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愿意的不愿意的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5073字 发布时间:2023-03-03

早上请安的消息传回春风院时,唐清月正在李姨娘屋里逗弄一岁多点的弟弟唐永贞,这个名字是他满月时唐大为给他取的,今日学堂休沐,卫夫子的学堂每十日休一日,唐清月会充分利用这一天的休息和家里的亲人培养感情,或在李姨娘处多带些时候或答应唐梦月的邀约同她一起玩些幼稚的游戏。

刘妈妈将消息低语给李姨娘,李姨娘听后愣一下,下意识的看向唐清月。

刘妈妈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应当不会是七小姐吧,七小姐毕竟还小。”

李姨娘摇摇头,不语。

刘妈妈看李姨娘神色复杂,轻声问,“难不成真让一个孩子去?”

李姨娘收回目光,拨了拨茶叶道,“这件事谁都不要多言,全看老爷决断。”

接下来几天香姨娘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去围追堵截唐大为,闹的满府不得安宁,杨氏多次训斥甚至罚跪香姨娘都不奏效,香姨娘像是铁了心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香姨娘作为上封所赠的舞姬,自知身份低微所以她一直很懂得做小伏低讨唐大为喜欢,自从有了女儿之后香姨娘更是知足,每天都守着女儿过日子,唐大为想起她,她就打扮得体的服侍,想不起她,她也不会刻意争宠,有时还愿意充当杨氏手里的枪去分一些李姨娘的宠爱,这也是为什么杨氏能容下她还能让她升做姨娘的原因。

但不争不代表不会争,香姨娘到底是正儿八经风月场所出来的,虽然手续齐全,身子干净,但该学的都学了,所以当她真正使出手段来的时候不光唐大为懵了,杨氏更懵圈,谁能想到在手低下老实了十几年的小妾居然如此深藏不露,眼泪说掉就掉,磕头跟不要钱一样。

一日,唐清月正和唐大为、李姨娘吃晚饭,唐永贞喝了奶早被抱去睡了,春风院正房外头忽然一阵喧闹,李姨娘正想让刘妈妈出去看看,忽见帘起,一阵风动,香姨娘一个闪身就进来了,因她近日对唐大为的围堵太过严重,所以杨氏将高瑞轩严防死守,香姨娘又去不得前院,便只能在其他地方想法子,这不?来了。

管家富贵跟着进来,神色有些为难的看着唐大为,“老爷,香姨娘带了人来,小的实在没拦住。”

唐大为怒斥,“你做什么拿出这副样子来?还带了人来,要造反不成?”

刘妈妈神色慌张的把唐清月从餐桌上拉到下来送到稍间里。

春姨娘“扑通一声”跪下了,对着唐大为就磕头,“老爷!妾身总算见着您了。”

李姨娘看唐大为神色不悦,开口说道,“香姨娘,你如今好歹也是入了族谱的正经姨娘,有什么不能好好说?非得做这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式,让下人看了岂非笑话?”

香姨娘听了立刻哭求,“姐姐,妾身入府不必您早,可也知道您是个礼数周全的正经小姐,向来敬重您,我也不怕您笑话,只是事关我的筱月,她是我唯一的骨肉,姐姐也是有儿女的人,如何不知妾身的难处,还请姐姐行行好,哪怕今日之后老爷要逐我出府我也认了,就让我把话说了吧。”

香姨娘这话既抬了李姨娘的身份还搏了同情,果然李姨娘面有不忍,看向唐大为却并不敢开口。

稍间并不隔音,唐清月从门帘缝里偷看,只见香姨娘一身素衣,身量纤纤,头上半个簪子都没有,素披着头发,哭得伤心却不见半点痛哭流涕的难看模样,反而让人平添了几分怜惜之情,她一向懦弱,今日忽的这般胆大,只会让人觉得她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

果然,唐大为看了香姨娘几眼,不悦道,“罢了,你说吧,不然让你这么继续闹腾下去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香姨娘立刻做悲戚状,“老爷,妾身知道自己这些日子不懂规矩,但妾身求您,看在我这么多年本分听话的份儿上,别让我们的筱月去吧,筱月自幼身子便弱,去不得那样贵重的地方。是,我知道我作为一个姨娘是自私了些,可是老爷您是知道的,我当年是九死一生才生下这个孩子的,我这辈子只有这一个指望了呀,若没了她便是要了我的命啊,老爷您还记不记得筱月小时候时常生病,有一回发烧烧的浑身滚烫别说郎中,就连算命先生都说她活不长,可您偏不信,您说筱月是您的女儿,每日还能对您笑,那么健康的孩子怎会活不长?当时妾身便知道妾这辈子遇到好人了,老爷这般有责任有担当的父亲,我这辈子就算有靠了,妾身守了她两天两夜没敢合眼,生怕一闭上眼睛就再看不到她了,您还亲自去道馆为她请了块护身符,可算老天开眼筱月她竟然挺了过来,还平平安安的长到现在,自那次之后她身子骨虽不比别的孩子硬朗结实但也没再三病两痛的,妾身让筱月日日带着那块护身符,告诉她这是她父亲对她的保护,才能让她这么健康的长大,那护身符到现在筱月都贴身带着呢!老爷,妾求您了,别送走我的筱月,别送走我们的女儿,妾本微薄,得您看中,三生有幸,下辈子当牛做马尚不能报答您的恩情,可妾真的只有这一个孩子了呀,您便是要了妾的性命也别让她去那种地界儿啊。”

