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书名:童年在乡村▪冬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907字 发布时间:2020-07-14

  “不急,胡萝卜上有泥巴,我先拿去洗洗,再给你们吃。”二哥说着,加快了步伐,跑到池塘边,蹲下身子,把胡萝卜放进水里摆摆,提提。一池的冬水,也跟着摇晃起来……

  我们一人拿起一根红彤彤的胡萝卜,放进嘴里一咬,脆甜,清香。我们正“嘎嘣、嘎嘣”地吃着胡萝卜,忽然听见“嘭”的一声响。循声望去,原来是炒玉米花!

  二哥喜上眉梢,催促道:

  “啊哈!炒玉米花的来了!我们去看看!快跑——”

  我和九儿快步走进屋,把背篓一放,飞也似的跑出家门看热闹。紧接着,姐姐也跟上来了。竹林里,一个长得又瘦又黑的大叔正在炒玉米花。邻里乡亲高高兴兴地跑来了:有的拿着玉米,有的拿着大米,有的端着晒干的玉米芯,有的手里拎着膨松的爆米花……

  锅底的玉米芯燃烧得很旺,一团火焰“呼哧、呼哧”直往上窜。炒米花的大叔蹲在地上,神情专注地转动着乌黑的爆米花锅。不多时,爆米花大叔提起那口锅,放在地上,随着“嘭”的一声响,又一锅米花炸开了锅……

  爆米花大叔弓着腰,边忙活,边吆喝:

  “爆米花只收加工费,自带玉米、大米、干柴——”

  “大叔等着,我回去拿东西来!”二哥说完,撒腿就往家里跑。

  一转眼的功夫,二哥就端着一碗黄玉米和一碗大米来了。姐姐跑回屋,拿来一篮子晒干的玉米芯和两个透明的塑料口袋,挽在胳膊上,排队等候。终于轮到我们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不久,两锅爆米花做好了,分别装进两个袋子里。刚出锅的爆米花,摸上去热乎乎的,吃起来又香又甜。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爆米花大叔收起地上的摊子,往肩上一扛,越走越远……


      寒冬腊月,走亲访友的越来越多,轰轰隆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杀了自家饲养的肥猪,用来腌制腊肉,灌香肠,准备过年……从腊月初一开始,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说话都得注意——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像什么“偷”“抢”“病”“死”“鬼”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我和伙伴们总爱扳着手指头数来数去,天天盼望着过新年。大人们拿出平日里积攒起来的钱,背着背篓去热闹非凡的集市上购买年货。

  大伯家请来一位缝纫师傅,专门为四姐菊花赶制嫁妆。缝纫师傅是个娇小玲珑的中年妇女,一头乌黑的齐耳短发梳得油光水滑,胖乎乎的圆脸庞显得很可爱。她一面用脚踩踏板,一面用手推送裁剪好的布料,缝纫机“哒哒哒”地响,留下一行密密麻麻的针脚。湿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浓浓的新布料特有的香味儿。

  我和九儿愉快地守候在缝纫师傅身旁,挑拣裁剪下来的漂亮的小花布、边角料,用来做手工。

  宽敞的院坝里,木工师傅们正在赶制家具……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新娘的嫁妆终于做好了。

     明天,四姐菊花就要嫁人啦!大伯家准备杀一头大肥猪招待亲朋好友。

  午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哥大嫂带着孩子来了。大哥穿一身毛蓝色的中山服,嘴里吸着旱烟,手上提着杀猪刀。大嫂穿着红艳艳的牡丹花新棉袄,头上裹着绿格子围巾。侄儿小伟穿一身肥大的棉衣、棉裤,头上戴顶黑色的棉帽,脚上穿一双崭新的虎头棉鞋。大家坐在院坝里,一面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一面愉快地谈论着。

  大妈从外面背回来一背篓新鲜的蔬菜(红油菜、大白菜、萝卜、瓢儿菜、蒜苗、芹菜、菠菜……),奶奶见了,立即走过去,帮她的大儿媳择菜。

  大伯抡起锄头,在竹林下挖了一个坑,搬来一口大铁锅,放在坑上,打满一锅清水。妈妈抱来一捆棉花杆子,蹲在临时的灶下烧开水。接着,大伯大妈从猪圈里赶出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黑猪。那头猪仰起头嗅了嗅,似乎闻到了死亡的气息,这才明白过来:都是因为自己太贪吃,吃得膘肥体壮,即将走向刑场。大黑猪瞪大惊恐的眼睛,嚎叫着,慌慌张张地东躲西藏,如同一头犟驴一样,死活都不愿意往外走。大伯父子四人不得不生拉硬拽——拉的拉猪耳朵,抓的抓猪尾巴,推的推猪后臀,驱使大肥猪朝屋后走去。

  正在大门前砍柏树枝的爸爸见状,立即跑来帮忙。于是,他们五个人,捉的捉猪腿,抱的抱猪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那头大肥猪抬到一块结实的矮石头上,并将它使劲儿地按住。大肥猪拼命地踢呀,蹬呀,痛苦地挣扎着,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嚎……大妈赶紧拿来一个印有“红双喜”的搪瓷盆,搁在平地上,准备接猪血。

