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过年啦!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4542字 发布时间:2023-02-21

越是临近年关,唐清月越能感受到府里过年的氛围,跟现代的冷清不同,在古代过年是很重要的大事,要整理一年的收成,打赏下人,装饰府邸,做新衣,打新头面首饰,要严格的按照腊月歌按部就班的进行,直到大年三十当天,早上唐大为天不亮就起来进宫行朝礼,叩拜皇祖,论功行赏,感谢天恩,一般要到中午才回家,下午府里还要开祠堂祭祖,给先祖上香,给先祖介绍新娶的娘们,这个暂时没有,新生的孩子,这个暂时也没有,汇报这一年的功绩,反省自己是否给祖宗蒙羞,带着老婆孩子念几遍祖训,当着先祖的面训斥家里的孩子祖宗创下基业的艰辛要知礼守孝,发扬家族,不能给家族丢人。

这一系列下来唐大为才能松口气儿,跟孩子们享享天伦之乐,到了晚上是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全家人但不包括妾室通房,坐在一起亲亲热热的吃饭,作为以诗书标榜自己的唐老爷自是先要慷慨激昂的发表一下自己弘扬家族的雄心壮志,余下的几个孩子也依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祈望和对老太太,老爷和杨氏的祝福。唐清月太小了,只需要口齿清晰的说两个李姨娘教的吉祥短语就已经让老太太和唐大为十分满意了。

唐清月直到这时才能好好观察家里这些许久不见的“亲人”,坐在上首的老太太穿着玄色绣长寿纹的夹袄,精神很好,她是真心实意的很满意现在家族兴旺,儿孙满堂的景象。杨氏穿着正红色绣如意纹的对襟,坐在老太太身边笑着同老太太说话,手里不停的给老太太布菜。

唐大为在一旁低声训导儿子,长子唐永安字长临,于去年秋天考完院试成为未满十五岁的秀才,是家里读书最灵光的孩子,只等三年后的秋闱,就能娶妻生子入朝为官,他的容貌据说很像唐家的那位状元郎曾祖父,容貌俊逸中透着文雅,彬彬有礼,一派谦谦君子之风,不知道是不是唐清月的错觉,总觉得这位长兄在看向自己的时候目光比看向其他弟妹更加温柔和善。

长女唐如月开春便要十三岁了,已经出落的十分端庄,尤其是身上的高贵劲儿像极了杨氏,她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据说她的读书写字是唐大为亲自开蒙的,琴棋书画更是老太太亲自指点的,其他几个儿女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唐如月端坐在餐桌上优雅的吃饭,旁边八岁的四少爷唐永宁和五岁的六小姐唐梦月,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小碎嘴子,两人凑在一起便叽叽喳喳的讲个不停。香姨娘所出的三小姐唐筱月长相娇媚,颇有香姨娘的神韵,她已经十岁了,加入不了唐永宁和唐梦月谈话,便只好和高傲的唐如月搭话,要是往常唐如月自持身份未必能搭理她,但今日是年夜饭,于是她还算耐心的和唐筱月交谈了几句,唐筱月聪明,话里话外都捧着这位嫡长女,唐如月也并不多讨厌她,两人便一起说笑了几句。

五少爷唐永文是秋姨娘所出,他就是那个差点被杨氏养歪了倒霉蛋。据说秋姨娘是杨氏在孕期给唐大为的通房,后来有了身孕又是自己身边出去的丫鬟便给抬了姨娘,所以五少爷唐永文只比四少爷唐永宁小了不到半岁,唐永文被老太太引回正路之后对诗书赋予极大的热情,此刻正跟大少爷唐永安讨论去年同事县试的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对唐永安来说已经有些幼稚,但秉着长兄的职责,他还是耐心的为唐永文讲解,唐永文听了几句便连连点头,仿佛大少爷说了什么名言真理般恨不的拿笔记下来。

而唐清月因为年纪尚小只坐在最末由一位婆子照顾着吃些软烂的食物,唐清月在一旁看着这幅场景,很好,很好,家庭和睦,父母慈爱,兄友弟恭,姊妹和善。

这顿年夜饭吃到亥时初才结束,老太太年纪大了先回去休息,唐大为则留下陪几个孩子守岁,到开始放鞭的时候唐清月已经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她感觉到有人从嬷嬷手中将自己抱过去,唐清月微微睁开眼见是大哥唐永安,想说些什么,但实在太困了最后带着些疑问小脑袋瓜一歪,睡过去了。

