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理曼一手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帝国在经历不断的内战,以及公元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之后,其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伴随着实力的衰弱,周边的各种外族势力纷纷崛起,这其中,对于西法兰克王国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来自北方的维京人。在九到十世纪,维京人大举入侵法国地区的次数竟然多达四十七次,其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就连王国首都巴黎也是极度岌岌可危。作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开国之君,“秃头”查理,在之前同室操戈时表现的可谓是智勇双全,可是在面对外敌时,却表现的异常懦弱。
公元845年,维京大军沿着塞纳河兵临巴黎城下。无计可施的查理只能显出金钱,向维京人乞求和平。这个时候,距离以前那个暴打萨克森人,脚踢倭马亚,想一统整个西欧的查理曼时代才过去三十多年。同时,在西法兰克王国内部,“秃头”查理对于国内封建诸侯的统帅能力不足。其实这也是从墨洛温王朝建立起来的西欧封建采邑制度以来,所留下的问题。此时,西法兰克王国的大权开始落入豪门显贵的手中,国王的权力逐渐衰弱。
这是从这个时候,从东法兰克王国移居过来的贵族罗贝尔所代表的家族崛起了。为了奖励罗贝尔投靠自己,同时,想要让罗贝尔抗击咄咄逼人的维京海盗以及不安分的布列塔尼人,“秃头”查理将安茹以及周边地区封给了罗贝尔。显然罗贝尔并没有辜负查理的期望,数次击退了外敌的侵犯,为自己赢得了“强者”的名号,罗贝尔的势力也逐渐扩大,不但成为了纽斯特里亚藩候,还控制了安茹以外的欧坦和纳维尔的领地。可是,就在“强者”罗贝尔风光无限的时候,一个意外却来临了。
公元866年,曾经与维京传奇人物“勇士”比约恩一同远赴地中海冒险的丹麦人海斯泰因来到了布列塔尼。海斯泰因与布列塔尼公爵洛蒙联合在了一起,发动了一次针对西法兰克王国的大规模劫掠活动。安茹、曼恩和图赖讷等西部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标。没过多久,他们就攻陷了曼恩伯爵领的首府勒芒,随后就在维京—布列塔尼联军抢的时盆满钵满,正准备从卢瓦尔河坐船回家的时候,“强者”罗贝尔河同样饱受维京人袭扰弟弟阿基坦公爵拉姆努尔夫曼恩伯爵戈兹弗里一起召集了一支军队,准备去拦截正在撤退的维京—布列塔尼联军。
同年的七月初,就在现在的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的布里萨尔特镇附近,法兰克联军将撤退中的维京—布列塔尼联军包围了起来。但是,当时的维京人时欧洲第一战斗力,愣是冲破了包围圈,冲出了重围。但不幸的是,罗贝尔河拉姆努尔夫都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罗贝尔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在他死后,他九岁的大儿子厄德继承了其父亲的爵位,几个月后,罗贝尔的一个遗腹子小罗贝尔也出生了。
“秃头”查理看到实力强大的罗贝尔已经战死,立刻开始欺负罗贝尔家族的孤儿寡母,将厄德的藩候的头衔给剥夺,且封给了韦尔夫家族,也就是厄德同母异父的哥哥胡戈。罗贝尔家族仅在安茹留有一小部分的遗产。虽然厄德河小罗贝尔年幼的时候就遭遇了丧父之痛河家道衰落,可此时的“秃头”查理还不知道的是,在多年之后,这两位小孩竟然成为加洛林王朝的葬送者,改变了西法兰克王国的未来的走向。
公元877年,“秃头”查理去世。在之后的七年时间里,王位在查理的儿子“口吃者”路易河两个孙子路易三世河卡洛曼二世之间轮流。可惜的是,这三位继任者无一例外是平庸和短命的。他们三人在位的唯一的政绩就是让西法兰克王朝的加洛林王族继续的衰落下去。
