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月顺着宫道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位身着石青色锦缎绘暗纹的中年女官表情严肃的等在那里,唐清月上前福了福身子,按照规矩递上去一份代表身份的文笺,女官接过后挥挥手一个穿着宫装的小宫女从她身后走出来,仔细检查了唐清月随身携带的行李并搜身确定没问题便退到一旁站着,女官这才把文笺还给唐清月,唐清月再次福身算是暂别那位女官,随小宫女继续往里走。
那小宫女一边走一边细声给唐清月今日的流程,皇上只会看上午的大选,所以各地的官宦女子都被安排上午觐见,按照家里父兄的官职高低,先京官再外官的顺序依次觐见。待到卯时二刻会有管事太监再次核验所有人的身份,然后发放代表身份的木牌,木牌要随身携带,卯正时分会有女官带领众人按顺序去昭阳宫外排队等候。待到辰时二刻大选开始前有太监会按进殿先后来收木牌。官家女儿是五个一组觐见,民女则是十个一组觐见,大选一般会持续三天,有时到后面皇后疲累也会有二十个一组觐见的情况,或者干脆扔给高位的女官筛选。
中选者留牌子,入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内务府会赶在年前将宫女们根据能力分配宫室,也有人在大选时入贵人眼被直接指派到某个宫里,这样的宫女在培训结束之后就直接到相应的宫殿入职;而落选者则焚牌子,立刻送出宫去。
唐清月在心里算了一下唐大为五品京官的身份大约最快也得巳时初刻才能轮到自己,还好今日出门前自己多吃了两块糕点,便是等到中午也不怕了。
唐清月随着小宫女去了官家女孩等候的屋子,原本屋子里还有几个女孩叽叽喳喳的说话但被女官杀鸡儆猴打出去一个之后大家立刻安安静静,让干什么干什么,一点不废话。唐清月看到有些衣着华锦的女孩子依旧面露不屑却不敢出声言语,她立刻在心里警告自己,她入宫是为奴为婢的务必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这里是皇宫,一会要去见的是天子,若是行差踏错被撵出宫事小,要是惹怒天颜丢了性命可就得不偿失了。
辰时初刻唐清月排着队往邵阳宫走,一路上唐清月不敢乱看,只跟着队伍低头缓行,隐约觉得宫廷内部的布局广阔壮丽,汉白石为阶,描金绘彩为廊柱,处处高大宽阔,气势宏大,唐清月等人进了一处侧殿,便有太监上来收木牌。
唐清月估算的时间基本正确,在屋子里一群女孩因为早起等的有些昏昏欲睡时,轮到唐清月了。
一行五人一共五组被带到邵阳宫正殿门口等候,没一会就轮到唐清月这一组,唐清月这辈子没这么认真的走过路,一言一行严格按照教养嬷嬷的要求来,进来才知道这次大选不但皇上和皇后来了,太后娘娘也来观礼,三人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事先完全没人告诉她们啊?
唐清月垂着眼皮不着痕迹的扫了几眼高台上坐着的三人,皇帝坐在正中间,身穿正黄色衮袍,看起来三十多岁,中等身型,相貌堂堂可能是因为常年在外征战的缘故,皇上皮肤并不十分白皙,有须,很有几分威严与杀伐之气;太后坐在皇上左手边,头发比唐老太太还要白三分,身着黑黄相间的朝服,面容和蔼,衰老和皱纹之间依旧能看出年轻时容貌娟丽;皇后则坐在皇上的右手边,身穿正红色凤袍,只是相貌平平,举止有些局促,徐娘很老的样子,看起来比皇上还大个两三岁。
经教养嬷嬷的事先剧透,唐清月知道当今陛下是先帝的第七子,更是太后的嫡次子,常年在外征战,皇后出身武将之家,在边关时偶尔也会披甲上阵,而且皇后其实比皇上小五岁,是因为前几年两个儿子都折在边关的战场大受打击,落下了病,人也看起来老了很多,可皇上十分尊重这位结发妻子,至于婆媳关系未知。
听到前头三个女孩磕磕巴巴的请安和问答,唐清月立刻松了一口气,还好她请安的说法学的多。
在听到太监高声唱道,“通政司参政之女,唐清月,行七,年五岁”时,唐清月上前一步行叩拜大礼,口中尽可能大声清楚的唱安,“臣女唐清月给皇上、太后、皇后娘娘请安,敬叩陛下金安,恭请太后福安,顺请皇后妆安。”
相比起前几个女孩的请安,唐清月这请安词汇完全有炫技之嫌,没办法,想要混得好些就得从面试起给人家留下好印象。
果然唐清月听到上头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规矩倒好,你祖母可是卢氏?”
唐清月知道当今太后与唐老太太曾经是闺中密友就连唐老太爷的死都有太后娘娘的手笔,她立刻应答道,“回太后,臣女的祖母正是范阳卢氏嫡女,唐卢氏。”
唐清月全程半抬头,却只敢垂眼看着眼前的几块地砖,面上保持着属于这个年纪得体的微笑,既能让贵人看到自己的样子又不直视冒犯天子。
上头又传来一个略显威严的中年男音,声音浑厚,“唐卢氏品行高洁,贤良之名先帝也是夸过的,听说你自小跟着祖母长大?”
