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御蛛一号行动四组
东A一体化戍防区司令在微秘里大声请示:
“报告主任,现在一大一小两架飞机保持原距离继续向我国腹地延伸飞行,再过十几分钟就要飞出渤海濒临秦皇岛了,再下手就困难了。
东A戍防区请示‘割尾’行动当立即实施!”
“准予实施。”
马钟华对着微秘毫不犹豫地当机立断下达了实施击毁小飞机的作战命令:
“注意不要误伤到前面的大客机。”
“是,东A戍防区明白。”
几分钟后在跟踪监测对接视屏上。
只见几架隐形战机从秦皇岛方向逆向迅速爬升至30000米高空迎着客机扑面飞去。
地面上两枚地对空导弹划破万里晴空向无人小飞机直扑而去。
小飞机上装有现代最先进的雷达系统。
发现导弹遁它而来,凭借其身轻快速的优点猛然加速快速爬升飞到了大客机的背上。
说时迟那时快。
两枚导弹擦着小飞机的尾部呼啸而上。
小飞机隐在大飞机上空暗自庆幸。
谁料想,螳螂捕蝉是假,麻雀在后是真!
防了导弹防不了无人隐形战机,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使之猝不及防的是在迎面15度斜仰角上一束束激光粒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分厘不差地向其射来。
呜呼快哉,再狡诈的狐狸终逃不脱猎人的枪口。
瞬间,那架无人小飞机被击成了漫天飞飞扬扬的残瓦碎片稀稀拉拉地随风撒落在渤海湾中。
“好,太漂亮了。”
马钟华情不自禁地站在“千里眼”监测大屏前,拍着手喊道。
其余的所有将官都站立在他的身后一齐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东A戍防区司令在专线微秘里向马钟华报告,听上去也特别激动:
“马主任,打掉了,小飞机被打下来了。”
是啊,是该有一件事让大家心里畅快一下了,大家这两天胸中憋着一股气,都快闷出病来了。
马主任回敬了一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话:
“干的漂亮!”
可就这四个字,要比平时年终评比时的十个模范称号都荣耀都有分量。
对方在微秘里说:
“谢谢,谢谢马主任。”
“主要是你们给这个光滑的泥鳅设的套有水平。
敌驻我扰,声东击西。
这可是我们的老前辈军事家常常运用的军事思想啊。
你们用得好啊!
御蛛一号行动成功后,我要为你们请功。”
放下微秘,马钟华非常解气地大声说:
“打的好啊,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来,哈哈。”
军事参谋盯着墙上的监视视频说:
“主任,你看,那架民航客机突然开始爬升了,都达到30000米了还在往上爬。”
马钟华果断地对军事参谋命令:
“这简直是拿一百二十条生命开玩笑,通知东B区,战机立即升空对其进行迫降!”
“是!”
军事参谋应了一声走向微秘机:
“东B戍防区吗?我是军务联络办。
现在命令你戍防区的战机迅速升空,立即实施对该民航客机的迫降,力求稳妥解救机上乘客!”
“是,东B明白,立即执行命令!”
东B一体化戍防区的指挥员在微秘里应道。
“给我天御总指挥部。”
马钟华一时兴奋,差点忘了向何应星汇报,不过,现在也不晚。
“何总指挥,是我,马钟华,有个喜讯要向您汇报。”
何应星的口气很平静似乎一点都不意外:
“哦,马主任,究竟是什么喜讯啊?听上去把你高兴的。”
马钟华故意把语调放平缓,尽量掩饰掉喜形于色:
“总指挥,那个尾巴被我们给割掉了。”
“知道了。”
何应星淡淡地说了一句,就像无关紧要一样:
“没有给下面的市民造成影响吧?”
何应星更关心的是这个。
马主任回答:
“没有,总指挥,东A戍防区他们干的很出色,割尾行动是在渤海上空进行的,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嗯,那架民航客机还在朝着原来的方向飞吗?”
“方向稍有变化,向南偏移了17.23度。
象这样飞下去是北原的满族地区。
人口分布稀。
我们的战机现在已经紧急升空,正在对其采取迫降措施。”
“嗯,你们要尽快向我国民航调度系统发布危情信息,通报行动计划,而且不能扰乱其他航班的航行造成不必要的空中灾难。
再者,还要通过美国方面尽量劝阻该架客机继续想我国纵深飞进,最好使其在就近机场降落,”
“是,总指挥,我们明白。
已经在提前一个小时都做了计划通报,要求沿线航班采取转线或者停运,而且互相保持着不间断联系和情报互通,不会造成误害的。
“那就好。
假如对这架飞机逼降不成功,必须严格监视控制。
必要的时候——
总之不能让他对我国的重大军事机密设施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更不能丝毫影响到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御蛛一号行动。
不过,我们最理想的选择还是最好能挽救这一百二十条条生命,明白吗?”
“明白,我们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对它动武的。”
“好吧,具体细节你们去办理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已经把全权交付处理了吗?
无形中却给马钟华他们形成了压力。
何应星在后面还附加了一句“最理想的选择”。
这又说明什么?
那就是必须要求有一个精确的判断和辨识,还要求指挥员必须有一个明辨是非的决断力。
几句简单的话,这里面蕴藏的含义可不那么简单。
“是,总指挥,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嗯,接下来你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那个隔热金属材料抓到手里,并及时运到发射基地。
我要求你二十分钟向我汇报一次进展情况。”
“是,总指挥。”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马钟华何尝不明白这个隔热材料的意义所在。
它决定着这次伟大行动的成败。
它身上维系着整个地球的存亡,这个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死!
每二十分钟汇报一次进展情况。
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说明它的严重性和刻不容缓的时效性!