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女儿:家长群你也看到了,大家都在接龙,老师用理想和未来,最重要的是表情在说,要补?
爸爸:我是说你怎么想的?
妈妈:肯定要补的,孩子能有什么判断力?
爸爸:你可以做决定,但是,课要孩子去上呀!你知道身在北京,心在伦敦是什么意思的呀。
女儿:我肯定不想补,我同桌,右手有三个手指都缠了创可贴,握笔握的手都出血了:你想象早上7:50到下午5:30,放学还有一堆作业,更别提周末,往死里布置,还有几篇作文。如果再补课,那我只能回去敲棍子了。
爸爸:其实,我感觉要保证睡眠,我们睡得太晚了,弟弟都睡了3个小时了!
妈妈:睡眠肯定要保证的,但是,大家都在补课?不补也不合适呀?小孩子在学校也要特殊对待呀?
爸爸:姐姐,你先去做作业吧,做快点,早点睡觉。
女儿:嗯。
妈妈:我们去厨房谈。
爸爸:真的,你想想,我们这么大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妈妈:此一时彼一时。
爸爸:我们再说,就是练字那会,钱交了,皆大欢喜,没有人再来找我们谈话,去了几会?
妈妈:真被你说到点上了。
爸爸:要不只交钱,到时候各种请假,不去人。我感觉作用不大。
妈妈:那是你,你不是听说了吗?现在的老师,关键的东西,上课都留一点的,小灶慢慢炖。
爸爸:这种老师总是很少的吧。
妈妈:别说几率,我们不就碰上了吗?
爸爸:你看这样行不行,作业,随便做做,应付过去,小孩子早点睡,不被打就好了?
妈妈:绝对不行。这是滋养态度,以后你想让她写作业就应付的话,你就这样做?
爸爸:我知道错了。
妈妈:其实,我感觉挺好的,小孩子早一点经历,比晚一点好。就像你说的,一直顺风顺水,一点点打击就受不了,甚至寻死觅活,也不是好事。
爸爸:只能阿Q一下了。
妈妈:其实,我感觉很亏欠的,你看别的孩子,画画,舞蹈,音乐,乐器,钢琴,足球……,都学了。我们一样都没有学,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偶尔一次表扬还是缩在最后面。
爸爸:培训机构就是你们这样惯养出来的,又把自己的比较荣辱观加在孩子身上,你这是补偿,其实是惩罚孩子。
妈妈: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会一点,好一点呢?
爸爸:平平凡凡不好吗?明星,我们只看到她体面大钱的一面,难道不是用体面大钱换去了他们的空间吗?干什么都要小心翼翼。
妈妈:不要走题,补课的孩子,人家成绩的确往上蹿。
爸爸:我给你透露一个秘密,知道为什么会流行一个词就发挥失常吗?就是这些补课的家伙,平时成绩考的那叫一个顶呱呱,傲气也不小了,为什么中考,高考就失常了呢?因为那是真实水平。平时为什么顶呱呱呢?因为出试卷的老师,也抹不开情面,题目只能从小灶里扣,还要考的勤,最后月考,最好期考,这样才能体现,你的钞能力呀!效果斐然,立竿见影。
妈妈:噗呲,被你逗乐了。
爸爸:不笑不足于为道。
妈妈:听你的。
爸爸:本来就这样,她如果以后真想学什么,再花钱,目的性极强,兴趣又在,时间又在,事半功倍。何必活给别人看呢?苦了自己,苦了孩子!
妈妈:听你的。
爸爸:家长群里这么多人为什么不举报呀!
妈妈:你都说了立竿见影,家长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
爸爸:哇,这心理学摸得门清。
妈妈:其实透露一个惊天大秘密,有些家长真的没有时间,扔过去,有人管作业,学校接送,VIP可以晚上送到家里,再或者,一个星期见娃一面。
爸爸:嗷。
妈妈:闭上嘴巴,你以为心理问题像流感一样呀,吸一口气就病了。
爸爸:受教。
妈妈:孩子,上一天的课,即使老师给一点情绪,他都没有办法找到父母倾述。机构的人挤兑一下,也没地方放发泄……。其实他们真的可怜……
爸爸:放心吧,这也是极端。你要相信大多数家庭都是正常的。
妈妈:对呀,和谐社会呀。
爸爸:告诉你,疯的都是当父母的,或者医生,或者搞心理的,再或者老师。其实都不容易。
妈妈:的确,我还记得我高中老师,他的很多话还在我脑中萦绕。
爸爸:看吧,好老师是很多的,良师是有的。我相信否极泰来,经历了才会知道。我家女儿还是挺幸运的,心理素质练上来了,你不是说,现在研究生毕业了都找不到工作吗?在孩子身上还卷什么?
妈妈: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肚里有点东西,格局才能打开,幸福指数才能高一点。
爸爸:关己则乱,你看我们俩,不是一锅粥吗?
妈妈:被你逗乐了?
爸爸:我们女儿挺优秀的,成绩中等,美丽大方,尊敬父母,仁慈,有爱心,一手好画,老实芭蕉……
妈妈: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是优秀。
爸爸:所以你要多多回家,让你妈妈快乐一下。
妈妈:唉,家,太远,下一次回家又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