公元882年,沉默许久的罗贝尔家族因王国内部贵族的“战略平衡”的需求再次苏醒,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厄德被任命为巴黎伯爵。两年之后,卡洛曼二世去世,按照继承的顺序,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年仅的五岁“天真者”查理成为西法兰克王国的新国王。但是,西法兰克王国的贵族们认为一个年幼的孩子,不足以领导国家应对外敌的威胁,所以,这些贵族邀请加洛林家族的另一支,也就是东法兰克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的国王,法兰克人的皇帝—“胖子”查理前来执政。
在《凡尔登条约》之后,法兰克帝国再一次的统一了。但是这次统一的帝国是空有其表的。法兰克皇帝—“胖子”查理不像查理曼那样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不能让帝国重新凝聚起来,抵御外敌,也不能稳定帝国内部的统治,打压各王国的反对派和野心家,导致他们在帝国内层出不穷。
在公元885年,当时的丹麦的维京人首领罗洛,带领一支包含七百余艘龙船,总计四万的维京大军,浩浩荡荡的沿着塞纳河侵入西法兰克王国的腹地。当时的巴黎城,仅仅是位于塞纳河中西提岛上的一座小城镇,作为连接两岸的枢纽,横跨的河中的两座石桥阻挡住了维京船只的去路。于是,罗洛只好让军队对巴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此时,虽然手上仅有两百名的士兵,但巴黎伯爵厄德和他的父亲一样,毅然决然的选择坚守下去,抗击维京人。
同年的十一月末,在威胁逼迫的手段没有结果之后,维京大军发起了对巴黎的围攻。经过数日的艰苦战斗,在厄德和自己的弟弟小罗贝尔的指挥之下,维京人的进攻被挫败了。
也正是在厄德和他弟弟小罗贝尔的艰苦的坚守下,在公元886年的秋天,“胖子”查理带着东法兰克王国的援军赶到,击溃了维京人,巴黎才得以解围。可是,“胖子”查理在已经包围罗洛河维京人的情况下,却放过了他们。不仅这样,他还纵容罗洛继续沿着塞纳河向上游开进,去攻击反叛自己的勃艮第公国。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当维京人在公元887年的春天,从勃艮第满载而归再次经过巴黎的时候,“胖子”查理还交给了维京人大概七百磅,也就是两百五十多公斤的白银作为他们的“路费”。
“胖子”查理这一丧权辱国的举动,立刻引起了西法兰克王国贵族们的强烈不满,这种不满不仅仅在西法兰克王国,在帝国的其他地区,他的统治也变得岌岌可危。东法兰克王国甚至在公元887年,被自己的侄子阿努尔夫所窃取,最终在公元888年的一月中旬,这位法兰克帝国的皇帝在一片争议之中,于德意志南部的一个小城镇中去世。这位“胖子”查理去世之后,短暂合并的帝国再次瓦解,往后再也无法复原了,帝国内的各区域不再以加洛林人作为新统治者的标准。在意大利,斯波莱托公爵圭多三世成为了国王,并在三年之后加冕成为了法兰克皇帝。而之前已经去世的阿基坦公爵拉姆努尔夫的儿子拉姆努尔夫二世,迫不及待的宣称自己是阿基坦地区的国王。上勃艮第王国也独立了起来,韦尔夫家族的鲁道夫一世成为了上勃艮第王国的新国王。最后,在西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发祥之地,厄德由于在巴黎保卫战中表现出色,重新拿回了父亲纽斯特里亚潘候的头衔,并扩大了自己家族的封地。安茹、图赖讷和布卢瓦都归于厄德的统治之下。
因为自身的实力出众,外加上自己的声誉,在一众贵族的拥戴之下,被推举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加洛林家族在统治西法兰克一百多年之后,首次失去了王位。可是西法兰克王国内并不是所有贵族都喜欢厄德,勃艮第、奥弗涅公爵以及加洛林庶出的韦芒杜瓦伯爵,在公元893年拥立“天真者”查理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至此双方展开了长达六年的内战。最终,因为维京入侵和内战疲惫至极的厄德,选择与反对派贵族进行和解,并承认“天真者”查理成为自己的继承者。
公元898年,年仅四十一岁的厄德因病去世,加洛林王朝重新登上王位。由于厄德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弟弟小罗贝尔继承了兄长的全部遗产。作为与“天真者”查理的和解条件,小罗贝尔受封“法兰克公爵”,其领地有安茹、巴黎、奥尔良、沙特尔等,和他的父亲老罗贝尔一样,他继续为西法兰克王国抵挡来自维京人的入侵。可是,维京入侵的浪潮越来越凶,打的法兰克人只有招架之力。
