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战关中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8358字 发布时间:2023-03-09

很少有人料到李志行准备开战,但并等于没有。

这天,就来了一位,此人就是陈树藩的高参刘神仙。

刘神仙是秘密前来的,见到李志行之后就开门见山,提出双方配合:陈出四川攻陕南的吴新田,李志行从陕北南下攻刘镇华。事成之后,李志行任督军,陈树藩任省长。

可李志行托言自己并无此心,就是不答应。

刘神仙十分无奈。

最后,刘神仙盯着李志行的眼睛,说“那事成之后,给树藩个陕南镇守使总行了吧?你重心在北,让树藩帮你守陕南,可以帮你省不少精力。”

李志行听完一愣,沉默了片刻,然后摇了摇头。

刘神仙十分失望,只好离去。

但走到门口时,又回头问了一句话“志行,你还记得树藩当年托人情让你进军校,后来又把你带在身边照顾的那些好吗?”

李志行抬头望向刘神仙,缓缓地说“师兄和老哥对我的那些好,我从来没忘。”

刘神仙又盯着志行细细地看了两眼,然后一拱手告辞了。

李志行望着刘神仙离去的背影,并未相送。他不愿意陈树藩再来染指陕西的事。

刘神仙离去后,李志行将司令部移到了榆林,同时部队也陆续进入陕北。

到榆林后,李志行办的第一件事,却是秘密去了趟太原,先见徐一清,然后又秘密会见了阎锡山,两人密谈很久,然后李志行又回到了榆林。

随后李志行又缝里插针,见了罗庚华和孙越、赵国宾三个。他吩咐由罗庚华规划,孙越和赵国宾执行,开始勘测库伦至包头之间的路线,他想修一条包头直达库伦的铁路,自力更生,不再受制于察哈尔。

大家都说这恐怕需要很多钱!李志行让大家不要担心钱的问题,这事越快越好。罗庚华三人便去认真执行。

没几天,陕西形势剧变。

7月16日,淳化县驻军魏凤阁宣布起义,要武力驱逐刘镇华,带领驻军一个营占领了淳化县城,然后向西攻击镇嵩军驻守的永寿。在同一天,礼泉县的党玉琨也宣布起义,带领约500多人向北攻击永寿。

此时刘镇华在陕西约有3万多军队,主要有:

第1路柴云升部约6000人驻潼关。第2路张治公部约6000多人驻咸阳,同驻咸阳的还有收编的原陕军高峻一个旅约2000多人。另外张治公部下杨子明的第3旅约3000人驻渭南。第3路憨玉琨部约7000多人,驻商洛。第4路武衍周部约2000多人驻宝鸡。

韩凤楼陕西卫戍旅约3000多人,并刘茂恩的军官教导团1000多人驻西安。

其他还有原镇嵩军的严际明、刘世杰、缑保杰等各有几百人到一千人,驻扎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

另外就是刘镇华招降的一些原陕西的部队,有民军,也有原陈树藩的手下,驻扎在关中的一些县,但刘对其控制力不强。

永寿原本驻军也就一个营,被魏凤阁和党玉琨两面进攻,根本就支撑不住,也就一天时间就丢了。如此,7月18日,永寿城破,淳化、礼泉、永寿三县连成一片,魏凤阁和党玉琨合兵一处,又往西去攻乾县。

刘镇华一听渭北又乱了,一下子丢了3个县,赶紧派咸阳的张治公前去镇压。张治公便带了自己的第4旅火速前往。

7月19日,张旅与义军战于大杨镇,激战了一整日,义军不敌,向北撤退。张治公乘胜追击,接连攻占礼泉、淳化两县。义军继续北撤到旬邑县境内,与追赶的张治公再战再败。7月22日,退入了宜君县,这里已经是榆林道的地盘了。

但张治公为收全功,穷追不舍。

李志行急令杨虎城率军南下宜君,并急电刘镇华,说为避免战火祸及陕北人民,请张治公的部队立刻退出榆林道!叛军由他来处置。同时亲率楚溪春旅、刘二旦警卫团、韩养浩骑兵加强团南下,一路向宜君赶来。

刘镇华接到电报,尚在犹豫是否让张治公停下?但很快就听闻李志行自率大军南下时,大惊失色,他可不傻,这是猛虎要下山了!

