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这一阵子过后,本该喘口气的。王海峰突然想到董永昌那个公司国庆节前就正式剪彩成立了,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天了,一直没有他的信息,应该过去看看。
吃过午饭,略微喘口气,他告诉穆鹏举把车开到楼下,然后直奔西城区的批发市场。粮油蔬菜批发公司办公楼,就在批发市场旁边。知道王海峰要来,董永昌和党总支书记一直在门口收发室等着他。
看到车来,董永昌小跑着从屋里出来,打开车门。
握过手后,王海峰笑着说:“已经当领导了,以后千万不用这么客气。”
“我给你当过秘书,谁不知道啊?这是以下敬上,不是溜须拍马。”说这话时,他看看身边的党总支书记。
那个40多岁的党总支书记笑道:“永昌对我说过,王市长一定会来的,只是没想到您来得这么快,他这是见到你高兴了。”
“看样子你们俩配合得挺和谐,都知道给他弥缝了。”王海峰的话,连小穆都被逗乐了。
进屋后,王海峰仔细端详一下那个党总支书记。约摸他也就是四十一二岁年纪,中等身材,肩宽背厚,前额很宽,上面已经有了两道浅浅的皱纹,下面是两条粗黑眉毛,大而有神的眼睛,鼻梁端正,两颊丰满。公司成立那天,忙忙乎乎没有注意到,这么仔细看过王海峰很是满意。这个人是他请谢延安推荐的,原来是市委组织部的一个科长,姓满,叫什么名字记不住了。
“满书记,目前公司运营工作走入正轨了吧?”
“是的。王市长,你若是早上来,就能看到咱们批发市场的经营情况,一点也不比东城区那个市场差。”
王海峰心中一喜:“你去过那个市场?”
“公司挂牌之前,永昌经理就带我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去过。可以说该借鉴的我们都借鉴了,而且还有创新。”
“是吗?说说看。”说过这话,他瞄一眼坐在满书记旁边的董永昌。
“我们这边有三台专门给西城区这边的各大专院校配货的车,每天都能在凌晨把最新鲜的蔬菜送过去。这是双方都满意的事,他们节省人力物力,我们这边是降低损耗。”
王海峰乐了,他目光转向董永昌问:“这么说,你们是计划经济呀。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是原来在这里经营二级批发一个小老板提议的。”
“对了,原来在这里的批发商,对于收回他们的摊床有没有意见?”
“除了两三个大批发商发点牢骚,可以说基本没有。那些小批发商,对于能成为咱们公司职工,享受国企员工待遇非常满意。他们说,这年头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咱们能给共产党打工,端上铁饭碗,真是摊上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王海峰心酸地想,老百姓真是太容易满足了。只要能有份稳定收入,吃饱穿暖,他们都感谢党和人民政府。作为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仅仅做到这一点是绝对不够的。他的头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奇异念头,很想与面前这两个年轻人探讨一下,随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
“小满书记、永昌,原来咱们的蔬菜公司是怎么破产的,你们应该都知道了。俗话讲,前车可鉴。我今天来,主要就是想对你们说点心里话,无论民企国企,人是最重要的。干事业的人必须义字当先,作风正派。这样,在上能团结和谐,在下能体察民情,认真琢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你们现在开了个好头,一定不要骄傲自满,而且要常怀兢兢业业之心。记住肩上担着的是党和国家的重任,如此才能不辜负组织期望。”
小满书记知道王海峰与董永昌关系不一般,以为这些话主要是对他说的:“王市长,你放心,我虽然比永昌经理年岁大,他也很尊重我,但我绝不会摆资格,一定能协助他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团结和谐给大家做表率。”
看到他一点就透的样子,王海峰心里很高兴:“小满书记呀,看到你们俩现在这样子,你们班子的团结和谐,我一点也不担心。我的意思是,你们要把这种干好事业的信心,传导给所有员工,让大家与你们一样,全都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公司的后劲才能越来越足。永昌,你还记得王二柱从南阳村回来,对咱俩时说的话吧。一个小村长,竟然说出了‘群众不富我不富,民穷我富是耻辱’。把全村人团结成铁板一块。都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全村年生产总值30多个亿,达到了国内中等县财政收入水平,都赶上神话故事了。虽然他严于律己,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但我认为,他推行的人民公社公有制经营模式,起的作用更大……”
见两人都瞪着眼睛在听,没有说话,王海峰接着讲:“要干事业,必须得有定力。不能人云亦云,看风向行事。比如有人把‘大锅饭’、计划经济说得一无是处,只要有人说好,就被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批评是倒退、复古。我就不这么看,‘大锅饭’能凝聚人心,计划经济更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奠定经济基础的进步制度。有些行业搞市场经济可以,有些行业是绝对不应该的。你们也看到了,现在教育、医疗、养老也变成产业化,搞起了市场经济,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恶性竞争,不但滋生腐败,还水涨船高,恶果全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我所以这么说,是希望你们心中要经常想着自己麾下的员工,想着老百姓。当官的人爱民如子,实质自己获得的好处更多,那是修身达到一个更高境界。话说远点,即便封建社会,也有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帝王和圣人贤者。你们还都年轻,一定要有志向、有定力、有事业心,这样既对得起国家和人民,自己人生也有意义。”
两个人都屏住呼吸在听,就像研究生听导师做专题辅导一样。连坐在一旁的穆鹏举,也聚精会神直视着他。
小满书记将水杯向王海峰面前推一下:“王市长,你喝口水接着讲,我们都在认真听。”
“干事业,与做文章一样,也得人如其文,并且自有章法。永昌,你师父所以把文章做得那么好,就是悟透了作文章法,才形成的独特文风。好文章不是手写的,是走心走出来的。起笔就得不落俗套,递进转折得自然流畅,点睛、文眼,甚至细节,要如行云流水一般润入其中。杀青时要戛然而止,画上圆满句号,或者惊叹号……”话说到这,他顿了一下,想到自己如果不是公务缠身,绝不能让梁冬松那小子在著书立说这方面超过自己。
他又喝一口水,放下杯子:“话还得说回你们的工作方面。你们两人就是这个公司的旗杆,能不能站得正立得直,几百人都在盯着呢。有的时候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打个比方,凡年节分东西时,不可能可丁可卯。办公室主任说,就多余两份,没法分了,只能给你们俩了。你们收了谁也说不出来什么,但是那东西有可能多出来三份,剩下那份办公室主任拿自己家去了。时间一长这个洞就会越来越大的,慢慢就会变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倘若你们没收,而是把那两份多余的福利,给有困难的普通员工了,不用自己说,老百姓就替你们说了。这就是做文章中的画龙点睛、妙手回春的细节,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王海峰起身要走,两个人同时说:“王市长,再来还不知道得是什么时候,今天晚上就在我们这吃饭吧,我们两陪你。”
王海峰笑道:“你们放心,如果新年和春节期间蔬菜价格,不大起大落,能让老百姓夸你们,年后我就过来,到那时我陪着你们喝庆功酒。”
望着远去的汽车,小满书记摇头叹息道:“永昌,你真是太幸运了。能与王市长在一起共事不说,对你他真是扶上马,送一程啊。”
董永昌笑道:“他是担心我年轻,受你这老大哥欺负,特意为我壮胆来了。”
小满书记没有理他,自言自语道:“这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但愿他能多来几次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