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花楼的秘密 - 1
书名:大明祭 作者:郑治 本章字数:3866字 发布时间:2021-01-30

 

东四牌楼位于皇城之东,因其十字路口四面各建有一座四柱三楼式牌楼而得名,又称“东四”。

自明代废弃积水潭漕运后,南方水运进京的货物便只从京东的通州运河码头弃船装车,由陆路从朝阳门进城,运至城内各处。

起初,客商们大都要在朝阳门至东四的大路两旁用餐、购物或歇脚,由于东四地近皇城,又正当要道,久而久之,全国的商贾便都汇集于此,经销各地商品,什么“夷蛮敝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用物”,种类齐全,无所不有;且不说民间商人,就是那大内,也在此开办有皇店,专门经营各地奇珍杂货;至于酒肆、茶园、瓦舍、青楼,种种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所便也都在此兴盛发达起来,商贾巨富、达官显贵、举子士人也无不喜于此处流连忘返,及至崇祯朝时,东四一带已是京城一等一的热闹、繁华之区了。

 

百花楼就座落在东四十字路口东南角,乃是京城最为知名的烟花之地。

百花楼临街是一栋高大的三层“十字脊式”花楼,重檐垂花门头,飞檐翘角,十分华丽,每到夜幕降临,当两盏明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这里立刻也就变成了一片流光溢彩、莺歌燕舞的花花世界了。

与前面的高朋满座、车水马龙不同,百花楼后院则是一片占地极大的园林,园中假山池水、亭台水榭,错落其间,更有四时花卉、古木竹林,交相掩映……沿着一条曲折的小径绕过园林,再穿过一道隐蔽的极好的垂花门,一座三进院落便赫然映入眼帘,此间却原来还有一处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的好宅第。

 

差不多是酉时三刻了,厅堂里已点起灯火,两名公子模样的男子,一坐一立,正在神神秘秘地商量着什么……

 

“光这三个月来,咱们的利润就比往年少了三成!他 娘 的杨国栋也实在是太嚣张了!”

只见那名站立的男子恨恨说道,此人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头戴一顶玛瑙束发冠,身穿团花湖罗长衫,掐金丝走银线,腰间扎一根玉带,玉带上挂着玉佩、香囊、荷包等各样佩饰,端的是富贵逼人,一望便知是一位京城大家公子。

 

男子将手中折扇猛地扇了几下,在房中一边走一边说:

“杨国栋那厮仗着有阎鸣泰给他撑腰,拿着鸡毛当令箭,都欺负到咱兄弟头上来了,哼!现在阎鸣泰这老东西已经下台,也该是咱哥儿们收拾他杨国栋的时候了!”

 

“哈哈……,大公子说的是!还是你家老爷子厉害,朝堂上三言两语,便拿下了那阎老儿,要收拾他杨国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嘛,哈哈……”

说话的男子正坐在主位座中,此人年方四十上下,也是一身华服,只是脸色略黑,吊着一双三角眼,比之先前那位公子,看上去却又多了几分阴狠和江湖之气。

此人不是别个,却正是这家名震京城的青楼——百花楼的老板——沈敏沈大官人,而那位富家公子,则是当朝礼部尚书温体仁的大公子——温言。

 

沈敏,浙江杭州仁和人(今杭州下城区、拱墅区),乃是毛文龙的表弟,其父沈光祚(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后官至山东布政使);

温言,浙江乌程人(今湖州),父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现任礼部尚书)。

沈敏与温言既是同乡,又同为官宦之后,两人打小便已相熟,如今更是生意场上的合伙人,二人联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游刃于官商两界、黑白两道,正不知是挣下了多少家业、坐拥了几座金山……

 

但凡要在大明朝做大生意,无不与国运、国策息息相关,没有那“天时、地利、人和”,又怎么能做得成大买卖呢!

比如,大明国初,为应对蒙古威胁,朝廷自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北方边境设立九边重镇,为解决戍边将士的军需粮饷,朝廷便首先在太原、大同两镇实行“开中法”,以吸引和鼓励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塞,商人们则可以用粮换取盐引(作者注:一种取盐的凭证,给了商人贩盐的权利),再用这些盐引于朝廷盐场换取食盐,贩卖获利,山西商人因其地近九边,占有地利,捷足先登,始有“第一桶金”,再经几代经营,遂率先崛起为大明第一商帮——晋商;及至大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朝廷又改“开中法”为“折色法”,商人们再不必先将物资、粮食运送至边关后才能换取盐引,而是直接可以用银子换盐引,如此一来,安徽商人因地近两淮盐场,又有运河漕运之利,便迅速崛起为可与晋商匹敌的又一大商帮——徽商。

 

正如晋商、徽商的崛起,沈敏、温言的商业秘密便也全在这“天时、地利、人和”之中……

 

大明立国之初,为防倭患,自洪武年间起,便开始实行“海禁”,除朝贡贸易外,片帆不得下海;及至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始得开海,但朝廷也只是允许在福建漳州“月港”一地开设“洋市”,与“东西二洋”开展海外贸易。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毛文龙袭取镇江(注: 鸭绿江西,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后退居皮岛,朝廷遂于次年设立东江镇,毛文龙因功升任东江总兵,然皮岛远在朝鲜,与内陆有大海相隔,朝廷为解东江军民物资粮饷之急,便准毛文龙之请,于皮岛开设马市,以吸引内地客商前往贸易。

