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潜心修行,孙玄清终于重见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他来到京师白云观,于坐钵堂修行。当时,京师大旱,孙玄清设坛求雨,竟卓有成效,因此被赐封“护国天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孙玄清本为龙门派第四代传人,后来他另立门户,开创法派名为“金山派”,又因他长期在崂山修真,该派亦被称作“崂山派”。隆庆三年(1569 年)六月,孙玄清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
上古仙人的踪迹在此处似乎随处可寻。张路平见此情形,在即将离开之际,突然大喊一声:“祖玄?”
那护工满心疑惑,下意识回头张望,心中纳闷:是谁在叫自己的名字?就在这转瞬之间,张路平的声音在他脑海中悠悠响起: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张路平所诵读的,正是孙玄清注解的《玉皇心印经》。
待孙玄清回过神来,环顾四周,却已不见喊话之人。他赶忙追去,等赶到电梯口时,那人已然乘电梯下楼。孙玄清心中明白,日后定有重逢之日,当下这份护工的工作,便也无需再做,他决定返回崂山,回归金山派。
此时,张路平正乘坐电梯前往一楼,电梯里,一位值班的漂亮小护士站在他面前。
元严,女,忻州秀容人,乃元代道士,是元好问的次女。元好问曾作《贞燕二首》赠予元严,她还著有《浯溪集》流传于世。
“……”
秉持着不放过任何一人,能唤醒一个是一个的宗旨,张路平毫不犹豫地唤醒了元严的记忆。
元好问为女儿元严所作的《贞燕二首》这样写道:
其一
杏梁双宿复双飞,海国争教双影归。
想得秋风渐凉冷,谢家儿女亦依依。
其二
污洁难将一类推,旧家红线可无疑。
豚鱼自是诗家语,轻拟庭闱恐未宜。
元严整个人愣在电梯里,完全忘了要下楼这回事。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值个班竟能唤醒前世的记忆。
张路平走出院楼时,目光不经意间扫向门口的保安。这仔细一瞧,心中不禁一惊。
王常月(1522 年 - 1680 年),明末清初的著名道士,俗名平,法名常月,号昆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明朝时期,全真教势力式微,呈现出颓废衰败之态。而王常月精研道学,对道教的领悟远超常人。他在京师白云观大力弘扬道学,要知道,白云观可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在此期间,他度化弟子多达千余人,就连当时的康熙皇帝,也听闻过他的道论。
自此,原本逐渐走向衰落的道教,在王常月的努力下再次走向中兴,他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兴之祖。
全真教的《全真道龙虎门》,便是他所著的《碧苑坛经》,又称《龙门心法》。这部著作以《初真戒律》为基础,全面且详尽地阐述了龙门派道士的修行方法,将内修与外修紧密结合,主张道士在内修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戒律,如此方能登仙成真。
该书中尤其重视《中极大戒》,书中先阐述心法直言,接着讲述授法缘起,随后详细阐述了以下内容:
第一,皈依三宝;第二,忏悔罪业;
第三,断除障碍;第四,舍绝爱源;
第五,戒行精严;第六,忍辱降心;
第七,清静身心;第八,求师问道;
第九,定慧等持;第十,密行修真;
第十一,报恩消灾;第十二,立志发愿;
第十三,印证效验;第十四,保命延生;
第十五,阐教弘道;第十六,济度众生;
第十七,智慧光明;第十八,神通妙用;
第十九,了悟生死;第二十,功德圆满。
《龙门心法》不仅是王常月祖师对全真道教徒修行心法的倡导,更深入体现了他持戒积德的道教思想,对于研究明末清初时期的道教发展历史以及道教戒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时,王常月正沉浸在游戏之中,不经意间抬头,像是受到某种指引,毫不犹豫地开始朗读《龙门心法》的心法真言:
“康熙二年,岁在癸卯,十月之吉,昆阳子说戒于金陵碧苑,谓凝真子邵守善、扶摇子詹守椿曰:
‘余自髫年慕道,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蚤修至道。但崆峒虽近,广成子未许相逢;蓬岛非遥,凡夫身安能得到?务必远离污秽,扫尽尘沙,消磨妄想而凡念如灰,陶冶色身而热心似水。
‘……’”
第一层皈依三宝:
“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
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沉沦邪道,颠倒昏迷。
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
张路平刚将《龙门心法》的记忆灌入王常月脑海,成功唤醒其前世记忆,还没来得及走出医院,急诊室便走出一名医生。张路平定睛一看,关于此人的资料瞬间在脑海中浮现。
丘处机(1148 年—1227 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金代元初道士,是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他以 74 岁高龄远赴西域,成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此事闻名于世。丘处机 19 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他是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主要修习内丹学,也就是如今的养生学,并且他崇尚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为中华文化的统一融合贡献了力量。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张路平脑海中浮现出《大丹直指》的内容,这可是全真道掌教教主、执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领袖丘处机的著作。
“长春子?”
急诊室门口的医生下意识抬头,整个人瞬间愣住,张路平的声音仿佛直接钻进他的脑海。
“仙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体天法象,则而行之可也。
天地本太空一气,静极则动,变而为二。轻清向上,为阳为天,重浊向下,为阴为地。
‘……’”
等医生回过神来,张路平早已不见踪影。他往四周张望了一番,而后又返回了急诊室。
此时,张路平朝着左手边,顺着马路向东走去,此刻的他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夜晚时分,路上行人稀少,他心中暗自琢磨,若是白天,这一路唤醒上古仙人转世的场景,必定热闹非凡,光是想想,都觉得饶有趣味。
满心愉悦的他,情不自禁地高歌起来:“哎……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然而,歌声戛然而止,他抬头朝着红绿灯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竟先后有两辆 120 救护车疾驰而过,那警报声高音一秒,平音一秒,间隔一秒,循环反复,“唉……哟……唉……哟……”救护车争分夺秒地朝着医院急诊室的方向全力飞驰。
人生的生死往往就在转瞬之间,这些上古仙人转世之人,同样要面临生老病死,并非每个人都能顺利修炼有成。只不过,他们即便转世,依然与祖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路平继续前行,来到了红绿灯处。此时,一个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