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行在悲伤中回到榆林,严重就从外蒙赶来。
严重有两件事情。一是向李志行汇报前一段整肃活动的具体情况,再就是汇报郑玉琨和乔修远拟定的外蒙剿匪计划。
李志行必须收敛精神,带领着大家继续前进。
……
“立三,白文焕反应如何?”
郑玉琨此次整肃军队,总共杀了73个人,撤了20几个排长、6个连长,并处理了300多名士兵。白文焕手下的一个排长,就在被枪毙之列,因为他不但强奸唐努的白俄妇女,还杀人灭口,影响极坏。
此次整肃,所有惩处名单郑玉琨都事先报了李志行批示,但他还需要知道细节。
“玉琨做这件事,其实还是给白文焕留了余地的。批示由白文焕自己逮捕,自己执行。白文焕没有徇私,亲手处决了那个排长,我去现场监的刑。”
“噢?白文焕可有怨言?”
“当时白文焕流着泪对那名排长说“兄弟,帮有帮规,国有国法,你我兄弟现在是堂堂的边防军,你就不该去犯李将军的国法!事已至此,你也不要怨李将军!为兄亲自送你上路,以后在地下,我们再做好兄弟!””
“那名排长怎么说?”
“那名排长倒也硬气,他向白文焕说“大哥,你也不要悲伤!我戴老七不亏!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我戴老七跟着大哥打败了洋人,成了民族英雄!这番又尝了洋女人的滋味!我赚够了!我戴老七这辈子没白活!
若还有下辈子,我还跟着大哥!咱们一起还跟着李将军干洋人!大哥,你等会动手时瞄准点,给兄弟个痛快!只是老七的家人还往大哥多加看顾!”,白文焕闻言,流着泪说“这点兄弟你放心!”,然后就亲手枪毙了戴老七。”
李志行听后一阵唏嘘,说道“你安排人给戴老七家里送2000大洋,不要说我送的。”
“是!”
……
然后是剿匪,郑玉琨和乔修远已经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单等李志行回去主持剿匪。
李志行即日启程。乌兰格格回外蒙省亲,刘绣娘因为担任李志行的机要秘书,必须随行。
顾菲儿就留在了榆林,照顾燕子。
往外蒙去先经过包头,此时京张铁路已经通车到包头,城市中心正向李志行建好的商业区转移,汉堂的各项产业开始全面盈利,外蒙的蒙汉行政学校也已经开始建设,一片热闹景象。
李志行特意请了驻守本地的李福成吃饭,此次整肃,李福成手下被查出不少问题,光连长就被撤了两个。
席间,李志行对李福成说道“福成兄,绥西乃是联系外蒙与榆林的枢纽,位置十分重要,外蒙若有战事,就需要绥西支持;外蒙如果不利,则需要绥西接应。福成兄一向持稳,所以兄弟将此重任托付于你,还请福成兄多多费心!”
李福成不禁脸一红,急忙说“志行,蒙你信任,我一定加强训练,加强队伍纪律!绝不负你所托!”
随后李志行带领人马,赶赴库伦。
此番一到外蒙,李志行感觉军队气象明显不同,士兵们表情严肃坚韧,隐隐透着杀气。
看来玉琨“十杀其一”的方法,效果很明显!
另外,李志行到军营里去巡视,竟然发现士兵们在唱军歌:
当兵为什么?
当兵为打仗!
只等军令动,
报国上战场!
我的武艺精,
我的士气壮,
不让我上让谁上?
杀出来的军威
拼出来的兵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威名天下扬!
刀山火海也敢闯啊
坚决打胜仗!
没有二话讲!
……
这歌节奏明快,歌词简短明了,既让普通士兵明白自己的职责,又鼓舞士气!李志行大赞!笑着问乔修远“瑶圃,这是你的手笔吧?不错!不错!”
乔修远却笑着说“非也!非也!这首歌是佩瑜写的!怎么样?没想到吧!”
李志行惊讶地转头看看郑玉琨,说道“哎呀,玉琨!没想到你还能写出这么好的歌?”
