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食盐的用法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989字 发布时间:2023-02-19

到了晚上,罗庚华正在屋子里写写画画,客栈伙计忽然带了一个军官来,军官一见罗庚华先敬了个礼,说“罗先生,李大人有请!”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罗庚华不解地问道。

伙计忙说“榆林城还有几个李大人?就是李志行李大人!他老人家也是我们店铺的东家!”

罗庚华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自己刚到榆林一天,闻名全国的李将军怎么就找到自己了?李将军与自己并不认识呀!问那个军官,军官也不知道,罗庚华只好一起去镇守府。

进了镇守府,军官将罗庚华安排进客厅,泡好茶就走了出去。不过此时,客厅内还有一人,此人态度可亲,一见罗庚华就主动攀谈起来。

很快,两人就谈到了钢铁厂,罗庚华没想到此人竟然是个钢铁业的行家,就借机问了不少事情,以便完善自己的理论。

不料一会之后,当两人谈起榆林铁厂原料供应时,此人竟然笑着说自己有一个让运输铁矿石和煤炭马车数量减半,却不影响钢铁厂产量的方法。

罗庚华大惊,急忙问是什么办法?

此人笑着说“可以对铁矿进行筛选。筛选后铁矿品位至少提升一倍,运输的铁矿就会少一半,相应用的焦炭至少也会少一半。”

罗庚华惊讶地站了起来,大叫道“我也是这个办法!”。

他来榆林之前,特意去过尖山铁矿,又知道铁矿有筛选的方法,才想到了这个办法!当然,他的办法里,还有优化称重、卸车、转运的一些方法,同样也能提高效率。可筛选的方法是其中效果最明显的!就是他所谓的“统筹学”理论的高级应用。

罗庚华大叫一声,岂料在座的人并不惊讶,反而详细问起了他的办法,罗庚华只好垂头丧气地说了出来。

此人听后连连称道,直夸罗庚华了不起!

罗庚华心情并不因此人的夸赞而好转,因为他的2000大洋没了!

正在此时,走进来一位全身戎装的将军,肩扛两颗金星,是个中将,这自然就是李志行。

李志行一进来,就笑呵呵地拱手说“这位想必就是家兄所说的罗庚华先生?”

罗庚华不明所以,就说“在下正是罗庚华,未请教……?”

这时一直与罗庚华攀谈的人哈哈大笑,说“正之,罗先生大才,平生所见呀!”,又向罗庚华介绍说“这位就是李志行将军!”

罗庚华一听肃然起敬,急忙见礼。

李志行笑着让二人快坐,另一位一直和罗庚华攀谈的,自然是李志行手下的钢铁专家胡博渊。

一坐下,李志行便说“家兄说罗先生大才,愿意助李某人一臂之力,志行非常感激!”,然后不待罗庚华说话,便大谈起了自己的宏伟计划,滔滔不绝,其间罗庚华根本来不及插话。

等他讲完计划,接着说道“这个事情很大,博渊兄在筹划钢铁方面的事情,还有其他人在筹划兵工厂、煤矿、铁矿、运输、市场的事情。改天,我请大家一起开个会,你就熟悉大家了。这是我汉堂自成立以来干过的最大工程,我命名为“甲字一号工程”!现在,我聘请你为“甲字一号工程”的总干事,负责协调整个项目,包含各方面资源搭配调度,怎么样?”

罗庚华听完后傻傻地,这工程太浩大了!简直平生仅见!李将军这就要聘自己当总干事?

李志行一看,就又说“至于薪水么……暂定每月1000大洋,怎么样?”,随后不等罗庚华回答,接着又说“我在万佛楼附近,给清华兄找了一套房子,丫鬟、家人都有,就住那里吧!那里比客栈舒服点。”

罗庚华还没回过神来,就傻傻地问道“今天那个李老哥是将军的哥哥?”

“是的,家兄交代完你的事情,就带我侄女回关中了。”

“喔……”

罗庚华还在犹豫,却不料忽然进来一人,正是小燕子。

燕子进来后,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一晃,说道“清华兄,我姐姐已经把你的字据转交给了我,以后你就是我的手下了!今天就搬过去吧,房子我已经让人帮你收拾好了!”

