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御蛛一号行动四组
马钟华等人在电子大屏前细细地阅读着私闯中国领空飞机驾驶人员信息。
李仁玉,男,36岁,付机长,
MY025678航班副驾驶。
上机飞行次数1433次。
飞行年限十三年。
其于十二岁到美国定居。
在美国牛顿大学航空系毕业。
身体素质良好,无不良嗜好,无酗酒、吸烟,染毒。
本人喜爱飞行职业,有很高的飞机理论造诣。
曾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关于飞机学术的论文。
爱好广泛,经常到茶馆咖啡馆休闲娱乐。
妻子在一所大学当教授。
儿子在家附近的一所初中上学。
夫妻感情和谐,与长辈、同龄人、同事、朋友关系密切,人缘口碑好。
在其飞行档案中记载飞行十三年。
其中六年跟机维修服务,七年副驾驶至今。
飞行记录完整良好。
上机前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现象。
菲尔姆斯.莱克,男,35岁,付机长。
MY025678航班副驾驶。
上机飞行次数1471次。
飞行年限十三年。
美国华盛顿市市民。
毕业于美国牛顿大学航空系。
身体素质良好,无不良嗜好,无酗酒、吸烟,染毒。
本人喜爱飞行职业并爱好武术拳击。
妻子在一家健身机构工作。
儿子在华盛顿的一所中学上学。
本人脾气急躁,直爽,为人坦诚。
在其飞行档案中记载飞行十三年。
其中五年跟机服务,九年副驾驶至今。
飞行记录完整良好。
上机前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现象。
报务员将几张放大的照片递给副主任:
“报告,东B一体化戍防区传来战机在空中迫降中拍摄到民航客机驾驶舱内的照片。”
副主任扫视了一眼照片没有说什么,又快速递给了马种华。
马种华对着照片审视了一下,接着又把照片和刚刚接到的斯科克·布什的资料上的免冠相片对比着失声地:
“没错,就是这家伙!”
顺手将照片传给了身边的副主任和军参谋长。
副主任看了看:
“是他。”
军参谋长看了也点头称是:
“嗯,就是他。”
旁边的几个军务联络办军事官员轮流传看辨认了一下一齐同声说是。
马种华让视频管理员专门把这个斯科克·布什的照片和资料一齐放大在荧光屏上。
他和其他所有人一起仔细地审视着荧屏上的信息。
马钟华盯着说:
“从资料上看,这个布什可是个老飞行员了。都四十一了,飞了将近有一千六百次。”
总参谋长细细端量着大屏上的资料:
“飞行次数是不少,
可从他的从业阶段来看觉得好像有点不太正常。
其一,在他的十八年飞行履历中可以看到他随机服务的时间就有八年之多。
在这八年中,是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人一直就没有从事过驾驶飞机的经历?
其二,这个布什接着就又是一干八年的副驾驶。
也就是说在这十年中他一直在驾驶室内是个副手。
在主驾的二年中还有一年是代理。
呵呵,大家不觉得有点意思吗?”
“嗯,是有点反常啊。”
包括马钟华在内的所有人都点头表示对军事参谋的这个看法有同感。
副主任又说:
“而且这个人还有点偏着狂。”
马钟华习惯性地用指头指了指说:
“嗯,看起来这个布什喜欢飞机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竟然在自己家中玩一套高仿真飞行模拟机。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飞行的酷爱。”
接着军参谋长说:
“还有一点我们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个布什还喜欢攀岩登山和蹦极。
大家想想,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旁边的一个军事干部回答:
“喜欢冒险,喜欢刺激。喜欢高空活动。”
军参谋长的口气异常肯定:
“完全正确,这是个喜欢寻求刺激与冒险的高空狂!”
马钟华似乎也看懂了什么,但还是看着军参谋长:
“那,这又能对今天的这个飞机的异常现象做出如何解释呢?”
军参谋长分析说:
“大有可能是一次寻求刺激的破航之旅!”
“仅仅是寻求刺激?”
马钟华简直不敢相信:
“为了寻求冒险、寻求刺激,就置包括自己在内,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一百二十多条性命于不顾,到别国高空上来撒疯?”
旁边有的军事官员不太相信:
“这也太有点神经狂了吧?”
副主任说:
“这不只是拿别人的性命当儿戏,也是拿自己的性命做玩呀!”
马钟华疑惑不解地:
“还有一个异常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那就是在国际通用驾驶规定中驾驶舱一般应有两个以上的人员在守。
可在我们迫降的战机拍回的照片之中只看到这个布什,没有发现有其他人员在位。
而通过从美国传来的资料,我们知道应该还有另外两个副驾驶也在机上。
那就是李仁玉和菲尔姆斯.莱克。”
所有人听了都默许地没有啃声。
副主任分析:
“是不是和很早以前几次事故那样,那个布什趁两个副驾驶到洗手间,或有趁其他同事不在驾驶舱的时候反锁了驾驶舱的门?”
军参谋长解释说:
“这个可能性不大。
从现在飞机的设计上看这种可能也几乎不存在。
因为在当前飞机的设计中已经把红外线自动锁门技术融入其中。
那就是,只要驾驶舱内有二到三人的时候,舱门自动关锁。
当然,我所说的三个人是指超大型客机和运输机。
象这样大小的客机在要求必须有两个人的时候红外线就会将舱门自动关闭并上锁。
同时,如果室内红外扫描发现只有一人在内,舱门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关闭或锁死的。
也就是说外面的副驾驶完全可以把门打开。”
马主任觉得莫名其妙:
“那,照片上驾驶舱内一个人的现象又如何解释呢?”
大家都在思考着,没有人回答。
副主任不敢肯定地看了看马钟华:
“是不是?——”
接着又看了看军参谋长试探地说。
军参谋长非常肯定地:
“那样的话 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驾驶舱内的另外一个人个人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