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决战前夜(10)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608字 发布时间:2023-02-22

齐王元吉却是急不可耐,虽然一个多月以来,他对张亮威逼利诱,花样翻新地各种酷刑折磨,硬是没得到一个字能给二哥入罪的口供,却还是明目张胆地劝父皇及早诛杀二哥,以免祸患。皇帝质问道:“他有定鼎天下之功,却无明显罪状,以什么理由杀他?”

元吉恨恨地道:“当初克东都时,他流连盘桓,不愿马上班师,还大散金帛以树私恩,又违抗敕命对后宫不敬,难道不是有反叛之心?现有书信为证,张亮在洛阳招纳凶顽之徒,是受杜如晦指使。若没有二哥授意,他们岂会如此胆大妄为?但应速杀,何患无辞?”

武德没想到这个四儿子对嫡亲的二哥会有这么大的怨念!当初克定东都之时,是自己明确授权二郎“子女玉帛,俱可便宜从事”,今若以此论罪,当真是“欲加之罪”了。皇帝虽然忌惮二郎,毕竟是自己亲子,不同于刘文静、李仲文、刘世让、杜伏威等人,皇帝目光凌厉扫视元吉一眼,不愿再搭理他。

 

当然,皇帝身边也不全是诋毁、反对秦王的声音,当武德就张亮一案处置意见询问另一重臣侍中陈叔达时,陈叔达就直言不讳对皇帝谏道:“秦王助陛下平定天下,立有大功,并无明显过失,若无辜加罪,恐令天下不服。陛下请三思!况秦王性情刚烈,若加挫抑,臣恐秦王心中不胜忧忿,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无所及!”

尚书右仆射萧瑀更继续坚持推举秦王为储君:“秦王之才惠在天下,陛下若为大唐社稷计,当立秦王为储君,如此陛下百年之后,方可保大唐江山无虞。”

萧瑀与陈叔达的话,又让皇帝继续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他手里端着的一碗水晃荡得更加厉害,自己也不知能撑到几时,终究会打翻。

 

张亮在狱中受尽酷刑虐待咬紧牙关,天策府众文武却难免兔死狐悲、唇亡齿寒!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相约来到内书房,找秦王密议。

“殿下,臣昨日去如晦兄府上探视,如晦兄让我转告殿下,太子、齐王等一再进逼,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请殿下早定大计!”房玄龄道。杜如晦因张亮案牵连,被禁足在家,不得入天策府见秦王,玄龄只能到他家中探望。

“没有退路?”世民放下手中书卷,抬头看着二人。

“从来宫禁之争,都是你死我活,退路就是死路!殿下切勿心存侥幸!”无忌道。

世民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沉思良久,方开口道:“难道只能是鱼死网破?”

玄龄道:“殿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殿下,亦会是天下希望之所在。请殿下勿再迟疑,当效法周公诛管、蔡以安家国!”

玄龄从衣袖中取出一张羊皮纸卷,摊开在几案上,说道:“臣昨日去如晦兄家中,与如晦兄计议多时,如晦兄建议……”

羊皮纸卷上所绘是一张详尽的长安城示意图,玄龄在地图上指点着,侃侃而谈他与如晦谋划的行动方案。世民看着他手指一个要害所在——

 

玄武门。

 

那是宫城北门,他和大哥、四弟入宫上朝最近线路必由之地。

听罢玄龄的陈述,世民面沉似水,半晌没言语。

玄龄与无忌面面相觑,秦王究竟在想什么?

“兄弟相残,古今之大恶!况此事还会惊扰圣驾,万一父皇有失,世民就百身莫赎了!容我……再想想……”

世民表情凝重,眉头紧锁,好半天终于艰难开口道,顿了片刻,又对二人道:“你们且下去吧。今日所议之事,切不可外传!”

