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又有了
书名:东沙华彩系列Ⅱ·觉岸 作者:谢红运 本章字数:3112字 发布时间:2023-03-11

回家以后,杨林和父母又在一起分析。三人一致认为,这次所谓的见面,仅仅只是姐姐正式告知他们她跟王海成的恋情而已,而非让家人去看人户,给她拿主意给建议的。


就是告知你有这么个事儿,你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经过第一次的见面,杨林和父母三人一致不太看好姐姐跟海成在一起。海成太会说,也太能说,你想听什么,他就给什么,给人一种很不稳靠的感觉。


然而姐姐跟海成目前这个状态,事情似乎已经无法阻挡!


当天晚上他跟姐姐打电话,直接了当问姐姐是怎么想的。当时姐姐支支吾吾。杨林便明白她是跟海成在一起。


第二天中午,姐姐先跟父母打电话,探寻父母昨天对海成的看法,杨林当时也在边上。


母亲直接在电话里说了他们的想法。说海成外形倒也看得,只是这个人的家庭复杂,两个娃娃都二十多岁了,以后买房结婚都是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可能不是那么稳靠,说她吃不住这个人,以后难免受委屈。而且这个人长年在外面做工地,不着家,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还是建议姐姐看看再说。


姐姐在电话里说:“他对我好得很!”说着说着她情绪就有点激动,又说:“都这个年纪了,家庭咋个不复杂嘛。但是复杂归复杂,他娃儿都大了,我是跟他过,又不是跟他娃儿过。当初老汉儿跟你结婚的时候,老汉儿咋就没嫌你家庭复杂呢?带两个娃娃,还有一沟子(屁股)烂账!这么多年我们一家人还不是过来了!”


电话里,姐姐拿母亲当年相亲的事情来说事,用言语把母亲打得哑口无言。


后来姐姐见母亲在电话里不吭声,就烦躁地问:“那你们究竟有啥子要求嘛?!硬是的,之前没耍的时候,这个说那个说,现在耍了呢,又这儿不是那儿不是的!烦死了!”


母亲听她情绪十分激动,攥着电话,也是痛心疾首地说:“我的姐啊,我是要让你看准人啊,自己的婚姻得自己过。‘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个衣服穿在身上,冷暖如何;饭吃饭嘴里,滋味如何,都是你自己才晓得的。我这个当妈的,只是想让你看好看准!我们能有啥子要求呢?你这么说,真是完全误会我的意思了呀!”


姐姐也许也意识到自己说话说重了,缓和着语气说:“他人确实不错哒。”


母亲说道:“人错不错,这么短时间也看不出来。你们在一起才多久呢?我是不想你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啊。说起来他是个包工头又咋的,站在我当妈的脚子上,他有钱没钱也跟我没关系,我不图他有钱没钱,也不图沾他啥子光,只图他对我的女好,而且以后没那么多糟心事。姐,你明白我的意思不?”


“我晓得!妈耶,他确实对我好哒。哎呀,不说了,我要上班了,真的心烦!”说完,姐姐伤脑筋地挂了电话。


“听不进去了!”母亲丢开电话,沉着脸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又有啥子办法呢?”杨林笑了起来。


母亲说道:“我们不可能硬劝,该说该做的说了做了就对了,以后的事情哪个说得准呢?万一她以后过得好呢?你说对不?过得不好,她也没有话说。总之,我们当父母的脚子站住,你当舅子的脚子也站住,就对了。”


姐姐没再给他打电话,杨林第二天就回到了蓉城工作。他很明白姐姐的心思,这个事情只要说通了父母,一切也就通了,她不必跟他有过多的沟通。


就算沟通了,杨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影响或改变她的决定。


他突然想起,在培训圈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实际上,作为培训师的杨林认为,以上两件事都不算最难,最难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最亲最亲的人脑袋里,从而影响他的决定。


因为在外人面前,你可以塑造,可以包装,你可以让人觉得你很有高度,很有权威,从而说服别人。但是在最亲的人面前,你是真实的,是没有高度的,一个没有高度没有权威的人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呢?


