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九)​大明缺日(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67字 发布时间:2023-02-24

大明缺日(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四集

 

张居正用余光扫了眼裕王,沉吟少顷,不动声色地试探道,“既然‘好雨’指的是李时珍,那‘明月’说的便是海瑞。‘海上生明月’是祥瑞之象,其间便含着个‘瑞’字,可...,皇上这个时候,用这两个字来说海瑞,倒是有些费解...”。其实也没什么好费解的,明月指的就是海瑞,可张居正那一关于“祥瑞”的解释,实在是过于扯淡了,敢问张师傅一句,月亮挂在海面上,就这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有个特么锤子的祥瑞,人家道长都被海老爷给气吐血了,张师傅你搁这儿睁眼胡说,良心真的不会痛嘛。张居正抛砖引玉似的的开了个头,高拱眼中一亮,立刻兴冲冲地附和道,“大明之月!皇上这应该是有赞许海瑞的意思啊,是不是暗示我们,在论罪的时候网开一面呐”,说罢还扭过头,冲徐阶使了个眼色。道长对海瑞的评价,明明是无父无君、弃国弃家,结果就因为张居正的一句瞎话,高拱便大言不惭地说道长这是在赞许海瑞,还公开叫嚣,要对海老爷网开一面,端的是丧心病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髙肃卿一番话说完,裕王却是满脸愁容、沉吟不语,毕竟人家陈公公就在边上看着呢,似这般明显自欺欺人的事儿,也不好做的太过分,总得顾及些脸面不是。张居正此时也颇为尴尬,那番“祥瑞”的说辞,本就是在强词夺理,之所以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完全是为了照顾裕王的感受,哄他开心罢了。张师傅是真没想到,这高拱竟敢当着陈洪的面,直接就把话给挑明了,还特么大明之月呢,“明”字少一个“日”字,就是“月”字,这不是道长在赞许海瑞,明显是你髙肃卿嘴欠缺日吧。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了徐阁老身上,徐阶却只是变无表情地摇了摇头,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那阁老做何解释”,高拱有些不甘心地问了句,徐阶环顾左右,长叹一声,眼中流落出少许无奈,幽幽地说道,“肃卿所解的这层意思,自然也包含在这两个字里面。但,如果我们按照这层意思去办,便会误了大事。我的理解,‘明月’两字另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大明无日’,明者大明也,后面的‘月’字却缺了个‘日’字,皇上这是在责备我们这些群臣心目中,都没有他这个君父。今日没有叫海瑞到都察院来,皇上已经有了这个意思。”

 

徐师傅多少还是给两位师傅留了些颜面,没有戳破他们的鬼话,但也严肃地提出来,若是真存了替海瑞网开一面的心思,便会误了大事,要想不误事,就必须实事求是,做人呢,骗别人无所谓,但千万不能骗自己,否则就不止是误事儿,这么简单了。大明之月也好,大明无日也罢,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做臣子的心中没有皇上、眼中没有君父,道长人还没走呢,眼瞅着这茶就要凉了,你说这帮做大臣的,是不是欠日。徐阶话音未落,裕王的眼神立刻黯淡了几分,高拱也是满脸尴尬的哑口无言,陈洪却好似找到了知音一般,满眼闪着小星星,迫不及待地向前走了几步。“陈公公,有话就说”,裕王挑了挑眉毛,陈洪笃定地问道,“那奴婢就说了,徐阁老,你老的第二层意思,是不是想说‘明月’,指的是‘秋后处决”。既然不能网开一面,又要心中装着君父,海老爷这个罪,自然只能定成秋后处决了,惟其如此,才能把那个缺掉的“日”字给补上。

 

见徐阶微微颔首,陈洪又看向裕王,掏心掏肺地说道,“王爷,各位师傅,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几位师傅各自黑着脸不说话,摆明了是信不过陈公公,裕王帮忙圆了个场,说了声“正要听公公的意思”。陈洪稍微一顿,继续语重心长地劝道,“明日三法司定罪的时候,一定要判海瑞秋后处决。大明朝如今是皇上的天下,将来是王爷的天下,皇上为什么叫奴才拿这个来给王爷看,给各位师傅看,就是想看一看,王爷和各位师傅跟皇上是不是一条心。海瑞如此辱骂君父,百官态度暧昧,尤其那个王用汲,连驳海瑞的奏本都不愿意写,皇上当时听了便有明旨,海瑞和王用汲要一同论罪。这时,倘若王爷和各位师傅,还不能愤君父之慨,那大明真是‘无日’了。人人都可以说不杀海瑞,唯独王爷您一定要说杀海瑞,还有那个王用汲也要重判”。

 