   大哥系上一条屠夫专用的长围裙,拿出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对着猪脖子,猛地一捅。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鲜红的猪血喷涌而出,哗哗地流进搪瓷盆里……渐渐地,猪血越流越慢,大肥猪的叫声已经听不见(它无力挣扎了)。虽然大肥猪已经死去,但它胖胖的身体还在断断续续地抽搐。

   大妈弯下腰,抱走了那盆红通通的猪血。当猪不再动弹的时候,大家把它软乎乎的身体抬进翻滚的沸水锅里烫起来。大哥拿起铁片,动作熟稔地刨去黑乎乎的猪毛,露出白生生的猪皮。接着,大家都蹲在锅边,用手扯下一把把热腾腾的黑猪毛。不一会儿工夫,黑毛猪就变成了白皮猪。大哥用结实的铁钩子牢牢地勾住白皮猪的两条后腿,倒挂在大树桩上。 临时的土灶用不着再烧火,妈妈抱着剩余的干柴走开了。我和小伙伴们看着锅底红红的炭火,高高兴兴地找来几块红薯和毛芋儿,一并埋进火堆里,等待煨熟了再来享用。

  大家远远地站在距离大哥不远的地方,看着他操作。大哥手持利刃,将倒挂着的肥猪开膛破肚:纵向切割,一分为二。顿时,一股股浓浓的腥味儿迎面扑来……大哥掏出猪肚里热气腾腾的心、肝、脾、肺、肾等等之类的东西,统统装进盆子里。紧接着,他又拿起一把锋利的砍刀,斩掉猪头和猪脚,将猪肉割开,砍断,分成巴掌宽的长条状,逐一戳上孔眼。大伯拿来一些棕树叶,穿入孔眼中,一个接着一个挂在竹竿上。五哥和六哥抬着挂满猪肉的竹竿,不紧不慢地朝家里走去。一长串软哒哒的猪肉,在竹竿上摇摇晃晃……

  不一会儿,二姑妈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女走来了。黄昏时分,小姑妈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女走来了。小姑妈五官端正,面色桃红,身材修长,虽然已经四十几岁了,看上去却很年轻。她梳着两根中长的麻花辫子,身穿浅蓝色衣服,咖啡色长裤,肩上挎个包袱,不紧不慢地走在不远处的田间小路上。小姑父又矮又胖,满脸络腮胡子。小姑妈的家距离我们家很远,因此不常来。

  火堆里的食物烧熟了,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味儿。我们一群小伙伴纷纷跑过去,掏出先前烧的甘薯和芋头,拿在手上,倒腾几下,撕去外皮,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几场霜雪过后,番薯变得更加香甜、细腻,让人吃了还想吃!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主人家想尽一切办法,煮出几大锅美味的食物款待客人——想吃多少烧红薯都可以!

  晚上,大伯招待大家吃饭。八仙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菜:大葱炒猪肝、芹菜炒肉丝、清炒瓢儿菜、蒜苗回锅肉、血旺汤……

  晚饭后不久,我们回到东厢房,煮猪食、烧水、烫脚。

  为了明天的大餐,我们一家子睡得比平常早一点。

  “喔喔喔——”大公鸡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我们早早起床。

  早晨,我掀开温暖的被子,一股寒流猛地袭来,冷得我直打哆嗦!这么冷的天,我本想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可是,一想到今天要吃九大碗,很多客人要来庆祝……我不得不鼓起勇气,麻利地穿好花外衣、蓝裤子,兴冲冲地跑出去。

  干干净净的院坝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好几张八仙桌哩!

  爸爸提着一桶煮熟的玉米拌红苕的猪食,倒进猪圈中的食槽里。

  “今天来的客人一定很多,我应该把小猪们关进猪圈里,免得影响大家走路……”

  当小猪们来吃食物的时候,爸爸将猪圈的石门关上了。接着,爸爸换上了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深灰色中山服,对着一面圆镜子,拿着剃须刀,不紧不慢地刮黑胡渣。妈妈穿着她最喜欢的天蓝色的衣服,藏青色长裤。二哥穿一身军绿色的衣服。姐姐穿上了她最喜欢的格子花衣服。我转身走进灶房,匆匆忙忙喝了一碗甘薯粥,洗洗脸,梳了个马尾辫。

  二哥看着院坝里摆放的八仙桌,眼珠子骨碌一转,微笑着问:

  “妈妈,怎样才能挣到喜钱呢?”

  “二娃,你想挣到喜钱,就得去帮新郎搬凳子、端茶。”

  我和姐姐相视一笑,齐声问道:

  “那我们呢?”

  “秀芝和丽文,你们去帮新娘拿杯子倒水!”

  姐姐愉快地应了一声:

  “知道了。”

  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今天人多,我去看看,能够帮他们做点什么事情。”

  这时候,八姐抱着一盆洗净的猪蹄子,笑嘻嘻地走进东厢房:

  “幺婶,帮我炖这一盆猪蹄子吧!”

