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副县长办公室,内景,上午)
敲门声响起。
赵副县长:“进来。”
张局长、徐队长进门。
赵副县长兴高采烈地起身迎接:“张局长来啦”。
张局长:“来了。”
赵副县长指了指徐队长,疑惑地:“这位是……”
张局长转身拍了拍徐大队长的肩膀:“哦,这位是局里的徐大队长,办案经验比较丰富,带上他比较踏实。”
赵副县长:“哦,那好。”
赵副县长递过桌上的镰刀:“这是从对象身上搜出的凶器,可见这不是一般的上访事件,而是一起有预谋的刑事案件,你们县公安局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惩犯罪分子。”
张局长接过镰刀看了看,想了想,然后交给徐队长。
张局长问赵副县长:“就这些吗?”
赵副县长愣了一下,随即又说:“都在这儿了。”
张局长:“那好,赵县长工作忙,我们就不打搅了,有情况我们随时报告。”
赵副县长:“好的,不送了。”
(县政府大院门口,外景,晴,上午)
张局长和徐队长从大楼里走出来。
包科长迎上前:“张局长。”
张局长:“包科长,我问你,当时在对象身上都搜出什么物品?”
包科长:“有镰刀,有一包泥土,像是从地里刨来的,还有一缕九成熟的麦穗。”
徐队长迈步上前欲问什么,张局长若有所思地拦住他。
然后,张局长对包科长交代:“好的,今儿的事不要同任何人说,有事我们再联系。”
包科长:“中。”
张局长、徐队长坐进第一辆车,其余警察押着宝顺已经坐在第二辆车里。
两辆车一起离开。
(县城马路上,外景,晴,上午)
两辆警车一前一后地行驶着。
(警车里,内景,晴,上午)
张局长问坐在副驾驶室的徐大队长:“徐队你对这事儿咋看?”
徐队长转头回答:“是不是有人故意把泥土和麦穗给隐藏了,或者说丢弃了。”
张局长:“为啥要把泥土和麦穗给隐藏或者丢弃了呢?”
徐队长想了想:“根据前几次办理上访案件的经验,我有一个预感,但还不成熟,先不说。”
张局长笑道:“哈哈哈,你这小子,给我来这一套。”
徐队长也笑着说:“局长你别考我了,其实你心里已经有谱了。”
张局长:“回去后马上组织询问。”
徐队长:“好的!”
张局长又补充道:“要注意询问的方式方法。”
徐队长:“好的!”
(县公安局留置室,中午,内景)
宝顺坐在一张椅子上。
徐队长和一名女警察小高坐在对面,做讯问笔录。
桌上放着镰刀。
徐队长抬头盯着宝顺:“你说你的镰刀是刨土用过的,是割麦穗用过的,顺便带在身上的,可是咋样才能让人相信呢?”
宝顺无可奈何地:“恁们不信俺也没办法。反正俺是带了麦穗和麦地里的土坷垃,县政府门口的公安对俺搜身的时候拿走了。”
小高打断了宝顺的话语:“哎哎哎,那不是公安啊,是保安,知道不?你别搞错了啊。”
宝顺看了看小高:“啥?保安?那不衣服跟恁们穿得一模一样嘛。”
小高张嘴想说什么,徐队长伸手制止了小高,然后又转头看着宝顺:“可是你带这麦地里的土坷垃和半生不熟的麦穗来县政府干啥呢?”
宝顺如实回答:“俺是带上泥土,带上麦穗,想让县上的领导们看看俺们村这田里的土地有多肥,今年的庄稼有多好,这征了地怪可惜的。退一步说吧,就是征地吧,也想请求领导们能不能等家家户户收了口粮再征。”
徐队长转头同小高耳语了几句。
然后,徐队长问宝顺:“你是在你地里哪个角上刨的土,割的穗儿。”
宝顺抬头想了想:“在南面,靠机耕路边上。”
徐队长加重语气,追问了一句:“你这都说的是实话?”
宝顺也抬高了声音:“恁们干公安的一个个都神通广大,能掐会算的,谁敢在恁们面前说假话。”
徐队长、小高对望了一眼,悄悄地会心一笑。
徐队长指了指桌上的纸和笔:“那你把你自留地的大致位置画个草图。”
宝顺有些莫名其妙:“画这做啥?”