唐清月心里暗道一声:来了。
唐清月被送到祖母跟前不到半年时间,而且这里头大部分时间唐清月都在学规矩,并不是正常意义上祖孙慈爱的养孩子,这事儿根本满不住,况且从唐清月的家中排行来看就知道她上头肯定不止一个姐姐,送个最小的孩子过来不免有藐视圣旨的嫌疑,但唐清月规矩这么好可见是家里细细教过的,如此藐视圣意这一条便不存在,可唐清月也不能否认自己不是养在唐老太太跟前的孩子,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也是要掉脑袋的,这事儿两个嬷嬷教的时候没明说,但唐清月早就想好了对策。
唐清月恭敬的朗声答道,“祖母性子冷清,不喜家中子孙终日围绕,臣女愚钝,只偶尔陪祖母用膳念经。”
这话答的很巧妙,唐清月每个字都是真话,组合起来不仅圆了在祖母跟前长大的谎言而且也不算欺君,毕竟唐老太太是什么人太后肯定比自己更清楚。
唐清月听到上头传来一声轻笑,虽然分不清是哪位贵人的,但这轻笑里唐清月并没有听出什么危险的味道。
随后太后的声音再次响起,“你祖母奉道,你平日都随她念什么经啊?说两句给哀家听听。”
我艹,这怎么还抽查背诵?
唐清月只思索一个呼吸便朗声说道,“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这是祖母常念的《清静经》。”
清朗的童音在大殿里回荡,让人听了不觉心情舒畅,太后见唐清月跪在下头小小的一只玉娃娃般精致漂亮,眉弯眼笑,行礼规矩可爱,只是瞧着体气有些不足,颇为病弱,脱口而出,“你可知这几句经文是何意?”
这话明显有刁难的成分在里头了,唐清月一个刚五岁大的娃娃哪里知道这般深奥的经文是什么意思。
唐清月也很清楚自己不应该明白,于是语气有些为难的开口,“回太后,臣女不知,只是觉得读了这经睡的香。”
这话既符合年龄又带着些天真童趣的味道,果然上头立刻传来不止一人笑声,唐清月听到自己身后的几个女孩也有些憋不住笑声的。
待上头的笑声渐弱便听到太后似乎有些愉悦的声音,“这孩子有趣,让她来我宫里给我送经吧。”
唐清月余光看到一个太监立刻起笔记下来,唐清月立刻再行叩拜大礼大声谢恩,然后起身站回队伍里。她们这一行五个只剩下最后一个女孩,皇后照例问了两句便留牌子,太后和皇上都没说话。然后她们五个就按规矩走出大殿。
唐清月走出来之后只觉得秋日的阳光照的身上暖洋洋的,方才的僵硬紧张缓和了不少。殿外已经有等候的太监和宫女将入选和没入选的女孩子分开管理,然后唐清月便被带到了培训宫女的宓秀宫里,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分配住宿,量体裁衣。
待到当天晚上唐清月才知道此次入选的官宦小姐共有六十人,三品官家小姐共两人,都是庶女且父兄都是常年在外流转就任的边缘人物,四五品的京官和外任官家留下来的女子不到二十人,其中只有三个是嫡女,这三人中有两人生母过世家中被继母把持,还有一个父亲早逝家中被庶出的长兄控制,其余的女孩子就嫡庶对半分了。据说此次宫女大选会选进两百人,唐清月看着庞大简陋的宓秀宫,因该能塞下这么多人吧。
大选三日他们都被困在宓秀宫里不得外出,看着一队队入选的女孩被带进来安排住宿,女孩们相互小声询问彼此的情况。上面明显是带有目的的将官家女子和民间女子混放在一起住宿,偏偏有女孩子看不明白,仗着自己是官宦千金便指使她人给自己端茶倒水,更有闹起来扭打在一起的,一下被女官抓个正着,问明缘由后所有参与者每人打了十板子,尤其是那名挑事儿的官宦小姐被打的最惨,由于那女孩口中依旧不服,成功为自己又多争取到十板子,女官尚嫌不解气,又当着众人面大声批评讽刺她,那女孩才十岁,之前的人生都顺风顺水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当即哭的要死要活,这下没人再敢仗势欺人,更没人敢寻衅滋事。
唐清月在一旁看着这场闹剧心里怀疑那女官早就躲在暗处观察好久,生等着闹起来才出面狠罚的,这三个月的培训恐怕不好对付啊。
后来证明唐清月的预判十分正确,两百个女孩子分成几个班分批次上课,每天学习的内容都不同,但教导的女官和嬷嬷明显一视同仁,凡事有挑事儿冒头的立刻被抓住狠狠教训。
对官家女子更甚,稍有行差踏错就会被嬷嬷拉长了声音讽刺,“哟,这是谁家的大小姐呀,入了宫做了奴婢还认不清自己的身份,好大的架子啊,快快出去吧,皇宫地儿小,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哦……”