郑玉琨挠挠头说“哪里呀!这原是冼星海先生写的,并谱了曲子,我只是觉得之前的词句太文绉绉了,改了改。不过参谋长却给咱们边防军写了一首军歌,非常好听!”
李志行就让唱一唱,士兵们齐声唱到:
辛酉初,山河动,俄寇北来,瀚海千里乌云布……;边防军,钢枪洪流赴漠北,破强虏,复江山,七战七捷美名扬……
这首歌曲也好听,用词简短新颖,抑扬顿挫,比吴大帅的军歌《登蓬莱阁•调寄满江红》容易上口,而且讲述了边防军的功绩,十分鼓舞人心!大家纷纷说,这首歌可以定为边防军的军歌!
李志行听了也觉得好,就让士兵们再唱了一遍,然后就对乔修远大加夸赞,但并没有说定为军歌。
巡查完部队,李志行立刻发布命令开始剿匪。并以外蒙专员的名义,下令各地王公和喇嘛配合!哲布尊丹巴紧随其后,也下了一道法旨,要求各地喇嘛配合。
外蒙的剿匪其实没什么可剿的!倒不是外蒙没有土匪,外蒙土匪很多,而且成分复杂,有蒙古人、有满族人、有内地的汉人、还有东北的汉人、有白俄、还有日本人等,林林总总,少说也有好几千人。
但李志行在外蒙有近7万军队,都装备精良,而且骑兵很多,都是一群虎狼之师,并早已分散在各处,又有李志行有傅长缨、田一民、冯春霖三套情报系统配合,再加上王公和喇嘛的支持,剿匪有些闲庭信步。
所以,李志行和乔修远两位大少稳坐中军,喝酒纵歌。
既然纵歌,自然少不了乔大少特意请来的冼星海先生。
“修远,那天我听完军歌,觉得你们写的太好了!实在兴奋,所以我也写了一首!”
“哦?正之将军也写了,快唱来听听!”还不待乔修远答话,冼星海就高兴地说道。
“咳,咳……”李志行清了清嗓子。
“你倒是快唱呀!让本公子欣赏一下你的大作!”乔修远可不相信李志行这家伙能写出什么好歌!
“那我唱了哦?”
“啰嗦!快唱!”乔修远怒骂道,冼星海也不禁莞尔。
不料接下来李志行的一曲高歌,却震惊了两人:
狼烟起 江山北望
旌旗展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滔滔
跨大漠 驰骋草原 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叹国难 更奋起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
一曲过后,乔修远和冼星海二人久久寂静无声。
“咳!那个……,那个我唱的怎么样?”李志行不好意思的问道。
“太好了!我从未听过这么气势磅礴的歌曲!”两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乔修远激动地问道“此歌可有歌名?”
李志行忽然收敛颜色,郑重地说到“《精忠报国》!”
乔修远说到“正之!这首歌大气磅礴,即彰显我边防军威武雄霸之气,又足表露我边防军忱忱的爱国的热情,我看足当军歌!”
“哦,那啥,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修远你看这歌词是不是再改一下,还有那个曲子,是不是让星海先生再修改修改?”
“哈哈,不必改了!非常好了!”乔修远和冼星海两人一起大笑着说。
当天,三人纵酒高歌,李志行更是唱了不少他学过的现代军歌,这是一种全新的唱法,冼星海听得兴奋不已,当场记录词曲,表示一定好好整理,让边防军将士有好歌曲唱!
李志行的高歌,引来了刘绣娘和乌兰其木格,他们不知道自己男人还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一面!两人牵着手,并肩站在窗前,静静地听李志行歌唱,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彩。
……
原定一个半月的外蒙剿匪战役,其实打了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外蒙匪徒基本被一扫而光,仅有几股土匪在元气大伤之后,逃入甘肃和新疆,再也不敢来了。
剿匪期间,共招降了约1800多人,其中蒙西骑匪梅达呼林率手下700多人,是主动投降的。
李志行对这些土匪进行了教育改造,最后混合巴特尔手下一部,整编为一个骑兵加强团,约2000人。归在巴特尔麾下。
李志行手下的兵都爱打仗,因为一打仗就有军功可挣,这次照例有不少人升官。像高贵滋、白文焕,这次都因军功升为团长。
值得一提的是小明同学和他的好兄弟“伯玉兄”,这两个家伙参加了战斗。李志行原本不答应,一者因为年龄太小,二者打仗难保不有闪失,李志行爱惜他们是根好苗子,不肯冒险。
但这两个家伙写了血书,还设法请“三妹”为他俩说情。
这样,燕子给李志行写了一封长信,起首就是从来没用过的“父亲大人”,然后又说什么“好男儿自当报效祖国,大丈夫就要真刀真枪”,说了一大通。
李志行想了想,就将两人安排到了郑玉琨手下,并叮嘱玉琨多加照顾。
结果这两个家伙真不是盖的!硬是挣了能做直接排长的军功!李志行特意将玉琨找来,问这些军功是不是真的?
