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落在李薄的山寨中盘恒了数日,先是装作惊叹莫名的检阅了李薄麾下的人马。
赞其兵马之雄壮当为绿林第一,然后出谋划策建议李薄将马军和步兵混编协同作战。
又留下一卷兵书赠与李薄,更说若是李薄率军南下攻打东平郡的话他愿意帮其筹措粮草,待离开之日便会去联络其他豪杰,只要李薄大军出征必会有大批粮草运来。
这下算是解了李薄的燃眉之急,他感激涕零千恩万谢。
被沈落忽悠了好几天,此时的李薄已经觉得自己是黄河两岸绿林道第一人了。
他甚至觉得,只要粮草齐备,这天下间没人能挡得住自己兵锋所指。
再加上沈落隐晦的挑拨,曾经在岱山下被燕宁寨人马杀的狼狈而逃这个仇李薄更是觉得不报不行。
将曾经折辱自己的对手踩在脚下,这种心情一旦被撩拨起来便很难平复。
检阅完了李薄的军队,沈落又给他制定了详细的策略。
以十五万大军压境,其中十万兵锋直指郓城,那燕宁寨的大当家沈宁必然会率军相抗,再分兵五万偷袭大野泽,抢了沈宁根基之地,这样燕宁寨腹背受敌焉有不败之理?
待平定东平郡之后休整一段日子,再引兵攻鲁郡,引杨继聚率军来救,然后半路埋伏袭杀,即便杨继聚乃是当世名将也只能饮恨折戟。
这一番谋划更是李薄钦佩不已,对于沈落的本事敬佩的五体投地。
沈落见李薄赞成自己的谋略也很欣慰,他对李薄说当初刘玄机本来是有机会成大事建兴业的。
他曾经给刘玄机提出上中下三策,若是按照上策进兵如今早已经安邦定国改朝换代了。
即便是按照中策行事,也能徐徐图之稳扎稳打最终也能变家为国。
可那刘玄机偏偏不听,非得按照下策进兵最终导致惨败身死,不得不说可惜至极。
李薄道:“阳山公莫要心酸,只要有阳山公领袖绿林道豪杰,顷刻间便能聚集百万大军,到时候阳山公手指所向之处,大军必然将任何敌人都碾成齑粉。”
沈落欣慰道:“若是人人都有济世郎这般见识,这天下何愁不能平定?”
“他感慨道周失其鹿天下人人都想逐鹿中原,到最后成王败寇。只要绿林道上的各路义军同心协力对抗其他势力,没有人能抢走这大周之天下。”
他更是比前几日直接露骨的说道:“若是济世郎能助我成就帝业,待新朝建立之日,济世郎定为首功,封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李薄得了沈落的承诺,更是对其敬服。
就这样,在李薄的山寨中停留十余日之后便告辞,李薄再三挽留,沈落只说还要去联络其他豪杰为济世郎筹措粮草,不能耽搁。
朝廷大军在辽东,这样的良机必须把握,他提醒李薄尽快出兵,至于粮草完全不必担忧。
他透露说刘玄机造反之前在黎阳仓督粮,自己当时就在黎阳,知道刘玄机曾经自黎阳仓中运出大批的粮草藏于其他地方,以备他日所需。
这些粮草如今只有沈落知道藏在何处,其数量之巨养活三十万大军也不成问题。
李薄闻言大为惊讶,倒是心中踏实了许多。
他对沈落说阳山公放心,只要粮草一到立刻就发兵东平郡。
沈落不悦道:“你这是怀疑我不能及时将粮草送到?”
李薄见沈落动怒连忙解释道:“怎么会呢,只是如今山寨中粮草勉强也就够半个月的用度,实在不够支撑大军出征。”
沈落脸色难看的说道:“你若是信我,我离开之后你便即刻出兵,十日之内我必然派遣人马将粮食送到你军中。”
“你若是不信我,何必还要虚情假意的说这些话?就当我从没有来过,济世郎走你的阳关大道,就此告辞。”
李薄早已经被沈落洗了脑子,哪里敢得罪未来的皇帝?
他答应立刻出兵,沈落这才恢复了笑容:“济世郎放心,我是要谋大事的,怎么可能说话不算话失信于人?若真是如此,将来谁还会跟随我?”
李薄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却忍不住再三叮咛沈落请他早日送粮食过来。
沈落点头允诺,随即抱拳告辞。
李薄一直送出去三十里才回来,心中开始憧憬他日封王的美妙。
他手下一寨主疑惑道:“沈落真的会送粮食来吗?若是他诓骗咱们出去跟燕宁寨的人马开战怎么办?”
李薄想了想斥道:“阳山公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说谎?再说,他将咱们诓骗去东平郡他能得到什么好处?他这是在招揽人才,不然又怎么会亲自来咱们山寨?”
那寨主想了想也是,沈落完全没必要说谎,这样得罪了济世郎,也得罪了东平郡燕宁寨,没理由这样做。
沈落一行离开了李薄的山寨之后,他骑在马优哉游哉好不得意。
他身边书童不解问道:“主公,何必如此推崇那李薄?”
“还要浪费粮食给他,可惜可惜,我看也不过就是个草寇罢了,难成大器。”
沈落心情极好所以耐心道:“你这小童懂得什么?”
“我驱使李薄去打东平郡燕宁寨,不过是想将这黄河两岸的局势搅乱。”
“李薄攻燕宁寨,刘义臣那老狐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无论是李薄败了还是燕宁寨败了,刘义臣必然趁机进攻。”
“齐郡杨继聚也不会错过这良机,他和刘义臣皆是沽名钓誉之徒,如此扬名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就是那最香甜的诱饵。”
“东平郡一乱,将刘义臣和杨继聚都牵扯其中无暇再顾忌别的地方,这才是我想要的。”
他哈哈笑道:“让他们斗去吧,我却正好趁着官军无暇分身起兵!”
