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错误的偏见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3163字 发布时间:2023-03-02

褚晓彤嘟着一个嘴巴,说:“不好意思,秦所。刚刚只有最后一张票,现在也被抢走了。我晚点再看看,有没有退票捡漏的。”

“实在没有票,那就留一个晚上吧,这样不会太赶。”于长峰宽慰说。

秦帆还是希望按计划赶回去,“小褚,你还是多留意一下吧,抢到票就回去,没有也没事。”

于长峰感慨说:“中国人真多,无论这个运力怎么增长,还是赶不上出行的需求啊!来深圳这几年,每次节假日回北京,特别是春节回去,这个交通就是最头疼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票还是要抢。”

“这从侧面上也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的出行需求大,也算是一件好事。”秦帆对抢票这件事的体验不深。他的老家在杭州,离上海非常近,一般都是自己开车回去。当然,就算是坐高铁,短途也很少有抢票的烦恼。

“秦所,你老家是哪里的?”于长峰问道。

“就在杭州,离上海很近,回去特别方便,所以少了抢票这个烦恼。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五一、国庆放假回家也会遇到。为了抢到车票,一大早就起床刷票,印象中每次都能够刷到。那个时候年轻,都把这当成了一份乐趣,刷到票很有成就感,特别高兴。”在秦帆脑海里,抢票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烦心。

观光车到达河岸附近的小型停车场,这里离岸边还有一小段距离,只能步行过去。于长峰、秦帆和褚晓彤三个人下车,其他人搭乘观光车返回泰博科技公司。于长峰让助手安排观光车六点钟到第三号小桥去接他们三个人。

他们沿着岸边往三号小桥方向,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于长峰和秦帆都是搞科研的直爽人,有聊不完的话题。褚晓彤把心思放在抢票上面,一路上有一句没一句搭着话。

于长峰和秦帆从家乡聊到了工作,再从工作聊到了现在所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于长峰介绍说:“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应运而生,它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更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从那时起,到今天整整四十二年,粤港澳大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更是不负众望,在这个几十万平方米的小地方,聚集了全世界众多科技领域的顶级企业,为我国成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参与者作出了独特贡献,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智慧力量。”

秦帆也看过一些相关资料,特别是来深圳之前,他花了几个晚上深入了解了大湾区和合作区的发展。他非常认可合作区在国家发展中的突出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觉得永远都是正确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所以,兴国必须先兴科技,开发合作区,盘活内地和香港,也就是整合境内和境外两个科技资源,很高明。现在合作区的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于长峰参加工作的时候,合作区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国的科研重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沈阳这样的传统大城市。在北京工作十几年,决定来深圳之前,他自己还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

来了之后,他方才觉得自己来晚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这里,不仅有全球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充裕的财力支持,更有引领全球的科技理念和开放思维,后者更加难能可贵。

特别是,这十多年来,围绕深港创新科技的巨大发展潜力,全球各大理工大学在大湾区落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可以说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于长峰相信在这里将会涌现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感叹说:“这块弹丸之地,每平方公里的产值超过了五百亿人民币,全世界再找不到另一个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整个国家对科学的信心。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学科,几乎都诞生于西方,东方科学落后了整整几百年,甚至有人认为东方人缺乏开创性,缺乏好奇心,只能安于历史的反复,不可能在科学上作出历史性的贡献。现在我们取得的成绩彻底打破了这些,可以证明这一切都是完全错误的偏见。相信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理论的新突破,都会由东方科学家来完成。”

秦帆对此也有过自己的思考,他十分赞同于长峰的观点,“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缺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穷,没有钱,人人只能把心思放在解决温饱问题、生存问题上。而西方恰恰相反,当时他们处于历史上最不光彩的年代,通过掠夺获得了巨额财富,社会高度富裕,给科学发展打下了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科学大爆发。”

秦帆的观点让于长峰耳目一新,他赞同说:“这倒是很少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但说的不无道理。饱暖思淫欲说来不好听,但也说明人只有吃饱了、穿暖和了,才有进一步的思考能力。这也说明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经济这个基础确实很重要。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而科学的发展又会反哺经济,促进经济取得更大的发展。这就形成了相互增益的关系。就拿我们外太空采矿来说,如果没有雄厚资金支撑,在外太空勘探、采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有了持续的投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矿藏资源,就必须在航空航天、自动化勘探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来提高勘探、采矿的效能。勘探、采矿效能的提升,反过来会给集团带来更多的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进一步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所以说,经济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前期的投入,后续都是空中楼阁,但这个资金的获得往往都不容易。你不做出成绩,谁都不愿意冒着风险给你投资。这就是一个矛盾点。”秦帆从科学问题想到了星矿集团的实际问题。

“放心,秦所,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全力以赴支持你们。”于长峰看出了秦帆的压力。

“真的很高兴,也很庆幸认识你,于总工,多谢你毫无保留的支持我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秦帆略带一丝激动。

“能够为你们提供产品,也是对我们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说实话,到外太空去勘探采矿,不仅是你们集团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最终将关系到每个公民。我们没有理由不全力支持。”于长峰坦诚的说出心里的想法。

“话虽然这么说,但更多的公司会选择先算经济账,从自身利益来考虑。当然,市场经济需要这样,这无可厚非。只是,在合作方面,可能没有我们这样坦诚相待。”秦帆看着于长峰说。

于长峰解释说:“我为什么热爱科研工作,就是因为我觉得从事科研工作,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最后才是有利于个人。我觉得帮助星矿集团符合我的人生信条,是理所当然要做的事,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如果寻求帮助的是一家国外企业,可以肯定,我是不会提供这样的帮助。科学技术永远都有国界,这有着血的惨痛教训。说我理念落后,没有人类观,没有普世观,没有科学观也好,但这就是我的信念。”

秦帆的想法与于长峰不谋而合,说道:“我非常认同于总工的观点,科学技术可以造福全人类,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就没有国界。几十年来,西方国家不遗余力的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想方设法打压我们的科技发展,这不正是科学技术有国界的血淋淋的体现吗?”

“是啊!如果不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咬紧牙关不放弃,顶住压力自己干,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哪里能有今天的成绩?”于长峰说,“如今倒好,我们的科技做出成绩了,就说科学技术无国界,不应该限制技术交流。这真不知道如何说好。”

“国内还有一些人跟着起哄,大肆宣扬他们的歪理邪说。这些人有的宣扬企业应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以此来反驳对高端技术出口的限制。有些人更是站在所谓人类共同进步的高度,批驳我们的技术限制政策制约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似乎都忘了当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打压和限制。”秦帆也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做法持不同看法。

“他们也不问问,如果我们教会了他们,把最先进的科技拿出来跟他们合作分享,他们反过来会感激我们吗?我想是不会的。”于长峰摇了摇头。

“这一点,我们集团就有过一次教训。”秦帆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记忆犹新。

“什么时候的事?说来听听。”于长峰十分感兴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