玉琨笑着说“哥,你的眼光的确不错!这两个家伙真是当兵的料!这些军功我可未添一笔,都是这两个小家伙一刀一枪挣出来的!”
在李志行的军队里,除了李志行亲自破格提拔,其他都是军功为大,没人敢擅自更改。
所以,李志行索性给了这两个家伙做排长!仍在郑玉琨麾下。
这两个家伙得了排长后,欣喜异常,赶快写信告诉燕子。
于是,这三个义结金兰的兄妹约了个时间,偷偷带上酒,遥对千里明月,共饮了一杯。
剿匪战役之后,李志行决定巡视外蒙,外蒙这么大地盘,自己总要到处去看一看。
他决定先去西边视察唐努乌梁海。
李志行带了警卫团,又是骑马又是乘汽车,费了不少时间,才到达唐努。
这里是外蒙靠近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最上游,驻有精锐的巴特尔骑兵旅,该旅新编了梅达呼林骑兵加强团,作战人员将近9000人!
这是一只战略部队。因为一旦与俄国有变,该旅的任务是立刻越过国界,分段炸毁西伯利亚大铁路,为外蒙与俄国西伯利亚军事力量周旋,赢得时间。
所以,巴特尔的部队里有很多白俄,还有熟悉西伯利亚情况的布里亚特人、外蒙人。当然,这里也是李志行三大谍报系统工作的重点,傅长缨、田一民、冯春霖都在这里不遗余力的发展间谍,慢慢向西伯利亚渗透。
李志行接见了巴特尔、谭守一、彭程等主要将领,详细询问了军队的情况。然后,由巴特尔陪同检阅了部队。
巴特尔的部队是外籍人员最多的部队,李志行分别用汉语、蒙语和俄语三种语言向大家问好,鼓舞大家好好打仗,说不管你以前是哪国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中国人!而且只要作战有功,一视同仁,功劳大了照样升将军!那些白俄们瞬间士气高涨!高呼“乌拉!”
严式超陪同李志行会见了本地的各级官员,并详细介绍了军队后勤保障、地方政治、经济等情况。
最后,严式超向李志行引荐了一个人。
此人名叫方金铭,湖北人,曾在地方当过一任县长,后在新疆杨增新手下干过财政,后又随陈士可在外蒙办过很长时间外交,然后调了北京外交部,现被严式超请来当幕僚的。
严式超想推荐方金铭去管科布多。
严目前是唐科专员,但所管辖的地方太大,尤其是科布多,地方又大,离唐努又远,严式超想把精力放在唐努这边,便推荐了方金铭。
李志行与方金铭谈了谈,觉得还不错,便答应考虑。
李志行正在唐努视察,不料来了一人,却是苏俄的库涅夫同志。库涅夫同志得知李志行在唐努视察,特意越界赶来相见。
几天不见,库涅夫同志又升官了,他已经成为西伯利亚方面军政治委员会主要委员,军衔少将!