讲道理,道长并不是真想弄死海老爷,他只不过是想保全身为君父的体面罢了;其实裕王也不是真心要救海瑞,他只不过是单纯想借海老爷的《治安疏》,去隔山打牛罢了,毕竟海瑞的这篇小作文,可比赫鲁晓夫的那篇《秘密报告》,要生猛多了。道长父子二人再次隔空交手,倒霉的依旧是三位师傅、外加一个陈公公,这海瑞是救也不行、不救也不行,逼地张居正跟高拱都开始睁眼说胡话了。好在关键时刻,徐师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生生把大明之月给说成了大明缺日,这才算是勉强摁住了,坐在旁边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的裕王爷。陈洪极为难得的赞同了徐阶的意见,也是发自肺腑的劝裕王,千万不要铤而走险、阴小湿大,杀不杀海瑞是道长的事儿,但怎么定罪,却是裕王跟大臣们的事儿,既然道长都说自己不会做纣王了,何妨就再信君父一回,给海老爷定个死罪,然后让君父亲自射他无罪,这样海老爷的命保住了,道长的面子也找回来了,顺便还能重判了那个王用汲,给陈公公消消气,岂不是一炮三响、皆大欢喜嘛。

 

陈洪一番话说完,裕王却是黑着脸,眉头紧锁一言不发,有一说一,裕王殿下根本不在乎海瑞的死活,他只是单纯地想留着海老爷,多折腾道长一阵子罢了,毕竟现在着急找台阶下的是君父,可不是他这个大明储君。徐阶眼含深意地望着裕王,语重心长地劝道,“陈公公所言极是!王爷,就把我们拟的这两层意思,赶紧让陈公公回宫复旨吧”,徐阁老所说的两层意思,其一是以裕王的名义,急召李时珍进京给道长治病;其二便是给海瑞定一个足够秋后问斩的重罪,陈公公带着这个答案回宫复命,必定是能让道长心满意足的。裕王闻言依旧沉默不语,陈洪面露难色地盯着裕王,犹如老僧入腚般一动也不敢动,徐阶见状心中轻叹一声,索性不等裕王点头,用不容置疑地语气吩咐道,“龙体违和,召李时珍刻不容缓,陈公公赶紧回宫复旨吧”。陈洪冲徐阶点点头,仍旧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看着裕王,裕王此刻心中雪亮,徐阶、陈洪俨然都站在道长那一边,按照这个力量对比,就算自己再怎么折腾,也注定是徒劳无功,于是轻轻叹了口气,狠狠斜了陈洪一眼,无可奈何地说了声,“那就去复旨吧”。

 

“那奴婢便走了”,陈洪冲裕王抱拳行礼,暗自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地回宫复命去了,待陈公公走远,张居正关切地看向裕王,迫不及待地安慰道,“其实皇上这四个字里,都含有不杀海瑞之意思”。“何以见得”,裕王扫了眼张居正,无精打采地问道,张居正则是胸有成竹、言之凿凿地答道,“海瑞的重病是李时珍给他诊好的,海瑞上疏前,家眷都是李时珍送出去的,皇上非但没有任何责怪李时珍的意思,还想请他来诊脉,这便是爱屋及乌之义呀。‘好雨’指的是李时珍,自然也含有一个‘海’字。徐阁老解得好,月字无日,皇上是怕王爷和群臣心中没有君父,现在王爷和群臣都曰海瑞该杀,这便是‘月’字有了‘日’字”。张师傅确实不容易,一会说什么‘海上生明月’是祥瑞,一会又说什么,道长请李时珍是爱屋及乌,差点就把裕王给忽悠瘸了,说一千道一万,要想大明不缺日,明天就必须给海老爷定个死罪才行。

 

“聪明莫过太岳呀”,徐阶语带调侃地夸了张居正一句,张师傅确实是太聪明了些,一会儿说祥瑞,一会儿说爱屋及乌,一会又说王爷和群臣都曰海瑞该杀,端的是人嘴两张皮,好话、坏话都让他一个人说尽了,徐师傅夸张神童聪明,其实是说他聪明过于外露,反而犯了道长的忌讳,所以才迟迟进不了内阁,只配待在裕王府里给熊孩子教书。张居正似乎没听出老恩师的言外之意,听见徐阶当众夸自己聪明绝顶,不由得喜上眉梢,嘴角挂着几分得意的浅笑,心底止不住地一阵暗爽。高拱在一旁洞若观火,张神童今年都四十好几了,竟还被徐师傅夸聪明,一辈子身上都贴着个神童的标签,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儿,毕竟智商再高,进不了内阁也注定是白瞎啊,于是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我们干脆在这里,把海瑞的罪名给他定死了,以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他绞刑。杀不杀儿子,皆是父亲一句话而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