唐清月由于早就学过这些东西所以学起来格外得心应手但她并不敢冒头,每次成绩都只混个中上,在自己的班里和一个屋子睡的女孩里都不出挑,成功为自己躲掉了不少麻烦,可就算如此,还是被管教嬷嬷抓住些莫须有的说了两次,挨罚一次,唐清月心里明白她们都是奉了上意来挫这些官家女子的锐气的,所以唐清月不论被抓住什么错处都一副潜心受教的模样,仿佛管教嬷嬷说的都是圣旨真理一般,弄的管教嬷嬷讨了没趣,往往没说几句就觉得唐清月实在无趣,转头去寻找更有挑战性的目标了。
宫女的培训一直维持了将近三个月,因为各宫实在缺人手所以此次培训无论是力度还是进度都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终于在临近新年前半个月的一次大考核之后没有任何征兆的将女孩子们分了宫,唐清月因为在大选上的优异表现被太后钦点进慈宁宫伺候,所以唐清月考完试当天下午就收拾东西被人带去了慈宁宫,一同去的共有五个孩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唐清月进宫那日在宫门口被家人团团围住洒泪送别的女孩也进了慈宁宫,那女孩叫赵宁儿,是家中的嫡幼女,由于她上头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父母恩爱,家中又没有庶女,所以她不得不入宫,赵宁儿毫不避讳的告诉唐清月,她家里找了关系托人给她塞进慈宁宫的。这事儿其实很常见,便是民女中有不少也会提前给管教嬷嬷和女官塞银子以求进个好点的宫室伺候,毕竟谁都不想去偏僻冷清的宫室或是有个不好伺候的主子。
太后十五岁嫁给先帝,贤名在外,在宫中呆了快五十年,如今已经是高龄了,她身边伺候的人都已经固定,去了升职空间不大,但太后宫里的待遇必得是宫里头一份的,所以慈宁宫摆明了是个活少钱多主子和顺的好地方,唐清月扫了一圈其余四个女孩,发现只有一个是民女出身,其余都是官宦女子。
唐清月一行五人进慈宁宫后当晚就见到了太后,给太后行李磕头之后由太后身边韩宫令给女孩子们分配差事岗位,唐清月被分为正七品的一等宫女,平日里负责端茶倒水偶尔站岗,大部分时间都被安排在太后的禅室当值,赵宁儿和另一个女孩子被分为正八品的二等宫女,平日里负责太后的煎药煮水等轻便的活计,余下两个一个做了从八品的三等宫女负责烧煤守夜等重活,还有一个成了正九品的洒扫宫女。
由于选给伺候太后必然是乖巧伶俐规矩好的女孩子,所以在唐清月刻意藏拙之后她的成绩在这些人里只能排第三。自己居然是职位最高的?唐清月心里疑惑,大概是大选时表现尚可再加上唐老太太的缘故吧,其他几人每说什么毕竟唐清月在大选时就被太后钦点了贴身伺候的,一等女官这个职位也不高。
韩宫令让个小宫女带几人下去后唐清月便去了下房放行李整理床铺,大家吃过晚饭后就按部就班的开始到自己岗位上各司其职,唐清月今夜被安排了给太后端洗漱用的茶水,唐清月问过管事宫女后便兢兢业业的去水房端水,因为她才五岁,所以并不需要端脸盆提水桶这样的重物,只是端了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杯茶水一个吐水的痰盂,然后在太后殿外等候待到韩宫令挥手示意之后唐清月便跟在一排端茶倒水伺候的丫鬟之后进入内殿伺候太后漱口。
唐清月伺候太后时感受到太后的目光反复扫过自己,她绷直了身子,尽可能规矩的完成各种动作。
太后吐出漱口水问道,“你祖母可好?”
唐清月立刻躬身回话,“回太后,奴婢的祖母一切都好,家中父亲母亲十分孝顺,祖母这几年都没有生病。”
太后转身去洗手,唐清月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听语气似乎有些怅然,“她也算苦尽甘来,当年我们那几个女孩子如今也就剩下我和她这么两个老东西还活着了。”
这话唐清月没法回,连韩宫令都没法接话。
太后擦过手转身看着唐清月小小的身子,说道,“给这丫头多吃点吧,怎么还是这般瘦?让人看了还以为咱们大周皇室穷的连宫女都得饿肚子。”
韩宫令笑着接过话头,“太后还是这样,不喜欢女孩子太过瘦弱,非得白白胖胖的才好。”
唐清月立刻躬身感谢太后关心,并大声保证自己会好好吃饭,给太后长好多肉。
太后立刻笑了,点了点唐清月的额头,“什么叫给哀家长好多肉,当哀家是在养猪吗?”
唐清月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韩宫令看太后心情好也跟着凑趣了几句,才挥手让一行伺候的人下去。
唐清月回到下房深吸一口气,她知道自己这第一关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