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决战前夜(9)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847字 发布时间:2023-02-21

一盆盐水兜头浇下,遍体鳞伤的张亮浑身一激灵!口中忍不住闷哼一声,浑身的剧痛将他的意识从麻木中唤醒。眼睛已青紫肿胀,他索性懒得睁开眼睛。略一留意,便明白自身伤势:肋骨折了五根,浑身上下有二百来道鞭痕,牙齿被打掉三颗,十指的手指甲已被拔光,胸前是几处炙伤,此刻浑身上下,到处火辣辣揪心扯肺般疼痛。

这里是大理寺刑讯室,以涉嫌“谋反罪”被收押的天策府车骑将军张亮,正被几条大粗链子悬在半空中。

坐在几案后锦衣华服、冠冕堂皇的年轻人,手里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匕首,见张亮醒来,嘴角浮起一抹轻佻的笑意:“可以嘛!算你小子有把硬骨头!本王倒是奇怪,二哥究竟给你们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们一个个一条道走到黑,为他卖死命?”

张亮总算睁开眼睛,吃力地对那华服青年道:“四殿下,张亮身为天策府车骑,虽职卑位微,却也算是朝廷命官。‘刑不上大夫’,殿下如此折磨微臣,于朝廷颜面恐不大好看……”他才说出这几句话,又是痛得一身冷汗。

齐王元吉冷笑道:“‘刑不上大夫’?瞧你这熊样,就你也配?少废话!你若不想多吃苦头,就把派你到东都洛阳招纳死士图谋不轨的幕后主使交代清楚,本王保你无罪有功、富贵荣华;否则,本王就是弄死你,也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般容易!”

张亮被齐王元吉奉密敕亲自带人从东都抓回京师,押入这大理寺大牢已经十余日,连日来主审的齐王殿下将十八般刑罚几乎轮番用了个遍,多少次张亮被拷打得死去活来,硬是咬紧牙关不吐只言片语。他心里明镜一般,齐王威逼利诱,无非是要迫使自己攀咬出秦王为“幕后主使”。倘若他坚不吐口,秦王殿下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会在外积极营救;但若是自己一时扛不住,把秦王撂了,非但要担“卖主求荣”的骂名,这齐王又一向信用低劣,自己牵涉“谋反”,到时未必保得住身家性命。也罢!大丈夫死有何惧?岂能做“背主求荣”无耻之徒?张亮把心一横!索性再次闭目养神,不去理会齐王。

见张亮沉默不予理会,元吉执了匕首欺上前来,在张亮身上比划着,威胁道:“你不妨仔细想想清楚!若存心找死,本王便成全你,一刀一刀切了你,烧烤了下酒!”

 张亮瞥了齐王一眼,有气无力道:“四殿下,这些日子你刑也用遍了,该说的,能说的,某也全说了。没有的事,某总不能胡编乱咬。张某官职虽微,不过天策府一车骑,做的却也是朝廷的官。张某就算万死,也断不敢动谋反之念。秦王何等样英雄了得?就算他真要行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又怎会寻我这等微末小卒去谋此等大事?我虽名为将军,不过天策上将驾前一驾辕车夫而已。天策府里什么样人才没有?齐王殿下就算真要问谋反大案立功,怕也是找错人了……”

元吉气得将手中匕首往前一抵,张亮胸口原本的炙伤上便又现一道血痕:“不知死活的东西!你去东都招募私兵之事,京师里已尽人皆知。若不是秦王谋反,便是你在谋反!你说得没错,就凭你这么个无名之辈,谋反,你也配?白白为二哥担这么天大的罪名,你自己想想,值吗?”

张亮叹口气道:“殿下,就去洛阳那点事儿,某早就说清楚了,陛下敕旨裁撤天策府亲卫,秦王殿下命微臣带裁撤下来的‘玄甲卫’撤去东都,用以加强东都防卫。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让殿下一嚷嚷,仿佛真成了什么十恶不赦之罪。我若是昧着良心,顺殿下之意信口胡诌攀扯,那是欺君罔上,圣人他老人家还不得把我给五马分尸了?我劝殿下还是省省吧!没有的事,某绝不会胡言乱语!”