李志行接见了库涅夫同志,并祝贺他荣升!库涅夫很谦虚,表示这是为人民工作的需要。李志行就问他有什么事?他还是提在外蒙修铁路那件事。
一提这事,李志行就有些牙疼。转换话题问库涅夫怎么知道自己在唐努?库涅夫说是库伦的阿廖沙同志报告的。李志行笑了笑,就开始谈其他事情。
当时方金铭恰好在场,就借机提醒志行,说老毛子很坏,从清朝开始,就利用各种手段欺骗中国,并说铁路的事可不简单!不单单是钱的事,还会衍生出控制权和驻军权,而且还会逐渐加深俄国对外蒙的控制,还讲了一些之前他遇到过的实例。
他怕李志行上当。
李志行点点头,表示心中有数,然后便不再谈起铁路,云山雾罩的聊其他东西。
李志行不接库涅夫的茬,可库涅夫不走。
库涅夫当天住了下来,与李志行喝了不少“工业酒精”。第二天又说起此事,还是那么“大公无私”,要无偿为外蒙修铁路。
李志行有些生气,想了想便开口说道“库涅夫同志,其实我觉得修铁路这事也不是不可以,但贵国刚经过战争,想来经济也不富裕,我们不能让贵国掏全部的钱。我很感谢贵国的真诚,如果贵国能投资30%,我已经很感激了!再多了,我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同时,为了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我希望贵国能相应给我在西伯利亚开办工厂、农场、矿山之类的权力。当然,这目前只是我的想法,一切还需要我国中央同意。”
李志行竟意外地吐了口,这算是一个重大进展!但条件与自己事先设想的天壤之别。库涅夫沉吟了一会,问道“那么铁路的管理权呢?”
“这个么……,你们可以参与管理,按股份比例设置管理人员。”李志行斟酌了一下,小心地说道,这句话其实已经开了口子,表明李志行的确有诚意。
库涅夫很高兴,今天已经取得了大突破,他需要回去汇报,于是就拥抱了李志行一下,高兴地说“李志行同志,我们喜欢与您这样的人做邻居,我也喜欢和您这样的人做朋友!那么告辞了!我们下次再接着谈。”
库涅夫临走时,李志行又问道“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两位将军还被关着吗?”
“不!他们已经被放出来了!而且职位并没有受到影响。”库涅夫回答到。
“那太好了!请代我向两位将军问好!”,李志行喜欢与那两位将军打交道,胜过库涅夫,他请库涅夫给两位将军带了不少“工业酒精”。
等库涅夫走后,严式超和方金铭都问“您真的想与俄国人合作?”
李志行严肃地说“现在,与俄国人如何相处,已经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或合作,或对抗,现在必须选择!
否则,我们在外蒙将花费极大的财力和精力来应付不确定的变化!
我觉得可以试试,俄国人想影响我们,我们又何尝不能影响他们?西伯利亚比不得欧洲,这里属于俄国的落后地带,我们做好了,俄国人一定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这话听得严式超和方金铭眼睛放光,还是第一次听见中国人打洋人的主意,实在长精神!自己这位上司,不让人佩服都不行!
当天,李志行就通令自己的情报系统,在唐努地区严查间谍!库涅夫根本就在说谎,身在库伦的阿廖沙,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具体行踪,一定是俄国人在唐努地区安插了间谍!
要说这也能理解,两国肯定会互相渗透,但李志行并不是要清除这些间谍,而是要掌握情况,以便在非常情况下,可以一网打尽!
其实还有一点李志行不知道,库涅夫本人,就是一个大间谍!
库涅夫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苏俄国家政治保卫局在西伯利亚方面军的重要成员,这个机构最初被称为“契卡”,后来就是鼎鼎大名的“克格勃”!而且库涅夫本人,还直接接受斯大林的指令!
其后,李志行又视察了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地,不过他就不得不往提前结束行程,因为曹大帅电召他前往保定开会。
李志行刚回到库伦,傅长缨就来报告:有两个日本人,一个叫坂野武马,一个叫饭田次郎,已经来了好多天了,并向专署投递了名帖,想见您。
“他们从哪里来的?”
“之前坐火车到张家口,然后乘飞机到的库伦,飞机登记的名字就是坂野武马和饭田次郎。”
“住在哪里?”
“城内的悦来客栈。”
“他们这些天有什么举动?”
“在城里闲逛,到交通银行和骏马银行转了转,只是看看,并没有办理任何业务。只有坂野武马,悄悄见了日本人在库伦的内线。”
“还是那家皮货栈?”
“是的。”
“盯紧他们!”
