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一朝有孕,春风院的丫鬟婆子都里外忙乱起来,因着李姨娘常年喝避孕药对身体多少有些损伤,所以郎中建议前期多卧床休息,李姨娘其实年纪并没有很大,也就二十五六岁,这个年纪这样放在现代没结婚生子的小姑娘比比皆是,但这是在古代,李姨娘这个年纪才怀上头胎就不免要重视起来了。
唐清月知道,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李姨娘都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体贴”的照顾自己,哪怕在人前装装样子的机会也少了很多,这半年多她人前乖巧,人后省事,为的就是真到唐府里没人注意到自己时她也能过的自在。
想到此,唐清月走到春风院门口一处较为显眼的空地,装作表情有些忧郁的样子嘟着小嘴走来走去。
唐大为陪了李姨娘半日才想起今日虽休沐但还是有些公文要处理,便匆匆往前院走,谁知才出春风院便看到唐清月在门前一人玩耍,唐大为叹了口,端起笑容问她,“清儿在这玩什么呢?”
唐清月抬头看向唐大为一脸失望的样子,“郎中,等。”
唐大为好奇,“等郎中来做什么啊?”
唐清月很认真说,“姨娘不舒服,郎中来,就舒服。”虽然唐清月私底下已经能够熟练流畅的自言自语,但两岁大的孩子说话上不能太流畅,所以她也不好显得太聪慧了,在人前只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
唐大为立刻大为感动,“我们清儿真是有孝心,姨娘已经喝过药睡下,不难受了。”
唐清月歪头认真的看着唐大为,似乎在思考这句话的意思,还没等她给唐大为回应,便听到一声清朗的少年音响起,“父亲怎么在这里?孩儿见过父亲。”
唐大为和唐清月立刻看过去,是大少爷唐永安,他还穿着早上请安的那件宝蓝色领口绣海水瑞兽纹束腰长比甲。
“安儿怎么来这儿?李氏有孕为父前来看看。”唐大为看到日渐稳重的长子眼里透出赏悦。
“府里东侧用来做学堂的一排屋子已经大体收拾出来,母亲派我来看看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春风院也在唐府的东侧,这就解释了唐永安为何会出现在此处,若要从东侧的学堂出来不论是去太太的院子、前院的书房还是几个哥儿姐儿的住处都要经过春风院门口。
唐大为点点头,“你母亲做事向来利索,为父也一同去看看。”说着抬脚便要走。
唐永安却突然低头看着还在一旁唐清月,温和的问到,“七妹妹要不要也去看看?等清儿长大了也能在那里读书呢。”
还没等唐清月回答,唐永安已经伸手要将她抱起来,唐大为听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说道,“也好,清儿这会儿正无聊,一同去看看吧,可不准胡闹乱跑啊。”
唐清月喜笑颜开的点头,仿佛父亲和兄长要带出去玩一样开心。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学堂,唐府的地段在京城里算是中上,唐府原本只有现在的一半大小,还是唐大为的祖父高中状元郎时不知烧对了哪路高香,殿试问答惹的龙颜大悦,陛下当时总诏他进宫品鉴诗文,但唐府当时远居京郊,每次进皇城都要费半天的日程,皇帝等的不耐烦便赐了他一座两进三开院子,按照唐清月上辈子北京的格局大概处在二环边上。后来唐老太太嫁进来前已过世的卢老太爷嫌唐府地方太小委屈了他的宝贝女儿,于是大手一挥便把唐府后边的一座宅子并花园都买下,两相一合并,唐府便有了如今的规模,四五进大小的院落,府里还有一处风景雅致的花园。
唐清月每次请安的时候都感慨还好唐府足够大,不然这府里七个孩子哪里够住?更不要说以后几个少爷娶妻生子了。唐清月私底下还算了算,刚好府里出嫁一个姑娘娶进一个媳妇,位置刚刚好,若是以后孙辈的孩子太多恐怕还会再扩大府邸,不过这并不是易事,京城到底寸土寸金,且大部分地段都是非有权势不卖的,她只能盼着将来几个哥哥娶了媳妇不要太努力生孩子啊,不然她出嫁前恐怕就分不到自己住的小院了,后来唐清月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多虑了。
