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的邹锦程瞧着三哥邹锦天沉浸在幻想未来名震大孟国的模样,先是翻了个白眼。
心里想着,刚还夸你英明神武,这话我可收回了。
《乐经》在他眼中可是修仙攻击功法,让自己去给死人哭丧,简直就是大将军卸甲当农民——大材小用。
邹锦程暗自嘀咕,你还是去找五哥和六哥干那事儿吧。
邹锦天提到的和尚与阴阳法师,邹锦程了解得很清楚。和尚,对应的职位是僧会司僧会,掌管一县的僧人,
品级为未入流,好在包吃包住,逢年过节还有诸如油、盐、酱、醋、米之类的福利。阴阳法师,也就是阴阳学训术,
负责掌管星相(天文),同样是未入流,包吃包住,过节也有福利发放。
可邹锦程对县城里的道士、和尚、法师这些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道士只会念经文给死者超度,和尚也一样,只会干这个。
而法师掌管天文地理,这对一心想修仙、追求长生不老的邹锦程来说,这些阴阳法师不过是普通凡人,实在引不起他的兴致。
此时,董老夫人心情很是不爽,目光严厉地看向邹锦天说道:“我让孙子邹锦程学习《乐经》,是想让他从中获得快乐,
你居然想让他去哭丧?我警告你啊!别把小五和老六给带坏了,还一个当和尚,一个当阴阳师,你到底怎么想的?”
邹锦天迎着奶奶犀利的眼神,赶忙解释:“我只是给弟弟开个玩笑,您看他一脸郁闷,我就想逗逗他,让他开心开心。”
一抬头,瞧见奶奶眼神中透着寒光,他赶紧转移话题:“奶奶,您继续,您继续啊,我们都洗耳恭听您翻译《乐经》。”
邹锦天说着,赶忙回到父亲的位置上坐下,摆出一本正经的模样,双眼严肃地看着奶奶。
但他心里其实还在惋惜,觉得这个弟弟干哭丧这事儿挺合适的。
不过他也清楚,现在得先收敛想法,等弟弟长大了,必须好好和他商量商量。
他又琢磨着,现在团队里四人太少,还缺两个吹笙的,小七和小八必须拉进来入伙。邹锦天沉浸在这些幻想中,想入非非。
邹锦航和邹锦枫看着三弟这副样子,就知道他又在装模作样,便不再理会他。
邹锦程也不再管三哥,满怀期待地看着奶奶。刚刚他好不容易抓到了一点音波功的头绪,却被三哥打乱,只能重新推导。他愈发觉得三哥就是自己的克星。
董老夫人将手中的《乐经》翻到第十二页,从头开始念道:“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
邹锦程的脑海中再次自动翻译出内容,明白意思后,他开始自得其乐。其大概意思为:
乐体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展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
因为有和谐,所以万物得以化育生长;
因为有秩序,所以所有事物都能有所区分。
乐依据天的规律而创作,礼依照地的法则来制定。
制定礼若不合尺度就会引发混乱,创作乐若不合规范就会背离正道。
只有明白天地万物的道理,才能兴起礼和乐。
和谐而不杂乱,是乐的内在情感;
使人感到欣喜喜爱,是乐的功能作用。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核心;
让人庄重恭敬顺从,是礼的规制要求。
至于通过金石乐器来施展礼乐,凭借声音来传播礼乐,
在宗庙社稷中施行礼乐,用以侍奉山川鬼神,这些在礼乐方面的应用,是统治者与民众共同参与的。
董老夫人看着宝贝孙子怡然自得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开始耐心翻译:“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礼,表现天地间的秩序……”
邹锦程悠然自得,在心中不住地呐喊:金手指,音波功……这一次,邹锦程暗自下定决心,谁要是敢打扰自己,谁生孩子就没屁眼。
董老夫人将《乐经》翻到第十三页,接着说道:“乐礼篇。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
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孰亨而祀,非达礼也。
五帝殊时,不相袭礼。
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为大圣乎!”
邹锦程的脑海再次自动翻译,理解意思后,邹锦程怡情悦性。
大概意思是:君王在功业成就时创作乐,在国家治理稳定后制定礼。
那些功绩卓著的君王,他们所创作的乐是完备的;
那些治理有方的君王,他们所制定的礼是周全的。
手持干、戚的舞蹈,并非是完备的乐;
烹煮食物进行祭祀,也并非是全面的礼。
五帝所处时代不同,不会沿袭前代的礼。
乐如果过度就会产生忧患,礼若粗糙就会出现偏差。
而能够重视乐且不产生忧患,礼完备且无偏差的,大概就是伟大的圣人吧!
董老夫人看着宝贝孙子怡情悦性的模样,耐心地翻译:“
君王们功业成就了才作乐,天下平定了才制礼……”
邹锦程自我陶醉,心中不断呼喊:音波功……。那种即将抓住关键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董老夫人把《乐经》翻到第十四页,继续念道:“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
秋敛冬藏,义也。
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
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邹锦程的脑海迅速完成翻译,明白意思后,他大喜过望。
大概翻译为:天在上地在下,万物分散且各不相同,于是礼的制度得以施行。
万物流动不停,相互融合而化生,于是乐得以兴起。
春天万物生长,夏天蓬勃发展,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仁;
秋天收敛,冬天收藏,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义。
仁与乐的道理相近,义与礼的道理相近。
乐的精神在于敦厚亲和,遵循神灵而顺应天道;
礼的本质在于辨别适宜,敬奉鬼神而顺应地道。
所以圣人创作乐来呼应天,制定礼来配合地,礼和乐彰明完备,天地的运行法则就得以彰显了。
董老夫人看着宝贝孙子左顾右盼的样子,心中疑惑,难道是不喜欢了吗?但很快,邹锦程又洋溢出笑容,她便带着疑惑开始耐心翻译:“天地之间,
事物各不相同,因此用礼的制度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区别,事物发展永不停息,互相融合互相转化,因此需要兴起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统一……”
邹锦程喜出望外,心中呐喊:音波功……刚才之所以左顾右盼,是因为他生怕又有谁来打扰自己。
董老夫人把《乐经》翻到第十五页,看着孙子喜出望外的模样,自己也开心地继续道:“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物以类聚,物以群分,
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
邹锦程的脑海再一次自动翻译,理解意思后,邹锦程喜跃抃舞。
大概意思是:天尊贵地卑微,由此确定了君臣的关系;
高低已经分明,贵贱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动静有一定的规律,大小事物也就有了区别;
万物按照类别聚集,按照群体区分,它们的性质和命运也就各不相同了;
在天上形成各种天象,在地上形成各种形体,如此看来,礼就是用来体现天地间这些差别的。
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互摩擦,天地相互激荡,用雷霆来鼓动,用风雨来振奋,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动,
用日月来温暖,于是万物化生兴起,如此看来,乐就是用来体现天地间这些调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