公元911年,维京领袖罗洛卷土重来,带领着维京人再次进攻巴黎,与前任的国王一样,查理选择了向维京人妥协,不过妥协的条件不同,他不再以金钱作为条件,而是以诺曼底的土地作为条件,换取了罗洛和维京人的效忠,招安了这群入侵者,就这样,诺曼底公国和诺曼人从此诞生了。也就是在这一年,东法兰克王国的最后一位加洛林家族统治者“小孩子”路易去世,加洛林家族在德意志地区的血脉开始断绝。东法兰克王国下的洛林公爵宣布效忠西法兰克王国国王“天真者”查理,而不是德意志国王的康拉德一世。
原本“天真者”查理作为一名平庸的国王,可以安静的完成自己的统治,可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因为偏爱自己的小舅子,故意将其他男爵治理下的修道院强行的给了这位小舅子,这无疑给国内的大小贵族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讯号,“天真者”查理的好感度在贵族们面前大幅度的往下降。
公元920年,“天真者”查理就被愤怒的贵族们关了起来,好在有兰斯大主教出面进行从中调解,才被放了出来,可这并没有结束,贵族们也看了出来,“天真者”查理是不能留下来了,他们要重新选举一位代表自己利益的国王。于是,法兰克公爵小罗贝尔站了出来,公元922年,小罗贝尔被贵族们拥立为国王,与勃艮第公爵也是小罗贝尔的女婿拉乌尔以及其他一些贵族起兵。
在慌乱之中,查理逃往洛林寻求庇护。公元923年,在诺曼底公爵罗洛军队的支持下,查理从洛林返回,准备夺回自己的王位。六月中旬,在苏瓦松,一万四千名国王军队与两万名贵族军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果是,“天真者”查理输掉了战争,只身逃离战场。不幸的是,作为胜利者的小罗贝尔在这场战争中战死。作为罗贝尔唯一的儿子,二十四岁的“伟大者”于格,把继承人的位子让了出来,给了能力和经验更为出众的姐夫拉乌尔,让他加冕成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逃亡的“天真者”查理,想要与同宗的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寻求帮忙。可他不知道的是,赫伯特早已经是小罗贝尔的女婿,因此赫伯特假意表示支持,实际上将“天真者”查理诱骗到自己的领地关了起来,直到公元929年,他最终在牢里屈辱的死去,就这样,西法兰克王国在拉乌尔的统治之下,相对安稳的渡过了十三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936年,拉乌尔因病去世,此时,“伟大者”于格,利用拉乌尔在位时期的便利,充分的将自己的势力扩大,从卢瓦尔到塞纳河之间,除了安茹和诺曼底之外,几乎都是效忠“伟大者”于格的领主。由于拉乌尔并没有子嗣,于格自然成为了最有力的继承者,但是,工于心计的于格知道,一旦自己当上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自己必然会出现在风口浪尖上,国内妒忌和忌惮他的贵族势必联合起来,把自己置于死地,所以,于格并没有选择当国王,而是毕恭毕敬的将“天真者”查理的儿子路易从英格兰请了回来。让他担任国王,是为路易四世。不过,讽刺的是,他学习了加洛林王朝奠基人查理马特,担任西法兰克王国的宫相(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宰相),在幕后把持朝政。
如同命运的轮回,今天的加洛林如同当年的墨洛温王朝。可是在英格兰长大的路易,在这一年才十五岁,既不会拉丁语,也不会古法语,对西法兰克王国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势力,其能控制的领地只不过是加冕地拉昂以及西法兰克王国的北部部分地区而已。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路易都是于格的完美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