学堂的匾额并没有过多的花哨,只用正楷雕刻了两个端正的大字,学堂。里面整体风格也明亮简洁,大部分桌椅已经排放整齐,学堂最中间的两间上房合并成一个偌大的讲堂,往前两间屋子用来给夫子做中午休息用,讲堂后面的几间屋子则用来给少爷小姐中午吃饭午睡用。唐清月跟着唐永安去看时每间屋子里的大体格局已经摆放出来,就差一些细软装饰,每间屋子里头都摆了几盆又大又茂盛的绿植,以做明目之用。
学堂往南走没百米有一处坐落在前后院交界处的院落,是卫夫子平日落脚的地方。卫宅虽也在京城,但却处在五环边上,唐大为一想到卫夫子一把年纪每日还舟车劳顿的来教书未免不妥,于是便合计让卫夫子日常住在唐府,等学堂休息时再回家,反正卫宅有卫夫子的儿子看着,也出不了什么事儿。
唐大为边走边看,偶尔还会吩咐下人做些修改,一回头发现唐清月坐在讲堂后排的座椅上悠哉地晃着小短腿,唐永安在一旁和小厮低声说些什么,唐大为看着唐清月好奇稚嫩的小脸,心里一动。
傍晚唐大为去高瑞轩,还没等春风院这边用完晚膳,唐大为身边的富贵就来报,说老爷和太太怕李姨娘孕期辛苦,便让唐清月也跟着府里的少爷小姐一起去学堂念书。
唐清月心下了然,李姨娘却一脸惊讶,“七小姐还这般小呢,去了如何能听懂?”
管家富贵得体的一笑,回答道,“老爷说了与其让七小姐每日在院子里呆着也没个玩伴,不如让她去学堂,无论听懂与否,沾染些书气儿也是好的,七小姐又乖巧,自不会作闹惹事,待七小姐大了慢慢启蒙就是,七小姐每日早去晚归,中午也在学堂用膳午睡,姨娘只管派个丫鬟跟着服侍就好,也不费事儿。”
李姨娘看唐清月不明所以的高兴样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心里却有些可怜唐清月这么小就要开始每日早出晚归的上学堂。待富贵走了立刻吩咐刘妈妈挑一个伶俐妥帖的丫鬟长期跟着唐清月,将来唐清月日日出去让别人看到她身边服侍的人不定性可不好。
高瑞轩里,唐大为走后杨氏看着桌子上的白瓷绘五彩花卉小盖盅,手一扬,旁边赖永家的眼疾手快给拦下来,一边用力抓着杨氏手里的小盖盅一边沉声劝道,“此刻老爷尚未走远,院里人来人往,姑娘您这一砸下去不用一盏茶的功夫全府都知道了。”
杨氏大怒,“我看谁敢说出去半个字,我拔了她的皮!”
“姑娘您冷静一点,今时不同往日了。”
赖永家的到底从小做活,比自小娇生惯养的杨氏力气不知大了多少,一用力夺过杨氏手里的盖盅,她一边远远的将盖盅放到里屋桌子上,一边招呼院里的丫鬟婆子都去次间前后的几个抱夏呆着,确定屋外没人赖永家的才把正房屋门关上。
赖永家的一回头看杨氏还气呼呼的坐在正当中的高背大椅上,“哎哟”一声,开始劝道,“姑娘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杨氏一掌拍在桌子上,眼中全是狠戾,“我怎能不气?那贱人居然有孕了?!那贱人不是生不了吗?这么多年都没动静,怎么会突然有了?怕不是偷人吧?”
赖永家的赶忙虚拦了一下杨氏的嘴,她是杨家陪嫁来的,又是看着杨氏从小长起来的,知道自己这位姑娘什么都好,就是从小被家里头那个出挑的嫡姐压了一辈子,所以遇事就爱钻牛角尖,时常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光生气能生好几天,“我的好姑娘,您这是被气昏了头了!怎么敢说这样的胡话?这话别说老爷和老太太听了,就是让底下人漏出去半个字您的名声就完了!”
杨氏被气晕了头,如今被她一提醒只觉得满脑子浆糊,“好好好,我不说,你说!现在怎么办吧?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贱人顺顺当当的生下个孩子?老爷还把她这一胎交给我看管,这不是摆明了担心我做手脚?”
