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江南风景秀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即使是山,也鲜有雄奇高峻的,大都娟美俊秀,很少不会给人一种拔地凌空、气势凌人的感觉,缺乏霸气。不过,这话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阳春三月的武林山,白天的时候,处处彩蝶纷飞,桃花簇簇,可爱深红爱浅红,可是,它一样会有月黑风高夜,依然会有猎猎的狂风。今天夜里,笼罩武林山绝顶的,不仅仅只有淡淡的月光,还有浓浓的杀气。
他叫欧冶子,他生命中唯一的乐趣就是锻造宝剑,他觉得,他终将作为世上最伟大的铸剑师而名载史册。他的确很出名,请他铸剑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包括一国的君主。远处且不去说它,就说江南一带吧,吴国和越国的君主都曾经亲自邀请他铸剑。世人都传说,哪个国家的军队如果能够得到欧冶子铸造的宝剑作为兵器,胜利的希望就会多了两成。前些日子,楚国的国君得知这个消息,还不辞千山万水,派了使臣来请他铸剑呢。
是的,这些都是他引以为傲的辉煌历史,他觉得,他的一生,是为剑而活着的,他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智慧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铸剑事业,所以,他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称号:“剑魔”。
剑魔!
他喜欢这个名字,为剑喜,为剑怒,为剑痴,为剑狂,为剑着魔,这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然而,好汉不提当年勇,人都是会老的,他也一样,最近,江湖上又出了一个铸剑新秀,名唤干将,开始崭露头角。都说同行是冤家,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欧冶子担心,他总有一天会超过自己的,于是,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和干将,在武林山灵鹫峰顶,决一死战。
风把欧冶子的长发吹起,又将站在他对面的干将的青袍卷动。
“真的只能这样吗?”干将的嘴边依然挂着一丝微笑,轻轻地问。
“我听说,你得到了一块天石,扬言要用它铸成世上最锋利的剑?”欧冶子淡淡问道:“你手里拿着的这把,莫非就是你用那天石铸成的吗?”他一边说,一边斜睨着干将手里的宝剑。
说实话,欧冶子这一辈子,还没有看见过如此怪异的剑呢,那个时候天下的铸剑师铸剑,都是以青铜为材料的,欧冶子本人也不例外,所铸成的剑,皆泛着铜色,夺人二目。可是,干将手中的这把剑,却与众不同,竟然是乌黑的剑身,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错,这就是我最近用天外陨铁铸成的宝剑,我将它取名叫做‘干将’。”干将将手中的宝剑微微举起,迎着月光细细地看,月光的清辉映照在宝剑乌黑的剑身上,竟然流动着一丝迷人的光晕。
“你竟然用自己的名字来给它命名?只可惜,真正的人剑合一,并不是给手里的剑取个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就能够做到的。好吧,那就不要说废话了,开始吧。”欧冶子拿出了他最新铸成的宝剑纯钧,这把剑铸造的时候,他可是费了很多心思的,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就连当世著名的相剑大师薛烛看了,都不禁赞道:“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方可造成此剑啊,如此神器,纵使要用天下来交换,也是值得的啊。”薛烛这个人,向来脾气古怪,多少名动天下的宝剑,他都不屑一顾,可是,他竟然为纯钧所动,所以,今天欧冶子拿出了纯钧来迎战,自信百倍。他缓缓将纯钧抽出了剑鞘,一缕碧莹莹的幽光在剑尖萦绕。作为一个优秀的铸剑师,必须要了解有关剑的一切,哪里的铜好,哪里的水清,哪里的炭佳,这都是必须要研究的事情,当然,也包括各家的剑术,也必须熟记于心,欧冶子和干将,当然也不例外。
一个世上最好的铸剑师,必须也是一个世上最好的剑客,因为,只有精通剑术,才能够在铸剑的时候,配合自己握剑时的感受,铸出最适合剑客的剑,他们俩,比谁都明白这一点。
剑光闪动,带着劲风,那劲风吹得灵鹫峰上的飞来石摇摇欲坠,天地苍茫,在这一瞬间,这两个绝世的铸剑师,以天地为烘炉,以自己的毕生功力为炉火,正全身心地各自锻造着世上最好的剑。
突然间,欧冶子的目光中闪烁出一丝惧意,他发现了,他手中的纯钧,那上头的绿光正在一丝一丝消退,这是怎么回事,他早就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所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战栗,他知道,那是因为,他的纯钧,在哭泣。高手过招,往往就只有一招,一招过后,欧冶子亲眼看着他手中的纯钧断成了一截一截,落在地上,他也顿时没有了力气,软软地瘫倒在了地上。
抬起头,一片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欧冶子看见自己对面的那个年轻人,他依然昂然挺立,他手中的剑上仍旧有流光飞舞,隐隐的,竟然还能够听见龙吟虎啸的声音。干将没有趁胜追击,没有用他那锋利的剑在自己的身上留下永远的印记,他只是淡淡地微笑,就这样看着他。在这一瞬间,这个长相平凡的男子干将,竟然如同山松奇石一般清奇,好似白云青天一样傲岸。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欧冶子喃喃地自言自语,旋即,又大声问道:“你的剑中,天石和铜、锡的‘齐’是多少?”
在《考工记》中,详细地记载了各种铸造之“齐”,其实,也就是说各种金属在所铸造的器物中的比率,不同的器物,所用的“齐”是不同的,《考工记》将它们总结成了“六齐”:“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大致也就是说,在青铜器物中铜和锡的比率,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如钟鼎之物,便是铜六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