自大年初三开始门房便不断接到拜帖,杨氏在唐大为的授意之下挑算了几位门风端正的人家来往,为显宽厚,杨氏特地嘱咐见客时让嬷嬷把唐清月从春风院抱来,向大家展示这位年前生母刚过世的小可怜并没有被忽略,反而唐家养的很好。

唐清月便走马观花的见到了很多富贵的太太小姐,她尽可能的在人前表现的可爱一些,嘴里软软糯糯的给各位夫人请安,谁要伸手抱她她就乖乖的让人抱,偶尔还会亲一口贵夫人的脸颊,也会适时的在屋里有些冷场的时候出来表演一段蛇形走路,倔强的不让嬷嬷扶,摔倒了也不哭不闹,扭着短小的身子挣扎站起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唐清月很懂分寸,并不会抢几位姐姐的风头,且她年纪小,在外人看来这个年纪连记事儿都困难,所以做起这些事儿来格外的合乎身份,几日下来别说那些来串门拜访的夫人小姐,就连杨氏看唐清月时都带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容。

上辈子唐清月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已经二十五了,从没毕业起就开始在社会上实习打工,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心智挺成熟的,如今突然要开始扮演牙牙学语的幼儿实在是有些难为她并不存在但已有些厚的脸皮。每次去太太的高瑞轩都会被一屋子的脂粉香气和自己酸掉牙的行为熏的晕乎乎,非得等走出门被冷风吹一吹才感觉好些。这十几日下来唐清月得了三幅金锁,两个玉佩,另其他几个小物件,还酸倒了自己好几颗牙齿。

因着杨氏在唐大为面前说了两次唐清月的乖巧,唐大为也多去看了唐清月几次,连带着多在李姨娘房里睡了两次。唐清月明白这是杨氏给李姨娘友好的信号,如今杨氏已儿女双全,再加上唐大为给她的承诺,只要妾室别蹬鼻子上脸她也不是太在乎唐大为来自己这儿少睡一两次。

李姨娘很上道,一过正月便表示自己有些应付不来祖业田地铺子的琐事,求着唐大为收回去,唐大为自小认识李姨娘,知道她是看着账本长大的,怎会应付不来?不过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罢了,心里愈发对她满意,安抚了她几句便收回产业交给杨氏管理,杨氏一看祖业回到自己手里且李姨娘看管期间也没给自己惹什么麻烦,对李姨娘也和颜悦色了不少。

这个年唐府过的简直不要太和谐,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唐大为有次来春风院时竟带了大少爷一起来,别说唐清月吃惊,就是李姨娘都有些惊讶,连忙招呼道,“妾身有多久没见大少爷了?都长得这般高了,平日读书可辛苦?刘妈妈快给大少爷沏壶好茶来。”

大少爷儒雅的给李姨娘见礼,表明自己的来意,原来是卢家给老太太送的年礼里头有些好衣料和小孩把玩的物件,老太太让杨氏给孩子们分一分,高瑞轩里几个哥儿姐儿都在,唐永安借口院里丫鬟婆子忙,自己便替母亲来接清丫头过去,与父亲是半路遇上,恰巧一道同行。

李姨娘点点头忙让刘妈妈将唐清月穿戴整齐拉了出来,唐清月这会儿正在酝酿午觉,突然被叫起来正一脸懵,看到门口正厅里站着的唐永安更懵,李姨娘温和给唐清月说了缘故,又慈爱的给唐清月将衣服裹紧才带着几分担忧的看着大少爷带走了七丫头。

唐大为在一旁满意的看着这一幕,颇有兴致的打趣了李姨娘两句。

彼时没出正月,外头天寒地冻,京城又下了两场大雪,地面湿滑,唐永安一出春风院的上房就把唐清月抱起来走,唐清月感觉自己突然脱离地面,再一看自己居然在大哥哥的怀里,不免有些惊讶,要知道这位大哥哥虽然温和但绝不好亲近,他的两个嫡亲妹妹都未曾被他这么抱过吧。唐清月不知道这位长兄为什么突然对自己这么亲近,歪着头想了一下,大概是二姐姐性子高傲,六姐姐又太吵闹,大哥哥同她们也没什么共同话题,四哥哥虽然是男孩,见面也大多是端着长兄的架子不是训导就是批评,而其他庶出的两个弟弟妹妹都被教导着要对嫡子尊重些,所以他才对唐清月多几分亲近吧。唐清月逐渐说服自己,大概是她看唐永安的眼神太过专注,唐永安感觉到便转过头也看着她,唐清月立刻有些心虚的收回目光,唐永安只觉得十分可爱,笑了一下,伸手刮了刮唐清月白嫩的小脸蛋,唐清月只觉得面前的少年郎一笑冬日的寒风都不再泠冽,她上辈子是独生子,没有哥哥,成长的环境里也没接触到什么青梅竹马的哥哥类型的人物,突然感受到这种明晃晃的哥哥爱第一次觉得古代其实也不错。