刘镇华顾不得别的,急调咸阳的高峻旅北上驰援张治公,渭南的杨子明的第3旅急调向北,进入白水县。同时将潼关的柴云升第1路军抽调了一个旅紧急北上,赶往同官(铜川),又令驻扎商洛的憨玉琨第3路军全军迅速北上,进驻澄城。以期迅速对北形成防御之势。

刘镇华手忙脚乱地布置完,张治公和杨虎城已经打了起来。

7月23日,张、杨二旅战于宜君。

要说镇嵩军其实也不弱,平心而论,这支部队虽是土匪出身,军纪极差,但豫西向来民风尚武,打起仗来敢于拼命。历史上,他们曾经击败过胡景翼的国民军二军、击败过张宗昌的直鲁联军。

但杨虎城也是陕西名将,如今早已不同往日。虽说部队新近刚扩编,却是装备精良、士气饱满,新仇旧恨一起算!两军大战了一整天,张治公不敌,退守旬邑,杨虎城趁势跟进。

刘镇华怕李志行怕得紧,电令张治公放弃旬邑,退守淳化,等待高峻援兵到后再做主张。于是张治公放弃旬邑,退往淳化。

杨虎城趁机得了旬邑,率领部队继续向淳化进攻。

刘镇华觉得只怕自己扛不住,便立刻向吴佩孚告状,说李志行大军异动,其心不可测!吴佩孚大惊,忙发电相询,但一整天都联系不到李志行。

等隔天联系到时,李志行回电:志行作为陕西人,对刘镇华的恶行义愤填膺,现在陕西人已经以被刘镇华统治为耻!为直系整体利益考虑,他决定响应民愿,将刘镇华赶出陕西!并很快向全国发了通电,要武力驱逐刘镇华!

这天是7月25日,李志行的大军已经到达宜君。

同日,绥远都统马福祥通电支持李志行。

吴佩孚气得将回电摔在桌子上,大骂“李志行这是在造反!”,马上与张其锽讨论怎么收拾李志行。

可对于李志行的通电,其他方面反应很快。

李志行通电一发,全国报纸拥护者云集。陕西境内,更是应声而反了3处:一处是凤翔的刘世杰,这是陈树藩的旧部,有一个团的兵力,声明拥护李志行;另一处是蒲城的姜宏谟,也就是先前搞得胡景翼被捕的“谟弟”,也有一个团的兵力;另外就是周至县的郭英夫和王钰,也有几百人的力量。

刘镇华首先要防北边的李志行,丝毫不敢松懈,但这些新造反的人也不能小觑,他兵力根本不够,就马上求援,第一肯定是洛阳的吴佩孚,然后是陕南的吴新田,最后连甘肃的张兆钾和孔繁锦都求到了。

他给张兆钾和孔繁锦许了厚利,这两人都是甘肃的实力派,八镇之一,对陕西都有想法,之前刘镇华不就是因替陈树藩打架卖力,得了陕西省长?所以各自派了2000多人从甘肃赶来。

但吴新田抽不开身,因为李志行一通电,逃到川边的陈树藩也马上通电附和,尽起大军进入陕西,欲攻取汉中,吴新田正在忙着应付陈树藩。

李志行不是没答应陈树藩的条件么?怎么陈师兄自己就起了兵?

这是因为刘神仙的一通分析。他对陈树藩说“树藩,志行一定会动武!而他一旦开战,我们必须响应!因为像志行这样的人,一旦占了陕西,我们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了!

所以,就算他不需要我们帮助,我们也要去帮,到时候咱姿态放低点,赖在陕南不走,并不是没有拿个陕南镇守使的可能。因为志行这人啥都强,但缺点就是太重情!你曾有恩于他,所以这事我们可以做的,也必须做,因为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陈树藩听后深以为然,他在川北寄人篱下,日子很难过,所以就将剩下的5000多人全部带上,去打吴新田。

刘神仙不是说他们有两万多人么?怎么就剩下了5千?

哈哈,那都是刘神仙用来骗人的鬼话!李志行也根本就没信过。

我们再来说吴大帅。

吴大帅非常恼火,先有冯玉祥不听他的命令灭了赵倜;后有李志行公然兴兵攻打刘镇华!而李志行这家伙更过分!赵倜好歹是因为反叛被收拾的,可刘镇华可是直奉大战的有功之臣!这样都不收拾你,以后还怎么管直系这个大家庭?

