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橘子、甘蔗、水果糖,以及炒熟的花生、南瓜籽,统统摆放在八仙桌上。我们同时伸出手,抓起这样那样的零食,直往衣兜里揣。奶奶身穿长袍,胸前抱个竹火笼,端坐在堂屋门口剥花生吃。大伯、大妈、六哥都换上了新衣服,愣愣地站在院子里。九儿穿着甘蔗红的灯芯绒罩衣,花裤子。八姐穿一身果绿色的衣服。
五哥穿一身崭新蓝色运动服,面带微笑地走来。
“幺叔、幺婶,新年好!你们打算去哪儿耍?”
爸爸愉快地说:
“新年好!我们随便走走。”
九儿大声喊道:
“丽文、二哥,我们去公社买东西!”
“哦,来了!”二哥答应着,转身跑出家门。
紧接着,我和姐姐也跟着跑出家门。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吹得竹木摇摇晃晃。我们五个小伙伴,一边吃零食,一边高高兴兴地往外走去。乡村公路上的行人,三五成群,有说有笑……
不多时,我们就来到了水牛公社。这里除了供销社,还有两家小商店。店家为了卖出尽可能多的商品,都把自家的货物摆在路边上(红灯笼、彩画、鞭炮、火柴、香烟、糖果、爆米花、各色各样的气球……)。前来购物的买主,比平常多出了好多倍。卖主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老板,气球怎么卖?”姐姐问道。
“小气球三分钱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气球,五分钱一个,还有……”
“那就买三分的吧!”姐姐一面说,一面低头挑选气球。
“我也买三分钱一个的气球。”八姐和九儿同时说。
“你们都买气球玩,那我就我买一个乒乓球。虽然鞭炮好玩,可是……”二哥咧嘴一笑,说。
“我买三个红色的气球。”我说着,随即把钱交给店主。
我们迫不及待地含着气球嘴,鼓起腮帮子,将手里的气球吹得大大的,一边玩耍,一边往回走。
到了学校附近的桥头,耳畔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姐姐、二哥,你们好!”
“嗨,你们兄弟俩也来买东西!”二哥惊喜地说。
原来是表哥唐建军和唐建文。他们俩都穿着毛蓝色的中山服,黑色的千层底布鞋。唐建文的身材不胖不瘦,皮肤白白嫩嫩。唐建军略胖,皮肤微黄。他们俩特别喜欢放鞭炮,一人拿着火柴,一人准备鞭炮,边走边玩。我摸出衣兜里的零食,拿给他们俩。我们七个小朋友一路相跟着,不慌不忙地往回走。
我们回到家,继续玩气球。爸爸、五哥和六哥也来到院子里,跟我们几个小伙伴一同玩气球。东厢房与西厢房之间的屋檐下,横拉着一根用来晾衣服的粗铁丝。我们把吹得鼓鼓的气球当成羽毛球,用手掌当球拍,在院子里拍过去,打过来。红彤彤的气球飘在半空中,仿佛一轮初升的红日。我们奔跑着,跳跃着,追逐着,大人和孩子都玩得非常开心!
五哥玩了一会儿,对我的爸爸说:
“幺叔个子最高,跟我一起打球正好合适——我喜欢和幺叔一起打球。”
爸爸微笑着说:
“好的。五儿,发球吧!”
“预备——开始!”
五哥把红气球打给爸爸,爸爸把红气球打给五哥。轻飘飘的红气球在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打球者追着气球,东奔西跑……
六哥喊道:
“五哥没打中,加油啊!”
“好热啊!我汗都流出来了。幺叔打球,好厉害哦!我怎么都赢不了。”五哥说着,又把气球打歪了。
“哦豁!气球飘到房子上去了。”九儿突然叫起来。
八姐赶忙拿来一把竹筢,伸到房子上去勾气球。气球滚动着,眼看就要落下来,却又碰到房檐边的麦秸头上。只听见“嘭”的一声响起,那个气球就炸了。八姐将残损的气球拾起来,双手撑开气球胶皮,低头一吸,吸出一个圆圆的“小气泡”,拿在手上,揉着,捏着,笑着。
姐姐又把她的气球吹起来,继续当羽毛球打……我们玩得满脸通红,浑身是汗,并且乐此不疲。
直到屋子里传来妈妈亲切的呼唤:
“吃饭——吃饭啦!”
我们这才进灶房。大年初一的午餐简简单单:每人一碗醪糟小汤圆。
二哥边吃边问:
“下午,我们到哪儿去耍?”
妈妈立即回答:
“去外婆家。”
“好呀!好呀!”我连连叫道,心想:平常的日子里,外婆把观音菩萨面前的供品给我们吃了不少,我也要把家里的零食带到外婆家。
爸爸愉快地说:
“待会儿,上老丈人家,我顺便带本书去。”
妈妈把眉头一皱:
“嗯——陈兴隆,难道说你连过年都舍不得耍?”