……
听闻李志行回城,日本人很快就来了。
两个日本人都穿着西装,其中一个比较强壮,像个当兵的;另一个相对单薄,带着商人的笑容。
那个强壮点的,先自我介绍,说自己名叫坂野武马,是关东军的中佐,然后又介绍另外一个,说叫饭田次郎,是个株式会社的社长。饭田次郎就向李志行笑着致意,李志行也点点头,就问他们有什么事?
坂野武马立刻递上一封信,原来是山田弘一写的,里面先向李志行祝贺新婚之喜,解释了自己不能亲自参加的理由,然后又介绍了坂野武马,说坂野武马是他的一个朋友,李志行可以考虑与之合作赚钱等等。
“山田君现在怎么样?”
“山田大佐已经调到了关东军司令部,任参谋,很得司令官阁下的信任!我正是大佐的部下。他也很想念将军,只是这次因为有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没有来。”坂野武马答道。
“哦,山田君说的赚钱是怎么回事?”
这时那个饭田次郎立刻拿出一张支票,递了上来,李志行一看,是两万日元,饭田次郎说道“初次见面,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将军阁下收下!”
李志行这货一见钱表情立马不同,笑容可掬地说“我和山田君是好朋友,你们不必客气!快请坐!有什么事请直说。”
那个饭田次郎立刻就说了起来。
原来这个日本人想在库伦开办一家银行,请李志行给予方便,情愿送给李志行一成干股。
李志行一听,就笑着说“请喝茶!”,然后自己端起茶杯喝茶,其间瞥了两个日本人一眼,表情就像在看两个傻子。
两个日本人不明所以,饭田次郎立刻就说“李将军,您要是觉得一成不够,我们还可以再商量!”
不料李志行仍微笑着喝茶,一句话也不说。
坂野武马见状就说“将军,这也是我们关东军的意思!我们希望加深您与大日本帝国的友谊!”
李志行说道“我很感谢贵国的友谊,山田君就是我的好朋友。”然后不再说话。
坂野武马见状,就又说“将军,那么我们可以合伙在外蒙东部开办煤矿,不需要将军花钱,我们可以给将军足够的利益。”
不料李志行却开口说“坂野中佐,你们二位大概是第一次到外蒙吧?既然来了,就好好在库伦城逛逛,草原上的风光,比内地却有不同。”
然后又拿起那张两万日元的银票,送回饭田次郎说道“非常感谢饭田会长的热情,但是无功不受禄,这张支票就请收回去吧。”
饭田次郎见状忙说“将军,这是我送给您初次见面的礼金!不能开银行或开矿都不要紧,按贵国的话说,这叫“生意不成仁义在”,请您务必收下!”,然后鞠了个躬。
李志行见此,就笑眯眯地说“既然饭田会长如此说,那李某就收下了!不过外蒙还产些土产,回头我让人送到客栈去,也算李某人的一点意思。”
至此,日本人只好告辞。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位李将军为啥有好处不要?
饭田次郎是个生意人,他仔细琢磨李志行的话,说道“坂野君,这个中国将军说让我们在库伦城好好转转,是不是这里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坂野武马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让库伦的内线打听情况。
很快,两人就知道了原因,有迹象表明:城内那家生意红火的骏马银行,很有可能就是李将军的产业。而全外蒙的矿山、林产等产业,都被一个叫“边业公司”的组织垄断了,而那个边业公司的经理,据说以前就是李将军的学生!
坂野武马气愤地骂道“八嘎!这个李将军真是太贪婪了!”
饭田次郎也气愤地说“他垄断了外蒙所有赚钱的行业!这样,大日本帝国的商人,在外蒙根本无法有所作为!他真是比商人还贪婪!”
两人气愤地骂了李志行半天。幸亏是躲在屋子里,否则被李志行听见,很有可能打断他们的腿!
一会,坂野武马说道“那么后续我该怎么办呢?”
原来他肩负着拉拢李志行的重大使命,西伯利亚战争日本人虽然没有占到便宜,但满、蒙地区对日本非常重要,他们在东北拉拢张作霖,在外蒙拉拢李志行,这次合伙做生意,只是个小手段罢了。
饭田次郎想了想说“坂野君,你说的很对,这个李将军很贪婪!但我却觉得他是个商人,他回送给我们的貂皮你也看到了,我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什么都会做!”