但李志行也不好收拾,边防军战斗力很强!一旦翻脸,后果就是火拼,到时候直系总体实力只怕会一落千丈!这个,就连吴大帅也不敢做这样的决定。

这时张其锽说“子玉,如果我们不翻脸,而是派兵去陕西武力调停呢?”

这倒是个好办法!于是吴佩孚想到了他在陕西的部队。

是的,老吴本来在陕西就有驻军,是卡在潼关要地的阎治堂第20师。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是历史上有名的险关之一,所以无论刘镇华怎么不情愿,吴佩孚还是坚持在潼关放了一个师。

不过想武力调停李志行,一个师显然不够!老吴还正在考虑如何调度部队,忽然有人来报,李志行大队人马沿黄河顺流直下,7月25日在潼关附近抢滩上岸,不到几个钟头,就击溃了柴云升部!占领了潼关。

吴佩孚大惊,急忙问具体情况。

但情报并不清楚,只说据阎治堂师长报告,先头上岸的部队至少有两万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登陆,并有大批骑兵和炮兵,率领部队的正是西北边防军第1师副师长郑玉琨!

吴佩孚一听心凉了半截,急忙问“那阎治堂的部队呢?”

“阎师长未敢轻举妄动,郑玉琨也没有攻击他,但被武力监视了起来!”

吴佩孚听后,半晌不再说话,无力地挥挥手让人下去。

他本身就是用兵高手,怎会不知?李志行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着虚张声势,亲率大军从陕北压下来,其实暗地里顺流直下的郑玉琨才是杀招!

另外,这招还有说法,那就是叫“釜底抽薪”和“关门打狗”!重兵进攻潼关,其用意就是将刘镇华的老窝豫西与陕西的联系切断,使豫西的力量无法救援陕西,这叫“釜底抽薪”;刘镇华也逃不回河南,这叫“关门打狗”!

吴佩孚还预测,接下来郑玉琨还会在潼关留下重兵,这个只怕就是为了防他了!

他知道,刘镇华完了!他现在就是想救,也已经没了机会。而且他现在不能动,漫说潼关从来都不好打,只怕他一动,阎治堂就先完了!吴佩孚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他处心积虑放在潼关的部队竟然变成了人质!

吴佩孚与张其锽相视无言,没想到一招不慎,竟然逼反了一员大将!而且一出手就是杀招!现在说什么都不管用,事态已经脱离了控制。

但随后的事态发展,比老吴所料的还要快、还要糟糕!

郑玉琨占领潼关后,留下韩其武旅及赵定安、张德胜的两个榆林加强团、以及沿黄部队邓子钰部共约13000人,监视阎治堂的第20师。并将王冠英的炮兵团留了下来,36门“意大利炮”中24门炮口直对阎治堂的第20师驻地,另外12门,架在潼关几十丈高的高塬上,炮口正对河南入陕的狭窄山道。

其余军队分别行动。

王冠军骑兵第1旅向北杀往大荔县,要求尽快荡平北边大荔、澄城、合阳等各县,然后与李志行的大部队会合,从北边进攻西安。

高双成的骑兵第3旅、巴特尔骑兵第2旅所部的两个加强团、并李福成的第2混成旅约两万人,统一由高双成领导,往洛南方向去截击憨玉琨。

郑玉琨亲率其第2旅、马鸿逵的第5混成旅、刘彪冲锋团、彭彦升骑兵加强团、吴克仁炮团共15000余人向西攻击华阴,计划经渭南、临潼,从东攻往西安。

 7月26日,郑玉琨大军克华阴,继续向渭南前进。原被抽调白水杨子明的第3旅听说华阴失守,急忙回防渭南。

当日,王冠军旅克大荔,马不停蹄杀往澄城。

同日,被刘镇华调往淳化援助张治公的高峻旅,在到达淳化后,忽然临阵倒戈,与杨虎城一起进攻张治公。张治公大败,仓皇逃往咸阳方向。

杨虎城派了党玉琨及魏凤阁一起复去攻礼泉、永寿,自己与高峻合兵一处,紧追张治公而来。

当天,李志行率部队开始进攻同官。

同官守军才1个团又1个营,总共才约1500人,但李志行为了求快,竟然动用了飞机!

