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记忆唤醒孙不二
书名:有家超市在仙界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2526字 发布时间:2023-03-09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


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绝!


一连二十天都未有人来,倒计时回仙界第 320 天:今日竟意外地多来了七位美妇。


其中之一为孙不二。孙不二生于 1119 年,卒于 1182 年。她姓孙,名富春,字志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也被称作孙仙姑。


孙不二乃是全真教清净派的开宗祖师。她出生于金代宁海县。孙不二本是马丹阳之妻,共育有三子。


全真七子中孙不二是唯一的女性,同时她也是马钰的夫人。与鲍姑和葛洪夫妻二人相似,孙不二与马钰也是道教伴侣修行的典范。


孙不二的出生颇具神异色彩。在她出世之前,其母亲梦见七只仙鹤飞舞于庭院之中,许久之后六只飞去,余下一只飞入其母怀中(或许七鹤之数暗喻全真七子)。


孙不二自幼聪慧过人,严守礼法。成年后嫁与马钰,成为宁海城中的大户人家之妻。


待王重阳修炼有成,游化山东度人之时,便居住于马钰家中。后来王重阳筑庵坐环,此事在《金莲正宗记》里还与孙不二的试探有关。


“仙姑未之纯信,乃锁先生於庵中百有余日,不与饮食,开关视之,颜采胜常,方始信奉”,这一记载是其他史料所未见的。


此前的孙不二并不信道,因见王重阳异于常人的表现从而相信了道法。继而,王重阳又“十度分梨,六番赐芋”,令马钰入道。


分梨赐芋之事,在重阳《分梨十化集》序言部分所述甚详,《序》曰:“是孟冬初,吉赐浑梨,令丹阳食之。


每十日,索一梨分送于夫妇自两块,至五十块。每五日,又赐芋栗各六枚。及重重入梦,以天堂地狱十犯大戒罪,警劝之。”然而此时的孙不二依然“爱心未尽,犹豫不央”,割舍不下夫妻之情,与凡尘女子无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来愈仰视她,于是这一情节被逐渐模糊化。


如明人阎士选作《孙不二传》,只说“师(王重阳)每与丹阳(马钰)语,姑(孙不二)窃听之。


悟性早开,愿从出家,三子莫能挽”。然而在笔者看来,由人入道的过程正是孙不二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不应被忽视。


孙不二真正踏上修炼之路,是在与马钰分离后的第二年。“更待一年,始抛三子,竹冠布抱,诣本州金莲堂礼重阳而求度”,此时的孙不二下定决心,舍俗入道。


或许她的内心曾上演过种种矛盾与挣扎,正是这些内心的冲突使孙不二的形象有血有肉,突出了她从人心入道心的过程。


王重阳为她取法名“不二”并传授“天符云箓秘诀”。后重阳羽化,马、丘、谭、刘等人“负其仙骨,归葬终南”。


孙不二知道消息后,毅然“迤逦西迈,穿云度月,外雪眠霜,毁败容色而不以为苦。


逮壬辰之春首,亦抵京兆赵蓬莱宅中,与丹阳相见,参同妙旨,转涉理窟”,可见此时她终于道心坚固,不念红尘了。马钰也赠词一首,鼓励她精进清修。


七年之后,孙不二修行有成,于是游历洛阳度人。后于金大定二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书写遗作,趺坐羽化。


羽化后,史载“颜色如生,香风满室,瑞气缭绕,低覆原野,终日不散”,且马钰在千里之外也有感应。


那日,马钰忽然拂衣起舞,并告诉旁人“见仙姑乘五色祥云飘飘然在空悬之中,笑而言曰:‘吾先归蓬闻矣。”


元世祖加封她为“清净渊贞顺德真人”,元武宗时再次加封“清净渊贞玄虚顺化元君”。


孙不二的修炼居所风仙洞,在明嘉靖年间曾由洛阳伊王府捐资修葺。风仙洞高、宽、深均为三丈,由青砖砌成。洞额镶有一长方形石匾,中间排列三个一尺见方的阴底阳文隶体大字“三井洞”。


左面一竖行楷字是“伊王府造永久磐石”,右面一行楷字是“大明嘉靖年月日”。窟顶凿三个锥形洞眼,一大两小,直通上天,日光可照入洞中。


洞中塑有孙不二等三仙像,俗称“三仙洞”。于是后人称孙不二坐化为“三井飞仙”,明朝人张美谷曾作诗《三井飞仙》赞曰:


古洞避尘烟,谬谬近水边。


洞天含万有,洞顶出三仙。


鹤舞云连树,丹成雾接天。


飞腾元境在,谁能悟真篇?


孙不二还留有《孙不二坤诀》:


第一:真传有诀


真传有诀,真传有诀。夫女子秉坤柔之德,而真阴之中具有真阳,修炼较易。


今得此坤修,信乎?升天之阶级,渡世之梯航也。其诀俱在有中著力,有者无之始,从有至无,即是真阳之位。


此二句虽重在命功,却合性命而言,乃坤道第一大关键。上句要于有中还无,下句于无中生有。


“……”


苏蕙,字若兰,为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同时也是回文诗的集大成者。其传世之作仅有一幅用不同颜色丝线绣制而成的织锦——《璇玑图》。


苏蕙出生于始平,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善属文。在武功苏坊有一位少女,名蕙字若兰,她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


若兰自小就天资聪慧,三岁开始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她已出落得姿容美艳,成为一位充满书香气息的闺秀。


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来之人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能被苏蕙看中。后来,她嫁与秦州刺史窦滔。


回文诗又被称作爱情诗,以前秦时期苏蕙为丈夫窦涛所作的《璇玑图》最为著名。此图共 840 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都能成诗,可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 7958 首。其才情之妙,可谓贯古超今。


花蕊夫人(?–976 年),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青城人,费姓,歌妓出身。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女诗人,著有《花蕊夫人宫词》。在《全唐诗》中,其诗被归为孟昶妃所作。


花蕊夫人(费贵妃)是孟昶最为宠爱的妃嫔,相传她最爱芙蓉花和牡丹花,于是孟昶命官民在后蜀都城成都大量种植芙蓉、牡丹。


成都“芙蓉城”的别称由此而来。孟昶后来沉迷于酒色,以致国事日非。后蜀广政三十年(965 年),孟昶投降赵宋。


花蕊夫人后来成为宋太祖之妃,因怀念孟昶,画孟昶挟弓射猎的画像,奉祀在室内。


赵匡胤见到画像,问她是谁,花蕊夫人诡称:“所挂张仙(一说灌口二郎神),送子之神,蜀人皆知。”宋太祖才未追究。


这个说法后来从宫中传到民间,至今不衰。花蕊夫人在一次打猎时,被赵光义一箭射死,死因成谜。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唐琬(1128–1156),又名唐婉,字蕙仙,越州山阴人,南宋时期民间女子。唐琬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母亲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


唐琬因为容貌出彩以及才气过人颇为有名,很多人都想把唐琬娶回家。这个时候唐琬却只青睐有着同样杰出才华的男子,陆游便是她的选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有家超市在仙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