“至于许诺给李薄的粮草,只怕东平郡战事一起,他就是想抽身也不能了,一个必死之人,我又怎么会浪费粮食给他?”
小书童崇拜道:“主公当真雄才大略!将那些草寇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些家伙却还在沾沾自喜。主公……咱们还要去什么地方?”
沈落伸手往前一指道:“去东郡,拜访云清寨虞朝宗。”
杨继聚离开之后,沈宁也无心停留便率军返回东平郡郓城。
大军归来后,郓城县令裴世生出城十里迎接。
沈宁问了问屯田之事安排的如何,裴世生详尽解说一番后沈宁交待了几句便回到了府里。
沈宁将吴省之那大宅子赏给了裴世生,以奖赏他当日的功绩。
裴世生是个心思剔透之人,命人将自己在柳华巷的一座清幽宅子腾出来献给沈宁居住。
这宅子占地并不大,但被一圈垂柳围着倒是清幽安静。
柳华巷,正是因为这巷子两侧各有一排也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垂柳才得名,沈宁很喜欢这里的安静所以也就没有拒绝。
回到郓城之后沈宁第一个要找的自然是秦若薇,与儿女情长无关,他需要了解自己离开这段日子以来东平郡的情况。
洪水,烈火,青木,厚土四个营还在外面,他不敢掉以轻心。
东平郡才拿下来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各营镇守诸县,容不得出一点差池。
“最近没出什么事吧?”
沈宁一进门便问秦若薇道。
“能有什么事?”
沈宁哑然,随即笑道:“我这人如今就好像一个暴富的土财,离家半日也会惦记着家里那几亩薄田炕席下藏着的那几两散碎银子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秦若薇微笑道:“发往各县的粮食都已经运过去了,听说了咱们东平郡能分得良田还有种子领,从东郡和济北郡涌进来大批的难民。”
“短短两个月就有不下十万流民涌入东平,这段日子各营兵马都在忙着维持,荒田已经开出来不少。”
“虽然已经过了小麦播种的集结赶不上夏粮入库,但可以种一些收获时间短的东西,只需再有三个月就有粗粮收获,到时候百姓们也就更踏实了。”
沈宁嗯了一声问道:“没有人趁机作乱?”
秦若薇点头道:“自然是有的,前阵子从东郡涌进巨野县的几千流民闹事,估计着是有人怂恿的,和巨野县当地的百姓冲突起来,死了几百人。”
“镇守巨野县的是骆毅的青木营,他带着青木营的兵马一口气将东郡闹事流民三千余人尽斩,这才平息下来。”
“不光是巨野,雷泽县也有从东郡来的流民闹事,南宫烈火也杀了一些人。”
沈宁立刻皱眉:“只有巨野和雷泽两县有人闹事?”
秦若薇点头道:“嗯,厚土营和洪水营倒是没有消息传过来。”
沈宁又问:“闹事的都是从东郡来的流民?”
秦若薇嗯了一声,忽然眉头皱起来看着沈宁问道:“你是在想……天!我怎么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沈宁叹气道:“你平日里管的事情太多了,忽略了也在所难免。”
“毕竟流民闹事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看来咱们的邻居似乎并不老实啊。”
“这样吧,明日我便先去雷泽,再去巨野。”
秦若薇微怒道:“云清寨的人到底要做什么?”
沈宁叹道:“还能想什么,暂时不过是试探,若是咱们处理不好激起民变,他们自然好渔翁得利。”
“这主意够阴狠歹毒,想来必是出自云清寨那军师徐一舟之手了。”
“他先派人怂恿流民闹事,激起和流民和东平郡百姓之间的矛盾,若是咱们控制不好的话,涌进东平郡的大量难民和当地百姓冲突,只怕很快就会演变成大祸!”
“我跟你一块去!”
秦若薇站起来道:“东郡进入东平郡的难民中,必然有大批云清寨的探子!”
沈宁点了点头道:“也好,你准备一下咱们明日就走。”
他微微皱眉,心说这徐一舟果然好手段,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试探出我燕宁寨的实力。
即便燕宁寨控制住了局面,云清寨也毫无损失,若是控制不住局面,他还能趁机东进抢夺地盘。
借着庞大的流民队伍的冲击,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拿下雷泽和巨野两县!
而且,一旦流民和当地百姓之间的冲突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只怕燕宁寨的人马不用别人来攻就得自己撤出来!
徐一舟,果然名不虚传!
沈宁思虑了一会儿长叹一声道:“骆毅杀人太狠了些,恰中了徐一舟的算计。”
秦若薇嗯了一声道:“不能耽搁了,不然咱们连夜上路。”
沈宁想了想道:“也好,你先去收拾一下,尽量多带上些密探,混在流民中的探子若是不清理干净,哪怕震慑住,流民作乱还是平息不了。”
“我再去见裴世生,让他多在意郓城最近来的流民,不能大意了。”
沈宁从柳华巷的宅子出来,带着亲兵刚要往郡守衙门走,忽然辽杀狼派来的几个亲兵骑马赶到,亲兵们下马行礼道:“将军,铁都尉请您去郡守府,有客到。”
沈宁见那士兵神色颇为急切,一边上马一边问道:“何人到来?”
那亲兵喘了口气道:“东郡云清寨……军师徐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