这下,罗庚华想跑也跑不了了。

……

随后便是开会,程名恭特意从关中赶来,赵琦、萧骥、胡博渊及罗庚华、田一民参加,会议商讨计划请德国克虏伯公司和美国春田公司先同时进行方案设计,最后再比选融合。

德国人那边,由李志行请埃里希去做工作,胡博渊对接;美国人那边,由桂萌生去做工作,周向豪和萧骥对接。因为周向豪此时正随桂萌生在美国,此事李志行已与桂萌生进行了详细的电报沟通,桂萌生考虑再三,表示支持。

程名恭任总指挥,罗庚华任总干事。

此次会议内容严格保密,几个洋鬼子届时可以参加具体工作,但不参与全盘。所有事情分级保密,田一民负责安排保密措施。

铁矿那边,没有邀请徐致参加会议,此事不能向徐致全盘托出,因为这么大计划,必然引起阎锡山猜忌。

但李志行已经给徐致写了一封长信,并派人带了支票前去接洽。估计上选矿设备以及矿石扩产的事,问题都不大。因为这对徐致和徐一清来说,这不是坏事,毕竟可以多赚钱。至于阎锡山,李志行请徐致去做工作。

铁矿始终是个大问题,按李志行的规划规模,尖山铁矿即使产量满足,也必须修往榆林的铁路,但这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最终的矿石,是指不上山西这面的!

在这方面,李志行已经安排孙越、赵国宾、严格非等人,加快白云鄂博铁矿的勘探,一切迹象表明那里有大铁矿!而白云鄂博,恰好就在自己的地盘上,所以李志行才敢有这么宏伟的计划。

在李志行的指示下,“甲字一号工程”筹备开始悄悄运行……。

罗庚华惊喜地发现,这里其实才是自己一直想找的地方!这个所谓的“天字第一号工程”,就是对自己理论最好的实践和考验!于是,很快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

罗庚华颇有君子之风,李志行给的1000大洋月薪,他分文不取,因为此事关系他的承诺,十分坚持。

志行无奈,便命人每天在他房内放了一个大盘子,里面满满全是银元,随罗庚华自己取。

……

赵琦已经等了李志行好多天,等李志行去看那件“发财了”的事情,就是煤矿挖出盐的事情。

李志行好不容易倒出时间来,赵琦便请校长马上就去。

等到了煤矿一看,竟然是一个高五、六米,宽十几米的大矿脉,工人们一见李志行到来,都停下来行礼,齐喊“大人洪福!”,然后拿起铁镐,兴奋地采矿,一阵“叮叮当当”的。

李志行拿起一块拳头大的矿盐,晶莹剔透的,用舌头一舔,是食盐没错!

赵琦兴奋地说“校长!咱们发财了!陕北盐每斤8分钱,关中至少1毛2,我们现在每天能产15吨,就按每斤1毛钱算,每天就能赚3000大洋!而且,产量其实还能扩大。这么大矿脉,其实想采多少,就能采多少!”

“这个矿脉挖了多久了?”

“已经挖了一个多月了,起初只有一米多宽,结果越挖越大!”。看来维持产量是不成问题。

“喔……,关中能消耗掉吗?”

“哈哈,校长,目前的产量差不多能卖掉。不过我们这是高级货,即使比范旭东的精炼盐质量也不差,咱不光在关中卖,可以到河南、河北的大城市去卖,专卖给有钱人!”

事实上,在发现盐矿后,赵琦就做过市场调查。

关中本地产盐主要是“土盐”,来自盐碱地的卤水熬制而成。如富宁县的卤泊滩、蒲城的高椿渚就是关中的主要产盐地。产量倒是不小,每天大约能产8吨左右,但这些盐质量很差,相当一部分是土。

所以质量好点的山西潞盐、青海盐、川盐在关中都有销售,还有陕北的“四大池(老池、苟池、滥泥池、莲花池)”土盐也进入关中市场。其中,单山西潞盐在关中年销量就在2000吨以上。

“喔,这个事让我再想一想。”

回家后,李志行仔细在想这件事。若按每斤盐赚1毛钱计算,1吨就能赚200大洋!赚钱不?赚钱!可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李志行想利用食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李志行先叫来了傅长缨,两人商议了半天,后来又找来了赵琦商议,最后请来了榆林道尹张健,说了自己的主意。

张健一听大惊,先是感叹加佩服,随后又为李志行提了一些建议,李志行点点头,便命令安排此事。

第二天,榆林城最热闹的地方,就贴出榆林史上最大的政府福利:陕北镇守使李志行并榆林道尹张健令,自本月起,榆林道所有人民,无论贫富,每人每半年可免费领取1斤半食盐,政府将派专人到各县发放,请大家互相告知。

这消息就像在民众间炸了锅,大家纷纷问这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上面盖着大印你看不见?张大人的且不说,李大人的话你也敢不信?