“就算她顺顺当当的生下孩子又能怎样?”赖永家的思路清晰,一下就抓住问题关键。
“那自然是,”杨氏一愣,“她,她会……”杨氏“她”了半天也没说出口。
说李姨娘会恃宠而骄,可人家这么多年一直都老老实实的,说李姨娘的孩子会争夺家产,可安哥儿都这么大了,说李姨娘会将她取而代之,除非唐大为疯了,或者李姨娘死去的爹娘从坟头里爬出来且富可敌国,杨氏想了一下还是唐大为疯了的可能性大一点。
赖永家的看杨氏不气了,一笑,“所以啊,就让李姨娘生下孩子又能怎样呢?大少爷已经长成,待过两年考取功名便会娶妻生子,以大少爷的能力将来必会仕途坦荡,老太太和老爷又不傻,家里大部分的家业还是会交到大少爷手中。哪怕李姨娘生下个儿子来,等这个庶子长成,少说也得十五年之后,十五年之后,哈哈,别说是大少爷,怕是六小姐的孩子都生下两三了,到时候姑娘你恐怕被一堆孙子外孙围着,哪里还有空管一个庶子?你若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大可将这些事儿丢给大少奶奶去管,您只管开开心心的抱孙子就是了。”
其实这些道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是杨氏心眼小,看不明白罢了。
赖永家的看杨氏想透了才重新给她倒了盏茶送到杨氏手中,“所以啊,便是李姨娘再生下十个八个儿子也同姑娘你无关,只要府里能养得起,管她生几个,既威胁不到您的几个哥儿姐儿,又还得规规矩矩的叫您母亲,将来便是她的儿子得了功名,封赏诰命也得算在您头上。”
杨氏被她说服,又喝了茶,心里气儿顺了些,只嘴硬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些,我就是看到那贱人心里就膈应。”
说到底杨氏在意的还是李姨娘与唐大为幼时的那段情感,赖永家的明白,可她也没办法,总不能回到过去拆塞两人,不让他们相识吧?
赖永家的劝道,“姑娘若是不乐意见她,大不了摆出太太的款儿来,免了她的每日请安,既省的见她还能在老太太和老爷跟前博个贤良的名儿。”
杨氏想了想觉得有理,当即便派人去春风院,此事才算过去。
大约又过了五六日,卫夫子进京整顿好了,一应物件也都搬来唐府,一起来的还有卫夫子的夫人,说是不放心小厮照顾卫夫子,两人一辈子没分开过,卫夫子还是习惯夫人在一旁。
在卫夫子携夫人住进唐府的第二日,唐大为特意晚半个时辰上衙,将府里的众儿女都召集到杨氏处,反复吩咐叮嘱,先从儿子开始,唐大为最小的儿子唐永文也八岁了,估计明后年就能下场童试了,所以唐大为沟通起来十分顺畅,他照例先从经世济民讲起,以光宗耀祖结尾,中间穿插几句忠君爱国安身立命做点缀,三个男孩都低头应是。
唐大为作为儒家学派的理论践行者,对儿子大都十分严厉,毕竟按照标准的儒家思想对待儿子就应该一天按照三顿打,他深觉自己已是慈父。
但对待终会成为别家人的女儿,唐大为就更不用板着脸怒斥,可今日他却一反往常的温和,严厉的叮嘱。
“卫夫子学问极好,是出了名的才思敏捷,教书育人几十年,于科举应试之道的学问最是清楚,此次能将他请来还是看在你们已故的曾祖父的面子上,你们切不可胡闹,若胡乱使性子惹恼了卫夫子,影响兄长们读书,让我知道,立刻逐出家门!”
女儿们也立刻低头称是。
唐大为看着最末的唐清月,想叮嘱几句又不知说些什么,末了只轻声道,“清儿若是在学堂累了困了就自己玩,不可弄出声响影响哥哥姐姐们读书,知道吗?”
唐清月用力的点点头,表示自己会听话。
按规矩李姨娘有孕杨氏作为嫡母应该亲自抚养唐清月的,但是考虑到杨氏和柳姨娘、李姨娘之间的陈芝麻烂谷子,唐大为便让唐清月继续留在春风院。
杨氏大概被赖永家的劝过之后对唐清月也不那么反感了,今早还一副慈母模样的摸摸唐清月的头,像模像样的叮嘱了她几句,唐大为见杨氏这么得体也很满意。
众人散去后,几个孩子分别在自己的院子里用过饭后就带着丫鬟小厮往学堂去。唐清月住在李姨娘的春风院,离学堂最近,也是最早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