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记忆唤醒宋濂
书名:有家超市在仙界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2526字 发布时间:2023-03-04

武宗曰:“东都洛阳常进石榴,今已熟矣。汝今夜务必弄来十颗。”许元长奉圣旨而出。


至天亮时,皇帝之寝殿刚开门,他便以金盘盛石榴,置于御榻之上。未几,宫中使者进殿向皇帝奏报,又将丢失石榴之数量呈报皇帝。


法术之灵验变通,皆属此类。


王琼善禁咒诸事,无所不能。


正值冬季,他将药埋于几株桃树、杏树下,一夜之间,众多花朵全然开放,芬香浓烈且鲜艳,一月余方谢。


至唐武宗驾崩后,赵归真与王琼皆被驱逐流放至岭南,唯有许元长逃逸,无人知晓其去向。


“……”


又是一名神主分身?


《剧谈录》……自动传入他脑海,唤起前世记忆。


赵归真,恭敬地向张路平行礼,而后前往传送阵去了地仙界。


第六位是个少年,十一二岁,看起来朝气蓬勃。


宋濂(1310—1381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


因其母怀孕未满七月而生宋濂,故他幼年多病,幸得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悉心照料,宋濂得以顺利度过童年。


然而,早产的宋濂聪慧过人、记忆力超群,他六岁入小学,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而后能每日记忆两千言,九岁即可作诗,被众人称为“神童”。


这位神童极为珍惜上天赋予的“天赋”,并欲通过发奋读书充实壮大自己,以期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但因家中贫寒,无钱买书,宋濂只好向他人借阅,而后亲手抄录,并在约定日期归还。


一次,宋濂借得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遂决定抄录下来,可还书期限将至,他只得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砚池中的水皆冻成坚冰,手指难以屈伸,然宋濂仍未停止抄书。


宋濂之母心疼道:“孩子,已至半夜,如此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非急着看此书。”


宋濂言:“不论人家是否急着看此书,到期便须归还,此乃信用问题,亦是尊重他人之表现。


若言行无信,失信于人,怎能获他人尊重。”


第二天,宋濂果然如期将所借的书归还给了人家。正是因为他始终如一地信守诺言,人们大多都非常乐意将书借给他,如此一来,宋濂便能够阅览各种各样的书籍,从而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知识。


有一次,宋濂准备前往远方去向一位学者请教,并且约好了见面的日期。然而,出发那一天,天空却下起了鹅毛大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踏上征程时,母亲极为惊讶地说道:“在这样的天气里,怎么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想必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根本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却坚定地回应道:“娘,若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那便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即便风雪再大,我都必须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不已,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


宋濂就这样坚持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等当时的名儒大师,并且精通《五经》。


二、诚信与诚实做人


上文已提及过宋濂一生勤奋读书与诚信待人的事迹,除此以外,他还能做到诚实做人。


比如,宋濂在朱元璋面前陈说事情时,都能做到质朴无隐私,就算是自己的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都会一一如实回答。


他还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


还有一次,宋濂与客人饮酒时,朱元璋便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到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是否饮酒?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如实作答。


朱元璋听后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是个诚实的人了。


宋濂的诚实还体现在,他能客观评价别人,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一次,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


朱元璋因为对此人印象不好,所以没有细看就大怒,还询问朝中臣子的意见。有人为了附和皇上,就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那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当朱元璋询问宋濂的意见时,他却说道:“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


不久,朱元璋又仔细查看茹太素的奏章,结果发现确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于是,把朝臣们都招来斥责说:“如果没有景濂(宋濂的字),朕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三、取得多方面成就,成开国文臣之首


正由于宋濂一生坚持刻苦读书,秉持诚信与诚实做人,让他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与重用,被尊为“五经”师,聘为太子朱标讲经。


还曾奉命主修《元史》,当时朝廷的礼仪大多为宋濂制定。最终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除此以外,宋濂还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


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用他的人生经历启发我们:勤奋读书与诚信做人,是人们取得成功的两大基石。


一个人天生聪明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像宋濂那样,坚持勤奋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坚持诚信与诚实做人,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完全可以为国家与人民做出杰出贡献。


洪武十年(1377 年),宋濂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


《元史》纪传体史书,共 210 卷,有本纪 47 卷,志 58 卷,表 8 卷,列传 97 卷。


龙门子前世记忆用《元史》,自动传入他的脑海;


本纪第一卷


太祖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


恢复前世记忆的宋濂,恭敬地向张路平行礼后,前往传送阵,奔赴地仙界。


第七位,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


吴彩鸾,生卒年不详,唐大和年间(823–825 年)神都濮阳县人,吴猛之女,夫文箫。家贫,以抄书为业。


吴彩鸾擅长小楷,字体端庄秀丽,用笔遒劲圆润,布局精妙绝伦。留世作品有《切韵》、《玉篇》等。


“……”


吴彩鸾虽然不是神主分身,但也是一名主神,同样记忆被封印了。


一首《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自动传入吴彩鸾脑海。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为此韵时,賸裒文字觉后知。


宁知遂经谪仙手,讳字曾阙民与基。


经生矻矻尽精力,摩以岁月或可得。


动翰如飞犹恐迟,一日一挥出心画。


神仙之说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


恢复前世记忆的吴彩鸾,恭敬地向张路平行礼,而后前往传送阵去了地仙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有家超市在仙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