小高一边起身递过纸和笔,一边说:“叫你画你就画,别那么多废话。”
(张局长办公室,内景,下午)
张局长在审阅案卷。
敲门声响起。
张局长:“进来。”
徐队长、小高推门进来。
张局长放下手里的案卷,做了一个坐的手势。
徐队长、小高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张局长:“谈过啦?情况怎么样?“
徐队长:“谈过了,同局长先前分析的差不多。”
张局长揶揄道:“不是我分析的,是咱俩分析的,你可别往我一个人头上扣屎盆子。”
徐队长:“也行,咱俩分析的。”
三个人一起会心地笑起来。
张局长心情有些沉重:“最近一段时间吧,因为征用农田引起的矛盾比较多,上访事件也呈现高峰。其中不能说没有无理取闹的,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是操之过急,或者是方式方法有问题,其中个别的还有腐败因素掺杂在里面,所以引起农民兄弟陆续上访。”
徐队长、小高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张局长摆了摆手:“这个就不要记了,随便聊聊。刚才说到哪儿了?”
小高:“说引起农民兄弟上访。”
张局长提醒道:“哦,对对。咱们对待信访问题就好像剥丝抽茧,要耐心细致,容不得急躁,更不能让个别人掺杂个人恩怨,通过公安机关搞人身打击,让咱们人民警察当冤大头,把公安机关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
张局长说着,拿过桌上一叠文件:“最近吧,公安部、省厅和市局领导多次强调,公安机关在处理城市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所产生的矛盾时,一定要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要充当利益集团的保护伞和马前卒,这一点非常重要。”
张局长放下文件,不无感概地说:“我们是公务员,捧着铁饭碗,体会不到弱势群体的艰辛和甘苦啊,你们说呢?”
徐队长眼珠子咕噜噜一转,把头朝向小高,调皮地:“小高你说呢?”
小高伸手推了徐队长一把:“去你的。”
三个人又一起大笑起来。
稍后,张局长问徐队长:“下一步你打算怎样做?”
徐队长看了看小高,又看了看张局长:“我们想马上去现场固定物证。”
张局长:“很好。”
(县公安局大门,晴,外景,下午)
一辆警车驶出大门,驶出县城,驶向大王乡派出所。
(大王乡派出所门口,晴,外景,下午)
警车驶进大王乡派出所院子里。
(大王乡派出所门口,晴,外景,傍晚)
派出所管片民警老孙出来,上了车后座。
(警车里,内景,夜晚)
徐队长转头问老孙:“老孙,您跟杨各庄村的陈支书联系过了吗?”
老孙往前欠过身子:“联系过了,他跟原村主任老刘都在等候咱们。”
徐队长:“好。”
(公路上,晴,外景,傍晚)
警车在公路上行驶。
(杨宝顺麦地边的公路上,晴,外景,夜晚)
陈支书和刘主任佇立在路边,望着远方的车灯光。
(公路远方,晴,外景,夜晚)
灯光渐进,警车徐徐靠近陈支书和刘主任,停下。
(公路上,晴,外景,夜晚)
车门打开,徐队长、小高和老孙从车上下来。
陈支书和刘主任迎向前。
老孙互相介绍了两拨人员。
大家一一握手问候。
老孙拿着宝顺画的草图让陈支书和刘主任看。
陈支书和刘主任对照了方位,然后领着大伙儿,顺着机耕路朝着麦地走着瞧着。
然后,陈支书站下,指着眼前的麦地对大伙儿说道:“这就是宝顺的麦地,庄稼长势可好。”
刘主任补充道:“就是这块地,宝顺家的。”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老孙:“那行,我们分头找一下。”
一伙人打着手电筒分头寻找。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在自留地一侧,小高停下脚步,欣喜地叫起来:“徐队,找到了,在这儿哪。”
徐队长闻声赶过来。
大家闻声都围过来。
(特写)
一缕麦苗齐齐被割断的茬子。
在茬子的下方有一处被刨了土的坑。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小高拿起照相机,对着麦茬调焦。
“咔嚓”一声。
(特写)
麦茬的镜头。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小高拿着照相机,对着土坑调焦。
“咔嚓”一声。
(特写)
土坑的镜头。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小高起身退后。拿着照相机取坐标方位。
“咔嚓”一声。
(特写)
麦地的坐标图。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徐队长弯下腰,用镰刀连土剜出麦杆,用一张报纸包好。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老孙拿着一张纸和笔,用手电筒照着左下方,对陈支书和刘主任说道:“麻烦你们俩签个字,跟这儿。”
陈支书和刘主任先后接过纸笔,签名。
老孙嘱咐道:“今儿这事,就咱这一拨人知道,不对外。”
陈支书:“嗯,这个咱知道。”
刘主任:“嗨,咱都这岁数了,明白着哩。”
然后,徐队长一行跟陈支书刘主任握手道别。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三个人一起返回车里。
徐队长摇下车窗,与陈支书刘主任挥手道别。
警车缓缓起步,加速驶离。
(宝顺自留地旁,晴,外景,夜晚)
刘主任对陈支书说道:“咱回去吧。”
陈支书伤感地:“唉,宝顺受罪了。”
刘主任:“看这公安的架势,宝顺应该不会有大事儿,估计不多时就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