之后,又过了几天。听母亲电话说,姐姐领着海成亲自上门。海成又是一阵黄河之水天上来,父母两个都插不上话,几下就被搞定了。后来听姐姐开心地跟母亲说起这次上门。她说她和海成离开以后,见海成摸着肚子,“哎呀”一声,长长舒了一口气,神情得意得很。


姐姐和海成这个事情就这么成了。


后来母亲找到机会私下里问她跟海成究竟睡没睡,姐姐这才扭扭捏捏地说了实话,说海成从西疆那天回来,她就半推半就地跟他睡了。


母亲大吃一惊。赶紧问她做好措施没有。姐姐忙说“那肯定是做了的”。母亲再三告诫,她的婚姻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一定要想好才能要娃娃。姐姐满口答应。


没过多久,姐姐放假回到家里,跟母亲商量说,海成让她辞职去永昌镇。


母亲听了这话就问:“不明不白的,咋就去永昌镇呢?”


母亲自有她的顾虑。海成的家在永昌镇的乡下,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据说还是他前妻帮忙修的。平时虽是老爷子王永胜一个人居住,但是一到年关左近,大儿子王元,小儿子王度,都住在里面。女儿过去肯定也只能住在那里,方便吗?她的工作怎么办?而且女儿这情况,肯定不会办酒,更扯不了证。名不正言不顺就住在别人家里,农村的流言蜚语,背后的指指点点是很多的,这样真的好吗?


姐姐哎呀了一声:“不过去还是不明不白,都是一样的。”


母亲十分忧虑:“如果过去,你辞了工作,生活咋个办呢?”


姐姐说道:“海成说他有安排。”


“他有啥子安排?”母亲追问。


姐姐有些不耐烦:“他说有安排肯定就会安排好,不能说我过去了,他不安排好。你说对不对?妈妈。”


母亲沉默了一阵,说道:“看你安排嘛。”


腊月间,杨林回家过年,姐姐也顺势辞了工作,退了出租房房,杨林和海成去她出租房里收拾东西,由海成叫车全部搬到了永昌镇。


姐姐又在家呆了几天,跟父母说:“今年海成要我去永昌镇那边过年,顺便见见他那些姊妹。”


木已成舟,母亲已经习惯了她的安排,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姐姐却一直追问:“妈,你看这个事要不要得?”


母亲笑道:“我说要得不要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要得。”


姐姐说道:“我去问一下老汉儿。”于是又去问父亲。


父亲沉默了半晌,说道:“你妈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姐姐也许知道自己多次擅自做主,伤害了父母家人的感情。只好说海成对她如何如何好,对她如何如何真。当时妹妹李亮正在念高中,放寒假在家里,她还喜滋滋对妹妹说:“你王哥说了,妹妹读书多不容易的。以后还要给你出上大学的学费呢。”


一天吃完午饭,姐姐帮着洗碗,说最近恶心得很,老是想打干呕,想要拿点感冒药吃。


母亲对此很敏感,问道:“姐耶,你莫是有了哟?”


姐姐沉下脸来:“咋个可能呢?都做了措施的好不好!妈你不要乱说哈!我现在怎么可能要娃娃?!”


母亲万分狐疑,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因为女儿这个情况,她自己肯定也清楚,前一段婚姻还没有结束,这一段又牵牵扯扯,如果她又要了孩子,那么她再也无法回头了。


事实上,姐姐又骗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春节刚过,二〇一六年的正月初三,那时她还在永昌镇,突然打电话过来,支支吾吾跟母亲说他好像确实有了。


母亲在电话里急得跳脚,问她咋办。姐姐说:“海成晓得这事,放心!这个娃儿他要要,得生下来,他有安排的。”


母亲已经明白,她的大女儿如今已经完全听海成的了,海成说什么就是什么。


姐姐电话响起的时候,杨林和父母以及妹妹李亮正在打牌,亲耳听到了这个消息。在牌桌上,一家人又就姐姐这个事情又产生了沉重地讨论。一致认为事情已经再也无法挽回了,这个事情姐姐办得太快了,很多事情实在出乎他们一家人的预料,不知道以后会面临的这样那样的事情,她有没有考虑清楚。


也许,她没有考虑。也许她考虑了,觉得海成正是她的良配吧。


然而在杨林心中,她对姐姐处理这个事情是有微词的。


首先,你没有跟向家真正有一个了结,在法理上你都是输道理的;其次,先是向泉的事,这次海成的事,姐姐都没有真正跟家里商量,都是一而再地自作主张;第三,姐姐的很多态度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明明只是通知他们,但她还表现出某种“我在跟你商量”“我在跟你征求意见”的架势。


一切的一切都让杨林心里疙疙瘩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