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书名:童年在乡村▪秋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2917字 发布时间:2020-07-14

  “我……我不想去。”我嗫嚅道。

  “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去做!山上的活儿那么多,人家都开始种油菜了,我们还没有动工——快点哟!”妈妈说着,把手中的棉花杆子一挥。

  “好好好,我这就去。”说罢,我吓得转身就跑。

  “丽文,你把割下来的红苕藤拴好,捆成一把一把的,收拾起来才方便。要尽可能多割一些红苕藤。”

  一转眼的功夫,我就背上背篓,拿着镰刀,来到了目的地。

   不远处,鲁海啸一家正在地里栽油菜。大伯赶着耕牛在犁地。大妈带着堂哥堂姐,在另一块地里播种小麦。

  番薯藤有紫红色的,也有青绿色的。放眼望去,酷似一张厚厚的毯子平铺在地面上。番薯地里,麻雀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跳着,时而低头啄食草籽、小虫,时而抬起头,机警地东张西望。

  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办法,首先抓几把泥土,扔进地里,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沙沙作响的声音。转眼间,麻雀们一哄而散,飞到山坡上的树林中去了。一条黑乎乎的大蛇从番薯地里钻出来,扭动着长长的身子,飞一般地逃到荒坡上的杂草丛中不见了。

  我终于松了口气,立即拿着镰刀,走进地里,弯下腰,割番薯藤。

  紫红色的番薯叶长得就跟鸭蹼似的,青绿色的番薯叶像极了空心菜的叶子。番薯的藤蔓不但长得很长,而且藤与藤之间缠缠绕绕,犹如一根根错综复杂的电话线。只要把番薯藤一割,断处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来。这种汁液黏在手上,感觉粘乎乎的,很快就会把手染成棕黑色,并且很难清洗干净。番薯叶上面,有不少被虫子咬过的破洞,有绿色的虫粪,也有白色的鸟粪。不时会遇见硬邦邦的虫茧,胖乎乎的老虎虫,还有一些密集排列的淡黄色的虫卵。

   割去番薯藤,泥土便露了出来。湿润润的地上,堆积了一层枯黄的番薯叶。裂开的泥土中,大块大块的番薯露出一个个可爱的脑袋。

  番薯地里的牛筋草、狗尾巴草、马唐草的种籽已经成熟了,黄澄澄的,看起来十分饱满。一些受到惊吓的小动物们,在眼前爬着,跳着,飞着:有多足的蜈蚣,有长尾巴的四脚蛇,有小尖头的蚱蜢,有翠绿色的纺织娘,有棕色的蛐蛐儿,有米色的飞蛾,有茶色的蝼蛄……

  在附近觅食的一群鸡看见了,飞也似的跑过来,争先恐后地啄食虫子、草籽儿。

  我每割起一把番薯藤,就将它们捆扎成束,搁在空地上。

  狭窄的山间小路上,妈妈、姐姐、二哥带着锄头、背篓,挖番薯来了。

  “唉呀,我们的手都磨起了好几个血泡。地里的棉花杆子还剩下那么多没有拔起来,怎么办呢?”姐姐担心地说。

  二哥插嘴说:

  “要是爸爸在家就好了……可不可以请舅舅他们来帮帮忙?”

  妈妈平静地回答:

  “不可以——眼下家家户户都在忙小春,各人有个人的事情。爸爸不在家,我们只能坚持。还能有什么办法?”

  姐姐一面摊开双手,一面嘀咕道:

  “拔棉花杆子恼火得很,我的手好痛哟!”

  这时候,我已经割完了好几垄番薯藤。他们一人抡起一把锄头,弓着腰,挖番薯。每一株番薯藤都结有好几块番薯: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红心白皮的番薯仿佛雪莲果一样,红皮白心的番薯就跟红皮萝卜似的。

  我挑选了一个红薯,掰掉上面的泥土,拿镰刀削去皮,露出淡红色的“薯肉”。张口一咬,甜丝丝的。

  “丽文,把红苕收拾一下,装进背篓里。”妈妈吩咐道。

  “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二哥“哧溜,哧溜”地爬上路边的大树,采摘树上的扁豆种子和丝瓜络去了。我提着小竹筐,将大大小小的番薯逐一掰掉黄泥巴,装进竹筐里。番薯个儿大,比捡花生容易得多。只是,竹筐里的番薯提起来感觉很沉重,不一会儿就得往背篓里倾倒。

  我们把大筐小筐的番薯背回家,堆码在室内通风干燥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终于拔完了那些令人头疼的棉花杆子。