见他油盐不进,元吉气乐啦!他收回匕首,冷笑道:“好!二哥调教得好!天策府之人,果然都是铁嘴钢牙!看你嘴硬到几时?本王不妨提醒你,刘文静身为太原元从、贵为门下掌印,功勋、地位比你如何?杜伏威一度三人之下、万人之上,竟敢排名在本王前头!看看他们全都落得什么下场?你以为二哥保得住你?动动脑子!是死是生,全在你一念之间……”

这位帝国亲王回转身,将手上的匕首往空中一抛,匕首在半空中打着旋落回,元吉优雅地接在手,闲庭信步般走出了刑讯室牢门。

 

“陛下,张亮乃臣派去洛阳,经略部伍,镇守东都。此人一向勤于王事,忠心耿耿,对我大唐亦立有殊功。缘何无罪加刑,必欲置之死地不可?”两仪殿内,世民慷慨陈词,对父皇奏道。他已经派人打探得知张亮在狱中遭酷刑折磨,忧心如焚!

武德不阴不阳道:“有人弹劾他招降纳叛,聚结凶顽之徒,图谋不轨。朝廷总归要查一查。”

“这是蓄谋陷害,恶意诽谤!张亮从未结纳反叛朝廷之人。若说那些流散于山林草莽之小股匪盗,不过是些打家劫舍、剪径谋财之徒。臣曾嘱他对这些人要剿抚并用,能安抚则安抚,不能安抚则剿灭之,以为朝廷分忧,为地方肃清匪患。不知这样做何罪之有?从来事修谤兴,功高毁至,有人表面是在诬陷张亮,实则欲攀诬加害臣。张亮无罪!陛下必欲治罪,请治臣之罪,臣情愿引颈就戮!”

世民跪在圣驾前,语出激烈。两年来,他在京师里步步为营,如今已有绝对把握可随时掌控京师、掌控羽林卫,唯心中残存的一抹亲情,是他无法挥动手中利剑之牵绊!然去岁末以来,裁撤“玄甲卫”、调离天策府心腹部将、东宫夜宴、到眼前张亮案,一连串强有力攻击,令他的忍耐已渐至极限!他在心里不停祷告:不要再逼我!不要逼我使出最后一招!

武德见他怒形于色,宽慰道:“不过审一审嘛,没有最好,也好澄清二郎清白。二郎何必动怒?”


两仪殿内,武德皇帝与中书令封德彝相对而坐。

张亮案交由齐王审理已经月余,看上去毫无进展。然皇帝已经意识到,太子与秦王在背地里较劲,已经到了剑拔弩张地步!恐非他出手干预不可了!

“封爱卿,太子、齐王与秦王之争,到了这种地步,你怎么看?”皇帝开口问道。

“陛下,太子与秦王势均力敌,如今二者势难共存,以天下论,废太子会令朝野震动,恐引发局势不稳;废秦王,相对要容易一些。”

封德彝在隋时就浸淫官场日久,练就见风使舵、八面玲珑,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一番圆滑功夫,他曾在仁智宫时奉命主审太子勾连杨文干案,成功替太子脱罪,又在太子跟前建议早除秦王以安定大局,转身却也跟秦王建议除掉太子取而代之,言辞恳切,论述头头是道,竟忽悠得双方都拿他当自己人。此时,封德彝揣度皇帝心思仍是要维护嫡长“正统”,便顺着皇帝思路,劝其废秦王,以绝后患。

“秦王功勋卓著,朝野素有人望,如今无罪而废有功亲王,不也同样会引发不稳?”皇帝反问道。

“臣只是从大局看。废太子,会牵扯朝廷上下,干系重大,臣身为中书令,深知其中要害。”

“今日先到此吧,你且退下。”

“是,臣告退。”

武德忽觉心生悲凉,他不得不承认,封德彝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照目前情势发展下去,早晚一切都将变得不可收拾!即便他这个“父皇”健在时还压得住场,太子与秦王的矛盾,也会在他身后爆发!而要制止这种爆发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导致矛盾双方其中一方的毁灭!可是,要在大郎、二郎之间选择只能留下一人,这种选择对于他是残酷的,他下不去这个手。

皇帝独自在御案旁负手而立,面色阴晴不定,似乎内心正在激烈交锋。

贴身内侍赵昱走进来,给皇帝续上茶水,皇帝回转身,问道:“赵昱,左右手只能留下一只,你选择留下哪只?砍掉哪只?”

赵昱吓得一哆嗦!“扑通”跪倒告饶:“老奴不知何事做错开罪圣人……”

武德摆摆手:“朕不是说你!你下去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