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叶见儿媳妇这么勤俭,放心地把家交给她管,自己一心一意地拾弄孙子。
三年后,月秀又生一子,取名常惠,又二年后生一女,取名细云。没想到常惠这 孩子命苦,长到了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准备娶亲了,却在躲日本兵的桃梨山上被毒蛇 咬伤了,又不敢下山来治,眼看着脚下肿得比水桶还粗,当天便死在了山上。这是 后话。
过了几年,荣兴的豆腐又做出了名,为了做大名声,他在压豆腐的木模上刻了 “真记”两个字,从此,“真记”豆腐成了石川販最行俏的豆腐。
洪家滩塘的镇维执,是咸宁十六都有名的绅士翁,对武汉都督府任命的咸宁县长 欧阳千秋看不顺眼,说他不能为咸宁百姓办实事,便联合在汉口做咸宁同乡会会长的 镇云梯等到都督府去状告欧阳县长无能。欧阳千秋一个外乡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 地方,得不到乡绅的支持,举步维艰,只好自己要求走人,被都督府召了回去,另派 一位姓黄的县长来。
这位黄县长年方四十有八,读过新书,在武汉时受张之洞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不 浅。因此,他到任后,积极鼓励农商,并举办了几届工商业比赛。周家铺的周运昌去 世后,周记豆腐便从此停了业。荣兴的“真记”豆腐在进出幕阜山的六都出了名,便 被乡绅们推荐参加了县里的比赛,没想到这“真记”豆腐一举夺魁,受到了黄县长的 奖励,黄县长亲自向荣兴颁了豆腐状元的锦旗。荣兴高兴地背回了锦旗,端端正正地 挂在父亲的灵位旁,乡亲们羡慕不已。在这次赛事上,扬販的扬奇胜得了豆干状元, 汀泗桥的李元浩得了豆皮状元。
这黄县长因为积极鼓励农商,很得百姓好评,但是,这方几百里好山好水,让一 个外地人吆五喝六,咸宁十六都的绅士翁们像含着苍蝇似的不舒服,他们又在找磕要 弄走这黄某人,咸宁的天得由咸宁自己的人来撑,容一个外人顶着,显得咸宁人无能。 没想到这位黄县长后来被红军五纵队活捉了,咸宁县长的帽子就落在了一个叫镇泮香 的读书人的头上。没想到这镇泮香也对共产党恨之入骨,他只做了三年县长,便被红 军割了头。
再说俞培英自从回到家乡来了以后,便一心一意在筹划着办一所新学堂。但是, 他一个洋学生,从外边回来,没有任何根基,说话肯定没有人听,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办一所新学堂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头三年,他走村串户,结交石川販上下几十个 屋场里有一定威信的人,与他们交上了朋友。因为他的祖人是这石川販上响当当的旺 族,俞培英又留过洋,见过世面,又在汉口的洋行里做过事,手头上又有一定的经济 实力,所以,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些巴结他。这样,俞培英便在石川販上培养了自己的 势力,为自己在这石川販上立足打下了扎实的人情基础。十几年后,他成了咸宁十六 都说一不二的人物,这是他用心经营的结果。
有了人情基础,俞培英便召集石川販上这几十号有威望的人物到自己的府上来, 好酒好菜招待一顿后,说了自己打算在这石川販上办一所新学堂,教育大家子孙的想 法。大家觉得这是一宗大好事,便积极响应。最后,大家一致商定,石川販上下每个 屋场按每个火炉出十口青砖,每个屋场出五根大树集中材料建学堂,其余用项,由俞 培英到武汉去筹措。
新学堂的选址,俞培英颇费了一番心思。在与各村交往的这几年中,俞培英跑遍 了石川販的山山岭岭,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正对着俞家铺的鳌山上。
这鳌山酷似一只大海龟,卧在石川販的正当中,龟头正对着俞家铺。因此叫鳌山。
鳌山的龟口上原来有一个屋场姓蔡,叫蔡家墩,是一个有两百来号人的屋场,后 来慢慢地这蔡家人都陆续绝了后,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又莫名其妙地死了,几十年 后,这蔡家绝了人烟,人们便说鳌鱼吃菜,这蔡家屋场是被这只大龟吃掉了的。
蔡家被吃掉了,正对着龟口的便是俞培英的俞家铺,接下来要吃掉的肯定是俞家。 联想着俞家铺渐渐地人脉不旺,俞培英相信起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神话来。因此,他在 思谋着用什么东西镇住这只大龟,不让它爬过来吃掉了他的俞家。现在他打算办一所 新学堂了,突然他眼睛一亮,喜上心头,把学堂就建在这鳌山上,一是借学堂镇住这 只大鳌,二是可以把俞家铺从这只大鳌口中拖出来,一举两得。当然,他的这份私心 是不会对任何人说的,仅仅自己知道而已。
在新学堂的选址上,众说纷纭,等大家说够了,俞培英最后站起来说,鳌山地处 石川販正中,上下左右各个屋场相距不远,便于孩子们上学,是最理想的校址。大家 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便一致拍手赞同了俞培英的意见,把新学堂的校址定在了鳌 山上。开基的日期定在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八月八日,大家分工各自回去做 工作,在八月八日前将材料运到鳌山上。
话说定了,俞培英设计的新学堂图纸大家也看了,十分满意,便各自回家去收集 材料。过了几天,石川販上便上上下下相继有人往鳌山上挑青砖了。
俞培英答应自己出去筹建学堂的开支,见大家开始行动了,他便约镇维执一起到 了汉口,找到咸宁同乡会会长镇云梯,说明了来意,镇云梯十分支持,答应带他们一 家一家上门,找咸宁在汉经商的同乡筹资。俞培英又拜访了自己在汉的故交,得到了 他们的支持。
这镇云梯是石川販出去的最有才学的人物,上的是洋学堂,学的是法学,因为才 华出众,被公推为同乡会长,他在武汉还兼任了八十家工厂、商铺的法律顾问,在咸 宁同乡中,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