她这一番话说完,满屋寂静,只听的香姨娘细细的哭声,李姨娘眉头微皱内心沉思,唐大为神色颇为动容,刘妈妈和富贵则看的目瞪口呆。

唐清月在梢间听了也啧啧称奇,她原以为唐府的妾室只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想到竟是藏龙卧虎,前有当代妾室楷模的李姨娘,后有口舌凌厉会哭会扮的香姨娘,当真让唐清月大开眼界。唐清月不禁问自己若自己也到了被逼无奈的境地,或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能否像香姨娘这样放下尊严和身段,说哭就哭,说跪就跪。

香姨娘这段话只说自己命薄,女儿可怜,从小时候的点滴小事说起,字字真诚恳切,半点没有明说这些年的苦楚却句句都在说自己不易,完全不点名让哪个女儿进宫,还穿插几句母女俩对唐大为的敬重倚靠,是个男人听了都会动容。

唐大为想到香姨娘怀唐筱月那会儿,自己被外放到一个偏僻穷苦的县城任县丞,那样的地方便是有钱都买不到好医好药,全家日子都不好过,香姨娘怕给自己和杨氏添麻烦,难受了也不敢提要求,直到生产时才知道她一直体虚,孕期没有好好进补,生产时胎位不正险些要了性命,要不是当时村里的里正听说他家有姨娘难产在乡里找了位经验丰富的退役产婆,香姨娘母女只怕都要丢了性命。唐筱月出生之后一直病弱,也不知是不是神仙显灵,他去道馆求了平安符之后唐筱月竟真的一天天好起来了,还平平安安的长到现在,这些年香姨娘母子在唐大为心里一直都是省心省力的形象。只可惜,香姨娘拼死生下唐筱月之后伤了身子,这辈子再不能生育了,所以香姨娘自然把这唯一的女儿看的比眼珠子都重要。

想到此,唐大为伸手将香姨娘扶起来坐到椅子上,“好了,你的难处我已知晓,此事还没有定论,我会和老太太好好思量的,你且安生些,不要再闹的满府不宁,啊?”

香姨娘看目的达成,泪如泉涌,拼命点头。李姨娘极会看眼色,立刻让刘妈妈绞了帕子来,亲自递给香姨娘洁面,并轻声安慰。

唐大为看妾室如此和睦心里满意,几人又说了会话便各自散去。只留唐清月一人坐在梢间盯着盆开得正好的栀子花,什么表情也没有。

次日,香姨娘亲去杨氏处请罚,只说自己不懂事坏了府里规矩,扰了老爷太太清静,顶着大太阳在高瑞轩院子正当中跪着,全然不顾周围下人看她的眼神,三小姐唐清月听到消息立刻从学堂冲过去跪在香姨娘身边,直说自己不孝,自当罚。两人哭哭啼啼的,府里下人围观者众多,杨氏看不成样子,便把她们母女俩拉进屋子里,严厉批评说教了一番,香姨娘和唐筱月都虚心听了,最后姐妹母女三人握手言和,共创唐府和谐之家。

唐清月听芬儿在自己耳边嘀咕高瑞轩的大戏,面上没什么表情的吃着午饭,心里却知道,这事儿定了。

当天下午唐清月难得没有听卫夫子讲课,她有些心烦意乱,什么都听不进去。唐清月捋了一下这件事儿发现并不是香姨娘的话让唐大为改变主意,而是唐大为一开始就打算把自己推出去,如果自己不在入宫的候选人名单里,唐大为就只有杨氏的嫡次女唐梦月和香姨娘的唐筱月可以选择,二选一,必是庶女进宫,那么杨氏根本不会给香姨娘机会闹腾,府里这么多下人,若真想软禁一个姨娘还不轻轻松松,拿绳子捆住了,屋里屋外派婆子牢牢守住,等到唐筱月被扭送进宫再将香姨娘放出来,到时候万事已成定局,香姨娘再怎么闹腾都没有用了。更何况还有说一不二的唐老太太,若香姨娘真的有违家族利益,不用杨氏出手唐老太太就先下手了,哪里还会让香姨娘一个妾室堵的唐大为满府乱窜?

唐清月叹了口气,可惜这几日唐梦月和唐筱月因为入宫这事儿被拘在自己院子里头不能来学堂,不然她也能早些从俩人的举止神色中察觉些什么,她果然不是这些深闺女子的对手,人家简简单单的就把香姨娘推出去做挡箭牌,满府都会以为唐大为是因为香姨娘母女可怜才让年幼的唐清月进宫,里子面子唐府是一点都没丢,合情合理的送出了拖油瓶还不违背圣旨。

唐清月忽然庆幸起自己这几年多看了些书,不至于入宫什么都不懂,白白送了性命。

散学时,满学堂就剩大少爷唐永安和唐清月,她知道唐永安墨迹半天是为了单独和自己说些什么,她也没动。

唐永安蹲在唐清月面前,语气温和的的问,“清儿想不想入宫?宫里有好多好看的衣服首饰,也有很多好玩的。”他嘴里说着哄小孩的话,眼里却满是探究。

虽然唐清月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个哥哥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但她忽然不想知道了,再过几个月也许她和这府里众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何必知道那么多呢?

