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走进天策府议事厅,天策众将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皆聚集于此,正焦急地等待秦王的消息。
“殿下已无大碍,不过御医说殿下时下尚需静养,等过几日,殿下身子好些了就来见大家!”
程知节怒骂道:“TNND!二殿下刀口舔血,风里来雨里去,流血流汗一刀一枪拿命换来这大片花花江山,到头来龙椅没得坐,还被奸人所害,连性命都快保不住,这是什么混账世道?俺老程第一个不服!”
无忌看了知节一眼,劝道:“如今朝局险恶,政情汹涌,今后我等说话行事,更须谨慎。殿下自有主张!我等只要小心侍候,趋吉避凶。诸位切勿在外妄言,以免给殿下和自己招灾惹祸!”
众将议论纷纷,不忿情绪溢于言表。
房玄龄、杜如晦也忙帮着安抚众人情绪。
“大哥,据小弟在东都的线报,天策府车骑将军张亮在东都招纳死士,活动猖獗,欲在东都密谋造反,大哥不可不防啊!”
“东宫鸩酒案”才刚刚平息,齐王元吉又来东宫密报。
“二郎的身体才刚刚好些,他已经向父皇长期告假,在弘义宫休养,连初一、十五的大朝都不上啦。你不要再为难他!”太子建成劝道。
“二哥不过是重施韬晦故伎罢了!大哥千万别掉以轻心!”
建成叹一声道:“父皇说他已立下罗天大誓,永不举兵为乱,二郎不会触犯神灵的。你我不必过分紧逼,不然他岂不说我们故意为难,让他进退难做人?”
元吉嗤之以鼻道:“天策府手握重权,大哥放心得下?倘若他真愿退隐,何不辞去‘天策上将’职位,做一逍遥王爷?倘若他不想动刀兵,为何叫张亮去东都招罗死士?依我看,大哥就是睡觉也得睁一只眼睛,小心提防才是!”
“他叫张亮领一千多‘玄甲亲卫’撤去东都,也是父皇明敕裁撤天策府亲卫,遵旨而为。父皇已答应不解除他兵权,我们总不能要父皇先失了信用。四弟你的线报若真有把柄,我们自可上报请父皇裁定。若只是张亮领一千多‘玄甲亲卫’去东都这事,恐怕说不过去吧?”
元吉冷笑道:“大哥心慈!不愿担打压功臣残害手足之名,损了储君清誉,只怕却让野心家有机可趁!别人未必会跟你讲究温良恭俭让!小弟不在乎名声,就让我来替大哥做这个‘恶人’好了!大哥只须做壁上观,看小弟手段!”
元吉指使其收买的御史,以东都线报提供的材料为据,上表弹劾天策府车骑将军张亮在东都招罗死士,意欲图谋不轨。
三月初的一天,身体恢复的秦王世民正在文学馆与虞世南、颜相时等当值学士讨论经学,侯君集神色肃然,走进厅堂。
“属下参见殿下——”君集朝世民拱手一礼,欲言又止。
世民领君集进了一侧的小间密室。
“君集有何要事?”
“殿下,东都出大事了!三日前齐王衔密敕亲自去了东都,抓捕了张亮将军,搜查了他的宅邸。”
世民面色一变!三月三上巳节乃是民间踏青赏春之节,四弟元吉前几日招摇地领一帮亲卫出京,说是要去京郊踏青、狩猎几日,世民对此事有所耳闻,只道他是年轻玩心重,并未放在心上,不曾想他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直扑东都搞出这么大动静。
“殿下须早做准备!张亮介入机密,属下担心他承受不住酷刑,若是招出我们在羽林军中的内应,怕是要误了大事!”君集忧心忡忡道。
世民摇头道:“张亮是条硬汉!我有把握,他绝不会叛我!”
张亮是郑州荥阳人,素寒贱,以农为业。大业末年,投奔瓦岗军,为李密重用,任命为骠骑将军,隶属徐世勣驻守黎阳。后李密兵败投唐,张亮也随世勣以黎阳归唐,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其时世勣与张亮经营的武牢关以东州县,属于唐在郑国“飞地”,与唐王朝核心区关中地区中间还隔着王世充与朱粲占据的洛阳及南阳盆地,四周围王世充、窦建德、徐圆朗强敌环伺。没多久窦建德就攻陷黎阳,唐黎州总管李世勣与淮安王李神通俱陷于敌手。张亮这个郑州刺史尚未到任,就眼睁睁看着郑州成了郑王王世充地盘。
彼时秦王李世民正率唐军主力与刘武周对峙。张亮不得之官,孤军无援,眼看着旧日同僚纷纷倒戈归降一时势强的郑王,加官进爵,张亮却不肯屈服,宁愿亡命共城山泽,也不愿做王世充的官。张亮此等节义之举,给后来击败郑、夏的大唐东征军元帅秦王李世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武德五年征刘黑闼“洺水之役”后,秦王便向李世勣点名调张亮进京为天策府车骑将军,并与侯君集一道参与机密。
君集叹一声,说道:“属下并非信不过张将军,属下担心的是这位齐王殿下的手段!上次在豳州……我们虽无实证,但属下直觉觉得那次伏击,就是这位齐王殿下背后搞鬼。这位殿下手段之狠辣、阴毒,想必殿下心中有数。”
“我自有分寸!你和如晦商量下,打探一下张亮押在何处,看能否探听进一步消息。”
“是!”君集领命而去。
“‘多募贤才俊士,一旦有变,即可兴义师以讨不义。’这……这岂不是要与朝廷分庭抗礼?这还了得!”武德皇帝气得胡须乱颤!他手上捧着的,正是齐王元吉至洛阳查抄张亮宅邸时搜出来的杜如晦写给张亮信函。
一旁元吉心怀叵测地道:“张亮是奉二哥之命去东都,杜如晦更是二哥心腹中的心腹,张亮谋反,二哥脱不了干系!”
“四郎,张亮一案,就由你主审,会同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务必彻查清楚来龙去脉!”武德吩咐道。
“臣奉敕!那个杜如晦亦涉案,是不是也抓起来?”
武德沉吟片刻,说道:“杜如晦,先将他软禁家中,派羽林校尉看守,不得随意外出,不得入天策府见秦王!”
“儿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