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冒险精神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926字 发布时间:2023-03-13

“你的意思是说这次登陆哈雷彗星失败的概率,就跟哈雷彗星撞上地球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张爱伊反问道。

秦帆点点头说:“可以这么说。”

“可是,”张爱伊皱着眉头说,“王总却说现在技术上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他对登陆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不支持提前对外公布计划。”

“没有把握吗?”秦帆问道。

“嗯,他是这么说的,”张爱伊破愁为笑,“但是徐总是支持我的,他说下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让我作汇报。”

“那挺好的,”秦帆鼓劲说,“至少你有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你机会去争取。”

“但是……”张爱伊欲言又止,一个劲用陶瓷刀割盘子上七分熟的牛肉。

那是一款中国佛山产的陶瓷刀。

这是一种在三百吨的重压下用氧化锆和氧化铝粉末制成刀坯,再在二千摄氏度的高温下烧结后,用金刚石打磨而成的陶瓷刀,其莫氏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外型美观精致,刃口锋利无比,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不磨损、永不腐蚀的刀。

由于陶瓷刀不与食物发生任何反应,减少了细菌滋生的机会,能够保持食品的原色、原味,其广泛被用于切水果、蔬菜、寿司、牛排等食物。 

“但是什么?”秦帆看着她手上的刀叉着急。

“但是王总一再坚持技术不成熟的话,”张爱伊露出一脸委屈的样子,“高层是不可能支持我的。除非……”

“除非什么?”秦帆问道。

“除非,”张爱伊吞吞吐吐的说:“除非你支持我,或许可以让王总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让我支持你吗?”秦帆反问道。

张爱伊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点了点头。

“我怎么支持你?”秦帆问道。

“呈办方案的时候,我会请示让你和其他高级工程师一同参加这次会议,你只要按照你的专业理解,解释我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就可以,其他的都不用说,免得让你为难。至于老总们最后同不同意,只能听天由命了!”张爱伊了解秦帆的性格,没有对他提出更多的请求。

“就这么简单?”秦帆反问道。

“不然呢?”张爱伊挑逗的动了动眼睫毛。

“也行。”秦帆点了点头。

“没有违背你的意愿吧?”张爱伊笑说。

“没有。”秦帆干脆利索的说。

“那就好。”张爱伊微微笑说。

两个人除了工作,也谈了下半年的休假安排。

张爱伊说她计划去一趟西藏的纳木错,她会在十月或者十一月去,那时可以看到最美的星空。想象自己站在离天堂最近的湖泊边,仰望浩瀚的星空,是多么美妙的一幕。

秦帆说他没有计划好去哪里,假如由他登陆哈雷彗星的话,回来后他会给自己休一个长假。但是突然想到那时他的第二个小孩刚出生不久,他应该哪里都不会去,就留在家里照顾小孩。

张爱伊突然问道:“为什么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在月球上却只有黑洞洞的宇宙?”

这个问题她在第一次踏上月球基地的时候就想问了,但一直都没有机会去探究,或许更多的原因是没有适合的提问对象,不然显得自己很无知。

“是这样的。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当光照射到大气层的时候,会因为大气层中的水汽或是雨滴而发生散射,所以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秦帆回答说,“月球完全不一样,上面几乎没有空气,光也就不会发生散射,所以除了看到特别耀眼的太阳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漆黑的天空,而不是蓝色的天空。”

“原来如此。”张爱伊举一反三问道,“月球上看到的星星都不眨眼,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关。”

“没错,”秦帆夸奖说,“真是聪明。”

“虽然月球上的星星看起来更亮,但我更喜欢地球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就像无数小眼睛,在跟你对话。”张爱伊像一个小女孩托着下巴说道。

“说不定哪一天,”秦帆说,“我们看到眨着眼睛的小星星,是外星文明在向我们对话。”

“真的会有外星文明吗?”张爱伊像一个猜谜语的小女孩等待着秦帆的答案。

“我想会有的,”秦帆说,“不然人类多孤独啊!”

“万一外星人长得太丑怎么办?”张爱伊想到了所有女孩子都会关心的外貌问题。

如今,整容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在男人中也越来越普遍,但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回归自然的新趋向。

但无论如何,整容技术取得的进步,对于那些长相特别丑的人来说,就像特效药之于艾尔病患者的意义——拥有美貌的人所无法理解的痛苦——那是一种以性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病毒。

“那我们肯定不愿意亲他们。”秦帆开玩笑说。

“应该没有人愿意吧!”张爱伊表情夸张的说,“以他们的审美,可能也会觉得我们长得特别丑。”

“可能双方都会嫌弃对方长得丑,但心灵上还是得到满足的,至少不再觉得自己在这个宇宙中是那么的孤独。”秦帆说。

两个人就这样断断续续聊了一些天马行空、奇奇怪怪的话题。

离别的时候,张爱伊突然说道:“跟你聊天,还是那么轻松愉快,是一整天里最没有压力的时候。”

秦帆露出浅浅的微笑,送她上了车。

张爱伊从车上探出头来,笑说:“本来想跟你喝几杯的,早早就设置了自动驾驶,没想到还是没有机会。”

秦帆一边挥手一边说道:“下次,我请你喝酒。”

张爱伊坐回座位上,透过车窗问道:“下次,什么时候?” 

“完成登陆任务后如何?”秦帆不假思索的说。

“好,一言为定。”张爱伊话一说完,车子就像一匹驰骋在草原上的野马消失在滚滚黑幕中。

跟张爱伊告别后,秦帆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返回勘探所。

勘探所里留了一位年轻人值夜班,负责监控正在进行的测试试验。秦帆查看了最新的试验数据后,才匆匆忙忙赶回家。

两天后,徐海涛总经理召集“共工计划”专班办公室的所有成员开会,议题正是研究提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事宜。

两天的时间,对张爱伊来说,已经非常充足了。她做了精心的准备,在会上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称得上完美的新方案。

在讨论环节,王冰副总经理如张爱伊所预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但他也直言这仅仅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不影响大家各抒己见,他十分愿意听听大家的想法,特别是年轻人的想法。

参会的人员各抒己见,“老同志”多数表达了谨慎的态度,年轻人绝大多数支持提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整个计划。

张爱伊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在人类历史上,发射火箭的失败率都是超高的,在五十年前仍然有至少一半以上的火箭发射是失败的。即便是现在,火箭的成功率也达不到百分之百。但人类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发射火箭,答案显而易见。

她非常佩服本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当杨利伟坐着那支未知的第一次发射的火箭上太空的时候,周围开始产生燃爆,大量的壳体开始脱离,在这一刻,普通人可能吓都吓死了,但杨利伟的心跳只是多跳了两下而已。

如果我们决定开启火星采矿事业,就避不开“共工计划”。既然实施“共工计划”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现在发布消息,我们只需承担火箭发射失败的风险。如果延后发布消息,我们依然要承担火箭发射失败的风险,还可能承担融资失败的风险。

她的这个观点得到了秦帆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认同。

大家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现在火箭发射的风险已经非常低了,应该更多从融资目标考虑整个计划。

但事实上,张爱伊和秦帆都清楚,王冰反对的原因并不在于火箭发射的成败,而在于整个“共工计划”。

即便火箭发射成功,也不意味着“共工计划”取得成功——集团获得了足够的融资。但万一失败了,对集团无疑将是重大的打击。没有对外正式公布计划,还有取消的可能,一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是一次冒险,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赌博。

最终王冰选择了冒险,支持提前对外发布消息。

这正是张爱伊观点里隐含的理念,也是年轻工程师们在技术和勇气支持下的坚定信念:

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人类需要有冒险精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