镇嵩军哪见过这个呀?秦校长派了两架飞机在同官城上空转了两圈,照着昂头张望的镇嵩军最集中的地方,丢了两颗炸弹,一下炸死了一个营长!这下大家才反应过来,“呼啦”一下一哄而散,弃城就逃。

李志行不费吹灰之力取了同官。

再说其他3路义军。

凤翔的刘世杰一反,驻扎在宝鸡的武衍周不等刘镇华的命令,就分了约1500人去打刘世杰。刘世杰虽然有一个团的兵力,但他素知武衍周厉害,尤其是武是镇嵩军中有名的“炮手”,大炮厉害。所以他不去攻宝鸡城,却径往东去打岐山。

等武衍周的人马占了凤翔,他的人马却占了岐山,然后又弃城往扶风去了。

至于蒲城的姜宏谟,带了一团人马往北去攻白水,不料白水守敌两个营听到南边的姜宏谟反了,而李志行又亲率大军从北而来,就放弃白水往东去与澄城守军汇合,被姜宏谟得了白水。

周至县的郭英夫和王钰,则带兵急攻周至县城,周至守军依靠工事防御,向刘镇华连连告急,但刘镇华哪里有兵给他?

7月27日,高双成率领的两万大军的先头部队,与憨玉琨的第3路军在金堆镇附近相遇。

憨玉琨乃是刘镇华手下的第一猛将,队伍人数最多,战斗力也最强。高部先头部队约两个连的骑兵,战斗不久便被打败,调转马头就往回逃。憨玉琨光着上身,手持双枪,一马当先,率领大部队疾追。

不料却追入一段不甚开阔的山路,憨的参谋长想让军队停下,可憨骑马跑在队伍最前面,悍如雷霆,参谋长根本追不上他,结果大部队一股脑跟了进去。

憨玉琨追的正起劲,忽然杀出一哨人马,为首一人“哇哇”怪叫,抬手一枪就打在憨玉琨的左臂上,憨玉琨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你道这人是谁?原来是人高马大的巴特尔,他见憨玉琨骁勇,一路追杀如入无人之境,气得“哇哇”怪叫,自带兵马就要与憨玉琨一决雌雄!

高双成一个没拦住,巴特尔已经冲了出去!他急忙命令伏兵尽出,又是步兵炮、又是迫击炮、在加上重机枪、掷弹筒和手雷,只把镇嵩军打的屁滚尿流。

而巴特尔和憨玉琨二人,竟然不顾危险,来回穿梭枪林弹雨里厮杀!两人都用双枪,马技娴熟,枪法又准,在相互射击的同时,尚有余力击杀周围的敌人!

这两人的彪悍,直将高双成和李福成看得目瞪口呆,高双成怕伤了巴特尔,也顾不得什么最优打法,让大队人马立刻投入战场!

于是步兵从路边山上扑下来,埋伏的骑兵将镇嵩军切断,开始来回冲杀。

而憨玉琨,似乎是感到将遇良才,不顾肩头受伤,还在浑身是血地与巴特尔厮杀。憨的参谋长急得大喊“司令,我们中了埋伏!再不撤,弟兄们全都得葬送在这里!”

这时憨玉琨仿佛才回过神来,带领手下又掉头往回冲。

这厮真是骁勇!带领人马如有神助,愣是在大队的人马中冲出了一个缺口,剩下的镇嵩军一拥而上,跟着憨玉琨冲了出去。

高双成和巴特尔带着骑兵在后面追杀,憨玉琨组织人马且战且退,逃了30多里地,退入了一个山口,高双成命令停止追击。

一查点战果,憨玉琨的人马大概逃出去了一半,不过镇嵩军的重武器几乎丢了个精光。高双成命令部队稍事休息,并派出侦察兵去侦查情况。

再说郑玉琨。

7月27日,郑玉琨兵临渭南城下。此时刘镇华从韩凤楼的陕西卫戍旅抽调了1000人助杨子明守城,还有临潼一路逃来的柴云升残部约1000人,共约5000多人,统一由柴云升指挥,打算据城死守。

郑玉琨二话不说,叮叮当当就是一顿大炮,直接打碎了城门、城墙也被打塌了好几处。炮声刚停,大部队就开始攻城,“独眼龙”刘彪的冲锋团率先冲入城内,然后是郑玉琨的第二旅和马鸿逵的部队,个个争先。

很快就进入了巷战。边防军武器精良、战技娴熟,镇嵩军哪是对手?柴云升趁着混乱,带领部队夺路而逃。

他没有逃往西安,而是选择向南逃往蓝田,因为他从临潼一路逃来,很明白凭西安的那点兵力,根本就挡不住郑玉琨!

