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泣下如雨,大开杀戒,一时间三界内哀鸿遍野,鬼哭神号。
这一个人的皱眉,惹得天下苍生颤抖,万里长江为之倒流;这一个人的哭泣,引来三界神佛嘶吼,万千铠甲化成尘芥。到最后天地间只剩下黑色的玄武岩,还有殷红的、被血染过的苍穹。
只有一个人笑了,那就是冥王,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用自己的幻境促使屠龙彻底堕落为魔,他会代替自己让三界震颤,他会替自己报仇的。
所有的神仙,都退缩了;所有的佛陀,都畏惧了。就在这时,挺身而出的,居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妖仙。
天帝说过,只有凡人才能拯救世界,因为,这个世上所有的神祇都曾经是凡人。
为了阻止屠龙那疯狂的杀戮,法力高强的妖仙黄钟决定和屠龙决战。
决战前夕,黄钟的好友郑云霞前来相送,他送啊送啊,一直把他送到冥河边上。来送行的人只有他一个,其他人都没有来,因为他们不想,不想亲眼看着自己的好友去赴死。
和屠龙决战,等于送死。
英雄的别离,有时竟比小儿女的分离更令人断肠,因为他们纵有满怀的别绪,却谁也不愿说出口来。
送别啊送别,送走了故人,就连自己的心也随之而去了,只剩下身犹在。这大概便是世人所谓的“心念去者千里烟波,而身所处唯杨柳岸晓风残月”。此时无限的惆怅一如水墨般在纸上悄然化开。
所有人都是这样,对于郑云霞也如是。
黄钟道:“好了,别送了,再送,就送到冥界了。”
“真的不用帮忙吗?”郑云霞的眼里分明噙着泪花。
“不用,我一个人已经足够了。”他的眼中透出坚毅的目光。
是啊,既然是送死,又何必多去一个人呢,地府的饭菜也不是特别好吃,更有甚者还可能会魂飞魄散呢。
冥河的水轻轻荡漾,两人按辔徐行在英雄饮马、壮士磨剑的河边,感受到的是一样的惨烈。唉,如今的人又有谁能捧起积攒至今的那一滩清冽的悲壮呢。
这场大战异常惨烈。
屠龙法力无边,很快黄钟就连招架都很困难了,就在这时他趁屠龙没有防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钟锤,用力向石钟山上撞去。这一撞的力量极其强大,撞得石钟山竟轰然响了起来。音波激荡开来,卷起万米的愤风惊浪。突然间万籁俱寂,四周像死一般冷寂,没有丝毫的声响。“大音希声”,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怒涛平息后,黄钟躺在石钟山下,性命垂危,他因为贪胜,贸然使用天音魔功,在打退屠龙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受了严重的内伤。
自此以后屠龙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想要统治全世界了,而这一切是黄钟用自己的命搏来的。
黄钟奄奄一息,郑云霞无意中发现了黄钟自撰的一张药方,有个好听的名儿,唤作“百花玉露丸”。这药是用一百种鲜花调配而成的,可是在调配的过程中会产生剧毒,需要一种神奇的药引来解毒,这种药引叫做十节菖蒲。
世人只知道九节菖蒲这个名目,它指的是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别录》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
然而世人不知这世上还有十节菖蒲。
在素林宫宫主郑百合的帮助下,这一百种药材很快就备齐了,可是十节菖蒲怎么办?来不及天涯海角去寻找了,花妖郑百合自己就是十节菖蒲的花妖,同时她也是郑云霞的妹妹,黄钟的爱人。
郑百合知道,黄钟是故意把药方藏起来的,因为要配药,就注定要牺牲郑百合的性命。她的爱人为了她,宁愿自己去死,好吧,那么我也一样。她狠一狠心,化出了自己的原形,一株十节菖蒲。
郑云霞亲自把十节菖蒲的花瓣儿,一瓣一瓣地摘落。每摘一瓣,妹妹的生命就消逝一层;每摘一瓣,就好像在郑云霞的心头扎了一刀。可是他必须这么做,这是他妹妹最后的心愿,也是他能为妹妹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昏迷的黄钟在朦胧中听见一个声音在耳畔响起:“来生再见。”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永远失去了郑百合。因为当花瓣离开花朵的时候,它就从此永远失去了自己的芳魂,哪怕还留有暗香残留,残留的也只是苍白的记忆而已。
黄钟默默对自己说:“百合,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为你而活。”
黄钟一夜之间愁白了头,从此被人尊称为黄钟公。
屠龙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明明自己已经是一个伤心人了,却还让这世间多了一个和自己一样伤心的人,可是他是不会退却的,他对天发誓,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卷土重来的,因为金花不能白死,他要整个天下为她殉葬。
“路无尽头,只是我已经走错。人不回首,是因为有些风沙哽住了眼眸。疼痛犹如醉酒,天涯从此寂寞,因为要松开你的手。远去的渡口,彼岸的灯火,人在河流只须漂泊。”浩瀚的天宇中,屠龙独自游走,他在心中唱着这首歌,可是嘴里却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因为这首歌只为金花夫人而唱,这首歌,只有金花夫人有资格听。
虽说如此,可普天下所有的凡人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空旷辽阔的原野上,如果你把耳朵紧贴地面,也许就能听见屠龙的歌声,虽然你可能并不明白他唱的究竟是什么。
凡人把这样的歌声叫做天籁。
他们的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得一句话就能说完,可是凡间又哪里有更多的深邃和复杂呢。一段撼人魂魄的生死恋情,真正讲述起来,往往只能是轻描淡写,就好像冰山之所以是冰山,是因为它有八分之七在水面之下。
在绝大多数时候,隐居是走投无路者的必然归宿,黄钟公的法力大不如前了,所以他只能开始了自己蛰居终南山的生活。漫长的隐居生活是多么枯燥无味啊,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开始一边修炼一边研读《道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