随后几天,陕北各县也相继贴出了同样的告示,于是大家就相信了,兴奋的等着领免费的食盐。

几天后,食盐真的开始发放了!

而发放食盐的人,不仅有官府的人员,竟然还出现了不少帮会分子!因为,这件事其实是以傅长缨的社会调查科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只是协助。

傅长缨人手紧张,以至于发放现场,出现了不少帮会分子。

等人们领盐的时候,才发现这免费盐也不是好领的!竟然要先报告很多情况。

发放食盐的人手里拿笔,面前放着一本极大的账簿,里面内容极多,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籍贯、家庭关系、重要社会关系、谋生手段、月收入、家庭财产大概状况(如房产、田产、牲畜等)、抽不抽大烟、以前坐没坐过牢、因啥事坐的……,等等等等,极其繁杂。

而这个十分令人蛋疼的表格,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家敬爱的镇守使李大人!

这里面不少都涉及到大家的隐私,起初大家很不愿意。不过现场发放食盐的人很灵活,例如一个地痞,不仅如实报告自己既抽大烟又赌博,还主动交代了自己曾经偷过某人一只鸡,立刻受到奖励,多给了二两盐,并作为榜样!

这年头穷人还是多,没有那么多隐私,即使有点,也不值钱,还不如实话实说,换点实惠。所以,很快大多数人就填完表格,领到了亮晶晶的高级食盐,回家先做道放足了食盐的菜,一家人美美吃一顿。

上面这是没钱人的情况,有钱人自然不愿去贪这等小便宜,他们的隐私值钱的多!不过没关系,这个有变通的办法,例如你是这家地主的佃户,他不愿意领,你能说明白他的情况,这盐就归你!

什么?你只能说个大概?没事,大差不差就行!

于是很多有钱人的情况,就被自己的佃户或穷亲戚、穷朋友出卖了!

这些有钱人十分生气,但又没有办法,毕竟周围人齐声叫好,还有官府支持,你还能怎么样?

他们咬牙切齿,表示下次自己去领,免得白白便宜了这些穷棒子王八蛋!

那有没有人填假信息欺骗?肯定有!

不过,在宣布欺骗政府不但会取消资格、而且以后发现了要追究责任之后,立刻就有人回去修改。

唉!老百姓多可怜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被人扒拉来扒拉去的!

傅长缨时时汇报情况。总得来说,这活动开展的不错!

所以,李志行下令向绥西、外蒙推广。

于是,赵琦又开始往绥西和外蒙运送食盐。

我们现在来总体看看,李志行这个生意人,对他食盐产品的处置情况。

他将产出的食盐分成了三份。

第一份自然是搞了轰轰烈烈的民间基本状况调查运动。

第二份却是让赵琦投放到市场上去卖。

等等,大家都有免费盐吃了,谁还买你的?

别急,按后世联合国建议的标准,每人每天食盐健康摄入量不大于6克计算,每人每半年食盐用量大约应该是2斤3两,可李志行只发放了1斤半,也就是只发了一半多点。

为啥?首先是张健反对,理由是陕北各地以熬盐为生的只怕有近万人,你一免费发放,这些人立刻就会失业!再说了,你现在有盐发,但矿脉总有枯竭的时候,到时候原有熬盐的产业早已破坏殆尽,难道整个陕北都去买外地盐吃?

李志行虽然认为盐矿枯竭几乎不可能,但张健说的却是老成之言,所以采纳了。

这么一来,赵琦的盐,就算在本地其实也还能卖。

第三份,却是李志行留给范旭东的。

他指示赵琦带着产品到天津去找范旭东,邀请范旭东到榆林来办厂,条件好商量。

盐化工是重工业的基础,“三酸两碱”(硝酸、硫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基本都来自盐化工。想发展重工业,盐化工必须搞,而现在有了好条件。

若范旭东同意,该工厂纳入“甲字第一号”工程范围,一并规划。

呵呵,以上就是李志行到榆林后,紧急处理的几件事情,桩桩都是大事!

大事忙得差不多了,终于该忙忙家事了。

什么家事?重要家事!