玄龄与无忌知世民一时还难以接受,只得告退。

 

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秦叔宝、程知节等天策诸将,亦纷纷进言劝秦王发动“兵谏”,除掉太子、齐王,救出张亮。

秦王只是不准,言道:“孤已向圣上起誓,非太子首先动手,孤绝不动用军马。卿等不要陷孤于不义!杨文干谋乱,圣上并未废黜太子;张亮等并未举事,罪责更轻,圣上不会废黜我。只要本王无事,总不会坐视诸公受罚。我意已决,有敢再劝我动用军马者,斩!”

众人见秦王发了狠,只得住口。

 

眼见到了五月中,这日,宫里一早来人通告,说晚些时候会有圣旨到天策府宣告。

午后,中使来到天策府,世民正衣冠领众人至正殿接旨。

圣旨很长,先列举了张亮罪行,还牵涉到杜如晦和房玄龄,念及众人往日军功,特从轻发落,张亮削职为民,永不录用;房、杜是幕后主使,即日革职,逐出天策府,不得私谒秦王,违者杀无赦!天策府及陕东道大行台属官许洛仁等六十余人被削职或贬官。

世民闻房、杜被革职逐出天策府,尚未听完宣旨,只觉得胸口气血翻涌,一股腥甜味直冲上喉咙,一口鲜血喷出,便不省人事。

“殿下!”众人惊呼起来。中使宣读完圣旨,令随从将房玄龄逐出弘义宫,便回去复命。杜如晦已在家禁足多日,不得至天策府。

长孙无忌忙掐世民人中,世民还是毫无知觉。无忌赶紧命人将他抬进内室,请司医诊治,费了好半天劲,世民总算悠悠醒转。

世民看着塌边长孙妃、无忌和一众心腹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心灰意冷道:“想不到我竟如此一败涂地,枉诸位白跟我一场!圣上怎会突然改变心肠,如此偏袒大哥,薄待于我?”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劝道:“殿下宽心!先安心静养。属下即刻去宫中打探一番。”宇文士及小妹宇文昭仪心向秦王,士及自是要从妹妹那儿打探一下消息。

众皆神情黯然,见秦王心伤至此,暂时不是时机跟他谋划大事,无忌便让众人先散去,让秦王好好休养。

秦王叫住侯君集,吩咐他从内府支取黄金若干,带上金创药,并命守候在身侧的韦司医同往,去打探张亮何时出狱,嘱他二人接张亮回家安顿,安心疗伤。

 

夜静更深,疲惫心伤的世民在无双安抚下终于睡去。无双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想着,当初晋阳起兵,大哥与二郎何其友爱!战则并骑,食则同案。谁知李家得了天下,兄弟反势成水火!她有意劝世民逊让,却又深知世民怕一旦退让,便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如今结怨既深,即便真想退让,也不可能取信于人。我虽本心不愿见他们骨肉相残,但这一切,又岂是我一介弱女子左右得了?只能听天由命了。想到此,她不由得珠泪暗抛。

 

武德皇帝听闻中使复命奏说,秦王气得当场呕血昏厥,心中不忍,翌日又派御医至弘义宫诊视,御医亦知秦王乃是心病,便劝秦王看开些,安心静养,开了些安神助眠的药。

 

隔二日,宇文士及入天策府禀告秦王:“听说是太子洗马魏徵上了一道奏疏,说圣上意欲两袒,实是大错!长此以往,必酿成滔天巨祸!因皇太子不借助圣上之力,便不足以压制秦王;而秦王不借助圣上之爱,亦不足以抗衡皇太子。陛下若欲使后世子孙以为储君之位可凭智谋经营而得,便可速易太子;若欲使皇太子安稳,便可速削秦王羽翼,日后封以大国,许其子孙与国同戚。圣人看了这道奏疏,说魏徵是诚心为国。太子又向圣人上了血书,发誓说绝不亏待二殿下!又有裴仆射等从旁劝说,圣人因此将张亮等人治罪,将房先生与杜先生逐出天策府。”

世民咬碎钢牙道:“又是魏徵!日后我必手刃这个河北村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