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冀国,幽州涪陵。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
层峦刚经过风雨的洗礼,青山一片苍翠,弥漫的雾霭如袅袅轻纱。
在这重峦叠嶂山水如画中,耸立着一座巍峨肃穆道观。墨瓦红墙,飞龙云柱,八卦照壁,三四重的紫殿朱楼,清局而幽阒。
五行坛前,一颗千年香樟,红条垂立,迎风拂动。
有一位鹤颜白发的道人,手执拂尘,立于五行八卦之中,运阵窥探天机。
以道御术,阵法旋动,引动落叶随阵成幕。
须叟,半空上显现一行白迹玄字。
道人启眼一观后,便收了法。
五行关闭,恢复如初,道人看着消逝的字,喟叹道:“难道……天命不可改?”
殿上飞檐,站立着一个修长的身影。
他一身雪白衣袍,墨色长发随风清扬,俊逸若仙的面容上,双目朗日月,雨后新阳洒在他的身上,如落了一层霜华,绝尘宛如谪仙。
拈在指间的玉笛,紧镶于唇边,吹拂出了悠美的旋律。白鹤随着笛声音律,在他周旁翩翩起舞,展翅凌空。
不知何时,一身蓝色太极卦服,须眉皆白的道人,迎风而来,他不是别人正是无涯子。
看着自己的徒弟,想到了测算的天机,心中一阵感慨。
他这个徒儿,领略力和感悟性都比常人高于一筹,不管是在学奇门遁术或琴棋书画,还是武功医术、测算日月星辰和玄妙道法,都能运用自如。
甚至比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之于蓝,他是一个聪颖多慧的孩子。还有那倾世的容颜,不知对他来说是好还是坏。
要不是天命难违,无涯子都想让他继承太清道观。
听到有人的靠近,绝尘停下吹奏,拉回沉醉在笛音里的情绪。
绝尘俯首对无涯子行礼作揖,无涯子连忙扶起,沙哑如尘的问道:“尘儿,可是有烦心之事?”
无涯子故有此问,只因对于绝尘的了解。
他从来都对任何事都淡泊无意,情绪变化也都不会轻易展现而出,可方才那吹奏的笛音之中尽显了哀伤。
绝尘眼底闪过一抹黯然,很快消失不见。
宛如流水击石的声音,回答道:“徒儿,来太清观年过五秋,年少往事早已过眼云烟,但有一些事情,想去作个了断。”
无涯子听到他的话,心中了然,“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尘儿,有此觉悟,实属难得。”
“为师不会相拦,你有自己的命数。”
人在红尘,不去沾染红尘,红尘自扰人。
“遇见尘儿开始,为师就知道,我们有师徒的缘份。你是修道的奇才,经脉奇特,如果一生清修,放下红尘俗世,定有另一番作为。”
可惜,他难以将人情俗世忘怀。
天命如此,他无法阻断。
“为师之所为你取道名绝尘,不过是希望你能够了断红尘俗事的牵绊,看来终是无法避免。”
“是徒儿,辜负了师傅。”
是他没能做到师傅所希望的那样,等了断一切,他愿只做师傅一人的徒弟。
无涯抬手轻拍着他,“为师,没有怪你。只是想让你,在仇恨蔽心的时候,能想一想这个名字。”
“你的修为,比你那几个师兄弟高,但太顾念感情,心怀慈善。下山后,切记万分小心。”
绝尘向无涯子,作了一揖, “徒儿,记得了……”
无涯子轻声叹道:“一别之后,难再一见。有些事情,为师想提醒你一番。”
“师傅,请说!”
忧然眸光落在爱徒身上,“知你旧事难忘,为师测算了天机。”
“此次下山,你会遇上生命劫坎。切勿以命相博,感情用事。有什么困难,为师能尽绵薄之力的,可传信于为师。”
“徒儿,会时该铭记于心,遵从师傅的教导。”
紧握着手中玉笛,在檐脊墨瓦跪下,“不孝徒儿,不能在伺候师傅于左右,师傅……请多加保重。”
“唉……”
无涯子躬身伸手想扶他,最后停下动作,叹了一口气,飘然离去。
绝尘直起身来时,已没了无涯子的身影。
忽而感觉到腰部传来的摩蹭感,低首望去,白鹤的头部,正亲昵的在绝尘腰部蹭了蹭,翅膀不断挥舞,好像知道他要离开,表现出了不舍。
唇边轻扬,无声的微笑着。
那一抹笑容,使天地黯然失色,周边的景物也比不过那抹笑容的万分之一。
宠溺的摸了摸白鹤的头部,向它们告别,“我要离开了,回来无期。如想我的话,可来看我。”
鹤唳了几声,似在回应。
这是与自己陪伴了五年的伙伴,他突然有点不舍这里的景和物。
其它几只白鹤,有的徐徐落在他身旁,有的在他身旁飞舞,来为主人送行。
看到此景,绝尘依依不舍的飞落而下,那倾世的身影,是那么飘逸而自然。
落在道观大门外的台阶之上,一步步往台阶走下,好像从云中漫步走来,直到慢慢消失台阶之中。
自此,他的出山,引发了七国纷争,江湖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