一直到太太的高瑞轩门口,唐永安才把小清月放下,然后拉着她小小的手走进正屋,正屋里已经聚了好些人,且已基本上分完东西了。杨氏照例给唐永安留了几件料子最好,颜色最不出挑的布料并几件皮毛上等的皮草,其他的孩子们也长幼有序的挑好了东西,看起来很公平公正,但是唐清月一眼就看出来嫡庶之间的东西还是有些差别的,比如新出的湖缎各色四匹,蜀锦各色三匹,徽州的文房四宝两套,及上等精细的珠钗,簪子,基本都在嫡出的四个孩子手里,庶出的三姐姐和五哥哥只能拿到次一等的布料物件,但胜在颜色光鲜。孩子们还小并不能真正看出这些东西分别,只觉得很好看的便是好东西,这里头也就大少爷唐永安,二小姐唐如月和三小姐唐筱月能看出来,但三小姐并不会多言,她生母在府里地位最低,所以她一直谨慎机智,对嫡出的哥哥姐姐很讨好,绝不会去争抢什么,而庶出的五少爷只要衣服装饰能衬的他风尘飘逸,不辱没读书人形象就好。

杨氏见唐永安回来立刻满面笑容,可看到唐清月时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一下,然后假意温和道,“清丫头来啦,快挑挑看有什么喜欢的吧。”

因着唐清月太小根本看不到桌子上的东西,所以大少爷再次把她抱起来,唐清月看到桌子上已经一片狼藉不剩什么东西时心里默默替自己悲哀了一下,她原以为杨氏虽不会给自己什么好东西,至少也会做做样子,看如今这情景恐怕杨氏早就忘了家里还有七小姐这么一号人物了,唐永安也似有责怪的看了眼自己母亲,杨氏收到目光有些不自然的别过头。唐清月并不气恼,嫡庶本就有别,自己那死掉生母又不得太太喜欢,所以她对自己出阁前的生活指望不高,只要能有基本体面的吃穿,能学到该学的东西就好。于是唐清月利用自己天真的面孔对桌上放的一只没人要的拨浪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杨氏似乎松了口气,其他几个少爷小姐都纷纷笑起来这位七妹妹果真还小,只对这些技巧玩具感兴趣。唯独大少爷唐永安将那拨浪鼓拿起来摇了摇,看着唐清月对拨浪鼓“很感兴趣”的面庞,带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笑。

最后唐清月带着一堆“宝贝”回到春风院,李姨娘看着她手里的一堆“破烂”苦笑了一下,便做开心的哄着唐清月玩,唐清月看到唐大为还没走立刻“热情”的跑过去献宝似的向爹爹展示自己新得的宝贝。

唐大为最近挺喜欢这个孩子,便耐心回应她,看到杨氏分给唐清月的东西面色也多少有点不自然,抬头看李姨娘站在一旁面上带着几分苦笑,眼睛疼惜的看着唐清月,当下心里就有几分不高兴了。果然傍晚就传来老爷在太太院里发了火的消息,据说还砸碎了碗碟。

李姨娘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和唐清月一起用晚膳,听了刘妈妈的传话笑着给唐清月夹了块软烂的猪蹄肉,看唐清月吃的满嘴生香,宠溺的笑笑,越发满意自己收养的这个孩子。

唐清月确实是故意的,唐清月可以允许自己分到的东西不好,但绝不允许自己被人忘记,就算她今日忍了他日也会想办法让杨氏不敢再忽略自己。不过她倒是有些不明白大哥哥,他明明知道唐大为在李姨娘院子里,却没有提醒杨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拿了一堆“破烂”回来也没有阻止,但凡他提醒杨氏一句,或者暗示杨氏一下,杨氏至少在面子上会给唐清月点“好东西”,在唐大为面前也好分辩,但大哥哥什么都没做。

可以说唐清月今日的计策能大获全胜大哥哥功不可没,她反复想了想这其中关节,估计大哥哥也是想给杨氏一个警示,毕竟杨氏在家里的地位无人可替,偶尔批评两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唐清月想明白之后更加喜欢这个大哥哥了,一个能分辨是非的长兄对家族发展,兄妹和谐都是很有益处的,唐家未来的掌舵人是个正人君子也是好事,至少以后不会出现被诛九族之类的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