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相里勤的回答并没有不满,他知道相里勤的确不知道,也不可能让他这个少府令事无具细全都知道。
要知道大秦的少府虽只是九卿之一,但管理的事情却非常繁多非常重要,而且少府可以说是专为他这个皇帝服务的官职!
少府的职责主要有二,其一是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其二负责征收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进贡,以供养皇室。
按大秦律,此时大秦境内所有的山海池泽都是他的!
因此大秦才能实施盐铁官营,才能有数不尽的金银铜铁等矿产,用来铸造兵器和钱币等。
少府不仅有少府令还有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三个协助少府令的属官,下面还有管理御膳的尚膳署,管理宫廷衣饰的织染署,负责冶炼制造的掌冶署、诸冶监、军器监、铸钱监、互市监等。
铸钱监负责铸造发行全国钱币,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银行;互市监专门管理全国商贾,收取商税,并且还经营盐铁等大秦官营买卖;因此,他才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管理天下商业,大秦此时的田赋最低能做到是十二税一,也是因为大秦的财政收入并不完全依靠土地税收。
只有军器监暂时不赚钱,因为他大秦还没有卖过武器,他只会收缴天下兵器。
所以,他才能有数不尽的钱财征战天下,才能有无穷尽的矿产制造出足够多的兵器,才能为大秦建设出五大工程,他自从亲政以来还从没有真正缺过钱财。
那阿房宫之所以停修也不是因为大秦没钱,而是因为没人,全国大型工程动用的民力最多时足有三百多万人,骊山陵的七十万人还算是少的,秦直道和长城才最需要人力,最多时这两个工程需要动用两百多万人。
而大秦如今总共也才刚刚达到三千万人,百姓还需要耕地收粮,还要有百万大军镇守南北边疆,根本没有人力来修阿房宫了。
当然,对他独霸全国山海矿产和管理商贾收取商税,最为不满的应该就是世家豪门和富商了,甚至是大秦内部的某些贵族也有怨言,因为他们的利益大受损失。
这个问题原本他并未太在意,但也许以后他需要好好考虑如何解决,他可以压制这股势力不代表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做到,而且只靠强力手段也并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相里勤走后,嬴政则在画着三个图案,正是后来的马鞍、马蹬和马蹄铁,此时兵器监打造这三样应该没问题,只是其中的马蹄铁可能有些得不偿失。
因为现在大秦产铁量还比较少,大部分兵器还是青铜器,而且大秦如今不缺马,不会过度使用致使马蹄耗损。
不过这些都可以让军器监先拿去制造,能造多少是多少,以后装备大秦骑兵长途远征之时肯定用得上。
至于其它弓弩箭矢等兵器应该不会缺少,毕竟大秦己经有三年没有大的战事了。
要知道,此时的匈奴人面对秦军只有被屠杀的份,一是因为他们没有精良的兵器盔甲,二是因为此时他们还不会冶铁术,不会给马儿穿戴马蹄铁,也没有马蹬马鞍。
但是,后来匈奴趁秦朝内乱,到中原抢劫了一批工匠,其中甚至还有铁匠,从此匈奴人开始有了骑兵装备,又有了精良的刀剑弓弩等兵器,匈奴战力出现了一个质的提升。
对于骑兵三件这个发明,中原王朝的确收益很大,但是匈奴等游牧民族收益更大,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装备骑兵三件之后,他们绝大部分人都能成为合格的骑兵。
秦朝时,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跑得快,仅此而己,数量一比一的话秦军对抗匈奴骑兵,那是单边屠杀,但自从有骑兵三件装备之后,却是游牧民族对华夏人的屠杀。
而且没有马蹄铁匈奴就算入侵关内也跑不远,没有马蹄铁的马连个丘陵都上不去,但有了马蹄铁之后游牧民族却可以在中原腹地纵横千里几个月都不走。
不过,嬴政肯定不会因此就不敢给秦军装备骑兵三件,他不会让那些异族人有机会持有大秦的武器,更不会让他们有能力冶铁造出马蹄铁的!
虽然他暂时无法征服全世界,但是把北方草原变成大秦的牧场,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北方那片大草原将会是大秦一个绝佳的练兵场所。
古语有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大秦国内未来必定会天下太平,但是也不能忘记战争,不能让秦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全都过太平日子,否则大秦将危矣!
当日,嬴政把骑兵三件套交给军器监之后,便开口道:“来人,传扶苏前来!”
“是!”
嬴政早就知道扶苏回咸阳,不过他最近一直忙于政事,并没有召见他。
片刻后,扶苏走进殿内,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平身!”
“谢父皇!”
嬴政打量扶苏,只见他似乎变得黝黑一些,眉眼之中少了些柔和,看来边疆战场的杀气对他还是有些作用的,蒙恬上奏跟他说过,扶苏还出关追击过匈奴。
看来扶苏还是有点长进,能主动出关追击匈奴,至少说明他不再是只讲仁义的腐儒了,嬴政问道:“如今你还崇信儒家吗?”
扶苏闻言有些迷茫地答道:“回禀父皇,儿臣己经知道了,有些事只靠仁义道德是解决不了的,像匈奴人每到冬天都冒死来城内掠夺屠杀,城内每年都会有无辜的大秦子民因此丧命,虽然蒙恬将军只要发现肯定会追杀匈奴,但大秦边境太长了,根本无法完全防范,而且儿臣也想过,如此彼此一直相互屠杀,好像也不是长久之法。可是,儿臣还没有想到良策!”
“不错,你能想到这些说明这两年总算有点长进,至于良策你可以回去继续想,想到了再告诉朕。”
“是!”
“如今你想明白朕为何让你去上郡了吗?”
“因为儿臣愚钝,一直不能理解父皇的苦心,还在众臣面前顶撞父皇,惹父皇大怒,儿臣不孝,儿臣知错了!”
嬴政眉头一皱,道:“你心中依旧支持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