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欣然应允,让田冰准备晚餐,自己也在户外院中布好了茶席,静候几人的到来。
迎着漫天的晚霞,弹哥儿等人到了半山居,刚一下车,便被白虎塌腰处的景观给震惊了:
但见夕阳嫣红,光线发散而出,穿过那一处凹陷,在密林掩映之下,如万道佛光,普照山川大地……
来人齐齐站定脚步,面西双手合十胸前,眼眉微垂,低呼佛号,而后才转身与前来迎接的中信寒暄。
“先生这儿真乃宝地也,今日有幸得见,打扰了,阿弥陀佛。”
中信目睹了刚才的一幕,也依样双手合十见礼,言道:“欢迎二位大师莅临我这山野陋居,见笑了。”
一旁的弹哥儿却是哈哈一笑,赶忙走过来,介绍道:“老顾,这位是我发小,法号如,这位是他师弟,法号来。”
中信当即改为拱手施礼,以江湖友朋之仪待之,并朗声说道。
“此非庙堂近红尘,我待如来为高朋,得聚山林需尽欢,不坏修行在自身。如兄,来兄,我这样称呼二位,如何?”
如师父脸色略有异色闪过,随即便释然了,整个人立刻就放松了下来,饱满白皙的圆脸更加光润与喜善了。
“佛曰:放下我执,方得自在。顾兄果然不一般,这样自是最好不过,大家都不用在意所谓的身份,难得偷了半日的闲暇,在这远离世俗的地方,享受一番自在,善哉,善哉。”
“哈哈,如兄更非常人也,从善而不墨守,曲径亦能通幽啊,大善,大善。”
中信言毕即笑着引路,行至院中分别坐下,中信忙着泡茶,弹哥儿就主动承担了知客的角色,向两人介绍起半山居来。
趁着喝茶的工夫,来师父突然发问:“顾兄,你刚才说,不坏修行在自身,你觉得什么才是修行?”
中信反问:“来兄,我想先请教一下,你以为的修行是什么样的呢?”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以无常破众生之常执,以无我破众生之我执,以出离生死之苦,终得涅槃。”
来师父的侃侃而谈,赢得几人的赞同,中信也是微微点头,看着来师父辩法意味的眼神,中信一时来了兴趣,他分好了茶,缓声说道。
“来师父,我不懂佛经奥义,不过,关于这一句,我以我俗人的理解来解读一二吧,所学浅薄,所虑不周,如有冒犯,还请不要介怀。”
如师父插言道:“顾兄,你请说吧,大家只是喝茶闲聊而已,不论对错。”
“我以为,这佛学三法印未必不是一种人生逍遥的终极状态,一切行不受制于常规习俗,一切法都不能约束于自我,天地间一切归于宁静,无纷争碍眼,无吵闹扰耳。若能洁身自好,不庸人自扰,不杞人忧天,不招惹是非,不恶语闲言,保持一颗平常心,逍遥心,赤子心,便是修行了。只不过稍嫌有些小我了,让你们见笑了。”
说完,中信再次拱手,脸上并无愧色,来师父似乎有些纠结,他在沉思,而如师父却是笑着说道。
“顾兄过谦了,你这可是大智慧呀,如果这是小我,那么,我们终日参禅念经不也是小我了?若世人都修小我,世间的贪嗔痴念没了,也便成就了大我。”
“恕我妄言,何谓修行,观人为修,经历为行,倘若整日枯坐,礼佛诵经,不谙世事,假大空无,何以渡人渡己?两位还能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实属难能可贵了!”
中信悄然送上的夸赞,如师父会心一笑,茶席继续,闲谈之间少了禅机与开悟,更加朴素与贴地起来……
通过交流,中信知道了,如师父算是草根逆袭、白手起家的典范,他曾拜在一名隐世高僧门下,后来又去了佛学院精修了几年,回来后,结识了一帮当地的政要与富豪,通过化缘的方式,获批了土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庙,自立了山门……
“老顾,快看你家猫在干嘛呢?”
弹哥儿的一声惊呼,将几人从恬淡中拉了出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就见那只黑猫正用警惕地眼神扫视着周围,嘴里发出呜呜的护食声。
中信轻描淡写地笑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家黑妞在捕猎呢,她也在准备晚餐了。”
“喂,好像是一只鸟,你看到那尾巴了吗?还是彩色的。”
“太正常了,她几乎每天都抓鸟,前段时间还拖来一只野兔,个头跟她差不多大,那才叫威猛呢。”中信淡然地炫耀着。
“它在杀生,你还不去阻止它。”
弹哥儿显然有些同情心泛滥了,也许性格使然,也许只是因为当着两位师父的面吧。
中信却是含笑看着如师父,问道:“如兄,你如何看待?”
“不起杀心,不惹杀业,不沾因果,众生平等。”
说完,如师父端起眼前的茶杯,转动着,欣赏着……
中信手指黑猫,说道:
“好,众生平等。我家黑妞本是被弃之山野的小弱,差点儿饿死了,与我有缘相遇,她才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我等把她养大后,便不再喂她,山中食物众多,她足以自食其力了,渐渐地,她的狩猎水平就练出来了。”
弹哥儿没了脾气,无奈地说道:“你这家伙,搞不懂你是怎么想的。”
如师父却接口问道:“兄弟,什么是众生平等,什么是因果,什么是轮回,你真的懂吗?”
弹哥儿不再看那个似乎有些血腥的画面,转头看着如师父,问道:“这人真的有因果有轮回吗?”
“前世因,今生受,后世果,今生作,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业力造就了六道轮回,天、人、修罗,畜、鬼、地狱,不能果业缠身,所以,为了来世的福报,今生一定要行善积德。顾兄,你怎么看呢?”
如师父言毕,又将问题推给了中信。
“我相信因果论,能够行善积德总是好的,但我不相信行善是为了来世的说法。如果只是为了来世的福报而行善,那么,这个善就有些功利了,也算是起了贪欲吧?”
中信的反问,如师父一时有些难以接下,承认与推翻似乎都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