这次唐清月没再伪装,她只是平静的回望唐永安,“愿意。”

唐清月在小学遭受校园霸凌时便知道,若人没有绝对的优势就永远只能低头,当时身材弱小长相平庸父母无权无势的唐清月无力反抗,现在也一样。


唐老太太从禅师走出来时唐大为已经在厅里等了一会儿了,唐老太太明知道他早就到了,开口却是,“为儿来了,刚想唤人去告诉你我请的两位教养嬷嬷过两日便到,你不用让你媳妇费心,我将她们安排在我院子里就好,明日开始清丫头就不必上学堂了,将她送到我这儿来,她入宫前这些日子由我亲自抚养,传出去也好听些。”

唐大为一听教养嬷嬷已经请到,眉眼间止不住的透露出些高兴,嘴上却连连告罪,“是,母亲思虑周全,母亲本该是享清福的人,还为了儿孙这般操劳,都是儿子不孝。”

唐老太太摆摆手,“儿女债,还不清我也没法闭眼去跟见唐家的列祖列宗,”唐老太太端起杯茶,随意说道,“你坐,坐下,别老站着,你我是亲母子不必如此生分守礼。”

唐大为拱手,小心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却只敢坐个边,身子前倾,一副恭顺的模样。

唐老太太看他如此也没说什么,“老爷今日来是所谓何事啊?”

“刚刚安儿下学来寻我,说他问过清丫头是否愿意入宫,清丫头亲口说的愿意。”唐大为斟酌开口。

唐老太太点点头,“嗯,这孩子一向省心。”

唐大为没弄懂老太太这句省心是在夸哪个孩子,有些迟疑的开口,“只是……小孩子到底没什么定性,儿子怕到时候清儿再反悔,若是闹到御前还哭哭啼啼的岂不显得咱家不敬?”

唐老太太却一摆手,甩甩头,“无妨,将她送到我这儿教导些时日就好,教养嬷嬷也不是摆设的,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非,大人教什么便是什么,只要过了御前那一关往后就不干咱们的事儿了。”

唐大为不解,“过了御前便好?这是何意?儿子愚钝还请母亲示下。”

唐老太太放下茶杯,引导的问他,“你知我为何一定要选尚不懂事儿的清丫头,而不选筱月?”

唐大为斟酌了一下开口,“儿子也一直不理解,明明筱月已经长成,这孩子知书达理,琴棋书画也都学了些时日,虽比不得如儿那般好但也很体面了,将来陛下面前也显得我家重视圣旨,可清丫头……她才刚刚启蒙,《三字经》都没认全。”

唐老太太继续引导,“你刚刚有句话说的好,小孩子,不定性。”

唐大为到底是为官的,经老太太一点立刻明白,恍然大悟道,“还是母亲有远见。”

“陛下在外多年,别说是我们,就是太后也拿不准他的脾气,可我看陛下做太子时搬的几道新政以及登基后拒绝选秀,也知道他不是个随意能拿捏的帝王,”唐老太太转着手里的雷击木珠串,淡淡道,“咱家不是那等攀龙附凤的,一定要出个宫妃来抬高门楣,也不是那些个狼子野心的要在宫里安个眼线去时时探听圣意。咱们是本分人家,本分做官,儿女也都循规蹈矩,该读书读书,该嫁人嫁人。”

唐大为接过唐老太太的话,“是,还是母亲见事清楚,筱月已经长成,人也已定性,若将来在宫里有个行差踏错,难保不被人指责咱家教养的女儿不好,连累家中女儿名声不说还有可能被圣上怪罪,倒不如送年幼的清月进宫,只要她大选时乖巧就好,至于进宫后如何……孩子毕竟那么小就入宫了未曾在家里教导过几日,若出了什么岔子也赖不到咱们身上。” 

唐老太太满意的笑了一下,“清丫头进宫后,不要用任何方式和她联系,哪怕是只字片语也不行,即已将女儿送进宫里便是相信陛下,咱们做臣子的最重要就是一个忠字,没得让人抓住把柄说咱家随意探听宫里消息,便是查清楚还了咱家清白也平白惹了一身骚,”唐老太太盯住唐大为的眼睛,“大选过后,你,就当从来没有这个女儿。”

唐大为连忙起身躬身行礼郑重应下。

“清丫头将来若是有出息咱家也能跟着沾光,家里女儿选夫家时也好拿出去说道说道,”唐老太太参了半天禅已然有些累了,被王妈妈扶着往后头卧室走,“若她不慎丢了性命,那……也是她的命。”

唐大为听了将躬鞠的更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