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爱文者,纯属意外。
去年,作为网文小白的我,在一次野游时,忽然灵光一闪,然后,我很认真地对同行的好友说:“我要写小说了,写武侠小说。”
如此,说干就干,写了多年随笔、格律诗词的我,转身便投入了网文小说创作者的浩浩大军中。
我曾以为,这可能会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回想起前几部小说均是半途夭折的命运,说实话,我一度有些不太自信。
但,开弓,真没有回头箭。
我也真没想到,这一写,竟就上了瘾。
第一部小说,叫《浪起江湖》,风格定型为传统武侠,发表在17K小说网。这是我人生第一部网文小说,第一部武侠小说。我自己评价的话,过得去,还能读。而且,写的过程也很顺。
只是,小白毕竟是小白。我仓促之间选择的平台,最终却是换来了一个眼盲的结果。
因为不懂网文世界的潜规则,我过高地估计了网文写作的门槛,在几番申请全勤不过的情况之下,我选择了坑人的一键直签,只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能出现在网站上。
但这一步,如堕深渊。
《浪起江湖》完结,洋洋50余万字,我自认为,这已是我创作人生的一座丰碑了。这部小说,也顺利地在十万字后开通了VIP订购功能,这让我开始有了些幻想,幻想着这部大作会大红大火于网文世界里,幻想着自己或许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一慰这连续几月埋头苦战的辛劳和那份钟爱武侠的初心。
现实,总是无情地打脸。
结果,是我把自己写感动了,却只有寥寥几人付费读完全书,收入,都没好意思报数字了。罢了,我自认倒霉,算是为爱发电了。
不过,更恼火的,还在后面。
歇了个把星期后,我觉着应该写一写续集,按照我有始有终的性子,我又一次选择了17K。这时候,我发现了那个坑。一份没有期限的合同,一份签了一部作品就得绑定终身的合同,一份你写啥都得它平台优先的合同,这着实让我傻了眼。
瞬间,我憎恶起这万恶的资本来。
可我又能怎么样?
续集还得写。
这过程,有些煎熬。我写了前两万字后,就搁下来了,这一搁,足有两个多月。但最后,我还是认为不能辜负仅有的几名读者,便又重新续写。而这一写,直到今日。要说这其中的滋味,实在是痛并快乐着。
也幸好,在真情错付之后,我无意间却接触到了爱文者。
在对版权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我一眼便认定,这是我需要的平台,这是广大有着梦想的创作人的天堂。
于是,没有多少犹豫,我果断地注了册,开始尝试写一写另一个类型的小说。
于是,《重生优化计划之1980》开始了。
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源于我某一段时间对人生的茫然,对人和事的心灰意冷。那是段有些晦暗的岁月,在身边许多人都离我远去的时候,世界,真的清静了。我忽然在痛苦中开始思索着,如果可以重活一回,我该怎样活?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一下子把自己抛回两岁多的那个年月,那些斑驳的记忆,一点一点地开始在脑中浮现。就这样,我在复杂又温暖的情绪里敲出了第一章,第二章……,到昨天为止,整整四十余万字。
同时,我的另一部武侠小说《沧海行侠录》,也上线了爱文者。诚如我经常说的,哪个七零后、八零后,没有个书剑江湖梦呢?武侠的世界,依然让我神往。这本书呢,到目前为止,也已写了二十多万字。
有人说,爱文者太静了。小平台,读者少,偶尔来踩点的,还都是同路人。
确实,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可是,不积跬步,何以成千里?爱文者暂时的小,能拒绝它今后的大吗?
所以,在创作路上,向来以”苦行僧“自诩的我,反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因为,我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心血在网络世界满天飞,那种再多的热闹也与自己无关的感觉,何止伤过我一人?
作为网文”小说家“,我权且这么称呼自己吧,最心痛的是什么?
不过是平台无视你的付出,在潜规则下,或者让你自生自灭,或者让你为爱发电,或者你就得乖乖地按着它的节奏来玩。
起初,你或许是奔着情怀去的,但写着写着,你或许就不会那么淡定了。
这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不公平。
我想,这是常态,这是世态,这就是人生。
我是在几个月后开通SVIP的,不为别的,只为在某一天,我突然感觉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我不会鼓吹爱文者是什么良心平台,那样简单的评价,太过敷衍。
我尝试着进行小小的投资,岂只是为了那起伏不定的月度分红?我想,还是版权两个字,深深地打动了我。版权,才是作者在网文世界赖以生存的资本。
爱文者要想从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必然得有一个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版权,是一个正确的突围方向。这是所有网文”小说家“们的痛点,却也一定是下一波网文创作大变革的拐点。
很幸运,爱文者走在了前面。
具体日期是多少号我无暇去查了,我的短篇小说《许我一个十年》接到了有人购买有声的意向。说实话,当时的心情,很激动。
这本书,独家,五年,卖价不高。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后来,我在喜玛拉雅关注了这本书,好像播得挺不错,有一百五十多万的播放量。作为一本我自认为虽然出自真实经历,但真不怎么样的纪实性文艺小说,我要说,可以了。
新一轮的征文大赛又开始了,我想,这是又一次为我们设立了目标和方向。再多的现金、阅读币、人气票的奖励,倒是次要的,那一百万字的硬指标,却足以鞭策着我继续前行。
我的《重生优化计划之1980》还才写到1989年,向前一望,一百万,或许真不够。
好了,啰里啰嗦地说了这么多,也该停一停了。
最后一句,俗一点儿:
爱文者,已然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