但因为跑得太晚,5000多人的大军,随柴云升逃走的还不到2000人。郑玉琨不去管它,大军径往临潼,过了临潼就是西安了!

却说李志行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同官,往南很快就到了三原。

这里本是汉堂的大本营,但李志行只放了300兵马,他不怕刘镇华进攻,因为这里其实也是陕军的大本营,胡景翼在这里放了朱子明一个团的兵力。

李志行大军并未进城,而是直接向南逼近西安。沿途都是汉堂和三原的民众,来给大军送吃的、喝的。

士兵们往往从路边的柳条筐里拿上两个馒头、喝上一碗放了冰糖的绿豆汤,匆匆说上一句“谢谢”,就赶紧赶路。路边汉堂的女工们,则大声喊“记得让李先生打完仗就回来看看,就说我们大伙都想他了!”

再说西边的杨虎城和高峻,一路追击张治公进入咸阳,张治公再战再败,手下只剩下了几百人马,仓皇退往西安。

而魏凤阁、党玉琨取了永寿,又向西去攻麟游,欲与岐山的刘世杰会合。刘世杰攻破岐山后也北攻麟游,积极向魏、党靠拢。

武衍周正要追击刘世杰,却不料南边的太白县又反了一个营长关子高!武怕宝鸡有失,就急忙率军回防宝鸡去了。

然后说东路。

王冠军,从大荔赶往澄城,澄城城内此时有白水退下来的两个营,加上原来守军也有约1300人,但此时姜宏谟又从西边赶来,与王冠军一起从西、南两个方向攻击守军。

守军抵挡不住,继续往东逃窜进入合阳。

最后说南边的郭英夫和王钰,经过艰苦战斗,终于攻破了周至城,两人一边休整部队,一边招募新兵,下一步准备进攻杨凌。

至此,刘镇华已经几乎丢光了渭北,西府也形势堪忧,东边潼关到西安一线,已经全部丢失。商洛方向,他的第一悍将憨玉琨又被杀得大败。就连甘肃来的两路援军,一看势头不对,也赶快撤退了。

可刘镇华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陕南镇守使吴新田,将从川北来犯的陈树藩打得丢盔弃甲,自率第7师大部,北上前来助阵!

要说这个吴新田,其实也是被刘镇华骗来的。

刘学了张作霖的招数,给吴新田发报说,柴云升在潼关大败郑玉琨,张治公和高峻在旬邑大败杨虎城,自己亲率大军,正在同官与李志行对峙,看来李志行已到了强弩之末。他还请了甘肃的张兆钾、孔繁锦各带一旅从西而来,邀请吴新田也迅速北上,一举击败李志行。届时,他当督军,吴新田当省长。

可怜吴新田一直在陕南,远隔群山,消息闭塞。在陈树藩残部逃往川北之后,就只留了4000人守家,自提8000人马,乘胜而来。

7月28日,李志行、郑玉琨、杨虎城和高峻三路大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向西安赶来。

刘镇华此时在西安城内只有不到4000人马,他召集张治公、韩凤楼、刘茂恩等开会,商讨守城事宜。

韩凤楼一直没跟李志行的队伍交过锋,并不知道边防军的厉害,所以他主张守。

理由是西安城是有名的金汤之城,光城墙就有近18米厚,大炮根本打不穿!还有宽度近10米、深4-5米的护城河,十分难打!就算敌人过了护城河,还有高12米的城墙,现在城内还有4000兵马,军需充足,估计守3个月不成问题!而李志行的行为,其实是造吴大帅的反,有了3个月时间,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

韩凤楼分析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中国几千年历史,西安城从来就没有被自外攻破的先例!

刘镇华听完欣慰地点点头,看来自己没白重用韩凤楼,真是疾风识劲草呀!然后他又看看张治公问道“树林,你和他们交过手,你怎么看?”

