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自然,生于 765 年,卒于 794 年,乃唐代女道士,世称“东极真人”,籍贯为果州西人,祖籍兖州。
谢自然的父亲谢寰,官至孝廉,曾在唐德宗时期担任秘书省校事从事一职,其家族乃是东晋北府兵后裔。
东晋太元二年(377)十月,经由宰相谢安推荐,朝廷任命谢自然的祖先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负责镇守广陵,之后又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谢自然的母亲胥氏,出身于当地的豪门望族。
谢自然性格聪慧过人,卓然不凡。自幼便以素食为生,从不吃荤腥带血的食物。
七岁之时,她听从母亲的安排,跟随女尼越惠、日朗开始修道,诵读背诵《道德经》《黄庭内经》。
十四岁起,她辟谷绝粒,不再进食,所崇敬瞻望的是王母、麻姑、南岳魏夫人等诸位女神仙。
谢自然游遍蜀中名山胜地,诸如青城山、峨眉山、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不久之后,她又离开蜀地,远游京洛,直至抵达江淮一带。
凡是有名的山洞府等灵迹之所,她无不一一游历。机缘巧合之下,她拜司马承祯为师,得以传授上清大法。
唐贞元年间,谢自然于蜀中金泉道场白日飞升。只见她如风中青烟一般,顷刻间升入空中。而她的鞋帽如同蝉蜕一般留在原地。
韩愈曾著有《谢自然诗》: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恍惚难具言。
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箫韵,来自冥冥天。
“……”
黄灵微,生卒年不详,女,抚州临川人。唐代著名女冠,被封为妙远真人。黄灵微年少之时便喜好道家之学,丰神卓异,天然绝粒。
十二岁时便度为天宝观女道士。她道行高远,驻颜有术,年至八十却仍有少容,白发红颜,貌如处子,当时之人称她为“花姑”。她道行高洁,且步履来去如风,人们骑马都追赶不上。
从唐朝初年开始,黄灵微就来往于江浙湖岭之间,造访这些地方的洞天福地。她所到之处都有神灵护卫。
她听闻南岳夫人在临川郡修炼成仙,于是特意把魏夫人的静室、仙坛加以修饰,每次都有灵验。魏夫人也借梦境指示她,后来她也升了天。
据《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
《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围祀花姑。”
《花木录》中记载:“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
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
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便得道成仙。
薛氏,乃是河中府少尹冯徽的妻子,自己取号为玄同。薛氏嫁给冯徽二十年后才说出她平素的志向,假托有病自己独居,烧香诵读《黄庭经》,每天诵读两三遍。
又过了十三年,一天夜里,有两位穿青衣的玉女降临她的室内。她们将要到达时,有光亮像月光似的照耀她家的院庭和房屋,香风习习。
当时是初秋,残暑正热得厉害,而玄同住室却清凉舒爽,令人觉得飘逸洒脱,好像在洞府之中。
两位玉女告诉玄同说:“紫虚元君主管南方,到下界考核文籍,下令诸位真人和大仙,在天地四方之内、名山大川之中,凡发现有立志学道的人,一定要降临去教他。
玄同积善的功德,地司已屡次陈奏,文书现存紫虚之府;况且听说女子立志为道,紫虚元君更加嘉许你,最近几天内将要亲自降临到这里。”如此一共五个晚上,玄同都烧香,恭敬隆重地等候紫虚元君。
咸通十五年七月十四日,紫虚元君与侍女群真二十七人,降临到玄同的静室,玄同在门前叩拜迎接。
紫虚元君坐下休息了很久,把《黄庭经》澄神存修的旨要指点给玄同,赐给她一粒九华丹,让她八年后吞服,“到时候就会派玉女飚车,接你到嵩岳去了。”说完众仙散去。
玄同从此潜心苦思,安定精神,往往不吃饭。虽然真人仙人降临眷顾,光影照亮天空,灵风送来异香,云璈天乐在玄同的静室演奏,冯徽也不知道,平常还是对玄同讥笑。
等到黄巢进犯关中,冯徽与玄同寄居晋陵。中和元年十月,乘船走到渎口,将要抵达别墅时,忽然看到河边有些穿着朱衣紫衣的官吏、持戈披甲的武士,站在岸边有秩序地排列着,好象迎候什么人的样子。
所在之处的寇盗和船夫见到这个情景,都很惊讶愕然,不敢往前走。玄同说:“不要害怕。”就将船划过去到达迎候处,官吏都拜见玄同。
玄同说:“没到时间,还在春天里,你们尽管去吧,不要太匆忙。”那些迎候的官吏就各自散去了。同船的人没有人能猜测出玄同说的是什么。
第二年的二月,玄同洗了澡,吃了紫虚元君所赐给的丹药,两位仙女又秘密地降临她的静室。
十四日,玄同假称得病而死。这时,有三十六只仙鹤飞翔而来,落在她家的院子里。
玄同身体柔软,状态像活人一样,只是她的额中有白光一点,过了一会儿,白色光点变成了紫气。
她洗澡的时候,黑发重新长出来,立时就长了几寸长。十五日夜间,云彩满空,忽然间电闪雷鸣,玄同的棺盖飞在空中,尸体失去,不知在哪里,棺材中只剩下空衣而已。
仙鹤三十六只前来接引飞升成仙,那余留下的奇异的香气以及一群仙鹤,整整一旬还没散去。
《黄庭经》,亦名《老子黄庭经》,为道教养生修仙的重要专著。其内容包含《黄庭外景玉经》与《黄庭内景玉经》,在两晋年间,又新添了《黄庭中景经》。
这部经典由天师道的魏华存自创门户后广泛传播于世。
《黄庭经内景经》
第一章:上清
上清之地,紫霞环绕虚皇之前,太上大道玉晨君安坐其间。他闲居于蕊珠之境,创作七言妙语,以散化五行之力,变幻出万千神祇。
此乃黄庭内篇,琴心三叠,可舞胎仙。九气映照,明亮之光出于霄汉之间,神盖童子周围生起紫烟。
此部玉书值得精心研习,咏诵万遍可升于三天之上。千灾可消,百病能痊,不惧虎狼之凶残,亦可却老延年。
第二章:上有;
“……”
一连十天都未有人来,倒计时回仙界第 350 天:今日竟一下子多来了五位美妇。
其一为曹文逸,生于 1009 年,卒于 1126 年。她是一位女道士,能诗能文,享有女才子之名。
宋徽宗听闻其名后,将她召入汴京,敕封为“文逸真人”,世称曹文逸真人。靖康之乱时,她悄然离去,此后其身世便无从考证。
曹文逸在年少之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五岁时就能赋诗属文。她对世俗之人深感厌倦,于是在二十余岁时毅然选择入道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她针对女子特殊的生理心性特点,研究出一种独特的丹道之法,并将其整理成口诀,流传后世的便是《灵源大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