“平时要忙农活,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我把书带在身上,想看的时候,就可以看。只有多读书,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午后,我们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去外婆家。路过乌桕树下的时候,我不由得抬头一望:高大的乌桕树落光了叶子,变得光秃秃的,树杈上还有两个碗大的鸟窝呢!“汪汪,汪汪——”左右两家院子里的狗厉声叫起来了。转眼之间,外婆家的麻狗闻声向我们跑过来,一面摇着毛绒绒的大尾巴,一面“呜呜呜”欢快地叫着。
“你们看——梁家院子好热闹啊!”姐姐说。
二哥惊叹道:
“哈呀——那些打牌的人,快要把梁家院子挤爆了!”
妈妈一看就辨认出了坐在梁家院子里打牌的人,小声地念着那些人的名字:
“雷一鸣一家四口,鲁海啸一家五口,陈克权、杜茵、于梅……”
爸爸边走边说:
“我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甚至连茶都不敢喝。一年下来,总能节省不少钱。我把这笔钱拿来买书,把打牌、聊天的时间用来读书。时间一久,我和周围的人就拉开了距离……”
我们刚走到外婆家的李子树下,就看到了笑容可掬的外婆。外公依旧坐在廊下的圈椅上,出神地望着前方。六舅舅和小阿姨忙着给我们搬凳子。外婆拿来了炒花生和糖果招待我们吃。
堂屋的两扇大门上,分别贴着两张崭新的年画:一边是秦叔宝的像,一边是尉迟恭的像。雕花的八仙桌上,摆放着许多供品——花生、红桔、酥心糖……神像面前,佛香缭绕。
过了一会儿,二哥问:
“外婆,怎么没看见大舅舅呢?他到哪儿去了?”
“他丢下碗就出了门,到梁家院子打牌去了。”
大家正聊着,小阿姨突然站起身,跨进里屋,拿来两张黑白照片:
“我和丽文一起拍的照片已经拿到了,一共两张。”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迅速地拿过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默默地端详着。照片中,一高一矮的两位姑娘,就像两朵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深深地、久久地吸引着我……小阿姨高挑的个子,一身天蓝色的衣服,看上去很合体。两根乌黑的麻花辫子垂在胸前,椭圆形的鹅蛋脸上,洋溢着甜美的微笑。我呢,一副十分腼腆的样子。宽阔明净的额头上,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美人尖。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虽然我长得很瘦,可是,一张饱满的苹果脸,让人看起来,既不显胖,又不显瘦。有人说,我长得像爸爸。也有人说,我长得像妈妈。到底像谁更多一点呢?我抬起头,左看看爸爸,右看看妈妈,低头看看照片中的自己……
“丽文,快来!我们接着玩气球。”姐姐站在院坝里,望着我大声喊道。
“哎,马上!”我答应着,把照片交给妈妈,“妈妈,请帮我保管好!”
妈妈点点头,接过我手中的照片,揣进她的衣兜里,“我给你带回去,放在箱子里的笔记本中。”
“太好啦!妈妈,我跟他们玩去了。”
我摸出自己兜里的零食和气球,拿给小阿姨:
“我给你留的,拿着。”
小阿姨伸出双手,脸上笑得比鲜花还灿烂:
“呵呵,你们的零食还真不少!炒花生、橘子、南瓜籽……”
“平时,我们舍不得吃,都留着过年一起吃。”
“嗯。其实,我们都一样。”
接下来,我们一边吃零食,一边玩耍:折糖纸,吹气球,打沙包,抬花轿、斗鸡……
过了一会儿,小阿姨找来一根长长的光溜溜的葛藤,用来跳长绳,跳皮筋。
我们边跳边唱: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
不知不觉中,太阳下山去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晚风吻在脸上,冷飕飕的。
我们玩得正开心,妈妈突然喊道:
“孩子们,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吧!”
接着,外婆送爸爸妈妈走下石阶。
我望着妈妈,恳求道:
“我还没有玩够,想再玩一会儿!”
紧接着,小阿姨又说:
“大姐,你们一家子吃了晚饭再回去,行么?”
妈妈摇摇头:
“不行,屋里的鸡还等着我们回去打开房门,它们才进得了屋。”
“哦,那你们有空再来,慢慢走!”
我们一家五口紧跟着,快步走在狭窄的田间小路上。我回头望了望,外婆和小阿姨还站在台阶上,目送着我们。
爸爸问道:
“今晚吃什么?”
妈妈立即回答:
“棒菜稀饭——连续吃了两顿甜食,是该吃点带咸味的东西了。”
“我喜欢吃棒菜稀饭。”姐姐愉快地说道。
二哥边走边唱: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
我们回到家,鸡们全都老老实实地蹲在东厢房门口,耐心地等候主人归来。
大年初二,我们接着享用年除夕备好的那些香喷喷的鱼、肉……尤其是锅中凝固了的海带蹄花汤,宛若琥珀色的果冻,吃起来爽爽滑滑,有滋有味!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爸爸妈妈的休息时间,仅仅三天——除夕、初一、初二。其余的日子,他们抢收、抢种,忙里又忙外,就连走路的节奏,都比别人快。
到了初三,零食啦,熟鱼啦,熟肉啦,都快被我们吃光了。接下来,大人们都陆陆续续地下地干活去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就到了春天。大地母亲又换上了美丽的春装:草儿绿了,菜花黄了,桃花红了,梨花白了……
乡村的生活就是这样——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