张治公满脸疲惫,斟酌了一下说道“省长,边防军火力非常强!光杨虎城一个旅就有20几门大炮,重机枪估计得有8、90挺!还有迫击炮也很多,他们大军尽起,三面围城,只怕不好守!”

刘镇华听完面露惊愕,踌躇不定。然后又看向刘茂恩问道“书霖,你的意见呢?”

刘茂恩犹豫了一下说“哥,李志行是我的学长,我对他比较了解。我觉得在我所见之人中,李志行几乎无人能比,他虽年轻,但一战败俄,再战败奉,都是响当当的大仗!而今倾力前来,只怕难守,莫若……”

刘茂恩正在说,韩凤楼出口打断了他,他笑着说“书霖,咱不能尽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省长现在已经向各路求援。请问,我们不战而逃,丢了省城,别人会怎么想?还会不会援助我们?”

韩凤楼真忠耿之臣也!正如鲁肃当日劝孙权。

既然如此,刘镇华就一定要做赤壁之战的孙权。他奋然而起,说道“凤楼说得对!我要让李志行在这西安城下,碰个头破血流!”

刘镇华想守,可有人偏让他守不成!

当天中午时分,郑玉琨大军从东面赶到西安城下,炮轰东城墙守军。韩凤楼亲自登上城墙指挥还击。

双方正在作战,忽然自满城内杀出一队人马,作战勇猛,装备精良,很快打散东门守军,将东城门打开。郑玉琨麾下彭彦升骑兵团趁势冲入城内。

刘茂恩听说东门有变,急忙带了一团人马前来,结果刚过西大街,就遭到了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打击,原来吴震早就秘密运了1500人进城,藏在满城的工厂区,现在突然发难,已经占领了西安中轴线上的制高点钟楼!又派人去攻打北门,试图将北门也打开。

刘茂恩仓促应战,忽然听到西边一声巨响,看方向正是校场旁边的军火库。原来是一直盘踞在广济巷的段青,他带人将刘镇华的军火库给炸了。

这仗还怎么打?刘茂恩赶紧带队跑到省长公署,接上兄长刘镇华就说“哥,快走!这城只怕片刻就要破!”

刘镇华一问情况,马上带了身边的队伍,一起向南就跑,途中又加入了张治公,原来北门的李志行已经到了,李志行的队部装备了汽车,要不是路不好走,到的更快!

李志行威名远扬,守城墙的士兵一见对方开炮,先跑了一半。张治公估计守不住,也带领身边人马往南门就跑。

刚好,大家一起跑!

这三人都跑了,连招呼都没打!只是苦了在东门指挥作战的韩凤楼。东门已被打开,他是腹背受敌。一会,北门也被打开,李志行的人马也加入了围攻。

过了一会,西门也被打开,杨虎城和高峻的人马像潮水一般涌了进来,城内一片混战。

战斗打了一个多钟头,城内其他地方的敌人已经基本被消灭。

很快,三路大军齐攻韩凤楼。

韩凤楼指挥士兵占据城墙作战,但是情形很差,先是腹背受敌,后来变成四面受敌,韩凤楼又顽抗了约1个钟头,最后手下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韩凤楼下令让手下放弃抵抗,就地投降。

然后自己举起了手枪,就要自尽,却被登上城墙的郑玉琨一枪打在手腕上,手枪掉落在地,郑玉琨喊了一声“绑起来!”,韩凤楼便被绑了起来。

各路人马汇合,李志行命令郑玉琨带领所部人马并韩养浩骑兵团,向南去追刘镇华,命令杨虎城、高峻部向西去攻占西府。

命令发布完后,忽然看到了愁眉苦脸的楚溪春,忽然又说“玉琨,让晴波带第1旅也跟着你,听你指挥!”,因为楚溪春这厮,一路没捞着什么仗可打。

李志行自己,带了刘二旦的警卫团及吴震的三原守备部队,坐镇西安。

安排完这一切,李志行命令“通电!我方已占领西安并关中绝大部,刘镇华带残部1000余人,向南狼狈逃窜,我军继续向南追击中,誓扫凶顽!还三秦大地朗朗乾坤!”

这天是7月28日,距郑玉琨在潼关上岸,仅仅只有3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