  我放学的时间早,回到家里把书包一放,就跑到地里给妈妈当小助手。妈妈赶着耕牛在前面犁地,我拿着一个装着白豌豆的升子,走在她后面,专心致志地往犁后松软的土壤里丢豌豆种。

  姐姐和二哥放学后,也到地里参加劳动。直到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回到家。妈妈忙着挑水,姐姐和二哥抬着一筐番薯去田边淘洗。我抱着一捆晒干的花生藤走进灶房,拉亮电灯,开始生火、做饭。那只狸花猫蜷缩着瘦弱的身子,懒洋洋地睡在灶台上。

  不多时,二哥和姐姐抬着大半筐洗得干干净净的番薯走进来,往灶台下一放,就拿出各自的书本,在橘色的灯光下做作业。妈妈灌满了水缸,放下扁担,抱进来一摞番薯藤,剁碎,连同一些被锄头挖烂的番薯,一并倒进猪食锅里煮起来……

  我挑拣了两块红皮番薯和两块白皮番薯,拿火钳夹着,送进灶膛,扒开花生藤燃烧过后的星星火,将番薯煨在火堆里,等到烧熟了再吃。

  我们做完当天的家务事,准备烧水洗脚的时候,我又拿起火钳,扒开柴火,夹出里面的番薯。烧番薯特有的香气迎面扑来,我不由得咽了几口唾沫,伸手捏捏,又烫又软。二哥和姐姐赶紧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赶来吃烧番薯。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红皮烧红薯,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对着手里的烧红薯吹了几口气,撕开皮,咬一口,味道又甜又面。

  二哥、姐姐各拿了一块烧红薯,一边吃,一边赶作业。妈妈坐在我身旁,手里拿着一块白皮烧红薯,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我望着妈妈,摊开小手说:

  “我想尝尝白皮烧红苕的味道,看看哪一种更好吃。”

  妈妈二话没说,分给我一点品尝:

  “妈妈,白皮红苕比红皮红苕好吃多了。”

  “是的,我们交换吃好不好?”

  “算了,好吃的留给妈妈吃。以后,我会选择白皮红苕。”

  妈妈心平气和地解释道:

  “红皮红苕水分少,吃起来很面——感觉有点像吃烧土豆。白皮红苕水分多,味道更甜。两种红苕相比,我更喜欢白皮红苕。新鲜的红苕味道不是太好,再过一段时间,红苕的水分减少了,吃起来又香甜又滋润。不过,红苕吃多了容易胀气、打嗝、吐酸水……”

  “妈妈,红苕还可以怎么吃?”

  “蒸着吃,煮着吃,炒红苕丝丝,熬制红苕麦芽糖……”

  “那‘麦芽糖’好吃吗?”

  “当然好吃了。麦芽糖又甜又粘,看起来就像蜂蜜一样。”

  “我好想尝尝麦芽糖的味道!妈妈给我们做一回麦芽糖吃,行不行?”

  “我不会做。熬制红苕麦芽糖要先发麦芽,很麻烦的……不过,你的爸爸会做麦芽糖,等他回来,你给他说说。”

  “可是,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说不清……” 

  我们几亩地的番薯终于挖完了,看上去有几千斤重。

  过了一段时间,番薯水分减少了,吃起来又甘甜又滋润,味道非常的好吃!

  天气越来越凉了。妈妈告诉我们,番薯最怕受冻。我们就在屋后的竹林下面挖了几个土坑,把番薯统统倒进坑里,窖藏起来。还在土坑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和玉米秸秆,防止里面的番薯遭到风霜、雨露的破坏。当我们想吃番薯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提着竹筐,扒开土坑上面的覆盖物,需要多少,就捡出多少。

  抢收工作一结束,土地就空出来了。紧接着,就得抢种——种油菜,种小麦……尽管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忙得就像一个飞速旋转的大陀螺一样。可是,里里外外的活儿多如牛毛(要买肥料,要浇灌农作物,要饲养家禽、家畜,要洗衣、做饭,要砍柴,要挑水……),似乎永远也做不完。我们三姊妹又上学去了。爸爸还没有回家。妈妈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别人地里的庄稼,一天更比一天绿。可是,我们家那十几块责任地(分别位于三座山上),仅仅种下了一半的庄稼!妈妈生怕错过了农时,从早到晚,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就在这时,我们家的救星出现了——大伯和两位舅舅帮忙来了。大家抓紧时间齐心协力,终于忙完了小春的抢种工作。

  没过多久,猪圈里的那头黑色的老母猪,又产了一窝可爱的小猪仔。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