坂野武马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样,两个日本人无功而返。
李志行自不去管它。
……
李志行在赶回内地前,颁布了一系列指令。
首先,宣布自己不再兼任外蒙古专员,改由陈士可将军担任。其次,宣布唐科地区划分为唐努道和科布多道,分别由严式超和方金铭担任专员,原唐科专员裁撤。
任命郑玉琨为绥西镇守使,李志行不再兼任。任命高双成为唐努镇守使,任命郗月三为乌克尔图(外蒙东部车臣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镇守使。并规定以上镇守使,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也无权管理地方守备部队。说白了,这其实只是个荣誉称号。
至于像韩其武等其他几人,按说也可以得个镇守使的称号,可大家坚辞不受,因为前一段时间,乔修远发起的“打倒军阀”大讨论深入人心,大家一心一意要做革命军人!
对于高双成和郗月三,则容不得他们推辞,这是李志行对他们高看一眼的表示。
还有一个人就是秦国镛秦校长。秦校长虽说到边防军后一直没什么军功,但他资格太老,是边防军三个中将之一,现在总领空军,已经将空军发展到3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4架教练机了,为避人耳目,天天带队伍在乌里雅苏台训练。
空军是未来兵种,所以论起贡献,秦校长也可以任个镇守使。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秦校长其实一直不是李志行的手下,他是蒙古战役的时候曹锟借给李志行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李志行就借此次途径乌里雅苏台视察空军时,谈起此事。
不料秦校长听完之后笑着说“正之,你大可不必担心我这边,我到你这里是来,是想研究你之前说的关于空军的想法,并不是来当官的。你要真觉得过意不去,就再掏钱买两架轰炸机回来,这样我们的空军就不仅仅是一种威慑,而是实实在在有了实战价值。”
对于秦校长的高风亮节,李志行十分感动,于是又买了3架轰炸机,正好组成一个航空编队。另外,特任命秦国镛为边防军空军司令,这是边防军里的第一个司令。
若说以上几条任命让草原十分震动,李志行的最后一道命令则让草原沸腾!
原来,李志行下令,给所有蒙古贵族,以及众议院中的高级喇嘛,每人免费发放一辆汽车!
听到此消息后人人震惊!
要知道,除了李志行的军车,草原上拥有的汽车也不过两辆,一辆是李志行送给老丈人阿什尼玛汗王的,一辆是送个哲布尊丹巴的,大家羡慕地不得了!
这下,李大人要给外蒙贵族人手一辆,这就是1000多辆汽车!大上海有这么多汽车么?也许有,但那里是东亚大都汇!而这里只是贫穷的大草原!
话说李志行为啥忽然来了这么个骚操作?直接诱因就是他的此次巡查之行。
李志行这次光在外蒙西部转了转,就花了很多时间,还又是骑马又是坐车的。他由衷感叹,这交通他妈的太差了!可要都花钱修路,他也修不起,原因是外蒙太大!
那怎么办?李志行忽然想到了一个典故,就是那个“假道灭虢”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讲的是晋国想灭虞国,却欺骗隔在中间的虢国借道,灭了虞国,然后又回头顺手将虢国干掉了的故事。
但这个故事妙就妙在一个“道”字上,其实在借道之前,晋国还觉得道路不好走,就给虢国说:你先把路修一下,好让我们送给你们国君的豪华马车顺利到达。结果虢国立刻动员国力修路,让晋国后续的军事行动顺顺当当的实施了。
没错!李志行就是想借外蒙贵族们的力量修路。
1000多辆汽车,听着很多,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他通过法兰克这个走私犯购买,一辆车也就不到300美元,1000多辆汽车连40万美元都花不到!
而且,这钱是外蒙政府出,找骏马银行借的,他一个子也不掏,反而要赚不少钱!
为啥?汽油不要钱吗?还有,你不需要司机吗?
总之,这个举措不但可以低成本修路,而且有利于快速掏光贵族们的荷包,还可以通过给重点贵族指派司机,掌控该贵族的动向,简直是一石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