在感,冒冒失失地就接了招。
“听懂了!”
“听懂了!”
……
他这一带头,别的同学也纷纷响应。
“好,好,听懂了就好,那这样,宋伟,你来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李老师作出手势,压住了大家的附合声,又笑眯眯地看向宋伟。
“这,这……”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卡住了宋伟。
只见他的眼睛滴溜溜地直转,又抓了几下头,最终,咧开嘴笑了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唉……”
没想到,李老师竟没发脾气,长叹了一声。
叮……
这时,下课铃声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