皮岛本属朝鲜,又地近登莱、后金以及日本,故而,皮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便成为连接四方贸易的绝佳之地。马市一开,内地的粮米、生丝、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便可先由京杭大运河直达京、津、山东,再从天津、登州出海,便可直达皮岛;而朝鲜、后金的人参、鹿茸、貂皮、东珠,由日本而来的东、西二洋之物,又可从皮岛直达内地,更有盐、铁、火药等种种违禁物品,无一不是巨利之物。

当是时,苏杭富庶,然东南沿海海盗横行、郑芝龙称霸海上,掌控着内地与海外的贸易,然自有了皮岛马市,便又打通了一条由内地通往东北亚的海外贸易之路,一时间,无论是合法经营、还是走私偷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皮岛,在事实上,已成为大明朝继月港之后,第二个对外开放的“洋市”,短短数年,东江遂成一方“雄镇”。

天启、崇祯年间,在大明朝对外贸易的清单中,除茶叶、瓷器、丝绸等广为人知的传统品种外, 生丝是一项看似不起眼,然而却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大宗货物。在所有输往外洋的货物中,丝与丝绸制品最受当时欧洲、特别是日本的欢迎,且利润极高,如,每年销往日本的货物,生丝便能占到一半,如再加上丝绸制品,则可达7成以上,而大明的生丝,一半以上产于浙江乌程(今湖州),是为“湖丝”,仅湖州一地的生丝产量,便可满足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一半的用量,生丝除供应三大织造局之外,更是远销海外,而其中品质最好、产量最大的便是乌程辑里村的“七里丝”,而温家正是这辑里村里名震乡里的头号家族!

 

“乌程”——“东江”、“生丝”,当然,还有他们独有的“权力与资本”,这便是沈敏、温言在短短几年内便能缔造出一个商业帝国的全部秘密!

 

沈敏、温言二人早年便承父荫,袭了个中书舍人的虚衔,却也并不出仕,沈敏因是毛文龙表弟,又因毛文龙早年乃是托了沈敏之父——沈光祚的关系,才得以在辽东立足,二人关系自是非比寻常,待到毛文龙开镇东江、设立马市,毛文龙便将这一大摊的生意全交到了表弟和老丈人手中,自是,在皮岛有沈世魁沈太爷,在京城有表弟沈敏,东江与内地、后金、朝鲜、乃至海外的来往生意便都在这“二沈”手中!

坐镇京城的沈敏,凭借此等关系,生意做的,立时便是风生水起、好不风光,且不说这粮米、人参、鹿茸、貂皮、东珠、生丝、丝绸等物,哪一样不是日进斗金的营生,沈大官人更是在这天子脚下,开办起这花团锦簇一般的“百花楼”,与各路达官显贵、巨富豪强交相往来,这其中,沈敏与温大公子的关系又非比他人,一个掌控着东江商路,一个掌握着江南财源,二人又得朝中相助,自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人可比!

 

当然,对于这样的贵人来说,懂得怎样挣钱从来就不是什么难事,懂得怎样花钱才是一门大学问……你看那水泊梁山上、头把交椅、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管你哪路英雄好汉,但闻宋江大名,无不是“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何也?“银子”而已,所谓“及时雨”,实乃“及时银子”罢了。

这个道理,沈敏自然是了然于胸,“银子是什么?银子就是王八蛋!放在那里是死疙瘩一块,那能花出去的才是真金白银!”沈大官人每次和别人说起这话的时候, 嘴角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向上扬,同时,从鼻子里“哼”的一声,发出一股冷气……

沈大官人出手自然是极阔气的,不消说撒到朝中大臣们身上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就是对那般有些名头的名士、佳人,大官人也常常是一掷千金、极尽拉拢;当然,沈大官人也从来是不缺美女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美女簇拥、众星捧月一般的存在,京城里但提起此人,无不云是引人惊呼、令人艳羡、风 流、多金的“高富帅”!

然而,在这光鲜的背后,这位沈大官人还有着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除了那明面上的生意,沈敏更是京城“打行”里的“扛把子”,手下豢养着几百号的“青手”,俱是些闲人恶少、无业地痞、四方流人,仗着沈敏的权势、财力,平日里在京城欺行霸市、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倒实实在在是令江湖闻之色变的狠角色,更可怕的是,这位沈大官人还结交、豢养着一大批文人墨客,资助着多家书坊、戏班,什么刊刻邸抄、揭帖、话本、编排曲目之类,不一而足,牢牢左右着世人的社论人心、喜怒哀乐……

(注: 打行—— 明朝黑 社会; 青手—— 打手)

 

大把的银子撒出去,自然是为了更大的收益,沈敏、温言也是如此,在他们金钱帝国的背后,到底还有着什么更大的目标呢?

 

多少年后,有一位西方伟人在总结资本的本质时,曾感慨地说道:“.….. 如果有10%的利润,它(资本)就保证会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如果动 乱和战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鼓动动 乱和战争……”

很多时候,人们只注意到了,一国的政 治是如何影响着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商帮的命运,而很少注意到,为了利益,这些个人、家族、利益集团也在悄悄地、深刻地改变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