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 年—1155 年),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
《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自动传入李清照脑海以唤醒他前世记忆。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恢复记忆的李清照,恭敬地向张路平行礼,而后前往传送阵去了地仙界。
接着第二批,第四人;
接着第二批,第五人;
接着第二批,第七人;
接着第二批,第八人;
接着第二批,第九人;
接着第二批,第十人;
“……”
时光匆匆,一晃三年过去,华夏三年,修仙界过去 五 亿 四千万年。
这是借助阵法,速度就是快,三年时间送去 一亿 四千多万人到地仙界。
前世渡劫的有 一千多万人,死去。
前世仙人达到了 三千多万人,死去。
前世神人达到了 五千万多人,死去。
前世主神达到了 五千万多人,死去。
神主分身达到了 五百万多人,死去。
已经超出了自己预计,不过自己的境界也从夏级主神掉到圣级主神,接着贤级主神、原级、中级、皇级、三级、帝级、五级、始级、伊级、明级、文级、光级、荣级、比预级的多掉了二级。
一起自己在华夏已经待了四年,仙界已经过去 七亿 二千万年,自己招聘期限 五年时间,那就是九亿年。
华夏总共才 二亿 一千万人,然而曾经为自己争取了将近一亿 五千万人,如此一来,便只剩下 六千万人。
其中占据多数的是两三岁的孩子,每日能来一人便已属难得。实际上,此刻便想离去,可五年之期尚未满。
如今,进入了 365 天倒计时回仙界,第 364 天,来了一名少妇。
左芬,生于 253 年,卒于 300 年,字兰芝,齐国临淄人,乃西晋时期的女诗人。其父左雍,官至殿中侍御史。其兄左思,亦是当时著名文人。
左棻自幼好学,精于诗文。晋武帝闻其名,于公元 272 年(泰始八年)将其召入宫中,初拜修仪,后封贵嫔。奈何因姿容丑陋,不得宠爱,不过却以才德受到敬重。在晋武帝眼中,左棻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左棻体弱多病,却居于陋室之中。司马炎每次巡游至其近处,必定前往她的住处谈论文墨。但凡外地有进贡之物,常请她赋颂。凡是皇家需要用文字记录的婚丧嫁娶之事,也会让她写诔作赋。其作品传诵至今,依旧脍炙人口。左棻在宫中整整度过了 28 年。
左棻自幼丧母,与父亲、哥哥相依为命,得以成长。永别了亲人,失去了自由,绝缘于情好欢娱。满腔悲愤抑郁之情,那凄凉、悲哀、孤独、绝望的心境,常使后人潸然泪下,促使她凝注而成“愁思之文”。
主要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
《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倒计时回仙界第 363 天:又来了一名美妇。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亦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后被抓并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后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谢道韫才学过人,聪慧非凡,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传记《晋书》中记载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之后,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主要作品有《咏雪》《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论语赞》。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倒计时回仙界第 362 天:再一次来了一名女子。
薛涛,生于 768 年,卒于 832 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人。唐代女诗人。
薛涛父亲去世后,她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薛涛年少时便才智过人,姿容美艳,八九岁就能作诗。
相传一日其父亲闲坐庭中,忽然对着井边的梧桐树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八岁的薛涛应声而接:“枝迎南北鸟,时送往来风。”
薛涛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长期交往。
薛涛的诗,不仅有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关怀现实的作品。她是一个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很少有人能像她这般出色。
她晚年居于京兆碧鸡坊,宅边遍种菖蒲,建有吟诗楼,七十四岁去世。
主要作品有《锦江集》《送友人》《题竹郎庙》《谒巫山庙》。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长。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倒计时回仙界第 361 天:来了一名美妇。
鲍姑,生于 309 年,卒于 363 年,名潜光,上党人。她出生于一个官吏及道士之家,其父鲍靓,亦名静,字太玄,曾师从真人阴长生学习炼丹术,道学水平颇高,且兼通天文地理、河图洛书。
鲍靓曾多次被朝廷征召,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出任南海太守。鲍姑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道教、炼丹、医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鲍靓在南海期间,结识了同样笃信道教的葛洪。他十分看重葛洪的才识和品性,便将鲍姑许配给他。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炼丹术家。鲍姑与葛洪志同道合,夫唱妇随,这对神仙眷侣在罗浮山隐居清修,过着恬淡悠闲的逍遥日子。
鲍姑的父亲鲍靓对道家的养生之术颇有研究,在任职太守的同时也擅长丹道。受其父影响,鲍姑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开始了解炼丹之法。
与葛洪结为夫妻后,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法,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乃是道教修行的典范。
鲍姑一生行医,擅长针灸之术,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称为“女仙”“鲍仙姑”。鲍姑的灸法经验主要记载在葛洪的《肘后要急方》内。全书记有针灸方 109 条,其中灸方占 99 条。
《肘后要急方》:
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是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
“……”
倒计时回仙界第 360 天:今日竟一下子多来了三位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