这天,井岳秀的遗孀赵夫人专门派人,隆重请李志行过府一叙。

李志行不知啥事,非得特别派人来叫他?按说两家就是隔壁,志行一到榆林,就带全家去给看望了嫂子,志行的三位夫人与赵夫人也时常互相串门,不是外人,有事随便说一声就是了。

结果李志行到了井府,赵夫人先随便跟他聊了一会,然后屏蔽左右,就说“志行,嫂子不知有句话当讲不当讲?”

“嫂子,啥话你说呀!我可是你弟弟!”

然后赵夫人郑重开口,不料竟是建议志行在三位夫人里面选一个为首,否则后院必乱!

李志行沉默半晌,之前曹大帅派李彦青郑重带话,没想到今天赵夫人说的也是这事!看来不得不郑重考虑!

所以,第二天一早,李志行整顿神色,端坐在大厅,让丫鬟将三位夫人请来。

一会,顾菲儿、刘绣娘、乌兰其木格三人相伴而来,一路上有说有笑。李志行一看三人交往得不错,就暗自放下心来。

等三名女子坐定后,李志行开始讲话。

他严肃地说“三位夫人,常言道鸟无翅不飞,蛇无头不行,我觉得很有道理。今天请你们三人来,是想选一人出来,让她来管咱家的家事,其他两位要服从于她,好不好?”

三个女人一听这话,忽然都不说话。

李志行一看,就说“我所说的服从,指的是家里的大事!不搞那些早请安,晚请安之类的。这样,选谁由你们自己商议,你们都说说,选谁好?”

三个女人还是不说话。

李志行只好又说“那这样,我在外面等着,你们商议好后喊我!”,说完便背着手,迈着家主的步伐,出了屋子,并将门关好。

因为他也不好选,只好索性将问题留给了三名女子自己解决。

李志行背手叠肚,在院子里踱步,望着高远的天空。

一会,屋子里竟传来“呯呯、啪啪”的声音。

莫不是打起来了?李志行大惊,急忙要推门去看。

不料门刚推开一条缝,立马就被里面狠狠关住,然后传来三个女人的齐声呐喊“不许进来!”

李志行急忙缩手,然后又是一阵“呯呯、啪啪”。

李志行在外面听着,判断哪一声是摔花瓶,哪一声是扔茶碗……。忽然想到乌兰其木格和刘绣娘都会打枪,急忙向自己的腰间摸去,只见枪还在,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他心里马上又担心起了顾菲儿!

刘绣娘是女土匪出身,乌兰其木格以前骑马挥枪,指挥几百人的部队,这两个可都不是好惹的!唉!自己刚才直接指定好了!免得闹成现在这样!可现在只能等,等这三个女子分出胜负。

大约一刻钟功夫,房门忽然打开,就听得一声“请老爷入内!”传出。李志行急忙往里奔,但到门口,却又停下脚步,背起手,昂着头,踱步走了进去。

屋内自然已经是一片狼藉!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三女衣服倒还完整,他原本最担心的顾菲儿却状况最好,脸上一点伤都没有。

而“女悍匪”刘绣娘,脸则肿了半边,嘴角还在流血。至于乌兰其木格,一只眼睛则犹如熊猫,衣袖外的胳膊上赫然露出一个乌青的指印。

李志行看着三个女人,脸上没敢露出半点表情。

这时,顾菲儿将一把倒在地上的椅子扶起,擦拭了一下,大声说“请老爷落座!”,李志行略一犹豫,便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

顾菲儿走到椅前,大声说“给老爷行礼!”,说完先自己跪了下来,刘绣娘和乌兰其木格则并排跪在顾菲儿身后。

顾菲儿接着说“禀告老爷,以后家里的事,自有两位妹妹协助菲儿打理,一切请老爷放心!”

“好!你们先各自回屋去吧。”

三名女子退了下去,这次顾菲儿走在前面,刘绣娘和乌兰其木格并排跟在身后。

等三名女子走后,李志行这才放松下来,直觉得自己有些全身发软,不经意小声说了一句“太吓人了!”,然后就扭头想找杯水喝。

不料门口忽然也传来一句“太吓人了!”,把志行吓了一大跳!

一看却是燕子这孩子,原来这家伙一直躲在屋外偷看!

“滚!小孩子乱看什么?”李志行大喝一声。燕子一吐舌头,飞也似的逃跑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