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已经过去近十年了,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全国上下都受到了改革浪潮的冲击……。”任课老师杨廷正在上课,给同学们介绍国家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似乎是意识到同学们的积极性不太高,都有同学快睡着了,他开始提问:“不仅仅是大城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复苏,新事物的冲击也已经渐渐渗透到了偏僻落后的农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身边发生的哪些变化,谁来说一说?”
随着杨廷的提问,好多同学顿时一个个打着激灵,生怕叫到自己回答问题,然后装作认真听课的样子,但是就是不举手主动回答问题。不过还是有个别老师眼里的好孩子举起了手。
“那好!就让宋茜同学来回答一下吧!”杨廷注意到了坐在前面高高举手的一个小女孩。
宋茜很开心老师叫她来回答问题,站起身,脸上洋溢着高兴说道:“同学们还记得吧!在我们入学之前,我们都是在自己的村子里面读书的,每个班就几个学生。那些学长学姐们上课的教室都是土木房屋,课桌都有些破烂了。而在我们入学的时候,国家建了新的混凝土学校,把几个村子的孩子都聚在一起上课,课桌也是新的……”
最后,宋茜对着老师说道:“老师,我回答完了!这是我们学校的变化。”
然后,杨廷示意其坐下,又把目光看向了其他同学,问道:“还有没有人继续回答?”
在他刚刚询问完,就有一个小男孩立马举起手来。
杨廷看了看,说:“那就让胡治同学说说吧!”
胡治站起身开口:“我们以前吃的都是玉米饭,现在也吃得上大米了。还有还有,现在放学回家,我都可以看电视了,那可比小人书好看多了!没想到有这样有趣的东西。而且我爷爷爱上了收音机,特别喜欢听里面的戏曲……”
大多数同学听得很疑惑,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比较清楚,他们的父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改革促进了发展,但是也只有最早出去打拼的人先接触到那些新奇事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并把新奇事物引进了自己的家乡。
当然,陈小北对于这些年的变化也是深有体会。他的思绪也被提问带向了回忆,其中有两点,可谓是与他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点是村子里面多了唯一的一辆面包车。还记得从前的时候,在县城与每个乡镇之间只有固定的班车在往返运送需要赶集或者办事的人。
通常为了避免错过而导致多等个把时辰,人们往往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去班车的必经之路等待着。而现在村子里面的先富之人拥有了一辆面包车,而且是特意为了运客而买的。
虽然这对于村民集中出行的街天的时候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很忙不过来,不过好在聊胜于无,也是方便多了。
第二点则是切切实实驻扎在了陈小北的家里,那就是麻将茶室。自从陈小北的父亲陈山受伤残疾之后,家里劳动能力严重缺失,收入微波,马上小儿子陈小东也要入学了,到时候可谓是入不敷出。
然而,一个从外面回来的亲戚知道他们家的情况,联想到村子里面没有娱乐的玩意,然后就建议陈山开个包括小卖部在内的茶室。除了卖点东西补贴家用,还为村子里面提供了娱乐场所。
当然,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买回来了需要的东西,没多久还办下了合法经营的证件。当然,希望是美好的,这一切仿佛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然人心难测,人性多变,没人知道的是,之后的遭遇会令这个家庭彻底万劫不复。
想着想着,陈小北就走了神,呆呆地望着窗外,直到听到了老师杨廷的呼叫声。
“陈小北,你在干嘛呢?不要以为学习好就可以不用听课了,听课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不知道何时,刚刚老师提问的问题已经结束了,进入了新的课程内容。
陈小北回过神来,心里略微有点不知所措,站起来说道:“对不起!老师!我不小心走神了。”
待得到陈小北及时的认错,杨廷也就不好再过多批评他了,只能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下不为例,坐下吧!好!同学们把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书本上的内容……”
时间过得很快,这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伴随着老师敲响的铜钟,假期来了!
陈小北小时候是自己小姑陈虹带大的,而陈虹今年就要嫁给自己的未婚夫何辉。在陈小北上学之前的几年里,陈虹继续承担着家务,弟弟陈小东则是让陈小北抱着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则是带着他走走跳跳,也不用负担家里的活计。
在陈小北读书的时候,则是让陈虹照顾陈小东。现在陈虹要嫁人了,家里轻松一点的活计也得让陈小北去尝试承担了。
“小北啊!小姑今天就要出嫁了,以后弟弟就交给你照顾了,家里的活计也力所能及地帮忙干些!等你长大一点,记得来看小姑!”临走之际,陈虹抚摸着陈小北的头嘱咐道。
陈小北眼含热泪地点了点头,然后目送着小姑他们上车。路途遥远,有车的人家也很少,所以就请了两辆车,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运东西的大车。
男方家就来了何辉和自己的父亲、弟弟,而陈虹本家陪着过去的则是陈虹的母亲许萍、大嫂柳薇和二哥陈磊。家里面得留人守家,避免被小偷光顾。
爷爷陈朝陆被留下来了,更何况陈山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陈小北、陈小东兄弟俩也毫无疑问地被留下来了。
在陈小北的记忆中,自己就是小姑陈虹带大的,与小姑的关系也更亲近。或许是因为陈虹的缘故吧!小姑父何辉与他们兄弟俩也处得很好。
在后面的几年里,但凡是假期放假,小姑父何辉都会来接陈小北、陈小东兄弟俩去他家串亲戚,只是偶尔被陈山还、柳薇夫妻俩以学习和作业的理由给拒绝了。
在陈小北记忆最深处的是,每次小姑父何辉都会带着他们兄弟俩徒步往返,早上早早地吃早饭出发,有时候到了已是月明星稀。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兄弟俩会晕车,何辉就带着他们徒步;也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去见一见从小宠爱自己的小姑。
这段记忆充斥了陈小北的孩提时代,甜蜜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