  妈妈高兴地接过盆子:

  “好的——我正打算去你们那边,看看能做点什么。”

  “不用了,那边厨房里,有奶奶和姑妈她们帮忙。”

  妈妈点点头。

  八姐转过身,甩着胳膊回去了。客人陆陆续续地走进大门。大伯、五哥、六哥都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笑容满面地接待客人。大嫂和八姐坐在屋檐下,帮忙择菜。九儿带着侄儿小伟,一会儿和我们说说笑笑,一会儿从屋里跑到大门外,一会儿从前门跑到后门。新娘四姐身穿肥大的红棉袄,毛蓝裤,脑后梳着两个低马尾,分别用两根长长的红头绳捆着,手腕上戴着一只明晃晃的新手表。我跟姐姐去帮新娘打水,端盆子洗手。新娘发给我们姐妹俩一人一个红包。

  不一会儿,迎亲的队伍走来了——胸佩大红花的新郎穿一套崭新的橄榄绿中山服,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热情的目光投向他。霎时,新郎被大家看得满脸通红。二哥赶紧给新郎倒水、递茶,挣得一点喜钱。

  主人把现做的美味佳肴陆陆续续地端出来,整整齐齐地摆在一张张高大的八仙桌上:一份份熟菜,一杯杯美酒,一把把炒花生……空气中飘来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儿,馋得人直流口水!

  五哥和六哥拿着一串串鞭炮,走到大门前的那棵杏树下,用火柴点燃一根根引火线。顿时,鞭炮声如雷贯耳,纸削儿四处飞溅,空中升起一缕缕青烟。

  鞭炮响后,人群里有人大声喊道:

  “开饭——吃九大碗啦!”

  话音刚落,大家一窝蜂地涌向八仙桌,纷纷拿起竹筷,举起酒杯,兴高采烈地吃吃喝喝。各种各样的菜摆满了八仙桌:糯米甜烧白、芽菜咸烧白、红烧肘子、粉蒸排骨、清蒸鱼、笋子炒肉、凉拌鸡块、蒜苗炒腊肉、海带炖猪蹄。

  主人们就像跑堂的服务员一样,心里总想着尽量把客人们照顾周到,辛苦忙碌了大半天,却顾不上吃几口美食。大伯拆开几包花花绿绿的水果糖,打开几瓶白酒,放在一边备用。大妈一手拿着圆圆的菜盆子,一手拿长柄铝勺,往桌上加菜。新郎新娘喜笑颜开地给客人们敬酒、递烟、发喜糖。祝福声、欢笑声、划拳声、劝酒声、尖叫声,如同涨潮的海水一般,一波又一波,一浪赛过一浪……

  客人们吃过午饭,陆陆续续地离开座位。桌子上,杯盘狼藉。院坝里,到处都是糖纸、花生壳、烟蒂头……过了一会儿,主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嫁妆一件一件地搬出来,摆放在院坝里:大木床、梳妆台、柜子、箱子、桌椅、二八自行车、红双喜搪瓷盆、大红色的缎面被……

  大哥挑担子,五哥抬柜子,六哥抬箱子,二哥推车子……人们一件接着一件地往外搬运嫁妆。迎亲的,送亲的,排成了一条长龙。紧接着,新娘跟在新郎身后,哭哭啼啼地走出大门,跟随大波人群朝前走去……奶奶、大伯、大妈、爸爸、妈妈、姐姐……都站在大门前的杏树下,久久地目送着他们。路上站着不少看热闹的人,这当中,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

  过了一会儿,爸爸转身回屋,拿了锄头和箢篼,到大门前挖芭蕉芋去了。大伯沉默不语,怅然若失地走进西厢房。待客人们走后,大妈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双手捧住脸,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妈妈眉头一皱,立刻走到大妈身边,安慰道:

  “大嫂,不要难过嘛!女孩儿长大了,早晚要嫁人,总不能一辈子守在身边,是不是?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况且,菊花的老人婆是你的亲妹妹,不至于亏待亲侄女儿……嗯——大嫂,难道说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咹?”

  大妈半晌才抬起头,揉揉血红的双眼。

  “唉——弟妹,你家娃娃还小呢,没有体会。唉——我的命好苦!我……我不是放心不下菊花……而是……娘家人吃了大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男方真的太抠门儿了,彩礼舍不得给就算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哎哟喂,就算是我捡来的女儿,也要弯一下腰嘛!你说是不是?况且,花花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拉扯大,结果呢?她转身就跟人家走了,我这心里……太难受了!呜呜呜……”大妈说着,顺势坐在大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掀起衣服的下摆,擦了擦眼泪,“弟妹,你不晓得——我们为了给菊花办嫁妆、办酒席,全家老小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积攒了好多年的钱,全都搭进去了。……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个人财两空,我实在是想不过啊!照这样下去,娃娃们不把大人逼疯,才怪?!往后,儿女们的婚事,我再也不想给他们办了……如果说他们非要办的话?那就各管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